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师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篇首语:成功无须解释,失败却有许多托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军师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三国曹魏武将田豫的简介 田豫为何离开刘备转而投靠曹操历史名人
三国军师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人士,本来是刘备帐下之人,后来被迫归附了曹操,为曹魏政权效力。徐庶曾经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且帮助刘备破了八门金锁阵,是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
徐庶家境贫寒,早年时期为人报仇,被官吏抓住,后被其同党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求学于儒家学舍。公元192年,董卓作乱,徐庶为了避乱,去到荆州居住,并在这里结识了诸葛亮,两人达成了友谊。后来,徐庶投奔了刘备,刘备也很器重他,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卧龙,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建安十三年,曹操领军南下,刘备等人在逃亡之时,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所掳,徐庶为了尽孝,保全母亲,辞别了刘备,前往曹营。徐庶进入曹营之后,一言不发。当曹操分兵八路准备攻打刘备时,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说刘备投降,但徐庶见到刘备之后却告诉他说大军将至,还望早做准备。刘备有心想要留下徐庶,奈何徐庶害怕天下人耻笑,便以刘备已有诸葛亮辅佐为理由拒绝了,并且表明,他虽然在曹营,但是却一条计策都不会为曹操出。这就是历史有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很高的职位,也一直未被重用,几年之后,徐庶病死。关于徐庶的事迹,后来被传为很多成语,比如徐庶母亲被俘虏时,徐庶方寸大乱,进入曹营之后的一言不发等等,都被后人沿用至今。
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这个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他早年起兵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跟随过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可以说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他自己也非常有抱负,立志匡扶汉室,而且礼贤下士。虽然在早年屡战屡败,但并没有灰心,终于他得到了一位贤才,这个人就是徐庶,在徐庶的帮助下,他打退了曹军大将曹仁李典的进攻,面对这样一位大才,刘备自然喜爱至极。但好景不长,最后徐庶还是离开了刘备。既然徐庶投奔了礼贤下士的刘备为什么要离开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徐庶在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的,所以徐庶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在曹操得知曹仁李典打败是因为刘备得到了谋士徐庶的帮助,所以在程昱的建议下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并模仿徐母的字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如果徐庶不来,母亲就会被杀害。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自然不会丢下母亲不管,于是急忙从新野赶到许昌,投奔了曹操;从这之后徐庶一直呆在曹营在没有回到刘备帐下。这也就是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
眼看着儿子弃明投暗,徐母非常愤怒和难过,于是上吊自尽了。徐庶虽然待在了曹营,但终其一生没有为曹操献过一条计谋,一方面是因为痛恨曹操用他母亲最为要挟致使母亲丧命,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仍想为刘备效力。所以也才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徐庶入曹营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这个典故出自于东汉末年,原是刘备帐下的谋士徐庶,其母为曹军所掳,为救母亲,徐庶向刘备辞别,去往曹营,投向了曹操,可是进入曹营的徐庶,心却仍然向着刘备,所以一言不发。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在刘备最艰苦的时候,出任军师,计杀二吕,破解了“八门金锁阵”,暗中取了樊城。在荆州的时候结识了诸葛亮,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好友,后来徐庶向曹操推荐了诸葛孔明,并让刘备亲自去请,就有了名流千古的“三顾茅庐”。只是好景不长,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击刘表之时,曹操早闻徐庶贤能,足智多谋,有心想要收为己用,这是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献计,徐庶是大孝之人。幼年丧父,家中只有一老母,只要控制了他的母亲,就不愁徐庶不自己送上门来。曹操让徐庶母亲给儿子写一封信,召他前来,然而徐母刚烈,大骂曹操是汉贼,最后曹操伪造了一封徐母的书信,徐庶见信之后,心里痛苦不已,但自古忠孝难两全,他只能选择辞别刘备,去往曹营,徐母见徐庶,痛责了他并且自杀身亡,这对于徐庶来说冲击太大,难以接受。
然后曹操得到了徐庶,但是徐庶心向刘备,从不肯为他出谋划策,因为母亲的事情,徐庶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计谋,几年之后,徐庶病死,诸葛亮等人痛心不已。这就是有名的徐庶入曹营的故事。
历史人物 三国曹魏武将田豫的简介 田豫为何离开刘备转而投靠曹操历史名人
田豫人物生平简介
田豫字国让,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早年原是刘备的部下,后来又投靠了公孙瓒。公孙瓒死后被劝说加入了曹操的阵营。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有一子田彭祖。
田豫是刘备非常看重之人,在早年间的时候,田豫自己投身于刘备,后来,因为家中老母亲的原因,田豫不能和刘备一起出生入死,对此刘备非常的惋惜,在送别田豫的时候,刘备流泪表示,只是憎恨自己不能和田豫一起创建大业。
在田豫为县令期间,公孙瓒以前的老部将王门前来攻打城门,看到王门前来攻打,大家都非常的恐惧,田豫毫不犹豫的走上城门,向王门喊话,曾经公孙瓒待王门不薄,原本以为王门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而现在看到王门前来攻打公孙瓒,这才知道原来王门是背叛了公孙瓒。王门在你听到田豫说这些话之后,非常惭愧的带着自己的大军离开了。
后来,公孙瓒失败,鲜于辅被推选成为太守,田豫和他的关系本身就非常好,于是劝告鲜于辅,让他赶紧去套靠曹操,天下早晚都将是曹操的。鲜于辅在听到田豫的劝告之后,赶紧去到曹操的军营中投靠,曹操在见到前来投奔,非常的重用他,而鲜于辅被曹操重用之后,所到之处也都得到非常好的治理。
田豫也是一个将金钱看得不重要之人,朝廷发放给他的贴补,他都会将这些金钱发放给自己的将士,如果有官员给自己送礼的话,他从不会将这些礼品拿到家中。而是在登记好之后直接拿到官府,也是因为他的性情孤傲,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和他来往,家中也是非常的清贫。
田豫为什么要离开刘备转而投靠曹操
刘备的一生算是短暂的辉煌的,但是在他的人生阶段中算是能够知人善任的,发现了很多的人才和将领。但是同样也错过了很多的有用之才,那么田豫就是其中一位,导致了之后自己后悔莫及。
我们熟知的刘备是赤壁之战的时候人生是比较颠沛流离的,之后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是比较辉煌的。在赤壁之战之前曾经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之后希望诸葛亮能够出山帮助自己能够大展宏图。在此之前我们就能够看出刘备看人的眼光是比较准的,张飞和关羽就是很好的说明。田豫是受到曹操的重用的。
那么,这两个人有什么交集呢??想要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我们还需要从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说起,当时的田豫的年纪是比较小的,当时田豫想把自己托付给刘备,准备一起和刘备去帮助徐州的,当时的徐州是陶谦在管事,但是有些时候总是事与愿违的,当时田豫正准备和刘备一起去的时候,得知了家中的老母亲病危所以不得已要返回家乡,就是因为这样之后刘备和田豫两人之间的合作就结束了,之后刘备也曾叹息过当时没有能够挽留田豫。
之后曹操平定北方的时候将田豫收归于自己的门下,之后田豫就为了曹操谋划了。田豫帮助曹操很多,算得上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了,刘备得知之后更加的痛惜,如果当时能够将田豫留下来,这时候应该是如虎添翼的。
所以刘备常常被人称赞眼光极好,能够知人善任,但是田豫是刘备这一生中比较遗憾的事情,如果田豫能够帮助刘备的话,或许历史是能够改写的。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