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董卓巧计突重围
Posted 董卓
篇首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十四章 董卓巧计突重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第三十四章 董卓巧计突重围
三国中最暴虐的人物无疑是董卓,不过,除了残暴的一面而外,董卓还有另一面,这就是他的多谋。当韩遂等人兵起凉州的时候,董卓作为中郎将,奉命西进抵 御韩遂的兵马。凉州历来为少数民族汇居之地,当董卓兵至望垣硖以北一带时,被几万名羌人所围困。当时的形势是,羌人围堵三面,另一面,即董卓来兵的一面, 是一条大河,自然成为绝地。在羌人的围困之下,董卓的军粮渐告厦乏,形势愈见不利。然而,董卓却见到了突围的大好时机。他利用羌人知道他已粮尽的心理,并 知道羌人乃乌合之众,不谙谋略,便假装捕鱼以弥补军粮的不足。筑造堤堰,截断河水以为池。当池水漫延数十里时,董卓偷偷引兵从堤堰下撤走,并决堤放水。等 到羌人前来追赶时,蓄满的池水奔腾而下,致使羌人无法渡河迫去,原来的绝境反而成了现在的屏障,董卓遂能全军而返。当时,与董卓同时西进的另有5支部队, 但能够全军而返的只有董卓1支而已,这完全是因为董卓的计谋之功。第十四章 司马昭一石三鸟
邓艾在阴平度险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挥师南下,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使后主刘禅出降,邓艾进据成都。而在剑阁的姜维,却故意向钟会缴了 械,邓艾因此痛恨钟会。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邓艾修了一封书信,致送给在洛阳的司马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于魏国的军队,在大战之后,将士疲劳,不宜 立即又驱上新的伐吴的战场,可暂作休整,并进行伐吴的准备;对已经投降的刘禅,要宽厚相待,建议封他为扶风王,表明投降了的国君依然不失其尊显的地位,这 对尚未投降的吴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对于吴国,可采取先礼而后兵的手段,派出使臣,向吴国国君孙休晓以利害,劝他投降,这样便可不战而胜。> > 司马昭读书信之后,怀疑邓艾有专权的野心,便先写了一封亲笔信送给监军卫,然后给邓艾发去一道诏书,对邓艾的战功大加褒扬,同时封邓艾为太尉。邓艾接 受了诏书之后,卫将司马昭那封亲笔信交给邓艾看,信上说,邓艾所提的各种事情,须要等候朝廷的指示,不可擅自作主施行。邓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 受。’我既然奉了朝廷的命令全面负责指挥这一次的战争,他怎么好阻挡我?”于是又作了一封书信,交给使臣带回洛阳。> > 当时朝内大臣都传言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更加猜疑,正好这时收到了使臣带回来的书信,司马昭拆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 > “邓艾奉命西征,首恶既已降服,我应当有权处理一些事情,以安定刚刚归附的民心。如果什么事情都等待朝廷的命令,道路遥远,往来递送,拖引时间。《春 秋》一书上说:‘大将出征,只要是可以安定朝廷,有利国家的事,可以独立作主。’如今吴国还没有归附,有可能与蜀相勾结,因此不应该按照平常的办法行事而 丧失时机。兵法说:前进不是为了贪图名利,后退也不畏惧降罪。邓艾虽然没有古人那样高尚的节操,也不愿为了避嫌疑而干出有害国家的事情。特此上报,并要照 此施行。”> > 司马昭读完信后十分吃惊,连忙同贾充商量说:“邓艾居功自傲,一意孤行,谋反之心已经暴露了,怎么处理才好?”贾充说: “主公为什么不给钟会一官职,利用他来挟制邓艾呢?”司马昭接受了他的建议,派出使臣,奉了诏书,封钟会为司徒,同时命令卫监督这两路军马。另外又单给 卫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同钟会一起监视邓艾,以提防他谋反。给钟会的诏书同样是先大大地夸赞一番他的战功,并封他为司徒。> > 钟会受封 之后,便将姜维请来商议道:“邓艾的功劳比我大,又被封为太尉,现在司马公怀疑邓艾有谋反之心,因此命令卫为监军,让我去对付他。姜兄有何高见?”姜维 说:“我听说邓艾出身低微下贱,小的时候给农家放牛,现在侥幸从明平抄小路,攀树爬山,立下了这个大功,不是他的主意有什么高明,实在靠的是国家的福气; 要不是将军与我相拒于剑阁,邓艾怎么能立这个功?现在他想把刘禅封为扶风王,这是想要讨蜀地人的好,他那谋反之心不用说也看得出来。司马公之怀疑是很有道 理的。”这番话很让钟会高兴。姜维又说:“请让你身边的人退下,我有一件事要单独报告你。”钟会便让身边的人全都走开。姜维从怀里取出一幅地图交给钟会, 并对他说:“当年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将这副图献给了先帝刘备,并且说:”成都一带,沃野千里。百姓充裕,国家富足,是建立霸业的好地方。’先帝因此才以成 都作为基地,现在邓艾占据了这里,他的野心怎么会不膨胀?“钟会大喜,又指着地图详细询问西蜀的山川地理形势,姜维全部告诉了他。钟会又问:”用什么办法 可以除掉邓艾?“姜维说:”应该乘着司马公怀疑他的时候,赶快上表,报告邓艾谋反的种种行为;司马公必然会命令将军去讨伐,这样便可一举将他拿下了。钟会 听了他的话立刻派人送表章去洛阳,说邓艾目无朝廷,为所欲为,结好蜀地的官民,早晚便要谋反。这个消息使得朝中文武大臣十分吃惊。钟会又派人在半道上截获 了邓艾给朝廷的表章,然后模仿邓艾的笔迹,改写成十分傲慢无礼的口气,以此来证实自己诬告的正确。> > 司马昭见了邓艾的表章;又派遣贾充 领3万人马向斜谷进发,自己同了小皇帝曹奂御驾亲征。西曹掾邵悌问道:“钟会的兵力,比邓艾多几倍,只要让钟会去收服邓艾便完全可以了,又何必让主公亲自 出马?”司马昭笑道:“你忘了前些日子对我说的话吗?你曾经说过,钟会必然会谋反。我这一次出征,不是为了邓艾,实在是为了钟会。”邵悌笑着说:“我怕大 人忘了,才故意这么问。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个打算,一定要严守秘密,千万不能泄露。”司马昭同意他的意见,于是便率领大军出发。当时贾充怀疑钟会可能谋反, 悄悄地对司马昭说了。司马昭回。答:“这一次派遣你出征,我难道也要怀疑你吗?先到长安,自然一切都会清楚。”> > 此计最早见于《隋书· 长孙晟传》,书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周有一名武将长孙晟特别善射。有一次他看见两只雕争一块肉,就一箭射过去,两只大雕一起掉了下来。后人概括为“一箭双 雕”,比喻采取一种措施,得到两种好处,或者做一件事收到两方面的效果。一箭双雕又称一石二鸟,就是指出一个招数,击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敌人。行使这个计 谋并不简单,也不容易,因为面临的是几个对手,稍一不慎,就要惹祸招灾。故在事前事后,不要暴露自己,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不可收拾。> > 一箭双雕之例说——司马伦谋劝贾皇后毒杀太子西晋惠帝是个白痴,他当皇帝不久,大权被皇后贾南风把持。惠帝的太子不是贾皇后所生,个性刚强。贾皇后伪称 皇帝有病召太子入宫问候,假称皇上赐御酒要太子喝完,太子不得不喝得烂醉。贾皇后乘机拿出一份起草好的以太子的口气祈求神明保佑他发动政变、废黜父王成功 的祈祷文稿,假托是皇帝的沼书,要太子照着书写。太子烂醉,无法细辨内容,一一照写。然后,贾皇后以此作为太子谋反的证据,皇帝和大臣见是太子亲笔,也无 话可说,于是太子被废掉了。太子手下的僚属都为太子感到冤屈,便去游说皇族右军将军司马伦。司马伦掌有兵权,同贾皇后也有矛盾。司马伦打算以贾皇后陷害太 子为罪名,发动政变废掉贾皇后,但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提醒他:“我们不如怂恿贾皇后去杀害太子,然后再以为太子报仇的借口废黜贾后,这样今后定能把持朝 政。”相关参考
袁绍起兵渤海郡讨伐董卓时,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前来汇聚。但其中多有内怀私心,谋取私利之人,公孙瓒便是之一。他假借讨伐董卓之名,引藕代之兵进入冀州境内,欲以袭杀冀州牧韩馥,吞并其州地。韩馥心中非常不安
邓艾在阴平度险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挥师南下,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使后主刘禅出降,邓艾进据成都。而在剑阁的姜维,却故意向钟会缴了械,邓艾因此痛恨钟会。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邓艾修了一封书
司马昭欲派钟会领兵伐蜀,邵悌求见,说:“派钟会引兵10万攻伐西蜀,我认为不妥。钟会单身远出,无人节制,必谋不轨。不如另派别人相代。”司马昭笑着说:这点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西蜀作乱天下,使百姓不得安宁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其主要谋士张昭求见。孙权问他有什么事,张昭严肃道:“咱们的大祸不远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孙权不解其意。>> 张昭道:“您杀了关公父子,关公是刘备结义的兄
有一天,关羽带着几名随从,来演练场察看马军训练情况。他骑马出了城门,老远就看见演练场高坡下的树丛旁边,拴着一匹白色的战马。关羽走近一看,树荫下还躺着一员战将,脸朝里,看不清是谁。关羽心想,太阳才一
诸葛亮在第五次出祁山之前,长史杨仪曾向他进了一个分兵轮战的建议:“数次兴兵,军力疲惫,粮草又很难供应及时;现在不如把军队分成两班,以三个月为期,循环作战,徐徐而进,中原就有希望攻下了。”诸葛亮采纳
> 17日上午10时许,“镇远”舰首先发现西南方海面上出现几缕黑烟,旋即判定是日本军舰。丁汝昌下令立即起锚,以“定远”“镇远”为第一小队,“致远”“靖远”为第二小队,“来远”“经远”为第三小队,“济
三国演义42回有这么一段话: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
旧时,豫南一带的评书艺人有一个自己的行会组织,叫“梨园书屋”。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七,艺人们就集中到书屋办祭神会,祭拜时供土猪、鸡、鲤鱼,另外用金漆条盘,把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方绸手帕供在祭桌上,然后点
宋仁宗时狄青率部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兵溃不成军西夏王李元昊只好向北宋称臣。宋军班师还朝时百姓们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不断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宰相陈执中进宫对宋仁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