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赦免全国囚犯充军迎战契丹 演义趣闻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则天赦免全国囚犯充军迎战契丹 演义趣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武则天赦免全国囚犯充军迎战契丹 演义趣闻
武则天是一位极为传奇的女性,他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凭借自己的力量缔造了一个王朝,可见她的不凡。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他的功绩。
唐代的契丹族,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归附唐朝。但到了武则天时期,由于不甘受压迫,契丹人以李尽忠、孙万荣的带领下,向官府发起攻击,得到了其他各族的支持和响应,一时间声威大震,一路向西挺进。唐朝曾经威震西域的一些名将或遇难,或被俘,武则天情急之下,征兵的范围不仅是骁勇善战的男人,就连地主家奴,官偿为民的,及全国的狱囚,全部赦免其罪充军,发往前线迎战契丹。
契丹人愤慨起兵,真正的压迫并不是来自唐朝制度,而是任营州督府一位叫赵翙的,经常欺压契丹百姓,就连唐朝任命的李尽忠、孙万荣都被视为奴仆。696年夏,李尽忠和孙万荣首先向营州发起攻击,杀死作恶多端的赵翙,占领营州。随后四下出击,攻城略地,得到了营州地区其他各族的支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发展为数万大军,一路向西挺进。
这是一起重大叛乱事件,消息传到长安,武则天及朝臣很是吃惊,立即下诏降罪契丹。命令将军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等二十八位著名将领,发兵镇压。随后又派武三思扼守险要,阻挡起义军向内地推进。但是李尽忠精于兵不厌诈之术,以伤病瘦马诱敌深入,并称官兵一到立即投降。曹仁师轻信中计,被李尽忠的伏兵夹击,溃不成军,张玄遇、麻仁节被俘,契丹兵取得一次重大胜利。同年秋天,李尽忠又施巧计,逼张玄遇等人签字署名,送交官兵总管宗怀昌等人,意思是官兵一旦打下营州,定问其抵抗不力之罪,一一斩首。宗怀昌等见书大惊失色,为了赎罪,连夜启程接应官兵,结果遭到了李尽忠率的契丹兵埋伏,重蹈了曹仁师中计的覆辙,契丹兵又一次大获全胜。
战况危急,官兵节节失利,武则天听到前线失败的消息,立即下令征兵,大行讨伐。为补充兵源不足,命令全国狱囚及地主家奴,凡骁勇善战的男人,皆赦免其罪,或官偿为民,而后充军,发往前线迎战契丹。又命令山东各州府设兵团,以武攸宜为大总管督兵继续讨伐。此时突厥率兵援助官兵,孙万荣攻打檀州不成,败逃山中,李尽忠就在这个时候死去,对契丹的士气有所影响。但是,孙万荣很快将散兵余众召集起来,继续与官兵对抗,并派遣余部攻打冀州,很顺利的攻下,又接着攻打瀛洲,整个河北受到震动。
697年春,武则天虽然收到了李尽忠已死的消息,但也不断听到官兵失败的报告,只好大量增派援兵。武则天拿出杀手锏,命王孝杰和苏宏晖率领18万官兵火速开赴河北前线。在平州东硖石谷,与孙万荣率的契丹兵相遇,王孝杰也是为了抢头功,率领精兵在前,且战且退,孤军深入。被契丹兵引诱进峡谷,王孝杰背靠悬崖,选入绝境。契丹兵抓住时机,猛然掉头激战,竟然勇不可挡。后面的苏宏晖看见情况不妙,临战脱逃,不战自溃。结果王孝杰失去后援,孤军奋战,坠崖身亡。无数官兵也坠崖身亡,崖如深坑万丈,尸体都与崖平,连一匹马、一个兵士都没有回来,其失败之惨状,目不忍睹。
契丹兵势如破竹,接着攻下幽州,屯兵渔阳。王孝杰的死对武则天震动很大,只好另易主帅,命武懿宗、娄师德率20万官兵继续讨伐孙万荣。谁知懿宗率是个酒囊饭袋,率领官兵尽量躲避,契丹兵一路畅通无阻,攻下赵州,士气高涨。没想到就在孙万荣得势之时,娄师德收买了契丹起兵的奚族首脑,使他们倒向朝廷,反戈一击。孙万荣就这样被形成夹攻之势,前进受阻,后退无路,在官兵和奚兵的夹击下,契丹兵大败。契丹的部将,战死的战死,生擒的生擒,归顺的归顺,孙万荣被家奴砍下头颅,献给官兵。
至此,唐朝自李世民之后,武则天又一次平定了契丹。但曾经威震西域的大将张玄遇,王孝杰,曹仁师,麻仁节等人遇难,说明了唐朝北部的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平定孙万荣并不是唐军的力量,而是契丹的盟军奚族的倒戈。唐朝时一直压制着契丹是有原因的,不敢掉以轻心。不过武则天的组织能力确实很强,集结十几万大军开拔前线,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且失败了,立即组织下一次。讨伐的频率极高,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讨平契丹叛乱。唐朝国力之空前强大,真是不可比拟。
唐朝历史 武则天赦免使者到达令其绝望
李显流放后天天等死 武则天赦免使者到达令其绝望
圣历元年(698年)的秋天,当长安的使者风急火燎地来到房州李显的软禁地门口的时候,李显一家人陷入了绝望之中。
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消极的反应呢?这要从他的坎坷经历中寻找答案。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生的第三个儿子,在唐高宗的八个儿子中排序第七。李显先是被封为周王,后改封英王,似乎与皇位无缘。860年,当李治的第三位皇太子李贤被武则天废黜后,英王李显被立为皇太子。3年后唐高宗病逝,李显即位成为唐中宗。李显的即位让不满足监国地位的母亲武则天如鲠在喉,在不到1个月后就以李显一句要给岳父韦氏授官的气话废黜了皇位还没坐稳的李显。被降封为庐陵王的李显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生涯。
不客气地说,李显性格懦弱、胆小,各方面能力都很一般,是个做傀儡的好材料。李显做太子时曾写过一首《石淙》诗:“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全诗水平一般,境界平常,但是最后一句“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很能表达出一个战战兢兢,不敢有所作为的懦弱皇子的感情。做了皇帝后,李显某次游览了秦始皇陵后写了首《幸秦始皇陵》:“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这首诗在怀古诗中也是“凡品”,只是将秦始皇的所作所为交待了一下而已。也许,李显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提高素质上面,而是放在了保命上面。
母亲武则天是一个为了权力可以不顾一切的君主。唐高宗的第一个太子李忠因为不是武则天所生,很快就被废黜杀死。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第二个被立为太子,但在一些思想观念上冲撞了母亲,“暴薨”,起因不明。次子李贤是高宗朝的第三位太子,也因为不甘心做傀儡尔被废,4年后在放逐地巴州被逼自杀。作为第四个太子的李显有三个哥哥的“榜样”,自然知道轻重。即使事事唯母亲命令行事,也很快被母亲抓住把柄废黜了。被软禁的李显明白,自己不论是在囚禁地“暴薨”,还是被赐死,都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偏偏外面有很多反对武则天的人打出了推翻武周、匡复李显的旗号。这简直是将李显往死路上逼,更加剧了李显内心的恐惧。他越来越担心暴戾强硬的母亲会将自己的存在看做权力威胁,那时她是不会因为母子之情而放过自己的。
在流放地和软禁居所的唐中宗李显过着非人的生活。如果说他是囚犯,他承担着远比囚犯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李显的黑暗生活是遍布危险的,每一天都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那可怕的死亡随时可能来访,而它到来的日子非但不能放松,相反是更可怕的煎熬。李显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在夜里被噩梦惊醒,睁着惊恐的眼睛看着星星落下,旭日升起。有时李显也想到了自杀。但他懦弱惯了,硬是积聚不起自杀的勇气。
现在,长安的使者终于来到了。《旧唐书》说:“上每闻敕使至,辄惶恐欲自杀。”李显每一次听到有长安的使者前来,就间歇性精神失常,惶恐地要找刀子自杀。这一次,他也没有例外。只是陪伴他的妻子韦氏横下一条心,劝丈夫说:“人生祸福无常,最后免不了一死。我们是皇室贵胄,何苦这样呢?”于是这一次,李显夫妻俩手拉着手昂然出去迎接使者。
使者打开诏书宣读:“立庐陵王为太子,还于东都。”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做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
有个成语叫做“量力而行”,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很远大,那就要注意积攒力量,等待时机,确保一击中的。在汉朝初期时,也有这样一个人物,不
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捕鱼虾的命令,曾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一生伟绩丰功。故而他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一生伟绩丰功。故而他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
封建皇室中,作为皇帝的正宫妻子,皇后的身份地位应该是后宫之中最高的。不仅在相貌上不能输了别人,更要在家族,势力等多方面占据优势。有这么一个皇后,是被皇帝从大街上淘回来的,不仅后来位居皇后高位,还垂帘听...
封建皇室中,作为皇帝的正宫妻子,皇后的身份地位应该是后宫之中最高的。不仅在相貌上不能输了别人,更要在家族,势力等多方面占据优势。有这么一个皇后,是被皇帝从大街上淘回来的,不仅后来位居皇后高位,还垂帘听...
历史上的战火纷飞时期是出猛将最多的,就比如是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自己信赖的名将,今天我们来说说关羽,庞德,黄忠。面对着年已六旬的老将黄忠,关羽虽然骑着绝世名马,却依然讨不到任何便宜。黄忠当黄忠射中关羽...
历史上的战火纷飞时期是出猛将最多的,就比如是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自己信赖的名将,今天我们来说说关羽,庞德,黄忠。面对着年已六旬的老将黄忠,关羽虽然骑着绝世名马,却依然讨不到任何便宜。黄忠当黄忠射中关羽...
陕西,在今天那是中国的腹地。在秦末那会儿,陕西那是正儿八经的大西北。今天的甘肃境内,在当年都是游牧民族的地盘,秦朝那会儿在甘肃活动的还是月氏人。截止到彭城之战结束,成皋之战进入僵持阶段。在遥远的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