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Posted 司马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司马昭 >   名人语录>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   ——《志·魏书》> >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他独操国柄,专断朝廷,阴谋代魏,野心毕露,为世人皆知。> >   【名人历史】> >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 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谴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自称晋公,后加晋王。咸熙二年, 薨。昭死数月,子代魏称帝。建。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掌握。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官职,独专国政。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 >   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失去,司马昭又越来越专横,内心非常气愤,于是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诗中写道:受伤被困的龙不能跃出深渊,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龙蟠居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齿伏住爪甲。真可恶,我处于同样的境地!> >   司马昭见到这首诗,勃然大怒,在殿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有大功,你为何把我们比作泥鳅鳝鱼?”曹髦听了,吓得浑身发抖。司马昭见他不敢作答,冷笑一声离去。> >    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夺帝位之心,所以敢于当众侮辱他。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过不下去了,必须除掉司马昭。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 王业等大臣密谋对策。他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企图篡夺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着受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   尚书王经提出,司马昭重权在握已非一日,只靠少数人马是对付不了他的,希望曹髦慎重考虑。曹髦把讨伐司马昭的诏书抛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即使死,也没有什么可怕,何况也不一定死!”> >   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怕祸及自身,准备一出宫就向司马昭报告。曹髦等不及了,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带领宫中侍卫、奴仆等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第进发。> >    途中,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正带了数千卫兵过来。曹髦以为他们是来杀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声喊道:“我是天子,你们想弑君吗?”卫兵不敢阻止,也不知 应采取什么行动,便向后退却,贾充马上对卫兵大声喝道:“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之事啊!”卫兵们听他这一喝,顿时明白过来,一齐挥戈,当场将曹髦杀 死。> >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后被废为陈留王)。曹奂完全听命于司马昭,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长子司马炎继位任晋王。仅过了几个月,司马炎就逼曹奂退位,由他称帝,建立晋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

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暗中将他杀害,自己掌握了大权。没过多久,司马懿死后,就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于是朝中大权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马师和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即便后来更换了皇帝,司马师死后,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

司马昭生性阴险和狡诈,有极度高的权力欲望,虽曹髦是皇帝,但是没什么势力,很是忌惮司马昭,一早就知道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直到有一天皇帝受不了了,打算召集几位大臣一起来商量对策。对大臣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他的野心。我不能够坐以待毙,一定要趁他动手前动手。”

而大臣们认为司马昭势力过大,我们与他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劝说皇帝继续忍耐。可是曹髦那里受得了,说:“就是死了也要拼一下。”于是带着几百号的人向司马昭的府邸走去,在路上碰到了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双方没说几句就打了起来。贾充命令手下杀死了曹髦,便向司马昭禀告去了。在历史的最后,司马昭死后,他的长子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晋朝。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像国家的江山是他辛苦打下来的,所以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皇帝,可以是意外的是他用尽一生都没有称帝,尽管司马昭的后人都给他追谥了帝号,但追谥和称帝始终是两回事。那为什么司马昭不称帝呢?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司马昭还在世的时候就消灭了蜀汉,并且还掌握了魏国的实际大权,可以说,当时的司马昭实际上已经是拥有当时江山的三分之二了。据相关历史表明,司马昭是在265年去世的,而他的儿子司马炎也就在那一年登基称帝并建立晋朝。

在晋朝的皇帝,甚至包括西晋和东晋的皇帝中,没有一个能力是行的,像什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个事件都让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有苦说不出。所以可以说,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糟糕的一个王朝。但换一个方向想一下,如果司马昭能称帝或许至少能够给晋朝留下一点辉煌的时期,司马昭的德行可能不怎么样,但他的能力却可以,而且司马昭的能力应该远远超过晋朝的所有皇帝。那他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还有一种猜测就是,司马昭当时的确都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只可惜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历史上他是在265年就去世了,如果他能够再多活几年的话,说不定他肯定会称帝的。当然之前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讨伐四方,也许就是这样,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称帝了。

相关参考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既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没夺位,诬陷了他?

既路人皆知,为何司马昭没夺位,诬陷了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早已变成民间俗语。即使是没读过几天书的人,也可以刻骨铭心地了解,并十分熟练地应用。换句话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和曹髦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清除了政敌曹爽,独揽了曹魏大权。不久司马懿去世,大权被传给了长子司马师。司马师雄才大略,沉稳刚毅,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当时的少帝曹芳已经成年,却迟迟无法亲政,忿然与中书令李丰

解析历史上司马昭之心为什么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典故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三国志,高贵乡公髦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昭是曹魏曹髦时权臣,他在父兄政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扫清拥曹势力,完全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做好废曹登基的准备。曹Z赐司马昭天子礼乐,司马昭佯装不受。曹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是如何夺取曹魏政权的

作者:和李齐慧,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司马昭是司马懿的二儿子,他是晋景帝的司马师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末期手握大权的臣子,也为西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劳。成年后他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不断积累作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主动出兵讨伐他,却兵败,惨被刺死

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是认为做一些事情要先下手为强,这种观念特别是在军事战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先下手为强没有错,但是有些时候先下手不一定强,也有可能被人后发制人。对于这种先下手没强起来,反而被人后发

司马懿死后,为何把大权交给了司马师,而非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这句话应该没人没听过,语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注》,意思是司马昭要篡权的用心十分明显,恐怕路人也看得清楚。但在司马懿死后,真正奠定司马家篡魏之路的人是司马师不是司马昭,连司

司马懿死后,为何把大权交给了司马师,而非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这句话应该没人没听过,语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注》,意思是司马昭要篡权的用心十分明显,恐怕路人也看得清楚。但在司马懿死后,真正奠定司马家篡魏之路的人是司马师不是司马昭,连司

曹睿为什么能说服司马懿尽忠曹魏不起异心

司马懿鹰视狼顾,傲上弄权。很多人都认为他心有异志。但是司马懿终其一生,也没有夺权篡位。甚至在临终之际,还谆谆告诫两个儿子不可轻举妄动,以免玷辱他的清名。受此约束,他的小儿子尽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