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Posted 太守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告来临。> > 将帅星数:★★ 孙坚 董卓 吕布 > > 精彩星数:★> > 政治影响星数:> > 综合星数:5★★> > 战争类型:利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诸侯高举讨伐董卓旗帜的背后,是一场利益再分配战。> > 战争深度解析:> > 凤仪亭,有风。> > 在吕布怀里的眼睛里有几分疲惫。> > 貂蝉说,奉先,我们离开长安,远走高飞,去一片没有纷争的净土吧。> > 吕布没有仔细听清貂蝉的呢喃,他只沉醉于貂蝉迷人的身体。> > 貂蝉抬头,看见了远处董卓那匆匆而来的肥硕身影。> > 貂蝉笑了,很苦。> > 茫茫乱世,谁是鱼饵?谁是猎物?谁奸谁忠?谁胜谁负?走马观灯的历史舞台上,谁又会真正关心一个配角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呢?> > 千年之后,或许人们记得的只是一个惊艳的传说。> >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不但没有推翻东汉政权,反而使流民们所憎恨的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蓬勃发展。在经济上,他们拥有大量自给自足的庄园,拥有割据一方的 物质基础。在政治和军事上,中央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更加依赖于地方豪强,允许他们大规模地拥有自己的军队,而地方官吏也大多为豪强大姓所把持。> > 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来临,而所谓的东汉王室,已成看客。> > 但在豪强涌起的时代,走到了历史舞台中央,成为第一男主角的,是白手起家的董卓。> > 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其父董君雅是颍川纶氏尉。董君雅有三个儿子,董卓是家中的老二。身在武将家庭,董老二也习得一身好身手,不仅膂力过人,而且 “双带两,左右驰射”。董卓年轻时曾经在羌中一带当游侠,结识了羌中一带的很多豪强侠士。后来董卓回到家乡,老老实实当一名小地主。有道上的兄弟前来拜 访,董卓必然杀牛宰猪,豪宴招待。董家不是大富之家,经不住董老二花天酒地。董卓可不管这些,一次几个豪杰哥们儿又来登门拜访,家中已无肉,董卓竟把耕牛 也宰了,以饱几个兄弟口福,宁伤农事不伤兄弟感情。此事传出,邻里们都说董家的老二太败家的时候,这几位哥们儿却从老家给董卓送来了上千头牛羊牲畜。此事 之后,董老二的侠名远扬。> > 董卓后来从军,做了一名巡边队长的小官(州兵马掾)。在羌中的声望使得他从事这个职务,董大侠在,羌人不敢惹事,初入政坛的董卓表现得很出色。> > 汉桓帝末年的时候,远在陇西的董卓入选成为皇家禁卫军军官(羽林郎)。在东汉名将张奂的帐前任军司马,跟随张奂平定了汉阳羌人的叛乱,因功而官升郎中,并赏缣九千匹。董大侠又一次显示了他的豪爽,把九千匹缣全分给了手下的兵士将领,再次获得了满堂彩。> > 之后董卓的官运继续亨通,陆续做过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黄巾军起义,董卓被拜为中郎将,顶替卢植带兵镇压冀州张角黄巾义军主力。董卓在 西北打仗运气很不错,可到了中原却不行,与黄巾军交锋,打了败仗,又被皇甫嵩代替。平息农民起义军后,董卓又回到西北,参加征伐先零人及边章、韩遂、王国 等人的叛乱。> > 经过多年的征战,董卓渐渐拥有了自己的一支人马,跻身成为当时颇具实力的地方豪强代表人物。> > 对迅速 崛起的董大侠,东汉政府也有所警惕,曾经任命他为少府(九卿之一),调他进京入东汉王朝高层,但董卓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当九卿的代价是将兵权交出,董卓 当然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汉灵帝死前一个月,又扔给董卓一个糖衣炮弹,糖衣是升级去并州任并州牧,炮弹还是将兵权交出。> > 糖衣被董卓吃了,炮弹物归原主,面对混乱的东汉政府,董卓讨价还价,最后到并州任职,不过兵权也没交,带着队伍来到并州。> > 从凉州到并州,董卓离洛阳又近了几分,为他以后的崛起做好了铺垫。> > 东汉王朝除了光武、明、章头三位皇帝外,剩下的十一个皇帝,平均寿命二十四岁,平均上台年龄为九岁,两项数据皆为中国历史之最。> > 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东汉帝国从中后期开始东汉帝国,主旋律就是一堆不是男人的男人们与靠女人发迹的男人们之间的斗争。> > 每个小皇帝上台的时候,总是母亲的娘家人替小皇帝和皇后打理朝政。而皇帝长大后,又要利用宦官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于是或外戚专权,或宦官独大,或者两者并重。> > 宦官VS外戚,一代又一代地上演。> > 东汉宦官外戚争权终结版双方,一边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一边是汉灵帝的大舅子大将军何进。> > 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树大根深,何大将军要搞倒十常侍不是件容易的事。何进与时任司隶校尉的袁绍商量,只能借助于地方军事力量这样的秘密武器来搞定十常侍了。> > 何进不知道自己这一招基本相当于与敌人同归于尽,直接终结了东汉王朝和百年来的宦、戚争霸。> > 在人选上何进挑了很久,选中董卓,是因为董卓本人并非豪门世族,在朝廷的势力根基并不深厚,董胖子粗豪,有几分胡人的习气,看起来城府也不深,比那些斯文的老狐狸好打交道。> > 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何氏集团的意见并不统一。何进的姐姐何皇后就不大同意将十常侍一网打尽,毕竟王室的运转离不开庞大的宦官集体。> > 十常侍却提前下手了,何进的外援还没到,就被十常侍骗进宫杀了。> > 何进死了,洛阳一片混乱。以袁氏兄弟(袁绍、袁术)为首的何氏集团与宦官势力展开了混战,汉少帝及陈留王被张让等人带出洛阳(张让本人后来被逼投河而死)。> > 接到何进被杀的消息,董卓知道他的机遇到了,,他率领着三千精兵直奔洛阳。在洛阳郊外,董卓运气很好,找到了皇帝和陈留王及从属,带着回到了洛阳。> > 事起仓促,董卓带的三千兵马根本不足以控制洛阳的局势。董卓此时显示出了他的智谋,入洛阳后他让凉州兵夜晚潜出沈阳,白天再大张旗鼓地开入洛阳,让洛阳人都以为西凉兵每日都在增多。> > 与此同时,董卓迅速收编了何进的部众,又策反了掌管洛阳卫戍的执金吾丁原部下的大将吕布。吕布下手杀死了丁原,丁原的大部分人马随同吕布加入了董卓旗下。> > 至此董卓完全控制了局势。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 董胖子成为半路杀出的黑马,很多人意想不到,当初向何进提出召董卓进京的袁绍更没想到。> > 袁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与董卓出身草根不同,袁绍出身名门,而且是名门中的名门,其高祖袁安是东汉名臣,任东汉王朝的司空、司徒,其祖袁汤、其父袁逢、叔父袁隗都曾官拜司空、司徒。伯父袁成(袁绍过继袁成)混得最差,也是一个左中郎将。> > 汝南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世之显赫,也只有后来东晋时期的王、谢可与之相比了。> > 袁绍含着金钥匙长大,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后来因丁忧闲居洛阳,纳贤养士,虽未做官,名气却很大,朝廷几次征用,袁绍也一直不出山。直到何进上台后,袁绍才投靠了何进,并得到了何进的重用,初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袁绍被任命为佐军校尉。> > 让董卓进京勤王,是袁绍向何进出的馊点子。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十常侍出手灭何进、何苗兄弟的速度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董卓会如此快摆平洛阳局势。当初董卓 进洛阳的时候,骑都尉鲍信曾劝袁绍先下手为强,趁董卓立足未稳兵力不足把董卓干掉,袁绍却显露出了一个公子哥的优柔寡断,没有下手。等董卓稳定局势,袁绍 后悔之余更加不服,天大的肥肉让这个来自边夷之地的小混混给一口独吞了。丢人,实在太丢人!> > 袁绍很快和董卓翻脸,跑到了关东。他发现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太多。董卓专权后,尽管大批起用党人名士,包括袁绍,董卓也给了个渤海郡太守,他的弟弟袁术被任命为后将军,另一个比较出名的反卓派人物 曹操被任命为骁骑校尉,但是豪强士大夫集团并不买董胖子的账,他们不愿意在董胖子的手下过日子。> > 一个新的伐董联盟自发地诞生了。广陵 太守张超、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 操、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一个以袁绍为盟主、关东豪强为骨干的反董联盟成立了。> >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反董联军打出了“诛除国贼、共赴国难”的旗号,开始了气势很大的反董战争。> > 时局对于董卓很不利。虽然董卓控制了洛阳中央政府,又坐拥并、凉二州的军队,但反董联军人数上远远多于董卓军。同时,洛阳以西黄巾军在首领白波的率领下又再度死灰复燃,有十万之众。董卓的洛阳政府有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 > 入主洛阳,对于董卓来说本就是一个意外。董卓也算是名将,但是在中原这块土地上,他还没痛痛快快打过一场胜仗,以前面对的还是黄巾农民起义军,现在可是正规部队。> > 心中没底的董卓决定先为自己留条后路——迁都。公元190年二月,董卓让部下席卷洛阳城里的一切财富和数百万百姓,迁都长安,自己率主力部队与反董联军一战,打得过打,打不过跑回关中。> > 这是一次野蛮和血腥的暴力迁移。洛阳的大富之家基本被董卓血洗,财富被抢劫一空。董胖子连两汉皇陵也没放过,大掘坟墓,盗取财物。数百万洛阳人被逼西迁,一路上互相践踏,饿死者数不胜数。> > 经历几百年辉煌与繁荣的洛阳成为了一片死寂的孤城,冷眼凝视着即将到来的利益之战。> > 伐董联军分三线向董卓形成包围圈,北线袁绍和河内太守王匡进驻洛阳以北河内郡,东线曹操、刘岱、张邈、张超、袁遗率数十万众进驻洛阳以东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线袁术、孙坚进驻洛阳以南的鲁阳(今河南鲁山)。> > 战争的第一阶段董卓占据了上风。反董联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人数虽众却一盘散沙。董卓的并凉兵是长期在与羌人作战中成长起来的虎狼之师,人数虽 少,但战斗力很强。一开始董卓军节节取胜,北线,董卓军在小平津(古黄河渡口,今河南巩县西北)一举歼灭河内太守王匡部;在东线,又打败曹操部于荥阳(今 河南荥阳东北)。> > 并凉军的强悍让联军畏首畏尾,从公元190年正月到191年正月,一年的时间,反董联军没有什么斩获。> > 反董联军取得突破还是靠南线的孙坚部。公元191年二月,孙坚在阳人(今河南汝阳东北)大破董卓胡轸部,斩都督华雄,取得了伐董战争的第一场大胜。> > 讨董联盟都是各自心怀鬼胎。孙坚的胜利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喜悦,袁术看到孙坚部取得胜利,害怕孙坚把所有的功劳都抢跑了,竟然停止给孙坚部粮食补给,后来在孙坚强烈抗议下才恢复补给。> > 孙坚部越战越勇,进军太谷(汉灵帝所设洛阳八关之一)。在洛阳郊的诸皇陵间,董卓亲率大军与孙坚一战。豪强士族集团组成的几十万讨袁大军都是摆设,在历 史舞台上唱大戏的,是来自羌中平原上精骑善射的游侠董胖子和江东横刀江湖使海盗惊心破胆的捕快孙破虏——一场草根与草根之间的较量。> > 孙坚,进至洛阳,攻克了吕布据守的洛阳。> > 但伐董联盟,本来就是为了政治利益而组成的团体。攻克洛阳后,没有人再愿意西进,眼光都放在了新一轮的利益争夺上。> > 伐董之战,就这样不了了之,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 董卓:> > 董卓退据关中,以为凭关中之险和从洛阳收敛的财富,还有挟刘姓王室的傀儡皇帝以令诸侯,最少可以稳保自己坐定一方诸侯的位置。> > 他错了,有些战争没有硝烟,但艰险程度却远胜有硝烟的战争。> > 公元192年四月,曾经从丁原手下反叛过来的降将吕布与司徒王允合谋,再度反叛,杀董卓于未央殿。> > 孙坚:> >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据传为之后,世居江东。孙坚早年为县吏,十七岁那年和父亲乘船去钱塘遇海盗,孙坚只身智退人马众多的海盗,因此声名大震,被提拔为代理校尉,后三任县丞。所到之处治安一流,盗贼无一不被孙坚率兵剿服。> > 黄巾起义,孙坚召集了一千多人,跟随大将朱镇压黄巾起义,后因功封为别部司马。之后又随张温讨伐边章、韩遂,立下大功,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 讨董之战,孙坚独领风骚。在几路联军对董卓军作战均不利的情况下,异军突起,以一部之力挫败董卓吕布,收复洛阳,顿时威名四海。> > 董卓退回关中后,伐董联盟解散,孙坚也引兵退驻鲁阳,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 群雄争霸,正当孙坚好好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在与刘表的一场战争中被刘表部将士兵射杀,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 不过孙坚最大的成就还是生了两个杰出的儿子——孙策、。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率部南下渡江,打下了东吴半壁河山。> > 袁绍:> > 讨伐董卓让袁绍成为最大的赢家。董卓垮台之后,袁绍成为汉末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灭冀州韩馥、幽州公孙瓒,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 不过与董卓相比,袁的崛起更多的是依靠于他显赫的家族,而在才能和个人魅力上是远逊于董卓、曹操等人的。在洛阳被董卓的三千兵马就震慑住,袁大少错过了发迹的最好时机。> > 袁绍看起来有大把的机会挥霍,天下第一名门就是他的本钱。> > 不过很快就证明了,挥霍机会是一定会付出代价的,在之后不久的官渡大战中,袁绍为他的挥霍买单,被命运之神踢下了历史舞台。> > 吕布:>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吕布成为了三国时代人们心中公认的第一武将,历史上的吕布与演义所述区别不算很大。吕布虽勇,但是在谋略和军事指挥才能上其实平 平,一生并没有打过多少令人信服的大仗。孙坚、李、曹操都曾打得吕布落花流水,而先负丁原,再叛董卓,之后又几度在袁绍、袁术、张邈、几股势力间徘 徊,吕布缺少的不仅是谋,更是信。无信之人,必然无法立足于天下,容纳于世人,吕布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 几番表演后,没有人再相信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败于曹操,被俘,随即被杀。> > 战争猜想:> > 董卓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乱臣贼子的代名词,对其生平也大多丑化,而伐董之战也大多被人们视为正义之战。然而正义的包装下,这场战争的本质还是豪强割据势力的利益瓜分战。董卓出身草根,又是来自羌汉混杂的陇西,自然为袁氏为代表的名门世族所不容。> > 纵观董卓一生,白手起家,从早年游侠经历到作为一名将军,都不失为精彩,带三千兵马平定洛阳,更富传奇色彩。只是坐拥汉末朝权后,目光短浅,带有明显的流寇性质,强行迁都长安,给中原一带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 给董卓一个公允的评价:一个豪爽的游侠,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一个平庸的政治家。为什么要共同讨伐董卓? 袁绍联军讨伐董卓之战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一、起因
东汉末年,朝纲腐败透顶,宦官和外戚之间政权夺势几近白热化。汉灵帝病危欲立太子。长子刘辩,为何皇后所生,年14岁。灵帝认为他软弱毫无威仪,而不立。幼子刘协,年方9岁,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收养。因其天资聪慧,深得灵帝喜爱,欲立其为太子,便将此事嘱托于上军校尉宦官蹇硕。而与此同时,何皇后与其兄大将军何进也为了自身利益千方百计争取刘辩即位。
汉灵帝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死去。蹇硕为了以除后患,欲先杀掉大将军何进,然后再立刘协为帝。于是召集常侍宦官密谋,假称商议大事为名,派人请何进入宫。蹇硕的司马潘隐在迎接何进时,向其暗示危险,引起何进惊恐,急忙返回官府,称病拒不入宫。
刘辩在何进的帮助下即位,由其母何太后听政,改元为元熹。大将军何进掌握了大权,就策划杀掉蹇硕,校尉袁绍建议何进杀掉所有的宦官。何进也同意袁绍的建议,发兵收捕了蹇硕,将其杀掉。何进正准备进一步除掉所有宦官的时候,何太后从中袒护。何进一时犹豫不决,袁绍便建议何进召集天下将领率兵至京,以迫使何太后批准诛杀宦官。何进欣然同意,但主簿陈琳、尚书卢植等力劝何进不要征召地方兵将,以免造成大乱,不可收拾。何进听不进众人的劝阻,遂召驻军于河东的董卓率兵入京。
何进召兵入京诛杀宦官的消息已为宦官所知。为先下手为强,宦官中常侍张让、段圭等人以太后的名义召何进入宫。何进对此召深信不疑,不顾袁绍、曹操等人的劝阻,只身入宫,遭常侍们围杀,身死。史称十常侍之乱。司隶校尉袁绍、后将军袁术及何进部将得知何进遭到毒手,急忙率兵围攻皇宫,诛杀了所有宦官。张让、段圭挟持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逃出京城后,被卢植率兵追至,张让、段圭投河身亡。这时董卓以率军赶到,将皇帝和刘协迎回京城。董卓入京时只有3000兵马,他乘机吞并了何进的部队,又命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刺杀了丁原,也吞并了他的部队。由此,董卓的部队大增,控制了朝中大权,除掉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
少帝昭宁元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汉献帝,自任太尉兼前将军,十一月又自任相国,总揽朝纲为一身,汉室已成董卓之汉室。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因反对董卓,于是逃出京师,联络各地方诸侯,准备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一月,袁绍从渤海起兵,关东各州郡也相继而起,共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
二、交战双方的战前准备
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卓之各军,虽对董卓挟持天子,把持朝纲义愤填膺,但是真心征讨者很少。就连袁绍本人也无心作战,因而,袁绍只率部分军队屯驻于河内,大部分兵力部署在酸枣地区,似在摆出一副威逼洛阳的架势,但并未进行任何战略上的策划,所以基本上是一群貌合神离的乌合之众。只有从南阳方向进军的孙坚进兵比较坚决。
而董卓对袁绍集团的起兵十分重视。他一方面以河南尹朱儁守卫洛阳,将主要兵力配置于洛阳附近,以防袁绍突袭京城;以中郎将徐荣率重兵防守战略要地荣阳(今河南荣阳东北)、成皋(今河南荣阳西北),沿黄河一线设防,阻止袁绍大军渡河;以东郡太守胡轸防守伊阙等重要山隘关口。另一方面则针对袁绍集团互不统属各怀异志的情况,采取离间袁绍诸军的策略,以瓦解袁绍集团。
董卓鉴于袁绍军人多势众,怕洛阳难以守住,遂决定迁都长安,以避其锋芒。这一决定遭到朝中大臣的普遍反对,董卓为此斩了城门校尉伍琮、督军校尉周毖。
董卓为保证迁居长安后的安全,召京兆尹盖勋做议郎。此时左将军皇甫嵩领3万人马屯于扶风,盖勋便秘密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之事。刚好此时皇甫嵩也应召入京作城门校尉。但忠厚的皇甫嵩并未采纳盖勋等人共讨董卓的意见,而回到京师。
初平元年二月,汉献帝开始迁都长安。董卓趁机将洛阳的大家富户统统治罪处死,受没家产。将数百万人逼迫西迁,一路上饥寒交迫、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董卓待朝中官吏全部撤离后,便放火焚烧了洛阳的宫庙、官府、民宅“二百里内,家屋荡尽,无复鸡犬。”董卓还命义子吕布挖掘个帝王、公卿以下的坟墓,尽收其珍宝,京都洛阳毁于一旦。
三、作战经过
(一)董卓烧完洛阳
袁绍军中无一支人马敢于进击董卓,曹操对众将说道:“我们兴义兵来诛灭暴乱,大军已齐集于此,大家不应再有任何迟疑,假使董卓现在仍然挟持皇帝在洛阳而不迁都,即是他再暴虐,那我们发兵攻打京城,在道义上确实值得考虑。现在他焚毁了宫室,劫持皇帝迁都,全国为之震惊,人民不知所归,这是天亡他的时候,只要我们一战就可以取胜,而安定天下了。”
众将无人响应曹操的倡议,曹操便单独率本部5000人马象 西进军,将要进至成皋时,太守张邈派其部将卫兹带一些兵马援助曹操。当曹军进到荣阳西南的汴水,恰与董卓之中郎将徐荣军和遇,双方经过激烈战斗后,曹军被徐荣军击败。曹操本人为流矢射中,乘骑也受了仿。其堂弟急忙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骑,乘夜败回酸枣。徐荣见曹操以如此少量的军队,尚且与自己激战一天,才将其击败,酸枣10多万大军将更难以战胜,于是便引军而归,未去攻击袁绍军。
曹操败回酸枣后,见10多万大军停止不进,各路将领每日置酒作乐,无心征讨董卓,便向众人建议说:“请诸位能够听听我的计划,以袁绍率领河内诸军进至孟津,酸枣地区的各路犬军进至成皋,占据敖仓,阻塞轩辕、太谷,全部控制这些险要地区。再以袁术率领南阳的军队进驻丹(今河南浙川西35公里)、析(今河南西峡),然后入武关,威逼三辅。这样,各地屯兵深沟高垒,不一定和敌人直接交锋,只做好疑兵,就可以显示出天下的形势,已全为我们控制,我们以正义击叛逆,可功至垂成。现在我们以正义之师已经发兵至此,反而犹疑不前,失去天下人心,我甚为各位惭愧,张邈等人听不进曹操的建议。于是,曹操便与夏侯敦等去扬州募兵,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但只募到1000余人,遂率兵进驻河内。
不久,酸枣各路军的粮食用尽,诸军便各自率军而去了,表面上其势汹汹的讨董卓诸军,便由此宣告瓦解。
当年六月,董卓派朝中大臣犬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将吴修`越骑校尉王坏等去游说袁绍、袁术等,结果除阴修外,全被袁氏兄弟杀死。
(二)董卓率军袭击孙坚军
初平五年冬,董卓见各地讨伐军已经瓦解,为削弱二袁势力,便决定率步骑兵数万人前去攻击孙坚。当时孙坚正率军驻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在董卓军突然进至鲁阳时,恰值孙坚与众将校于城东饮宴。孙坚听到董卓军突至,便停止饮宴从容率众将校入城。当董卓军看到孙坚军防守严密,军容齐整,未敢向其进攻,便率军而返。
(三)董卓袭去王匡军
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王匡,以其新征募的泰山兵驻屯于河阳津(今河南孟县西南),原来准备渡河配合袁绍等军进击董卓。袁绍命部将赵浮、陈涣率兵1万多人,战船100多只,配备了1万多张强弩,在孟津河中(令河南孟津南)戒备,防止董卓军渡河袭击河内。董卓在率军袭击孙坚的同时,也派出一部兵力去袭击王匡军。董卓军以部分人马在平阴津(河南孟县东)佯渡,吸引袁绍军的注意力,而另以精锐部队从小平津(河南孟津西北)渝渡,骑兵突然出现于泰山兵的背后,进行猛击。泰山兵仓促应战,河中的水军来不及支援,王匡军遂被董卓军去败,大部兵力为董卓军歼灭。
(四)孙坚率军迸去董卓军
汉献帝初平二年二月,孙坚率领豫州等郡军,向梁(令河南临汝)东移兵,途中与董卓之中郎将徐荣相遇,被徐荣军击败。孙坚最后率少数轻骑突围时,与护卫将领祖茂换了帽子,才混过敌人,得以逃脱。颖川太守李晏被卓军生俘。卓军将俘获的孙坚士卒以布缠裹,倒立于地,以滚热的油灌杀之,非常残忍。
孙坚虽又遭失败,但不畏惧,立即收集余部,进至粱县阳人(今河南临汝南),准备再战。董卓得知消息,即派胡轸为大督护与吕布前往攻去。胡轸等率军进至阳人时,天色已晚,人困马乏,便就地宿营,欲于天明时再行攻击阳人城。吕布原与胡轸不和,想借机破坏这次作战行动,于是吕布于深夜突然命人大喊孙坚来袭,胡轸军由于宿营时未加戒备,全军惊乱,孙坚此时正巧乘势攻来,将胡轸军打败,斩了胡轸的都督华雄。
孙坚军取胜后,旋即乘胜追击,进至太谷,董卓对孙坚的英勇作战精神有些畏惧,便派其部将李炅至孙坚处求和亲,并答应朝廷保证用孙坚的子弟为刺史、郡守。孙坚拒绝了来使的请求,怒斥了董卓,并决心消灭董卓三族。
董卓求和亲不成,便亲率犬军与孙坚军战于洛阳郊外之陵墓地区,董卓战败,率军退保渑池(今河南渑池西)、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孙坚率军直趋洛阳,进入宣阳城门与吕布军大战,吕布军败去,孙坚遂占据了洛阳。随后派出一部兵力尾追董卓,出函谷关(今河南新安),进抵新安(今河南渑池东)、渑池之间地区。当孙坚攻克洛阳后,袁绍因惧怕袁术、孙坚得势,便以其部将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军渡河袭击孙坚之豫州刺史治所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以断绝孙坚军的后方供应,致使孙坚不敢再向西进,撤军回击周昂后,还屯于鲁阳。
董卓为了防备孙坚再度西进,便以中郎将董越率军驻守渑池,以中郎将段煨屯守华阴(今陕西华阴),以其女婿中郎将牛辅守安邑。
(五)朱俊联兵讨董卓之战
董卓撒离洛阳时,留下朱俊守卫洛阳。朱俊憎恶奸臣董卓,便暗中与山东诸军将领联络讨伐董卓。朱俊怕被董卓袭击,便率军出奔至荆州,董卓于是派杨懿为河南尹。朱俊随后又率军回归洛阳,攻打杨懿军,将杨懿赶跑。朱俊鉴于洛阳已残破不堪,无法防守,便率军东去,驻屯于中牟,,并致书各州郡,呼吁各州郡派兵前来攻讨董卓。但只有徐州刺吏陶谦派--了3000兵马,其余州郡只派了一点人马,均无真心讨伐董卓之意。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董卓得知朱俊起兵反叛,便派牛辅之部将郭汜、张济等率领步骑兵数万人前往中牟攻打朱俊军,结果将朱浚军击败。
至此,各地征讨董卓之作战,遂告--段落。
相关参考
秦灭六国> 战争概述: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辟了一个全新时代。>> 将帅星
> 1856年4月,克里木战争参战各方签订《巴黎和约》,战争结束;次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全国上下都与英国侵略者展开了积极的斗争。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正式提出生物
> 1859年4月,撒丁王国和法国共同对奥地利宣战,反奥战争开始;及至次年10月,整个南意大利基本上得到解放。1861年3月4日,宣布就任美国总统;4月,南方军队炮轰南卡罗莱纳的萨姆特要塞,林肯宣布
战争概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孟家湾),并将秦、燕、赵三国原
> 188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伊犁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走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84年,西方殖民大国齐聚德国,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掀起了抢占非洲土地的狂潮。次
>安庆会战> 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
> 1893年12月至翌年1月,法俄两国外交部门交换信件,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1894年,朝鲜全奉准领导古阜农民发动起义,以白山为起义根据地,对抗官军,史称“甲午农民战争”。1895年,英国生产出第
>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
>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
> 1908年6月,英国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英国统治”的罪名逮捕了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大罢工。次年4月,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哈米德二世,掌握了国家政权。19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