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时期皇帝传与大事记

Posted 公元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蜀时期皇帝传与大事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蜀时期皇帝传与大事记

2、成大事者,都有这一个共同点

三国・蜀时期皇帝传与大事记

  昭烈帝> >   (公元160年~公元223年)> >   在位时间:公元221年~公元223年> >   曾用年号:章武> >   谥号:昭烈帝> >   庙号:无> >   安葬地:不详> >   公元160年,刘备出生。> >   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 >   公元208年,刘备与合作,在赤壁大败南征的,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 >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是为昭烈帝。> >   公元222年,刘备亲率大军征讨东吴,结果被打败。> >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 >   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汉王朝皇室远亲,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最后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是与他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在中国历史上,时期出现的人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刘备既无曹操一代枭雄的政治家谋略,也无孙权割据江东的根据地,但却能以一介布衣而三分天下,所依靠的,仅仅是一哭二赖三义气。> >   他的一哭,乃是世间一绝,他先哭得谋臣,再哭得荆、益之地,三哭逼得诸葛亮不敢有废而代之的非分之想,以哭取天下,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他的赖,也是非常有名的,他先是赖陶谦,得到下邳以栖身,后来又赖鲁肃,逼得东吴无法讨回荆州。唯一失败的,也许就是他的意气用事了,他虽以义字得到、两员猛将,但也为这两员猛将的死而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立国方针,尽出全国之兵伐吴,结果被陆逊烧个一干二净,使得刘备自己忧郁而死,也使得蜀汉从此衰落,无力再取中原,最后率先被灭。刘备用人之术,可谓是人中之精,但就因为自己讲义气,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蜀汉,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惜之,哀之!> >   起兵初创业> >   刘备跟东西两汉的皇室,都颇有些渊源,他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后来因为“推恩令”的实施和刘氏皇族枝叶的不断繁茂,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家境贫寒,平日只得以赠鞋织席维持生计。不过刘备从小就怀有大志,他曾在家乡的大桑树底下玩乐时说:“我将来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盖的天子之车。”> >   如果不是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也许刘备只能编一辈子的草鞋,幸亏这个起义给了刘备一个机遇。当时,东汉朝廷派大军镇压起义军,各地的军阀豪强也纷纷拉起人马,以镇压义军为名,抢占地盘,扩充实力。刘备也趁机拉起一支乡勇,加入镇压起义军的行列,正是这次起兵,使得刘备有幸与关羽、张飞二人结识,并成为兄弟,留下了一段“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   后来,刘备因镇压义军“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但随后,刘备就因鞭笞前来巡视各县,督察官吏并收受贿赂的督邮,挂印而去。他走投无路,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军阀公孙瓒,被任命为平原县令。在此,刘备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赢取世人民心,使得附近民众及各方人士纷纷来投奔依附。> >   这时,群雄逐鹿中原,各地军阀混战不已。曹操进攻徐州牧陶谦,陶谦派人向公孙瓒告急,刘备就命前往徐州(今苏北鲁东南一带)援救,后来,陶谦见刘备兵力不多,就给了他四千人马,封他为豫州刺史,让他屯驻小沛。陶谦病死后,刘备趁机接管徐州,开始跻身于大军阀之列。但随后就遭到寿春的袁术进攻,并勾结,袭击刘备的后方下邳。刘备腹背受敌,只得投奔曹操。曹操举荐刘备为豫州牧,随后与刘备共同出兵对付吕布,将吕布擒住。吕布向曹操告饶说:“曹公所怕的不过是吕布,现在我已归顺,天下不必忧虑。您统帅步军,我帮您统率骑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说得曹操也有些心动。刘备说:“曹公难道忘了丁原和的吗?”曹操点头称是,于是将吕布杀掉。这时,刘备又被曹操上表推举为左将军。> >   煮酒论英雄> >   这时的刘备,虽依附于曹操之下,但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曹操似乎对刘备很好,出入都要刘备相陪。刘备见曹操这样尊重他,心里反倒不安,因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有时,刘备还在院子里刨地种菜,浇水捉虫,乐此不倦,一副悠然自得,胸无大志的样子。> >   曹操表面上看重刘备,暗地里也在防备他。> >   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嫌他大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于是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 >   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干。刘备同意了。> >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英雄呢?”刘备说:“久在冀州经营,号称拥兵百万,有良将数十人,又曾诛杀宦官,平定宦官之祸,可称得上英雄。”曹操笑言:“袁绍刚愎自用,有雄心而无进取之心,称不上英雄。”刘备又说:“公孙瓒固守辽东;刘表坐拥荆州,雄踞一方,应该算得上英雄。”曹操又说:“此二人虽有根据地,但胸无大志,更不能称做英雄。”刘备又说:“孙策、刊、权偏安东吴之地,又有传国玉玺,能称得上英雄了吧?”曹操摇摇头说:“偏安东吴,不在中原地区,只能称得上一方豪杰,算不上英雄。”> >   刘备谦虚地说:“那么我说不上来。”> >   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将军和我曹操两个人。像袁绍这号人,算不上什么。”> >   刘备为了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听到曹操这句话,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 >   就在这节骨眼上,天边闪过一道电光,接着就豁喇喇响起一声响雷。刘备一面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面说:“这个响雷可厉害,把人吓成这个样子。”> >   就这样,他总算把惊慌的神情掩饰过去,没让曹操看出破绽。> >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捉摸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把他看做唯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他。打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   正巧,袁术因被曹军打败,想经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绍。曹操不愿他俩联合,准备派兵截击。刘备趁机请求前往。曹操未加考虑,随口答应,刘备立即将兵脱离曹操而去。等人听说此事,连忙来见曹操,大声说道:“主公不可放刘备出去!刘备出去后必然叛变作乱!”曹操一听,不觉后悔起来,马上派人追赶刘备,但刘备己走得无影无踪了。> >   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发了董承和刘备在许都合谋反对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个心腹都杀了,并且决心亲自发兵征讨刘备。那时候,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拥有几十万人马,扬言要进攻许都。曹操就决定把一部分精兵守住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防备袁绍进攻。他亲自带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派人向袁绍求救,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劝袁绍乘许都兵力空虚的时候偷袭曹操,袁绍没有同意。曹操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兵少,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只好放弃徐州往冀州投奔袁绍。镇守下邳的关羽,抵挡不住曹军的猛烈进攻,只得投降。> >   袁绍听说刘备被曹操打败来投奔自己,十分高兴,以为又添了一个对抗曹操的帮手,马上派军前去迎接。一个多月后,刘备散失的部众渐来会集,力量渐渐恢复。> >   > >   这时,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结果全军溃败,刘备知道后,遂南下投奔荆州太守刘表。刘表让刘备屯驻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备曹军南下。> >   长期以来,刘备本人,虽然宽大待人,很得民心,却不能在军事、政治方面作出很好的决策,当然就不容易占领基地,占领了也不能够守住。主要原因是刘备实力不足,无法与势力雄厚的大军阀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刘备知自己虽有关羽、张飞等几员猛将,但缺乏才能出众的军师谋主。因此,刘备渴慕贤才奇士辅佐自己。> >   于是刘备便在新野寻访,先是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但此人并不想踏入军阀混战、群雄争霸的这块是非之地,不过他给刘备提供了寻找“卧龙、凤雏”的线索。果乎其然,正在他渴望着人才的时候,人才来了,这就是化名单福的襄阳名士徐庶,此人气节高尚,思想深沉,是个才华横溢的决策人物。他一来就替刘备三败曹操,并且乘虚夺取了樊城,这对刘备来说那当然是。但这好景不长,曹操假造徐庶母亲的“亲笔信”,骗走了徐庶。刘备在送徐庶时流着眼泪说:“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也。”徐庶为之所感动,本已分手了,他又打马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本来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就此取得了刘备的充分信任,而当他把诸葛亮和自己比谁高谁低时,他却说:“跟他相比,犹如是驽马并麒麟、一只乌鸦配一只凤凰。他可以比、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当他介绍完这位卧龙先生的姓氏、家世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后,而后又补充一句:“卧龙先生乃兴周八百年之于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啊。”他的介绍,使刘备在绝望之中又看到了希望,竞至踊跃而言:“今日方知‘斟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书也!”于是下定了非把他请出来不可的决心。> >   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关羽、张飞等随从前去拜访,众人来到了一处风景宜人的茅舍前,里面出来一位小书童。刘备便很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官名和名字以求见,没想到小童却说:“我记不住这么长的名字。”刘备只得说:“你说刘备求见便是。”小童这才回答:“先生一早出去了。”刘备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书童说:“那可说不定,也许是三五日,也许是十几天,没准。”刘备一请诸葛亮就这样落了空。> >   第二次,刘备等人又专程拜见诸葛亮,竟又未见到。关羽、张飞等人颇为不满,刘备却对他们说:“此次未见,下次再来。”关、张二人更不高兴,嘴里嘟哝不停。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刘备下马,虔诚地轻叩柴门。那位书童出来说:“诸葛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呢。”> >   刘备非常高兴地进去拜见,只见那位少年英俊年轻,也不过二十来岁。刘备恭敬地行个礼说:“我已久仰先生大名,这次终于见到您,实在万幸。”那位少年慌忙还礼说:“将军是刘豫州吧。听书童说过,您曾经来找过我二哥。”刘备非常惊讶地问:“您不是卧龙先生吗?”那少年说:“我是诸葛均。大哥诸葛谨在东吴做官,我和二哥孔明在这儿躬耕。”> >   这时刘备二请孔明又扑了空,他只好给诸葛先生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敬仰之意,并且说改日再来拜访。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确实在家,刘备就让关羽、张飞作陪,三赴隆中。第三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心真意所折服,立刻同意效力,刘备终于请出了孔明出山。这就是历史“三顾茅庐”的故事。> >   刘备三顾茅庐,精诚所至,使诸葛亮大为感动。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刘备虚心请教天下之事,诸葛亮便将自己对时局的精辟见解毫无保留地对刘备倾说。诸葛亮分析了曹、孙、刘当时各自占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因素,提出了占荆襄、夺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 >   在当时,隆中对策对苦苦求佐助而四处碰壁的刘备来说,勾画出开创大业的仙境。他在屡遭挫折失败、寄人篱下的困境中,犹如得到一副灵丹妙药,使刘备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不禁连连叫好。于是,刘备便请诸葛亮一同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诸葛亮一来久闻刘备英名,早知刘备乃成大事之人,二来为刘备的诚恳心意所感动,遂同意出山。> >   隆中对后,刘备又遭到曹操的大军进攻,于是离开新野南逃,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团团包围。刘备抛却妻子部属民众,只带领诸葛亮、张飞、等人突围而走。赵云孤身怀抱刘备弱子刘禅,杀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头喝退曹操大军,都是之中的传奇故事。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火烧曹操水军,击溃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   智取益州建蜀汉> >   赤壁之战后,刘备总算是喘了一口气,随后又将武陵(治所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治所在今长沙),桂阳(治所在今湖南郴县)和零陵(治所在今湖南零陵)等四郡收服,开始有了三分天下的雏形。但其实力和地盘与曹、孙相比,仍难抗衡。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势力,扩张地盘,便成了。> >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提出占有荆益二州以成帝王之业,刘备占有荆州后,便着手进取益州。> >   当时的益州是汉朝宗室刘璋的领地,他懦弱无能,因此内部危机四伏,全州上下都盼望贤德之人入主益州;当初曹操打下荆州,刘琮归降,刘璋也极害怕,就想归附曹操,便派张松去荆州拜见曹操,谁知曹操对张松十分冷淡,张松极为恼火,便辞别曹操,去见刘备:刘备对张松诚恳热情,使张松十分感动,于是将益州地图献给刘备,并与法正等人一同密谋,想将益州献给刘备。> >   这时,占据汉中的张鲁进攻益州,刘璋便派法正去见刘备,想请刘备出兵攻打张鲁、没想到法正见了刘备,就直接请刘备去当益州的主人。刘备没有立即答应,法正说:“以将军的才华,正可利用刘州牧的懦弱,以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然后依靠益州的丰富资源,凭借蜀道天险的地理位置建立帝王的基业。”刘备心动了,可嘴里还是说:“我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打他可就大逆不道了!”庞统听说益州的法正又来了,刘备还有些犹豫是否入川,于是大力劝说刘备夺取益州,刘备假惺惺地推辞一番后,终于答应了。> >   刘备让法正先回成都禀报,诸葛亮带关羽、张飞、赵云留守荆州,自己由庞统辅佐,带黄忠、、刘封、关平西进入川。随后在张松,法正等人的支持下,与刘璋大战,进占涪城、绵竹,包围雒城后(今四川广汉),攻了足足一年,方把雒城攻下,军师庞统也在攻城中中箭身亡,攻下雒城后,刘备即率军包围了成都,十几天后,刘璋终于出城投降。刘备攻下成都后,自称益州牧。> >   曹操见刘备夺得益州,便率兵来攻。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定军山杀掉夏侯渊,随后逼得曹操无粮而退兵。刘备遂乘胜占领汉中,又派刘封、孟达等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扩展了疆域。此后。在部下的拥戴下,刘备自称汉中王。> >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不久,就得到曹操的儿子自立为大魏皇帝的消息,刘备痛哭失声,并下令文武百官披麻挂孝,遥望北方设祭,追加汉献帝的谥号为“孝愍皇帝”,可心里想的是自己荣登帝住的时机临近了。> >   为了达到其目的,他煽动亲信四处制造所谓西南方向多现帝王之相的瑞气祥瑞。时过不久,各地果然都纷纷报告出现了吉祥的黄风气、彩云和丹凤,还说在汉水中发现了汉高祖的玉玺。刘备手下的文武大臣,都很想刘备早日称帝,他们纷纷向刘备上书劝进。刘备还假惺惺地加以拒绝,但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文武大臣再次面请刘备称帝。但刘备此时还是不敢轻易答应。> >   诸葛亮见刘备还下不了决心,就装病不出。刘知此消息后,亲自到家中问候,问他得的什么病?诸葛亮说:“忧心如焚,命不久矣!”刘备有何忧事,诸葛亮都不回答刘备的问话,刘备再三询问,诸葛亮才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自被您请出茅庐,相随到今,您每次都是言听计从。现在您的时机已成熟。文武百官想奉您为皇帝,一来是因为这样做是顺从天意,并可同您一起灭魏兴刘,二来您应该明白,现在天下分崩,英雄齐出,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之生而事其上者,都是想攀龙附凤建立功名啊!想到您至今不肯,文武大臣都有怨恨之心,他们不久肯定会远走他乡的。如果都离您而去,吴和魏来进攻,您的江山会保不住的,我作为您的臣子能不为此而忧吗?”刘备听完此话说道:“不是我椎辞,我是怕天下人心还不服哇!”诸葛亮紧接着说:“圣人讲的,名不正,别言不顺”,而今您是名正言顺,别人有什么话可说呢?你没有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   刘备见诸葛亮如此说,就顺口应道:“等军师病好之后,再行登基大礼也不迟。”诸葛亮一见刘备答应了此事,一跃而起,用手一击屏风,躲在屏风后面的众大臣一齐拥出来,齐刷刷地跪拜在地,口称:“主公既已答应,就择定吉日良辰,举行登基仪式。”刘备见是诸葛亮与众大臣设的圈套,是催自己早日表态,装作无所谓地说道:“陷我于不义者,是你们这班大臣啊。”没有过多久,就在成都武当山之南举行了即位仪式。祭文读完,文武百官一起高呼“万岁”,歌舞礼毕,刘备定国号为蜀汉。> >   这时,在荆州那边传来关羽被东吴杀害的消息。原来关羽在荆州与曹操作战,从荆州出兵,进攻襄阳和樊城,并利用水势,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败曹仁,势不可挡。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但随后,曹操便与孙权结盟,共同袭杀了关羽。这一来,荆州就全部落入孙权手中,孙刘联盟彻底破裂。> >   荆州对于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刘备以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名义,两路进攻中原。一路出汉中,一路出荆州,互相呼应配合。失去荆州之后,北伐曹魏只剩汉中一路,况且山路多险,粮草难继,取胜希望不大。如不夺回荆州,刘备便被封闭在三峡之内、极难发展。因此,刘备决计进攻东吴,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   刘备对东吴占领荆州,关羽被杀这件事,一直是十分痛心的。他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东吴,报仇雪耻。> >   大将赵云说,篡夺皇位的是曹丕,不是孙权。如果能灭掉曹魏,东吴自然就会屈服,不该放了曹魏去打东吴。> >   别的大臣劝谏的也不少,但是刘备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他把诸葛亮留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亲自率领大军去征伐东吴。刘备一面准备出兵,一面通知张飞到江州(今四川重庆)会师。还没有等刘备出兵,张飞的部将叛变,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刘备一连丧失两员猛将,力量大大削弱,但他急于报仇,已经没有冷静考虑的余地了。警报到了东吴,孙权听说刘备这次出兵声势很大,也有些害怕,派人向刘备求和,但是遭到刘备的拒绝。> >   没过几天,蜀汉人马已经攻下吴县,一直打到秭归。孙权知道讲和已经没有希望,就派陆逊为大都督,带领五万人马去抵抗。> >   刘备出兵没几个月,就攻占了东吴的土地五六百里地。他从秭归出发,急于向东继续进军。随军官员黄权拦住他说:“东吴人打仗向来很勇猛,千万别小看他们。我们水军顺流而下,前进容易,要退兵可就难了。还是让我当先锋,在前面开路,陛下在后面接应。这样比较稳妥。”> >   刘备心急火燎,哪儿肯听黄权的话。他要黄权守住江北,防备魏兵;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一直进军到了搋亭。> >   东吴将士看到蜀军得寸进尺,步步紧迫,都摩拳擦掌,想和蜀军大战一场。可是大都督陆逊却不同意。> >   陆逊说:“这次刘备带领大军东征,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再说他们在上游,占领险要地方,我们不容易攻破他。要是跟他们硬拼,万一失利,丢了人马,这是非同小可的事。我们还是积蓄力量,考虑战略。等日子一久,他们疲劳了,我们再找机会出击。”> >   陆逊部下的将军,有的还是孙策手下的老将,有的是孙氏的贵族,对孙权派年轻的书生陆逊当都督,本来已经不大服气。现在听到陆逊不同意他们出战,认为陆逊胆小怕打仗,更不满意,在背地里愤愤不平。> >   蜀军从巫县到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又用树木编成栅栏,把大营连成一片,前前后后长达七百里地。刘备以为这样好比布下,只等东吴人来攻,就能把他们消灭。> >   但是陆逊一直按兵不动。从这年(公元222年)一月到六月,双方相持了半年。刘备等得急了,派将军吴班带了几千人从山上下来,在平地上扎营,向吴兵挑战。东吴的将军,耐不住性子,要求马上出击。> >   陆逊笑笑说:“我观察过地形。蜀兵在平地里扎营的兵士虽然少,可是周围山谷一定有伏兵。他们大声嚷嚷引我们打,我们可不能上他们的当。”将士们还是不相信。过了几天,刘备看见东吴兵不肯交战,知道陆逊识破他的计策,就把原来埋伏的八个蜀军陆续从山谷中撤出来。> >   一天,陆逊突然召集将士们,宣布要向蜀军进攻。将士们说:“要打刘备,早该动手了。现在让他进来了五六百里地,还占领了主要的关口要道,我们要是现在打过去,不会有好处。”> >   陆逊向他们解释说:“刘备刚来的时候,士气旺盛,我们是不能轻易取胜的。现在,他们在这儿呆了这多日子,一直占不到便宜,士兵们已经很疲劳了。我们要打胜仗,是时候了。”> >   他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先去攻击蜀军的一个营,刚刚靠近蜀营的木栅栏,蜀兵从左右两旁冲出来厮杀;接着,附近的几个连营里的兵士也出来增援。东吴兵抵挡不住,赶快后退,已经损失不少人马。> >   将军们抱怨陆逊,陆逊说:“这是我试探一下他们的虚实。现在我已经有了破蜀营的办法了。”当天晚上,陆逊命令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只等三更时候,就直奔江边,火烧连营。> >   到了三更,东吴四员大将率领几万士兵,冲近蜀营,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放起火来。那天晚上,风刮得很大,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延烧起来。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等到刘备发现火起,已经无法抵抗。在蜀兵将士的保护下,刘备总算逃上了马鞍山。陆逊命令各路吴军,围住马鞍山发起猛攻,一直战斗到夜里,刘备才带着残兵败将,突围逃走。吴军发现了,紧紧在后面追赶。还亏得沿途的驿站,把丢下的辎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挡住了东吴的追兵,刘备才逃到了白帝城。> >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船只、器械和军用物资,全部被吴军缴获。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作“w亭之战”,也叫“彝陵之战”。> >   火烧连营之后,对于已进入暮年的刘备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次失败使他心情郁闷终致一病不起,后来病势加重,他急召诸葛亮到白帝城以托付后事。在这场白帝托孤的戏里,刘备上演了他最后一场哭戏,并以弱势强,逼得诸葛亮不敢在刘备死后篡位自立,这也算是刘备临死前为蜀汉尽的最后一点功劳罢。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死,享年63岁。> >   后主刘禅> >   (公元205年~公元271年)> >   在位时间:公元223年~公元263年> >   曾用年号:建兴、延熙、景耀> >   谥号:无> >   庙号:无> >   安葬地:不详> >   公元205年,刘禅出生。> >   公元208年,刚满三岁的刘禅随父逃避曹操的追击,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差点死于乱军之中,幸得赵云拼死救出。> >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刘禅被立为太子。> >   公元223年,刘备率军东征东吴,大败而归,在白帝城病死,刘禅即位。> >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七擒七纵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最后平定南中。> >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曹魏。> >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死。> >   公元263年,曹魏大军攻入蜀汉,进逼成都城下,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   公元271年,刘禅病死。> >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而刘禅“隐于宫”,乃是隐士中的隐士,闲人中的闲人了。刘禅生于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出生伊始,就随着父亲东奔西逃,辗转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如果不是赵云拼死相救,刘禅还差点死于长坂坡的乱军之中。后来刘备巧夺益州后,刘禅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后方过起了丰衣足食的太子生活。封建军阀之间的尔虞我诈、生死一线间的逃亡生活,给刘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使他在后来的太子及皇帝生涯中,两耳不闻宫外事,一心只在玩乐中,糊里糊涂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   刘禅做皇帝做了将近40年,几乎就没有一天为朝政操过心。他整日隐居宫中,吃喝玩乐,把朝政都交给了权臣去打理,即便是亡国之后,刘禅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对故国的眷恋,并因此得以善终,没有被杀掉,可以算是“难得糊涂”的古今第一人了。> >   刘备白帝托孤诸葛鞠躬尽瘁> >   公元223年,东征孙吴的刘备大败而归,惆怅郁闷中,刘备刚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境内),就一病不起。考虑到儿子憨厚而诸葛亮权倾朝野,刘备想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计,并在临终前演出了他生平最后一次哭戏,将诸葛亮牢牢固定在丞相的位置上,稳固了儿子刘禅的帝位。后人往往把这场白帝托孤的悲剧当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事迹,但如果不是刘备临死前的这一哭,说不定怀有雄心壮志的诸葛亮就会取刘禅而代之。刘备历尽千辛万苦方才创立起来的基业,也可能毁于一旦。刘备临死这一哭,总算将蜀汉刘姓王朝多延续了40年。> >   刘备死后,诸葛亮果然谨遵刘备遗训,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中,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不管事的刘禅省了不少心。> >   有这么个不管事的皇帝,诸葛亮倒也愿意做个大权尽在掌握的辅佐之臣,无论大小诸事,都由自己决定:为完成刘备的遗训,更多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诸葛亮在其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东征西讨,巩固了蜀汉王朝的统治,在刘禅上台后,诸葛亮就把整顿内政、发展蜀中经济和与孙权重修旧好作为首先必须解决的几件大事。公元223年,诸葛亮派尚书郎邓芝出使东吴,邓芝不辱使命,说服刊、权和曹魏断绝关系,专与蜀汉联和。> >   在恢复吴蜀联盟的同时,诸葛亮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奖励生产,积聚粮草。过了两年,蜀汉的经济情况好转,诸葛亮见条件成熟,遂于公元225年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叛乱。> >   蜀军所到之处,节节胜利。不久,就扫清外围地区,深入南中腹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收集残兵,继续对抗蜀军。孟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中间有一定威望和影响。诸葛亮决定收降盂获。孟获是有勇无谋之人,和蜀军初一交战,就被诸葛亮设计活捉,被押至大营。诸葛亮马上叫人松绑,还陪他到蜀军营中视察。诸葛亮问孟获说:“你看我这支军队怎样?”盂获很傲慢地说:“以前我没有弄清你们的虚实,所以输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下次再战,我一定能战胜你。”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再打吧。”> >   孟获被放回去后,再与蜀军交锋,又失败了。诸葛亮见他不服,还是把他放了。就这样,放了又捉,捉了又放,到第七次活捉孟获,诸葛亮又准备放了他时,孟获感动地说:“丞相天威,我口服心服,南人以后再也不反叛了。”> >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把南中地区重新划分,派驻地方长官,教少数民族人民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派人煮盐、冶铁,使南中地区政治安定,经济也发展起来。南中地区从此得到开发。> >   平定后方后,诸葛亮开始积极准备,以图北出祁山,进取中原。公元227年,诸葛亮将朝政安排妥当后,准备北伐,临行前,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道表章,这就是千古流传的《出师表》。> >   诸葛亮北出祁山后,接连攻取天水、南安、安室三郡,天水将领维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攻占祁山的消息传到洛阳,魏国朝野上下一片恐惧,还算镇静,他急调大军西上,抵御蜀军主力,还为了安定人心而亲自坐镇长安。> >   这时,诸葛亮决定派兵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在讨论人选时,诸葛亮不顾众议,决定提拔自幼喜欢学习兵法,谈起军事来头头是道的马谡为先锋,另派王平为副将,协助马谡。> >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邰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大冒险。”> >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   张邰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邰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邰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逃回祁山。> >   王平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邰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乎下的散兵。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很是恼火,那魏兵在的率领下,却穷追不舍,大兵突至城下。> >   当时诸葛亮把所有的精锐部队全都派出去了,身边只有一些老弱士兵和一群不能打仗的文人。但诸葛亮毕竟是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想,以现在的兵力迎战司马懿,无异予以卵击石,但如果仓皇逃跑,司马懿肯定继续追杀,说不定还要当俘虏。诸葛亮计上心来,立即命关兴、张苞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并鼓噪呐喊,虚张声势;命张翼引兵修剑阁,以备退路;命马岱、维断后,伏于山谷之间,以防不测。并命令将城中所有旌旗放下,将城门大开,不要关闭,每一城门用二十军士,脱去军装,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洒扫街道。其他行人进进出出,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 >   部署完毕,诸葛亮自己身披鹤氅,头戴华阳巾,手拿鹅毛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来到城楼上凭栏而坐,然后命人焚香操琴。司马懿前锋部队追到城下,却不见城内一点动静,只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赏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前进,便暂停下来,急速报与司马懿。大将军司马懿以为这是谎报,便命令三军原地休息,自己则骑马飞驰而来,要看个究竟。> >   果然,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闲自在,根本没有什么恐惧和惊慌的表情,又见他左有一童手捧宝剑,右有一童手执尘尾,就像平常在自家里一样。再看城内外有二十多名百姓,正低头洒扫,不紧不慢,旁若无人,没有战斗的气氛。司马懿看后,倒吸一口凉气,觉得城内肯定埋有重兵,诸葛亮坐在城头是便于指挥,如若攻伐,说不定就会中诸葛亮的计谋了。于是他传令退兵而去。> >   街亭失守,打破了诸葛亮的部署。使蜀军失去了进攻的据点。诸葛亮见取胜无望,便带兵及千余家百姓,撤回汉中。> >   诸葛亮对街亭失守十分痛心,追查责任,首先是马谡违背部署,造成致命的错误。诸葛亮便依法处死了马谡。马谩被处死后,诸葛亮亲自设祭,想起与马谡多年的情谊,不禁热泪盈眶,蜀军将士也被感动得个个流泪。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在退兵的时候,又用计保全了人马,立了功,应该受奖励,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让他统率五部兵马。> >   接着,诸葛亮又上书刘禅,自请处分。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代理丞相职务。> >   以后诸葛亮又曾两次率军伐魏,蜀军都取得了局部胜利。后主刘禅认为诸葛亮立了新功,便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 >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派使臣到成都,建议和蜀汉互尊为皇帝。刘禅同意了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主张,派使臣到东吴,向孙权祝贺,并订立了新的盟约,约定互不侵犯,在灭魏之后平分曹魏之地。> >   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率十万大军发动了他生平中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东西配合,使魏国两面受敌。四月,诸葛亮出斜谷口,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之南。为了作长期打算,他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准备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夹杂在一起耕种。蜀军纪律严明,百姓和兵士相处得很好。> >   在获胜数阵之后,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下埋伏,“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地雷。”用奇计将司马懿的军马诱入谷中,一声炮响,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一起着火,火势冲天。魏兵死伤无数,司马氏三父子奔突无路,以为此番定死无疑,抱头痛哭。后来因火势过大,加上当地地势有利于局部天气的形成,突然天降骤雨,司马懿才免于一死。见此情景,诸葛亮不禁长叹一声:“天不佑蜀!”至此,司马懿挂出免战牌,坚守不出。> >   这时东吴军队传来消息,原来东吴军队因久攻合肥不下,损兵折将,于是撤退回国,只留下蜀汉孤军作战。诸葛亮心中焦急,百般挑战,司马懿只是不理。于是诸葛亮派人送了妇人衣服给司马懿,并附信一封说:“你身为大将,统领曹魏大军,却不敢率军出战,一决雌雄,这与女人有何区别?我现在送来巾帼素衣,你如果知羞耻,还有点男子汉气概,就在我给你的信上批上字,约定时间决战;如果胆怯不敢出战,就把女人的头巾和素服收下。”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脸上仍然露着笑容说:“孔明把我当作女人了。”说完让收下所送之物,而且款待来使,表现得若无其事。> >   魏军大将见诸葛亮以巾帼女衣羞辱司马懿,不由大怒,纷纷要求与蜀兵决一雌雄。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诸葛亮料到司马懿的心理,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挺有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 >   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客套话,也就老实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亲自抓。他起得早,睡得很晚。只是近来胃口不好,吃得很少。”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就跟左右将士说:“你们看,吃得少,事务又那么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见司马懿深沟高垒不出战,自己进不能战,退不甘心,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禁郁闷致病,积劳成疾。> >   后主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他看到诸葛亮病势渐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懂得您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吧。”> >   李福说:“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由谁来继任您的工作。那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呢?”> >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讳接替。”> >   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几天后,诸葛亮终于去世,享年54岁。蜀汉各路人马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有秩序地撤退。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蜀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率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就遭到蜀军的埋伏。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拔转马头,下令撤退。后来民间有笑话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司马懿的字)!”> >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能料到死的呢!”后来,他又亲自跑到蜀军原来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布置的阵势,赞叹悦:“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   北伐大军回到成都后,刘禅为了表彰和纪念诸葛亮生前的品德和功绩,追谥他为忠武侯,又依照诸葛亮的遗愿,将他葬在定军山。> >   偷渡剑阁灭蜀汉> >   诸葛亮死后,继任的蒋琬等人已无法约束刘禅,因而蜀汉朝政日益腐败。尤其是公元246年蒋琬病死后,刘禅更是肆无忌惮,贪图享乐的性格如脱缰野马般自由发展起来。> >   蒋琬死后,费讳继任大将军,辅佐刘禅,此时的蜀汉已无能力再图北伐,因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蜀汉与曹魏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两国相安无事。如果费讳继续做大将军的话,蜀汉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可偏偏在公元253年春天发生的一件大事,彻底断送了蜀汉的前途。维俘虏带回成都的魏国降将郭修,被刘禅封为左将军。但这郭修并不领刘禅的情,几次想刺杀刘禅,都被刘禅的卫士阻拦而没有成功,郭修只得在宴会上将大将军费讳刺杀。> >   费讳一死,维继任大将军。维纯粹是那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他掌握军权之后所进行的每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维心思都放在北伐上面,而朝中又。再无正直有才的大臣,宦官黄皓就乘机钻了这个空子,掌握了内政大权。北伐劳民伤财,加上朝政日益腐败,刘禅的蜀汉已经走上了黄泉路。> >   公元263年,魏军分三路进兵蜀汉,很快攻下汉中。维得知汉中失守,急忙集中力量,坚守剑阁,挡住了钟会大军。> >   不料,邓艾突出奇兵,越过剑阁天险,向成都进军。一路上,蜀将纷纷不战而降,魏军很快就直抵成都城下。成都无险可守,无将可战,刘禅左思右想,实无两全之策,只得难备投降邓艾。> >   刘禅的儿子刘湛,听说父亲准备投降邓艾,勃然大怒,对刘禅说道:“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应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社稷国家一起灭亡,我们一同去见先帝。为什么要投降?”刘禅贪生怕死,拒不采纳刘湛的建议,还是投降了。司马昭对刘禅十分优待,封他为安乐县公。> >   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受辱敌国,却怡然自得,乐不思归。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九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   亡国之君> >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   谷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大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   谷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想起谷正的话,就把谷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遭。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谷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谷正教我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   公元271年,刘掸在魏国过了将近十年寄人篱下、形同囚徒的屈辱生活之后,死于洛阳,终年66岁。

成大事者,都有这一个共同点

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分为魏、蜀、吴。 三国之间长年战乱,乱世出英雄,也就有了如今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近期,三国题材电影、电视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爆火,由其是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系列,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虎啸龙吟中,在空城幻境,司马懿与诸葛亮神思交汇,司马懿心想: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荣耀和成就。 比如,诸葛亮有子,司马懿上贺表:青春受谢,岁月如驰,婴儿日长,而吾辈日衰。 比如,柏夫人劝司马懿放下权利之心,司马懿却言道「 ”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 而其中,最值得深思的是司马懿的胜败观——打仗先要学的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 一、善败,不是善于打败仗 虎啸龙吟中,石亭之战,是吴国陆逊命周鲂以诈降对魏国发动的战争。魏国大司马曹休质疑司马懿,便令其长子,跟随自己出征。 司马懿早已看出此事有诈,在劝谏无果的情况下,设好布防,待曹休大败,接应曹休,将魏军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 善败,不是善于打败仗,而是善于处理败局之意。 司马懿说:大胜易,善败难! 司马懿从跟曹操起到曹芳,算是魏国的四朝元老。每一个帝王在位时,都对司马懿心存戒虑,曹操曾多次想杀司马懿,但是找不到杀司马懿的理由。 司马懿城府极深,在于他深知善败的重要。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多年,多败少胜,但是对魏国的国力没有造成什么损伤,而蜀国虽然打的胜仗多,国力大损,终也败给了司马懿。 二、善败者终胜 晋朝的建立,全在司马懿善败的基础上,很多大智慧者也深知此道。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从入咸阳后,就开始打败仗,不论是从军事还是政治上,他也未赢过几次,直到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刘邦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赢了一次,但是仅仅这一次,奠定了汉朝建立的基础。 刘邦是一个很善败的人,拿他把咸阳城让给项羽来看。楚怀王颁布诏令,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知道,他当了这个王,一定会被消灭掉,所以他为了自保,有这些兵马在,他宁愿不战而向项羽称臣。 这和春秋期间的吴越战争很像,越王勾践兵败后,为保全自己国家的基础,甘愿去吴国喂马,卧薪尝胆,3000越甲可吞吴。 他们都是善败者! 善败的人终胜,善于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失败,善于在失败当中总结经验。 三、顺境时多勤谨,逆境时争小败 善败是一种生活态度,善败者会更好的生活。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商场如战场,你很容易看到那些善败的人。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进入北大后,英语基础的发音都有困难,后来创立了新东方,大家都知道那里是国内最大的外语培训学校。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曾被情绪打败,多年困扰,终写出了心灵三部曲。 …… 你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往往被打败的那个点,很容易会被转化过来。 而原因,就在于善败。 在失败的过程中,来强大自己。 很有趣的一个故事,我朋友考驾照,科三模拟,她很紧张,怕自己出错。 教练说:「 ”模拟不就是为了出错吗?出错了,考试时候才能改过来”。 所以,你要分析好你的当下, 顺境时,要更加勤劳,谦虚谨慎的去对待事物。 逆境时,学会善败,把损失减少,如何去吸取经验,争取下一次的不失败。

相关参考

成大事者,都有这一个共同点

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分为魏、蜀、吴。三国之间长年战乱,乱世出英雄,也就有了如今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近期,三国题材电影、电视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爆火,由其是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系列

魏、汉(蜀)、吴三国国号是怎样确立的

引言: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国号都有独一无二的渊源和其代表的政治符号。三国时期的魏、汉(蜀)、吴三国国号的确立就是典型。这与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历史有怎样的联系呢?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从汉到「”蜀

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子钟会生平 钟会简介

...-264年1月),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其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子钟会生平 钟会简介

...-264年1月),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其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三国历史上东吴孙权见魏蜀交战有什么反应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刘禅获悉,询问孔

世界历史上的今天

1.历史上的今天一、国内大事记公元266年2月8日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奂被迫将皇位禅位于晋王司马炎1752年前,266年2月8日,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奂被迫将皇位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晋朝建立。166

三国志11沙盘演示吴蜀平分天下协议,哪边更占便宜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自始自终都是「”北强南弱”的大格局。无论是董卓入关控制长安洛阳,还是曹老板一统华北,最后到司马家三分归晋,整个帝国的力量中心一直在北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控制了北方,谁就能执天下牛

三国时期蜀汉举足轻重的名将《法正》字孝直

三国时,在刘蜀政权创建的过程中,闯进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当刘蜀政权兴旺发达时,他就离开了人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他就是法正。史书对他有客观评价,后世对他多有微辞,刘备对他器重有嘉。法正,字孝

蜀汉政权由三股力量组成,诸葛亮治蜀如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三国时期,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大本营,他在曹丕称帝后不久,自己也跟着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惜的是,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于22

蜀汉政权由三股力量组成,诸葛亮治蜀如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三国时期,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大本营,他在曹丕称帝后不久,自己也跟着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惜的是,刘备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就于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