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

Posted 时期

篇首语: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

2、历史人物 三国发展的背后的幕后黑手是什么

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

  曹丕伐吴,刘备出兵阳平关,曹丕受牵制而大败。这就是制衡的妙处。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空间。> >   一、曹丕伐吴> >   蜀国派邓芝入吴国通好,吴王派张温入蜀答礼,两国自此通好。魏王曹丕得到这个消息,大怒道:“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 >    魏造龙舟十只,长二十余长,可容二千余人,收拾战船三千余只。魏黄初五年秋八月,会聚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文聘、徐晃为大将先行,许 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克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 >   魏兵启程,东吴细作报入吴国,孙权大惊,聚集文武商议。顾雍曰:“今主上既与西蜀连和,可修书与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其势;一面谴一大将,屯兵南徐以拒之。”> >   孙权从其言,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政都督建业、南徐兵马。盛领命而退,即传令教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江岸之计。> >    魏王驾龙舟至广陵,是日夜晚,宿于江中。当夜月黑,军士皆执灯火,照耀天地,恰如白昼。遥望江南,并不见半点火光。丕问左右:“此何故也?”近臣奏曰: “想闻陛下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抢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 号带。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甚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 楼之上。> >   曹丕正惊讶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龙袍,大船将覆。曹真慌令文聘撑小舟急来救驾。龙舟上人站立不住。文聘跳上 龙舟,负丕下得小舟,奔入河港。忽流星马报道:“赵云引兵出阳平关,径取长安。”丕听得,大惊失色,便教回军。众军各自奔走。背后吴兵大起,丕传旨教尽弃 御用之物而走。龙舟渐次入淮,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斜里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孙韶。魏兵不能抵挡,折其大半,淹死者无数。诸将奋力救出魏王。> >   魏军大败而归。> >   二、制衡的策略> >   曹丕失败,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云出兵阳平关取长安,这是孙权的策略。让刘备来个围魏救赵,魏兵不战而退,吴国之围自解。三国的制衡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    所谓制衡,就是利用联合的方式保持原有的平衡的状态,使敌对的两方或多方保持原有的局势,以此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在三国时代,吴蜀的关系很密切,孙权 把妹妹嫁给刘备,二者为郎舅之亲,他们之间也多次通好,这绝不是偶然的。曹操一统北方,所占地区广,势力大,吴蜀相对弱小。魏若攻吴,蜀国一旦作壁上观, 吴国被灭后,蜀国灭亡之期也就近了。同样,魏攻蜀,吴国也不敢当渔翁。吴蜀可谓是唇亡齿寒。> >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魏扑往江南,蜀便扑往魏的老巢许都。魏攻蜀,孙权就攻魏的另一侧,总是两处战火同时燃起,同时熄灭。刘备有时相约孙权出兵,有时约马腾,有时约羌兵,均采 用借势于第三者对付敌人,使对方不得专一用兵,或使其首尾不顾,或使其心惊胆寒,故魏也不敢轻易用兵,即便用兵也慎之又慎,三国在这种状态下取三国制衡三 股力量相互制衡,就能获得一种平衡。弱者就是这样在强者身边获取生存空间的。> >   得一种平衡,这就是制衡的策略。> >   事实上,在邓艾灭蜀以后,吴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魏所灭,其原因即在于这种制衡力量的消失。制衡需要三股力量。美国的三权鼎立之政治制度也是这一原理。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的空间。这就是三国制衡术的原理。> >   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斗,袁绍曾约荆州刘表出兵,荆州与袁绍的冀州不远。但刘表不出兵,来个坐山观虎斗。结果曹操灭了袁绍,不久便取了荆州。> >    我们应知道,坐山观虎斗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合理的,那就是相斗双方势均力敌,而你的实力在他们之上。势均力敌,则二者必然拼尽全力,那是两败俱伤,鱼死 网破。待双方筋疲力尽之时,才是你出来收盘的时候。或将他们一网打尽,或占其一。你的实力在他们二者之上,则二者随便谁夺得最后的胜利,都不至于对你造成 致命的威胁。> >   所以,作壁上观要看情形。

历史人物 三国发展的背后的幕后黑手是什么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便产生了互相制衡的结果,中国人对三国的熟知程度是比炉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相比的,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都各自独占一方,各个的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三方互相斗智斗勇。士族政治是三国发展的背后的幕后黑手。 士族又称为门第、世族、世家、门阀等等。指的是那些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这些士族的后代子弟从一出生,便高人一等,生活无忧无虑,有着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由于两汉实行察举制,其实就是这些士族互相推荐,所以逐渐把控了做官的渠道。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其实都出身寒族,表面上看士族的力量似乎并不强大,士族最直接的代表人物袁绍,很早就被曹操消灭了。但是除了袁绍之外,其实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的统治,士族都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曹操>魏>曹操虽然也出身豪富大家,但曹操并非士族出身。因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时期的大宦官,所以其实在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顶尖士族看来,曹操的出身其实是很低微的,在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中称曹操为“赘阉遗丑”。曹操本人一生中和士族是相爱相杀的,最早曹操杀名士边让,引发兖州叛乱。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前,曹操依靠士族集团的支持和帮助南征北战、治理地方,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颍川士人集团,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陈群、钟繇等人。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和士人集团的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出来,甚至发展到诛杀孔融、逼死荀彧。>因为见识过东汉末年的黑暗,曹操一直提倡唯才是举,这和士族的利益是不相吻合的。曹操终其一生都在利用士族的同时,也在打压士族。可是在曹操死后,曹丕为了顺利登上帝位,选择了和士族妥协。接受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开始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士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选拔,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士族集团最终成为了曹魏政权的中坚力量,也为日后司马家族取代曹魏埋下了伏笔。>刘备>蜀>刘备虽然顶着个皇室宗亲的幌子,但却是最底层的寒族,靠织席贩履为生。所以刘备半生颠沛流离,根本没有士族愿意支持他,甚至有人认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也有争取荆州士族的考虑。因为当时诸葛亮已经逐渐融入了荆州士族集团当中,后来刘备占据荆州、夺取益州都是靠着士族集团的支持。诸葛亮主政时期,奉行以法治国的政策,对于士族有一定程度的打压。后来蜀地的士族阶级知道曹丕称帝后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士族享有很多特权,他们特别羡慕曹魏政权。因此,当魏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以谯周为首的士族就积极地劝说刘禅投降,蜀地就此并入魏国,士族便又可以享受那种优越的特权了。>孙权>吴>孙坚出身也很低,完全是凭借着武力杀出了一片天地,当时很多士人都瞧不起孙坚。所以孙坚起兵讨伐董卓时,先后杀掉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孙坚死后,孙策也是凭借一腔血勇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对于士族多有屠戮。但到了孙权掌权的时候,为了能够真正的立足江东,还是不得不和士族合作。江东大族顾、陆、朱、张四姓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孙权后期把兵权和政权交给了陆逊和顾雍二人。这样一来,江东的士族就为自己效力了,孙权的利益也就是整个东吴士族的利益,所以江东的士族才会维护孙权的利益。后来晋灭吴,对于这些士族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东晋士族政治>有人说,三国历史就是一部士族崛起的纪实。当三国结束,世家大族又恢复成为了统治阶层。263年魏国灭蜀汉,265年司马炎建晋代魏,280年晋灭东吴,英雄辈出的三国历史大剧就此落下了帷幕,天下又重新归于一统。而司马家族则是彻底的士族,三国一统相当于士族从幕后来到台前。所以到了两晋时期,门阀政治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到东晋达到了顶峰,偏安的的东晋朝廷其实就是士族和皇族共同的统治,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就是典型代表。>这种门阀政治达到巅峰的情况下,奢靡之风严重,不断固化社会,进而导致五胡乱华,士族政治这张大手左右着三国,不断发展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站(://lishixinzhi)

相关参考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官府为何放一块生肉进去

从三皇五帝制定育民养民的策略,到孔子宣扬恤民生民的仁政,传统社会中的人文情怀逐渐发展成熟。在封建时期,人们强调皇帝犹如天道,视万物为蝼蚁,此为“大仁不仁”,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拥有基本的感情,并不会视人

古代军制充分成熟的时期——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军制变革

文/小女子这厢有礼了从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雒邑(今洛阳市境),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扫平六国、建立秦朝,史称东周。在这549年之间,依据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春秋(公元前

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运用了三十六计及孙子兵法中的哪几计

我国古代关于军事的著作有很多,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吴子》,《素书》等,而且这些兵书的应用在如今的商场上也不断有上演,特别是一些商战影视剧中更是如此。今天小编主要是带大家来剖析下三国中一场奠

七擒七纵的故事简介 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

七擒七纵的典故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

七擒七纵的故事简介 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

七擒七纵的典故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

历史高一大题

1.高一历史大题有什么答题方法或者技巧吗历史复习策略与重点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二轮复习期间进行关于历史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年代的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运用毛笔为对象的一种籍线条示意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积厚流光,肇端于商代,成熟于东周,两晋和隋唐时代书家辈出,书法的探究日益精微。宋、元、明书法以晋唐法度为契机,络续缔造新技法和新意境,涌

地方力量制衡皇权的最后机会,可惜被浪费,从此皇权极度膨胀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了公元762年唐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乱,就答应允许以前的叛将担任节度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唐朝以「”厌苦兵革,敬冀无事”为指导方针,对投降的安史

动销深度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灵活、多层次、多方法销售。铺货讲究策略,动销讲究规律,同样的战术方法,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节点采取不同的节奏运用,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对于一个区域市场的操盘者,必须深谙新品动销的规律,以及

王基在線奇制,將制衡進行到底

前幾期小洛為大家介紹了不動白武將,雖是不動白但也有厲害之處。當然我們更喜歡追隨爆發輸出能力強的武將,比如劉焉、禰衡等,但這些都是壕將,非土豪難以入手呀!今天小洛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平民武將。沒錯,這個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