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Posted 山越

篇首语: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2、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

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

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班人全部死于非命,还牵连到他的两个女儿也被杀。

风雨欲来,天低云暗。

诸葛恪五人中名气最大,从小机智聪明

252年,太子孙亮继位登基,大赦天下。孙亮是一个机灵的人,但终究才10岁,自然要依赖五名副手,分别是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随便哪个人都是丞相的料子,辅佐孙亮,国家不会差到哪里。关键是五个人都想爬上最高峰,奋力攀登绝壁之时,还想着除掉对手,就要比谁心更狠、刀更快。

五个人中,名气最大的、先掌权的是诸葛恪。

诸葛恪是少年天才,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从小视为神童,孙权非常赏识。他留下的经典故事一箩筐。

诸葛瑾脸长,就像驴的面。一天孙权和大臣们谈笑之余,拿诸葛瑾开玩笑,派人牵来一头驴,在驴的脸上还挂一个标签,写着: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大家都会心地笑了。诸葛恪看到后,很淡定地跪了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

孙权叫人递给他,诸葛恪在四个字的下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大家看这个小毛孩子在大领导面前从容不迫,反应敏捷,都佩服他的气场。孙权龙心大悦,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剧照

和张昭辩论,一点都不逊色

张昭是个厉害的人,又是老资格,但和诸葛恪的辩论中,两次都没占到便宜。

一次宴会上,孙权看诸葛恪年龄小,叫他依次给大家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不太喜欢喝酒,又有了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就倚老卖老说:这样劝酒,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吧。、

孙权对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找个恰当的理由出来,让张公喝下这杯酒呢?

诸葛恪端着酒杯对张昭说:吕太公(指姜子牙)90岁的时候,还手拿兵器指挥部队作战。现在打仗时皇上考虑到你的安全,让你在后方;聚会时考虑到你的地位,总是请你在前面,这难道不是尊敬你吗?

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另一次聚会,有只白头鸟飞停在宫殿前。孙权随口问:这是什么鸟?诸葛恪答:这是白头翁。

张昭年龄最大,满头白发,怀疑诸葛恪在戏弄他,说:从来没有听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有“白头翁”,那诸葛恪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

诸葛恪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鹦鹉),辅吴(张昭)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

张昭不能回答。

诸葛恪拍马屁不着痕迹

诸葛恪奉承孙权的水平极高,如同送上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看似不经意的寥寥几笔,却是韵味无穷,意境悠远。

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哪个更优秀?

诸葛恪答:我的父亲。

孙权:为什么呢?

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侍奉明主,而叔父不知。

一次蜀国有使者来到吴国,孙权对使者说:诸葛恪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们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

诸葛恪一听,立即跪到孙权面前拜谢,孙权觉得奇怪,说:马还没有到,你谢什么呢?

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陛下一说话,好马就肯定能送到,我当然要感谢。

诸葛恪平定山越战功卓著

诸葛恪长大以后,不停地给孙权打报告,要求领兵平定居住在丹阳山上的山越人,并夸下海口:只要3年,就可征得士兵4万人。孙权一听:年轻人口气不小啊。

东吴多年征讨山越,但余波难平,大量的小股势力流窜在山中。不仅朝廷官员认为他在吹牛,父亲诸葛瑾也很怀疑:东吴患这个病多年了,你能拿出什么速效救心丸?

公元234年,诸葛恪32岁,反复声称一定马到成功,立下军令状。孙权也想试一试他的实力,提拔他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上任后,大棒与萝卜齐飞,鲜血共糖水一色,软硬兼施下,只花了3年,先后收服山越10多万人。把其中壮丁4万多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1万,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言必行,行必果,一飞冲天。

孙权大为惊讶,才相信他真有几把刷子。

孙登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太子的幕僚领袖。陆逊病故后,诸葛恪代替他驻武昌,镇守荆州。孙权临死前,任命他以大将军加太子太傅,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他,希望他能成为周瑜一样的良臣。

虽然上下对他是一片赞扬之声,然而有两个人却提出不同的看法。

诸葛恪从武昌回建业时,同样在武昌的上大将军吕岱(他活到了96岁,此时91岁)说:你这次回去,凡事要小心,务必十思而后行。

诸葛恪一听,这是什么话,回答说:古人云三思而后行,你却让我十思,这是看不起我啊。

吕岱默默不语。

诸葛瑾看着声望日隆的儿子,忧心忡忡地对家人说:恪儿不会使诸葛家兴盛,反而会让家族遭受灾祸。

那么对于他们的提醒,诸葛恪能听得进去吗?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谁

鲁班是工匠的化身。是一个明般的人物,他什么都会。多少年来,无论是亮丽的高楼大夏,主是简陋的平房小屋,哪一处不着他的痕迹!他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他是木工工具的创造者。他做过木工、泥瓦匠,建过桥,盖过房,雕刻过石头,制造过机械。雕刻的凤L跟真的似的,有成就能飞起来,制做的木马车竟能够自动行走。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创造!难怪人们称他为巧匠,敬若神明。

有个成语叫"班门弄斧",这个"班"就是指鲁班。意思是说,在鲁班门前拿着斧头卖弄技能,太自不量力。可见,人们一直敬仰和热爱着这位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爷。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春秋末期鲁国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07年(周敬王13年)到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25年当时人们零称公输子。)后人因为"般"与"班"同音,且又是鲁国人,所以称他为鲁班。

鲁班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工匠的奴隶家庭〔也有人说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关于他的出身史学界有不同说法因此,从小就学会多种手艺,尤其是木工手艺。)他年轻时,奴隶制度还相当强固,作为工奴,他只能为奴隶主贵族服务,没有自由,不能自己选择职业,也不能随便转移做工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鲁班生活的春秋战国之交,奴隶暴动和起义风起云涌,奴隶制已日趋崩溃。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的京城(今河南洛阳〕手工业奴隶举行武装暴动即历史上著名的"百工叛",奴隶们勇敢地攻打奴隶主贵族。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卫国工匠举行起义,包围了宫室,卫庄公吓得胆战心惊,想越墙逃跑,结果跌断了大腿,被愤怒的起义人群所杀。就这样,奴隶们为了自身的解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打破了为奴隶主贵族所把持的官府手工业,部分手工业奴隶赢得了自由人的身份。鲁班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挣脱枷锁获得解放的工匠之一。这时的鲁班大约有四十岁了。

获得了解放的鲁班,早已是声名远扬的能工巧匠了。他善于总结经验,在生产实践中有许多发明创造。他由茅草边缘的细齿划破手的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又根据刀刮斧砍的原理,发明了刨子,因而大大推进了木材加工的精度。另外,传说木工用的钻、墨斗也都是鲁班发明的。曲尺的发明,在《鲁班经》这部古书中还有记载。鲁班不仅发明了大量的木工工具,还擅长机械制造。《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削竹片和木头做成了木鸢,就是木鸟,可以飞上天,三天三天夜不落下来。传说鲁班还制造了一辆"木车马",这辆"木车马"由"木人"驾御,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其高超的技艺。

鲁班手巧,技艺高超,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晚年他到了楚国,正赶上楚国准备攻打中原小国宋国。楚惠王看见鲁班,就请他帮忙设计,制造新式兵器,他就给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以及用于水上作战的兵器"勾拒"。

鲁班设计、制造的这两种兵器,楚惠王很满意,于是加紧了进攻宋国的准备。就在这时,哲学大师墨子听到消息,从齐国动身赶到楚国,坚决反对楚国进攻宋国。墨子一生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他和鲁班经过几次辩论后,鲁班信服了,并认为攻打宋国是不合正义的,以后再也没有设计制造过兵器。

鲁班在建筑和雕刻方面,同样也很有成就。在建筑方面,有许多关于鲁班造桥的传说,相传鸡鸣山西北的浑河上,从前有一座没有竣工的桥,就是鲁班造桥未成留下的遗迹。这座桥之所以没有造成,传说是鲁班同人约好天亮后去干别的工程,所以要赶在鸡鸣前完工,他好心的姐姐看他太辛苦,想让他早些休息,就提前仿效鸡鸣,以致桥未能建成。雕刻方面,相传鲁班雕刻的凤凰,栩栩如生,能够飞起来。还据《述异记》记载,鲁班在石头上刻制了我国最早的立体石刻地图--"九州图"。

在生活实践中,鲁班还运用他的智慧,发明了不少民生日用品。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吃谷粉麦粉,都要用杵来捣,费劲不说,捣出的粉粗细不匀,还捣得少。为此,他发明了a,即一种石磨,磨起粉来既快、又省力,解除了人们用臼汴舂米捣麦的笨重劳动。这种石磨曾是我国农村几千年来磨粉碾米的主要工。传说,在鲁班以前,就有了锁。但那是人们仿照鱼的样子,做了"锁"挂在门上,意思是要人们象鱼一样,眼一眨不眨地专心守门,这自然起不到锁的作用。鲁班把这种锁加以改造,里面装上机关,如果没有专门的钥匙就打不开,这才安全。这样,锁才作为真正的锁,顶替人看守门户了。

鲁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手工工匠的杰出代表,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爷。他以辛勤的劳动,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国科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鲁班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相关参考

宋徽宗究竟的“小爱好”

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如果他只是个王爷,甚至是个大学士什么的,

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痛恨兔子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痛恨兔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去过澳大利亚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这个国度里,人们最喜欢的动物就是袋鼠了,而袋鼠也成为了澳洲的标志之一,随处都能看到袋鼠的痕迹。比如白色袋

细数拍马屁没拍好者的下场 拍马屁也有风险风险

中国有句俗语: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古往今来,溜须拍马源远流长。但是马屁也不是那么好拍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将马屁拍到马蹄上,拍出了严重后果的。南朝刘宋时期,大才子谢庄因为一篇拍马奇文《殷贵妃诔》,险些掉了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我们今天说一个喜欢阿谀奉承讨好领导或上级,往往会称这类人为马屁精,而对于为了讨好领导说很多过于夸张的褒奖言语的奉承行为,称为拍马屁。那么拍马屁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奉承讨好上司的行为叫拍马屁呢?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我们今天说一个喜欢阿谀奉承讨好领导或上级,往往会称这类人为马屁精,而对于为了讨好领导说很多过于夸张的褒奖言语的奉承行为,称为拍马屁。那么拍马屁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奉承讨好上司的行为叫拍马屁呢?  

愿意并非是指阿谀奉承 “拍马屁”的历史渊源

没人敢说自己没拍过马屁,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或是否真正拍到屁股上,而让其受用不已。况且除了“拍马”,还有“溜须”垫着地儿。向来“拍马屁”于谄媚奉承,讨好别人为目的。如果您以为“拍马屁”是中国人的专利那

细数拍马屁没拍好者的下场

 导读:中国有句俗语: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古往今来,溜须拍马源远流长。但是马屁也不是那么好拍的,历史上也有不少将马屁拍到马蹄上,拍出了严重后果的。网络配图南朝刘宋时期,大才子谢庄因为一篇拍马奇文《殷贵

揭秘三国中最会拍马屁的人是谁

导读:据说拍马屁是蒙古人的一种风俗,人们相见总喜欢互相拍拍对方的马,无论良马劣马、骏马丑马都要夸赞对方的马是好马,以此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拍马屁一词便流传下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下级对上级巴结

猛拍马屁 内容肉麻

按照宋朝惯例,地方官员除非任期已满或奉有特诏,不能离开任职所在地一步,所以到了冬至和春节期间,他们没办法亲自进宫,但是却要给皇帝写贺卡,并将贺卡提前半月寄到京城。换句话说,宋朝地方官员是通过寄贺卡的方

此人因拍马屁过头,被皇帝下令斩首示众,头颅悬挂城门十几年

尽管世人都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称赞,即使明知对方是在拍马屁,内心也非常开心。在古代,如果马屁拍的好,再有过人的能力,仕途要比一般人要顺利许多,就像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