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创立了“建安风骨”
Posted 文学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创立了“建安风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三国历史 曹魏的“建安风骨”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创立了“建安风骨”
曹操的文学城就
建安元年,迎汉献帝至许昌,曾“挟天子以令诸侯”。遂成帝业。卒封魏武帝。特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他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武帝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还请蔡琰讲其藏书之事,蔡琰迫于皇威,“缮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文学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三国历史 曹魏的“建安风骨”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
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r、应`、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这一时代的作家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对于风骨二字,后世有着不同的解释:黄侃先生有风意骨辞说。他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二者(指风骨——引者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宜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理,譬之于物,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后不蹈空虚之弊。
这一论点影响颇大,其后追随者甚多。他们或在黄先生的基础上稍有深入,或在这一观点上作补充等。范文澜先生完全同意黄侃的说法。他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详矣。周振甫《文心雕龙释》中说:先看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要求它写得骏快爽朗。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是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黄先生观点的补充。穆克宏先生《刘勰的风格论刍议》一文认为:风是指内容之充实,纯正和感染力。骨指文辞之准确、精炼、道劲和表现力。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认为刘勰所言风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马茂元在《说风骨》中认为:风骨是兼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特点是明朗,健康,遒劲而有力。王运熙先生在《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和《从〈文心雕龙?风骨〉说到建安风骨》一文中也说到: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指语言端直刚健。风骨结合起来,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上述所列诸家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之内涵。
对风骨的研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持与黄侃先生等不同的看法。舒直先生在《略说刘勰的风骨论》中认为:风是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骨指文章有正确的思想内容。骨为志,即情志。这一观点,与上述所举正相反。刘永济先生认为:风以喻文之情思,骨以喻文之事义。廖仲安、刘国楹二先生共同撰写了《释风骨》一文,影响颇大。其对黄侃先生骨是文辞之说持反对意见,认为风骨是文章内在的人力与骨干,都是内容的概念。
文辞时形式的概念。风是作家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体现;骨是指精确可信、丰富坚实的典故、事实,是合乎经义、端正得体的观点、思想在文章中的体现。简而言之,风是情志,骨是事义。寇效信先生认为:风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作家刚健骏爽之气;二是指风与时代紧密联系;三是风是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本质。骨主要是指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只有经过锤炼而坚实遒劲,骨硬有力的辞语才符合骨的要求。
应该说这些观点各有所长。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
建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时候起,当时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独立的地位。
鲁迅先生说: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全榜网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曹操对酒《对酒》是曹操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所著的杂言诗。曹操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曹操像《对酒》原文是:“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
曹操并非三国演义中记载的那样奸诈,历史给予他的评价才是公正,公平的。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在诗文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众多割据军阀,统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
仅仅看其经历,不仅在军事上有着辉煌的成就,而且建立了后来成为科举制度基础的“九品中正制”,文学方面的成就与对文化的保护,甚至惠及造果酒之法。有如此业绩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屈指可数。(Usだけれ
曹操字号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小时候十分聪慧好学,深得父亲的喜爱。曹操为东汉末年的丞相,带领军队南征北战;后来官拜魏王。电影《赤壁》曹操剧照曹操在文学方面,有很高
...认为他是他们三兄弟中成就最高的人。他是明朝反对复古文学的主要人物,他在文学上反对文章模仿秦汉,诗文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要真实,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袁宏...
...认为他是他们三兄弟中成就最高的人。他是明朝反对复古文学的主要人物,他在文学上反对文章模仿秦汉,诗文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要真实,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