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是怎样除掉董卓的
Posted 宦官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允是怎样除掉董卓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三国历史 揭司徒王允是如何拉拢吕布除掉董卓的,与貂蝉无关
王允是怎样除掉董卓的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为了诛灭宦官,召进京。由于消息走漏,未等董卓到达,何进就被宦官杀死。董卓一到长安就控制了朝廷大权,自称太师,要汉献帝尊称他为“尚父”。他随意杀戮大臣,抄掠豪富,淫乱宫闱,擅自废立,鸩杀太后,无恶不作。> > 他还在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地方,建筑了一个城堡,称作坞。其城墙修得又高又厚,可与长安比美。坞内藏有30年吃不完的粮食,贮藏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坞筑成后,董卓得意地对人说:“如果大事能成,天下就是我的;如果大事不成,我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度晚年,谁也打不进来。”> > 董卓的心腹,勇力过人,武艺高强。董卓将其收作义子,令其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司徒王允想除掉董卓,就常常请吕布到他家里,一起喝酒。天长日久,吕布见王允对他好,就把埋在心里的对董卓的不满向王允说了。> > 董卓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向吕布发火。有一次,董卓竟将铁戟向吕布掷去,使吕布险些丧命。王允听了吕布的话,就把自己想杀董卓的打算告诉了吕布。吕布答应跟王允一起干。> > 公元192年,汉献帝病愈后,在未央宫接见大臣。董卓得到通知,从坞赶往长安。董卓为防人行刺,在朝服内穿上铁甲,在进宫的路旁,派兵夹道护卫,令吕布紧随车后。董卓以为这样就不会出岔子了。> > 其实,王允与吕布早已把一切都布置好。吕布将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混在卫士队伍里。董卓的车刚一进宫门,就有人拿起戟向董卓的胸口刺去。但董卓内穿铁 甲,难以刺进。吕布立即举起方天画戟戳穿了董卓的喉头。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向大家宣布:“皇上有令,只杀董卓,别的人一概不追究。”董卓的将士们听了,都 高呼万岁。> > 董卓死了,王允主持朝政。不久,董卓的余部李、郭汜攻入长安,杀死了王允,赶走了吕布。再后来,李与郭汜又互相火并,使长安陷入混乱动荡之中。三国历史 揭司徒王允是如何拉拢吕布除掉董卓的,与貂蝉无关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拥兵自重的董卓趁机进入京师,控制了朝廷。他骄横跋扈,随意废帝,专擅朝纲。在这种形势下,有王佐之才的王允开始韬光养晦,与董卓斗智斗勇,最终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那么,王允是怎样做到的呢?
朝廷乱局
汉末黄巾大起义之后,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愈加激烈。何进无谋,他的一道命令引来了如狼似虎的凉州军阀。董卓进入京师后,操纵朝政,擅废皇帝,作威作福,这引起了朝廷元老大臣们的反对。
1.何进的昏招
东汉后期,朝廷与地方混乱不堪,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汉灵帝即位以后,更是沉迷酒色,重用奸佞的宦官。
朝政的腐败终于导致了中平元年震惊朝野的黄巾起义,此后东汉朝廷调集重兵才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
外乱虽然暂时得到了平息,但是朝廷内部的斗争与倾轧却愈为激烈,最明显的便是外戚和宦官之间的争斗。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刘辩继承皇位,外戚何进辅政。面对宦官势力的膨胀,何进企图联合袁绍诛杀所有宦官。
同时,何进不顾朝臣的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军队入京。后来,何进的计谋被泄露,遭到了宦官张让等人的杀害。接着,袁绍带兵入宫,杀死了所有宦官,控制了朝廷。
此时,驻兵于河东、观望朝廷局势的董卓在北芒迎接被宦官劫走的汉少帝刘辩,然后一同回到了洛阳。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他虽性情粗猛,但有谋略,从驻守边塞的小官升迁为羽林郎,后历任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等职。董卓早年为将,曾经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后来又率军镇压黄巾大起义。汉灵帝病危时,董卓因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两次违抗朝廷的旨意,拥兵自重,驻兵河东,坐待时局的变化。直到何进征召,董卓才名正言顺地领军进入京城洛阳。
何进死后,他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也被何进的部众所杀,何进、何苗的部众因此无人统领,董卓一进洛阳便收编了这部分武装力量。后来,董卓又指使吕布杀死了执金吾丁原,进而吞并了他的部队,至此,洛阳的兵权全都掌握在了董卓的手中。
董卓控制朝政后,肆意诛杀不依附自己的大臣。他还废黜少帝,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刘协就是汉献帝。董卓自任太尉领前将军事,封自己为d侯,进位相国。他接着逼走了袁绍等人,独揽朝廷的军政大权。
2.董卓的用人策略
董卓虽然为人较为残忍,但他却能够隐藏自己的本性,积极选拔贤才。
董卓不仅恢复了陈蕃、窦武等人以前的爵位,还使他们的子孙得到了升迁,以便他们世世代代为自己所用。
董卓利用自己掌握的特权,重新提拔与任用大批原先遭受禁锢的党人,例如,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颥、司空伍处士等人。
除此之外,只要是和以上人员有关的受到党锢之禁的士人,董卓都把他们提拔为列卿。因此,一时之间,幽滞之士都能够得到显拔。大文学家蔡邕就在董卓的选拔之列。
《后汉书蔡邕列传》中记载,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董卓对蔡邕是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董卓在重用士人的同时没有一味地任人唯亲,滥用职权,他对部下非常严格。史载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善用人才使得董卓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他所取得的权势。
汉室忠良
王允不仅是满腹经纶的才子,还是有勇有谋的将领。董卓擅权乱政,倒行逆施,自然引起了一批忠于汉室的大臣的强烈反对,王允便是其中之一。
1.文武皆能的才子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王氏家族是名门望族,家族中有很多人担任过州郡的要职,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威望颇高。王允自幼天资聪颖,独具慧质,因而深受长辈们的喜爱与赏识。
少年时期,王允因为勤奋好学,成为了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许多文人学士都对他十分赏识。
在学习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他崇拜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钦佩他们杀敌卫国的精神。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文修武练,王允逐渐成为了一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的全才。
王允十九岁那年,被举荐为郡吏。他刚刚任职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赵津小黄门在当地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王允不畏权贵,果断下令将其逮捕,查证属实后马上将他押解市曹斩首示众,从而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中平元年(公元189年),王允被征召为侍御史不久,全国各地便爆发了震惊朝野、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东汉政府特命王允为豫州刺史,征召尚爽、孔融等名士担任王允的从事,率军征讨黄巾军。
王允第一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现了他不一般的文韬武略。首先,王允广泛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制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其次,在战斗的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彻底击溃了豫州一带的黄巾起义军。
2.隐忍不发
王允为官期间,得罪了宦官势力,因而遭到中常侍张让的打击报复,不得不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掌权之后,王允再次出仕,历任从事中郎与河南尹。
汉灵帝死后,董卓进入洛阳,废黜少帝,立献帝刘协,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升为尚书令。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王允代替杨彪出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毒杀太后,大肆培植自己的党羽与亲信,统收兵权,操纵朝纲。王允从董卓的倒行逆施中,敏锐地觉察到他将成为威胁汉室政权的最大祸患,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或者除掉董卓。
然而,董卓手中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及众多党羽,况且董卓本人极为凶残狠毒,假如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于事无补。因此,王允表面上对董卓顺从,让他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实际上却在精心谋划,周密布置。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能够站稳脚跟并扩大自己的势力,也需要拉拢朝廷上有影响力的官员。王允隐忍不发,尽量迎合董卓。
有的时候,王允为了换取董卓的信任,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董卓见王允不但有才有识,而且对自己忠心不二,便将王允当作自己的亲信看待,对王允不再有丝毫的疑心,朝政无论巨细,都交给王允处理。王允借助这个机会,亲自主持了一些振兴汉室与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
相关参考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拥兵自重的董卓趁机进入京师,控制了朝廷。他骄横跋扈,随意废帝,专擅朝纲。在这种形势下,有王佐之才的王允开始韬光养晦,与董卓斗智斗勇,最终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那么,王允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拥兵自重的董卓趁机进入京师,控制了朝廷。他骄横跋扈,随意废帝,专擅朝纲。在这种形势下,有王佐之才的王允开始韬光养晦,与董卓斗智斗勇,最终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那么,王允
“连环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连环计”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专权,残暴无度,朝中官员都想把他除掉。苦于无计,王允与歌妓貂蝉商定,分别将她许
...其人,史料上并无记载,而是大多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大臣,他在与历史上著名权臣董卓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世人称颂。貂蝉其实是王允铲除董卓计划中的重要人员。史料中有记载董卓的义子吕布与其爱...
...其人,史料上并无记载,而是大多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大臣,他在与历史上著名权臣董卓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世人称颂。貂蝉其实是王允铲除董卓计划中的重要人员。史料中有记载董卓的义子吕布与其爱...
貂蝉,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关于其人,史料上并无记载,而是大多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大臣,他在与历史上着名权臣董卓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世人称颂。貂蝉其实是王允铲除董卓计划中的重要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孟德刺杀董卓的描写,写到曹操借了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前去刺杀董卓,没想到被识破,情急之下假装献刀,然后又假装试马,骑马出城逃走。这一段写的惊心动魄,后人也为曹操的机智勇敢而称奇。但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