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怎么死的
Posted 宦官
篇首语:人起心发,树起根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何进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何进怎么死的
> 《演义》一开头便指出东汉末年致乱由:“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 “张让等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 话虽不多,却概括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状况。显然,天下所以大乱,是由于汉灵帝宠信十常侍。因此,在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士族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了 激烈的斗争,而每次都以士族官僚集团失败告终,经过二次党锢之祸,士族官僚集团势力大为削弱,宦官集团权力达到了最高峰。> > 汉灵帝竟尊 称张让为“阿父”,其对宦官宠敬可想而知。汉灵帝如此信任宦官,因此导致政治腐败,人民遭殃,被迫纷纷起义,耿直之臣议论朝政,想有所改革,以挽狂澜于既 倒,汉灵帝不仅不听,却认为这是造反,对士族更加不信任。他以为只有宦官才是“心腹”,所以事事听从“阿父”张让等的话;而他的这些“心腹”都是以媚上利 己为职业,只要能取悦上意,可将坏事说成好事,闹出乱子又瞒着他。而对于真正正直进谏者,不是驱逐,就是杀头。导致汉朝江山垂危。> > 首先向汉灵帝提出忠言的是议郎蔡邕。他借灾异为辞,上书指出“灾异”是“妇寺干政所致”。> > 所谓“妇”是指外戚,“寺”是指宦官,看了这一奏章,汉灵帝毫无悔悟,反听宦官以事陷蔡邕于罪,放归田里。> > 谏议大夫刘陶向贤帝揭露宦官的罪恶说:“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都是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引起的。朝廷正人都去,祸在目前!”汉帝听了大动 肝火,对刘陶说:“你家里也有近前侍候的人,为何容不下我呢?真是岂有此理!”呼武士推出斩首。司徒陈耽为救刘陶,以头撞阶而谏,指陈十常侍的罪恶。> > 汉帝命令与刘陶一同下狱,并纵容十常侍于狱中将他们杀掉。> > 汉灵帝之所以对别人揭发十常侍异常恼怒,是因为十常侍所干的祸国殃民罪行,大都是在他授意或纵容下酿成的。> > 汉帝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授意宦官去设法捞钱,宦官们于是趁机上下联手,从中大捞一把。他们的私囊是无底的,所以其捞钱花样就日益翻新出奇。> > 宦官认为卖官捞钱最容易、最快、最多,便索性开了一个官员交易所,明码标出各种官价卖官:地方官油水多,其官价就比朝官高得多,而地方官及州郡肥瘦不等,于是就采取现在较为流行的投标的办法,谁肯出高价谁就走马上任,并且允许欠账,但限期加倍交还。> > 为增加卖官名额,卖出一官不久,又卖出一官去接任,有的州郡官一月内替换几次。买官的怕任期内收不回成本,一到任就拼命掠夺。仅是卖官所得还嫌不够多,又用各种名义,向州郡摊派,勒索财物,而负担最后都加在人民头上。> > 为保存家人性命,穷苦人家只好把仅存的一点点东西卖掉上缴赋税,因而最终出现了“寒不敢衣,饥不敢食”的惨状。人民的悲惨境地终于引爆了规模巨大的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敲响了东汉王朝的丧钟。> > 汉灵帝晚期,黄巾起义被基本镇压后,朝中宦官与外戚的斗争仍旧持续不绝。而外戚又分为不同的派别,他们有的与宦官相互勾结利用,朝政斗争错综复杂。灵帝 刘宏有两个儿子,皇子刘辩为何贵人所生,皇子刘协为王美人所生,后来何贵人鸩杀了王美人,刘协由刘宏之母董太后养育。灵帝刘宏病重时,与董太后及中常待蹇 硕商议欲立爱子刘协为太子,但顾虑何太后之兄何进为大将军,执掌兵权,遂召何进入宫,欲秘诛之,却被何进知觉,双方的矛盾于是剑拔弩张。> > 何进归私宅召诸大臣商议尽诛宦官,议事未决,宫内知情人忽来密报:“皇帝驾崩。今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 > 话刚说完不久,使命即到,宣召何进即速入宫,以定后事。紧急关头,何进与大臣策划了两项重大行动:> > 一、司隶校尉点御林军五千,全身披挂,护卫何进等三十余员大臣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11岁的皇子刘辩即位,接受百官呼拜仪式。> > 二、即遂入宫收诛蹇硕。灵帝曾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任命他为上军校尉,参与军权。何进一并将其追杀,收编其所领禁军。> > 袁绍率兵欲乘势尽诛宦官,宦官张让等情急之下去何太后处乞求怜悯。何家本是起身屠户,何太后悄悄对何进说:“我与你出身寒微,如不是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主张赦免宦官。> > 后来,何太后与董太后的矛盾公开化,何进贬黜董太后并使人鸩杀于驿庭,收缴董氏亲族之权,宦官又借机散布流言,诋毁何进,欲夺权柄。袁绍等再次提出尽诛 宦官之议,何进去征求何太后意见,何太后明确反对说:“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不是尊重宗庙。”> > 鉴于宦党乱朝而太后又反对诛灭,袁绍向何进策划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主簿陈琳认为:“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建议当机立断,就地诛灭。> > 当时任典军校尉的认为:“宦官之祸,古今皆有。若欲治罪,当除元恶,只须交一狱吏办理就够了。”何进最终却采纳了袁绍的意见,他暗差使者,赶赴外镇召兵入京师。> > 张让等宦官知外兵将至,决定先行下手。他们安排刀斧手五十人藏于太后所居的长乐宫门内,一面入告太后,请垂怜赐救。何太后不知张让等阴谋,遂宣何进入宫,欲为宦官请赦。> > 何进得诏欲行,陈琳谏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曹操提议:“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袁绍提议:“今谋已泄,事已露。 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经过一番策划,由袁绍之弟袁术带精兵千余,布于宫外,袁绍与曹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黄门传懿旨:“太后特宣 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于是何进只身昂然入宫,被事先埋伏的刀斧手斩杀。袁绍等人闻变,率兵杀进宫中,起事宦官大部被杀,部分宦官乱中劫拥少帝刘辩及陈 留王刘协避走北邙山荒野之地。> > 何进谋诛宦官,不仅自身被杀,少帝被劫,朝中一时大乱,而且凉州刺史带甲二十万入京,后来擅行废立、独霸朝政,客观上加速了东汉王朝的没落。可以说,何进诛宦官是一次不顾客观实际、肆意妄行的失败的政治策划。> > 陈琳> > 其一,召兵入京,其事必泄。陈琳对何进说:“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呢?”> > 在宦官势力极广的情况下,四方之兵入京的大事,宦官不可能无所听闻,所谓“暗召外兵”,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而董卓奉诏入京时,为达到名正言顺的出兵目的,甚至公开上表,除宦官之事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 其二,尚未除宦,而除宦官之名已经坐实,这就是“授人以柄”,何进还没动手,即促成了宦官先下手为强,因此,何进可谓愚不可及。> > 其三,召诸侯带兵进京,在当时王朝衰弱、众心不一的情况下,豪强聚京,必然会演出一场觊觎神器的争斗之剧,这就不是召兵者所能控制得了的。董卓后来在京师的所为正说明了这一点。正是陈琳所说,“英雄聚会、心怀异志”。> > 可以认为,何进即使不被宦官所杀,也定会为后来拥兵入京的董卓所难容。> > 何进手握重权,又有众位大臣相助,剪除几个宦官首恶,本来易如反掌,他召外兵除宦,大概是因为何太后保护宦官,以外官名义除宦,带点“逼宫”的意思,剪 灭宦官之举,所维护的其实主要是何氏外戚集团的政治利益,这一政治大计尚不能争取到妹妹何太后的理解和支持,所召外兵之将董卓又非何氏亲信,且贪如豺狼, 难受控制,可见何进并不是个聪明的人。> > 在众位大臣的策划中何进选取了这一方案,表明了其政治水平的低劣。他在长乐宫死于宦官之谋,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但他身居高位,不能驾驭江河日下的王朝中激烈冲突的各种复杂政治势力,身败名裂,却是必定的。是“权有余而智不足”的自然结果。> > 袁绍提出“召外兵”诛尽宦官,陈琳认为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曹操则主张除元恶,只用“一狱吏足矣!”二人的话高下之见是非分明,而何进却以非为 是,以是为非,大赞袁绍高见,说陈琳是“懦夫之见”,对曹操的金玉良言,却怀疑有“私意”(曹家祖上是宦官)。由于何进召外兵,后来董卓起兵入朝夺权,暴 虐胡为,天下大乱。何进做错事,还自鸣得意,不知祸之将至;而曹操则已预见:“乱天下者,必进也。”> > 何进召外兵已错,而错上加错的,是让“临犯京阙”的外兵纷纷公开声言定为诛宦官而来。如果因力量不足而召外兵“清君侧”,则应该急、密,使对手措手不及;而何进有足够力量可诛宦官。他之所以大肆张扬,是为造成诸侯要诛宦官的强大声势,以迫使“太后不得不从”而已。> > 真是弄巧成拙,要杀人还要预告,使宦官能及早做好准备,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扑。而且何进手握天下兵权,不把十常侍放在眼里,毫无防备,一点警惕性也没有,这等于自己完全解除了武装,任由人为。何进之愚,没过如此。何进结局怎么死的 东汉末年灵帝时外戚何进简介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被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何进请灵帝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禁军校尉。灵帝驾崩后,蹇硕谋诛进而立皇子刘协,未果,反被进诛。何进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自此独揽大权。然而何进不纳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张让等先下手为强,遭杀身之祸。
发迹外戚
何进字遂高,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汉灵帝。何进被拜为郎中,随后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光和三年,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因功封侯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由于爆发黄巾起义,何进被任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士驻扎于都亭,修理器械,以保卫京师。黄巾首领张角的部下马元义密谋在雒阳起兵,何进将其破获,因此功而进封慎侯。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荥阳贼几千人暴动,攻打焚烧郡县,杀中牟县长,诏命何进的弟弟河南尹何苗抗击,何苗击败群贼,平息暴乱还京师。诏派使者至成皋欢迎,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天下的形势更为混乱,望气的人认为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大将军许凉、假司马伍宕对何进说:“《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何进认为很有道理,入朝将此事汇报给汉灵帝。汉灵帝同意,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讲武平乐观下。盖了一大坛,上面建十二层五彩华盖,十丈高,坛的东北建小坛,再建九层华盖,九丈高,横列步兵,骑士几万人,结营为阵。汉灵帝子亲自出来检阅,驻大华盖下,何进驻小华盖下。礼毕,汉灵帝身披甲介马,称“无上将军”,绕阵三圈而还。诏令何进率领全军驻观下。
这时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
汉灵帝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别亲信他任用他,以为元帅,督率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也归他领导。蹇硕虽然在朝廷专掌兵权,但还有些害怕忌妒何进,于是与各常侍共说灵帝,要他派何进西击边章、韩遂。灵帝听了他们的,赏赐何进兵车百辆,虎贲斧钺。何进暗中知道这是阴谋。于是上奏请派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兵,要等袁绍返回来,就出兵,借此拖延时间。
谋诛宦官
何皇后生大皇子刘辩,王美人生二皇子刘协。灵帝欲废长立幼,但由于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黄门蹇硕帮助刘协,并设立西园八校尉分何进的军权。蹇硕也因此欲除去何进来立刘协为帝。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灵帝驾崩,蹇硕计划在何进入宫时杀之,但在蹇硕司马潘隐的暗示下,何进称病不入。由于没有除掉何进,刘辩被立为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何进久知宦官为天下所共疾恶,加以痛恨蹇硕阴谋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权,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袁绍也久有谋划,使何进亲客张津劝何进说:“黄门常侍权重已很久了,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应当选拔贤良的人才,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何进认为说得对。又袁氏累世宠贵,得到海内的人拥护。袁诏善于养士,豪杰之士愿为他所用。他的从弟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尚气侠,所以都厚相结纳。因此更广泛地征聘智谋之士逢纪、何颙、荀攸等,与他们结为心腹。
蹇硕怀疑不安,与中常侍赵忠等写信说:“大将军兄弟执政专权,现在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先帝左右亲近的,消灭我们这些人,只因为我统领禁兵,所以暂时犹豫不决。现在应当共同把上阁关闭,急捕杀之。”中常侍郭胜,何进同郡人。何太后与何进的贵幸,郭胜出了力,帮了忙。所以郭胜亲信何氏,于是与赵忠等商议,不依蹇硕的计策,并且把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何进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斩杀,自己统率其驻兵。袁绍又劝说何进“:从前窦武想诛杀内宠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宦官,害怕宦官。现在将军有大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统率劲兵,部下将吏又都是英俊名士,乐于尽力报命,事情在于掌握,这是天助的时机啊。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么!现在人主的灵柩在前殿,将军受诏统率禁兵,不应该随便出入宫省。”
何进深以为然,于是托病不入陪丧,又不送葬。即与袁绍定计策,并把所定计策告诉了何太后。何太后不听,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何进不能违反太后意旨,且想诛杀那些为首的。袁绍认为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现在如果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要为害。
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晓得何进要杀害他们,多次告诉何太后,要何太后庇护他们。又说:“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太后怀疑确实是这样。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他们,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袁绍等又为何进谋划,多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何进同意。主簿陈琳劝谏说:“《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何进不听。
因此西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何太后还是不同意。何苗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何进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互相结合的形势已经露出来了,事情不办,就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决定呢?”何进于是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
被杀宫门
诸常侍小黄门都去何进那里请罪,听何进怎么处置。何进对他们说:“天下纷纷扰扰,正是诸君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诸君为什么不早日各就国呢?”袁绍劝何进就在这时处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何进不许。
袁绍又写信告各州郡,假传何进的意旨,使逮捕宦官亲属。何进筹谋太久,事情泄漏,宦官害怕想变。张让的子妇(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子妇叩头说:“老臣得罪,应该与新妇都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在要远离宫殿,恋恋难舍,请再一次进宫,能够暂时看望太后、皇上颜色,然后回去,死也无遗憾了。”
子妇对舞阳君说,舞阳君告诉了何太后,于是诏命各常侍都复进宫。八月,何进入长乐请求何太后同意,尽诛杀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进宫守宦宫的住房。
诸宦官互相转告说:“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然到宫中来,想干什么呢?从前窦氏事竟再起吗?”张让等又派人窃听,完全听了何进所说的话,于是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诏召进。
何进入坐禁闼,张让等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呢?”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板,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于是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而后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何氏家族灭亡,东汉最后一个外戚专权势力被铲除,而汉朝也从此走向了战乱。
相关参考
何进怎么死的?十常侍为何要杀何进黄巾之乱平息后,汉灵帝尊信张让等十常侍,使得平乱功勋的各将士一一被陷害,或被刺杀,或被流放……而宦官与外戚明争暗斗,十常侍张让等人与将军何进之争犹为激烈。何进本来是个屠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何进的异母妹有宠于灵帝并被立为皇后,他也随之升迁。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
...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
大将军何进是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在群雄争霸开始之前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里小编就来为大家展现一个更加饱满的何进,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那个大将军何进。大将军何进的画像(网络图)
三国华歆简介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
势力情报不同于人海战术的黄巾军,身为官兵的何进势力明显在地盘和人数上要收敛的多。人数上,何进军共计13万8千人,比起黄巾军的28万要逊色不少。但何进军的优势是城池和盟友。何进军本城洛阳,长安也在势力之
人世间的事千差万别,即便是同样的职业的人,也有高下之分。三国中就有这么两个屠夫,起点不同,都曾经辉煌过,不过最后的结局却非常相似,那就是都被别人割下了头颅,这一点似乎和当年屠宰的牲畜差不多。这两个
何进,作为三国初期的重要人物,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轻视,很多人都看不起这个靠着妹妹的关系才得以成为大将军的屠夫。但是三国时候的何进真的有这么差劲吗,真的就这么扶不起吗?其实事实上何进是一个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