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

Posted 明朝 刘瑾 午门

篇首语:我希望在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够重新遇见温暖的你,那时候,你刚好成熟,而我,刚好学会温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

2、历史人物 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指使校尉往死里打的,致残算幸运,致死也不鲜见,而御史蒋钦就是杖毙午门的冤魂之一。

明弘治九年(1496),38岁的蒋钦参加了殿试“国考”,大抵给祖宗烧了高香,虽无缘从午门正门风光一回,但入了三甲,赐了进士。蒋钦出仕即在“政法系统”,先任卫辉推官,相当于基层法院院长兼审计局局长,后任南京御史,相当于中央驻地方的纪委监察特派员。也许当时选拔干部没多少条条框框,也许政法干部在那时就已高配半级,反正他从地方官拔擢京官仅用了几年时间。

御史职责包括整饬政风、遏制腐败、针砭时弊、谏言立论,参谁一本,当事人极可能被“双规”、被“双开”,乃至人头落地,九族株连,威力不可谓不大。但御史的监察对象毕竟是同僚,甚至是宗师,是同年,你若睁眼瞎别人要参你渎职,你若今天让尚书体无完肤,明天让侍郎无地自容,大后天让皇帝老儿下不了台,必然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哪天风向一转,打击报复也够你喝一壶。其实御史邀功如火中取栗,虽可逞一时之快,但奏疏这把双刃剑,一撇一捺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像蒋钦便是在正德元年(1506)弹劾刘瑾时翻了船。或曰,如果不是御史担当,蒋钦就不至于一线冲锋、赔掉性命。

刘瑾这个人,虽是宦官,论权力,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财富,可谓富可敌国。这些财富是怎么弄来的?蒋钦在奏疏里写道:“昨瑾要索天下三司官贿,人千金,甚有至五千金者。不与则贬斥,与之则迁擢。”收人钱财,成人之美,此乃官场潜规则,而刘瑾敛财敢于突破规则掣肘,颐指气使,雁过拔毛,海绵吸水太过斯文,淫威榨油才叫痛快,升迁调任者要贿,视察归来者要贿,不求政治进步只想熬到平安退休者亦要贿,不然豢养在东厂、西厂的特工们就要找茬重刑侍候。一官员巡视基层后,因未筹足贿金1000两银子,不敢回京,最后跳江自尽。刘瑾专权贪腐,朝野敢怒不敢言,而义愤填膺的蒋钦,誓与飞扬跋扈的刘瑾不共戴天。但这时的刘瑾在皇帝左右,也左右皇帝,收拾一个御史易如囊中探物。

出现包藏祸心的贼臣不一定可怕,遭遇忠奸不辨的昏君最最可怕,若要推选历代昏君,武宗朱厚照胜出概率可能相当于千足金含量。据说幼时的朱厚照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代明君的好苗子。弘治十八年(1505),他的父皇孝宗一命呜呼,年方15的朱厚照不得不辍学登基,改翌年为正德元年。朱厚照稚气未脱,羽翼未丰,偏偏赶上青春叛逆期,既有贪玩骑射的顽劣,又存英武彰功的幻想,孝宗死不瞑目啊,咽气前专门在乾清宫托孤于大学士刘健、谢迁等大臣,说“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没想到,刘健这帮大臣辅佐方案尚在腹稿阶段,太监刘瑾已先人一步利用朱厚照的弱点,因势利导、煞费苦心哄他找乐子,并轻而易举博得宠信。每到兴致处,刘瑾趁机奏事,而这时的朱厚照小朋友只顾着玩儿,哪里还记得社稷安危、臣民苦乐,一挥手让刘瑾看着办。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刘公公可以放着胆儿操控朝政、安插亲信、打击异己、搜刮钱财了。这是一页不忍卒读的阴暗历史,刘瑾窃权逞威、如狼似虎,朱厚照荒废朝政、失察纵容。当然皇帝也是人,大家不能苛求他不犯错,痛心疾首的是他闻过不喜、知错不改,没有认知错误的睿智,没有面壁思过的自觉,没有开门纳谏的胸怀,以致蒋钦谏言除奸时,不但未获“打黑英雄”、“反腐先锋”荣誉称号,反而招惹灭顶之灾。或曰,如果不是皇帝昏庸,蒋钦就不至于屡谏屡挫、死而后已。

蒋钦第一次挨了30廷杖后,又上了这第二道奏折:“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但对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被内宫“八虎”迷惑的幼主,纵忠心可鉴、以死相谏也难以感化只有符号意义的皇上,指望他幡然醒悟、铲奸除恶未免天真,再添口实、再挨廷杖可以预见。廷杖是扒了裤子轮番打,那些细胳膊细腿的大臣无须30杖就要见阎王,而蒋钦挨了两轮30杖尚能伏在草席上写奏折,体质不可谓不扎实,这时他要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或许能捡条老命,但他置祖灵警示于不顾,义无反顾地用第三道奏折再次换来致命的30廷杖。或曰,如果不是有勇无谋,蒋钦就不至于过刚易折、自绝退路。

弄权者呼风唤雨、指鹿为马,这类似于回光返照,因为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邪恶的软肋就是与正义打持久战,刘瑾的下场再次印证。正德五年(1510),右都御史杨一清等率兵平息宁夏安化王叛乱,班师回朝的路上,他与几位大臣咬好耳朵,趁献俘礼龙颜大悦之际,亮出叛乱祸起“清君侧、诛刘瑾”的铁证。武宗已至弱冠之年,心智渐趋成熟,一看革命革到自家头上,终于震怒了。下旨籍没刘家,珠宝金银无数,还有玉玺之类禁物,好生后怕,遂决意将其凌迟处死。刘瑾被千刀万剐、食肉寝皮是罪有应得,但九泉之下,蒋钦若知道此役的总策划杨一清也是御史,没准要栏杆拍遍。时武宗少年即位,不辨忠奸、难堪重任,而刘瑾嚣张狡猾,如果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或可伺机智取。

蒋钦之死是必然还是偶然,听着轻音乐的旁观者,左手可以漫不经心地翻看发黄书卷,右手可以心猿意马地移动天平砝码。但必然与偶然,从来就是相辅相成。

历史人物 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忠臣 是怎么 的? 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 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指使校尉往 里打的,致残算幸运,致死也不鲜见,而御史 就是杖毙 的冤魂之一。>  明弘治九年(1496),38岁的 参加了殿试「国考」,大抵给祖宗烧了高香,虽无缘从午门正门风光一回,但入了三甲,赐了进士。蒋钦出仕即在「政法系统」,先任卫辉推官,相当于基层法院院长兼审计局局长,后任南京御史,相当于中央驻地方的纪委监察特派员。也许当时选拔干部没多少条条框框,也许政法干部在那时就已高配半级,反正他从地方官拔擢京官仅用了几年时间。御史职责包括整饬政风、遏制腐败、针砭时弊、谏言立论,参谁一本,当事人极可能被「双规」、被「双开」,乃至人头落地,九族株连,威力不可谓不大。但御史的监察对像毕竟是同僚,甚至是宗师,是同年,你若睁眼瞎别人要参你渎职,你若今天让尚书体无完肤,明天让侍郎无地自容,大后天让皇帝老儿下不了台,必然腹背受敌,四面楚歌,哪天风向一转,打击报复也够你喝一壶。其实御史邀功如火中取栗,虽可逞一时之快,但奏疏这把双刃剑,一撇一捺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像蒋钦便是在正德元年(1506)弹劾 时翻了船。或曰,如果不是御史担当,蒋钦就不至于一线冲锋、赔掉性命。>   这个人,虽是宦官,论权力,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财富,可谓富可敌国。这些财富是怎么弄来的?蒋钦在奏疏里写道:「昨瑾要索天下三司官贿,人千金,甚有至五千金者。不与则贬斥,与之则迁擢。」收人钱财,成人之美,此乃官场潜规则,而刘瑾敛财敢于突破规则掣肘,颐指气使,雁过拔毛,海绵吸水太过斯文,淫威搾油才叫痛快,升迁调任者要贿,视察归来者要贿,不求政治进步只想熬到平安退休者亦要贿,不然豢养在东厂、西厂的特工们就要找茬重刑侍候。一官员巡视基层后,因未筹足贿金1000两银子,不敢回京,最后跳江自尽。刘瑾专权贪腐,朝野敢怒不敢言,而义愤填膺的蒋钦,誓与飞扬跋扈的刘瑾不共戴天。但这时的刘瑾在皇帝左右,也左右皇帝,收拾一个御史易如囊中探物。>  出现包藏祸心的贼臣不一定可怕,遭遇忠奸不辨的昏君最最可怕,若要推选历代昏君,武宗朱厚照胜出概率可能相当于千足金含量。据说幼时的朱厚照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代明君的好苗子。弘治十八年(1505),他的父皇孝宗一命呜呼,年方15的朱厚照不得不辍学登基,改翌年为正德元年。朱厚照稚气未脱,羽翼未丰,偏偏赶上青春叛逆期,既有贪玩骑射的顽劣,又存英武彰功的幻想,孝宗死不瞑目啊,咽气前专门在乾清宫托孤于大学士刘健、谢迁等大臣,说「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没想到,刘健这帮大臣辅佐方案尚在腹稿阶段,太监刘瑾已先人一步利用朱厚照的弱点,因势利导、煞费苦心哄他找乐子,并轻而易举博得宠信。每到兴致处,刘瑾趁机奏事,而这时的朱厚照小朋友只顾著玩儿,哪里还记得社稷安危、臣民苦乐,一挥手让刘瑾看着办。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刘公公可以放著胆儿操控朝政、安插亲信、打击异己、搜刮钱财了。这是一页不忍卒读的阴暗历史,刘瑾窃权逞威、如狼似虎,朱厚照荒废朝政、失察纵容。当然皇帝也是人,大家不能苛求他不犯错,痛心疾首的是他闻过不喜、知错不改,没有认知错误的睿智,没有面壁思过的自觉,没有开门纳谏的胸怀,以致蒋钦谏言除奸时,不但未获「打黑英雄」、「反腐先锋」荣誉称号,反而招惹灭顶之灾。或曰,如果不是皇帝昏庸,蒋钦就不至于屡谏屡挫、死而后已。>  蒋钦第一次挨了30廷杖后,又上了这第二道奏折:「陛下试将臣较瑾,瑾忠乎,臣忠乎?忠与不忠,天下皆知之,陛下亦洞然知之,何仇于臣,而信任此逆贼耶?」但对一个15岁的孩子、一个被内宫「八虎」迷惑的幼主,纵忠心可鉴、以死相谏也难以感化只有符号意义的皇上,指望他幡然醒悟、铲奸除恶未免天真,再添口实、再挨廷杖可以预见。廷杖是扒了裤子轮番打,那些细胳膊细腿的大臣无须30杖就要见阎王,而蒋钦挨了两轮30杖尚能伏在草蓆上写奏折,体质不可谓不扎实,这时他要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或许能捡条老命,但他置祖灵警示于不顾,义无反顾地用第三道奏折再次换来致命的30廷杖。或曰,如果不是有勇无谋,蒋钦就不至于过刚易折、自绝退路。>  弄权者呼风唤雨、指鹿为马,这类似于回光返照,因为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邪恶的软肋就是与正义打持久战,刘瑾的下场再次印证。正德五年(1510),右都御史杨一清等率兵平息宁夏安化王叛乱,班师回朝的路上,他与几位大臣咬好耳朵,趁献俘礼龙颜大悦之际,亮出叛乱祸起「清君侧、诛刘瑾」的铁证。武宗已至弱冠之年,心智渐趋成熟,一看革命革到自家头上,终于震怒了。下旨籍没刘家,珠宝金银无数,还有玉玺之类禁物,好生后怕,遂决意将其凌迟处死。刘瑾被千刀万剐、食肉寝皮是罪有应得,但九泉之下,蒋钦若知道此役的总策划杨一清也是御史,没准要栏杆拍遍。时武宗少年即位,不辨忠奸、难堪重任,而刘瑾嚣张狡猾,如果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或可伺机智取。>  蒋钦之死是必然还是偶然,听着轻音乐的旁观者,左手可以漫不经心地翻看发黄书卷,右手可以心猿意马地移动天平砝码。但必然与偶然,从来就是相辅相成。>

相关参考

刘瑾太监,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

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

刘瑾凌迟多少刀,刘瑾被割了几千刀真的假的?根据常识和凌迟的原则,

刘瑾被割了几千刀真的假的?根据常识和凌迟的原则,按道理第一天就会因为大出血而休克,怎么会还有能力骂凌迟或磔刑,俗称千刀万剐,属于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

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 “立皇帝”一场幻梦

...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

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 “立皇帝”一场幻梦

...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

刘瑾,朱厚照和刘瑾那么铁~~刘瑾最后怎么还落了个凌迟

朱厚照和刘瑾那么铁~~刘瑾最后怎么还落了个凌迟?刘瑾被凌迟是因为朱厚照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刘瑾是个有权但没有文化的宦官,他以为自己架空皇帝操纵朝纲,最后竟起了想当皇帝的念头!明武宗虽然贪玩,但还不至于傻

明朝大太监刘瑾竟然被凌迟3357刀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凌迟的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而作为一种酷刑,是把犯人一刀一刀割下来的肉逐渐累积成一座小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千刀万剐”。在明朝的历史文献中,

揭秘明朝最大贪官刘瑾升官发财的秘诀!

刘瑾五十岁之前的生活非常坎坷,他自小入宫,一直循规蹈矩、勤勤恳恳的工作,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大太监,然而一次工作上的失误,让他不但丢了自己奋斗三十年才获得的九品小官,还险些被处以死刑,最终被打发...

德川幕府 ”阁臣”与明朝太监刘瑾,用同一个办法糊弄主公

明朝武宗正德朝,有个太监叫刘瑾,此人颇有心机。《明史》载,他「”日进鹰犬、歌舞、角牴之戏,导帝微行。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刘瑾渐渐得势,他已不满足一般的拉帮结派,不满足于大臣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