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何会失败

Posted 火攻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何会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何会失败

2、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何会失败

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诗仙李白诗云:“烈焰张天照云海,周瑜于世破曹公。”金代元好问曰:“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元代郑允端也说:“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众口一辞,认为火攻是曹军致败的原因。唐代胡曾甚至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因,他在诗中说;“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连“长剑”也不必“挥”,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火攻之成,可谓大矣,当然,诗是文艺作品,并不是史籍。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史籍的记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焚其舟船”,当然是用火攻了。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更详,既有黄盖深感“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的献计,又有“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的火攻准备和诈降经过,更有“烟炎张天,人马烧死溺死者其众,(曹)军遂败退”的结果记录。曹军败于火攻,可谓凿凿有据,参之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籍,火攻论可以说是昭然于世,应无疑义的了,诗人所咏,看来也并非子虚乌有之事。

然而,近年来一些论者对火攻论提出了不少质疑,认为曹操赤壁战败,并不是火攻造成,而是遭遇疾疫的袭扰,军队丧失战斗力所致,提出了曹军赤壁败退,是血吸虫病造成的。血吸虫病论者也引据史籍。

如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叙及赤壁战事,就根本未提火攻一事――“(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归“。明言是败于”大疫“。况且,交战一方的主帅曹操,也不承认因遭火攻而败北,他在赤壁战后曾给孙权一信,其中云:”赤壁之没,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裴注引自《江表传》)而曹操之言,并非孤证,《吴书。吴主传》中也有曹操自烧战船之说:”(曹)公烧其余船自退。“论者由此认定,火攻之说未可信,疾疫,倒是曹军败北的主要原因,而这个”疾疫“,就是血吸虫病,理由如下:一、血吸虫病在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远溯古医籍中周易卦象”山风蛊“之症以及公元7世纪初叶的《诸病源候论》,都有类似血吸虫病的记载。

近观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研究者在其肠壁和肝脏组织中都发现血吸虫卵,由此证明,至少在汉时,长沙附近就存在着血吸虫病之患。根据大量调查资料表明,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地域,特别是两湖(湖北、湖南)地区,是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

二、论者从赤壁之战的时间与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推究,认为曹军转徙,训练水军在秋季,恰好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曹军舍鞍马、仗舟楫,极易感染。虫体在宿主体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发育后才出现典型的急性期症状,所以训练期间已陆续发病,到了冬季决战,疾病急性发作,曹军疲病交加,软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那么同属水上训练和作战,孙刘联军何以不受血吸虫病之害呢?对此,论者的解释是:与免疫能力的强弱有关。

孙刘联军多南人,长期居于疫区,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即使发病,症状也不会如此严重;曹军则大多为北方战士,免疫能力差,所以一触即发,且症状严重,因而致败。(见《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第11卷第2期《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

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为什么同样作为重大的失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基本上没有损失有名的大将和谋士,而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很多大将、参谋都身亡了,以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 从结果说肯定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得更惨。尤其刘备地小兵少,即使遭遇和曹操同等规模的损失他受到的打击也比曹操更大。至于大将、参谋这跟参战人员和战役的进程都有关。这两场战役倒是有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主战场都在长江沿岸以及最终决战火攻定胜负。 但是我认为赤壁之战的曹操要远比刘备的夷陵之战要惨的多。 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赤壁之战伤亡情况:曹军,约140,000人,孙权、刘备盟军,不详。 夷陵之战伤亡情况:总体不详,刘备「 ”仅以身免”。 赤壁之战曹军身亡将领:八人。蔡瑁、张允、降将张南、降将焦触、蔡中、蔡和、降将马延、降将张凯。 夷陵之战蜀汉身亡将领:张飞被部下杀死,黄忠病死,张南、程畿、冯习、傅肜,谋士马良战死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傅士仁、糜芳、杜路、刘宁等卸甲降吴,黄权降魏。 夷陵之战造成的影响: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赤壁之战造成的影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决战。 其时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后又败袁绍三子,袁熙袁谭袁尚及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黄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展望北方仅余西北马腾。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当时长江以南的诸侯主要有荆州刘表,东吴孙权,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而刘备此时在汝南,于新野战败,逃亡江夏,本栖身刘表,然荆州军事实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时刘表已死,次子刘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领下投降曹操。刘备已丢掉了荆州北部,只能在江夏坚持抵抗。 做个假设:如果赤壁之战,曹操得胜。那么江东会被曹操纳入囊中,刘备和孙权被消灭,只剩蜀刘璋、西北马腾、汉中张鲁等,横扫天下可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赤壁之战的失败拖延了历史得发展进程。夷陵之战再惨,和历史进程相比,也显得有点渺小了。

相关参考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

马超集团为何要反对曹操

战前局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

原来是因为“它” 曹操赤壁战败之谜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了败仗呢?一般人认为曹操军队失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火攻。黄盖诈降,在船上放上干草,和枯柴,并且灌油其中,在距离曹军二里的时

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

贾诩智谋超越郭嘉,赤壁之战为何不献一策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给孙刘联军,他横扫天下、统一中华的梦想从此破灭。遭遇人生之中最大的惨败后,曹操竟号啕大哭:「”若奉孝(郭嘉)在,不使孤有如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此时

曹操自赤壁之战后转移目标 渭南之战历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曾进驻谯郡,制作轻...

曹操有一大批谋士,在赤壁之战中,为何无人看出火攻计

三国时期曹操集团无疑是最强大的,魏蜀吴三国中,只有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在当时来说,曹操甚至有一统天下的实力。赤壁之战无疑是历史上非常知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它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这场战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了火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便有关于曹军因...

曹操一生的巅峰之战,一个妙计就击败了10万大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此背景下,曹操只能暂时放弃消灭刘

马超集团为什么要反对曹操

战前局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