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Posted 唐朝
篇首语: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宝14年(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而来,燕山铁骑踏破了唐朝几十年以来的太平盛世,也踏碎了长安城内的《霓裳羽衣曲》,惊醒了醉生梦死的李隆基。
自天宝以来,唐玄宗设立10节度使,节度使一手管着地方的军权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安禄山投身军旅是因为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禄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自此安禄山踏上了从军之旅。
自开元28年开始,安禄山先后担任了平卢兵马使,一路高升,到天宝三年时安禄山一人已经担任了平卢、河东、范阳三镇的节度使,手上节制的兵力超过15万,占了当时唐帝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为了获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信任后来安禄山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铦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同时为了收买人心安禄山于天宝十三年(754),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承平日久,武备废弛的中原对突然到来的战乱没有丝毫准备,面对安禄山的铁骑中原州县毫无准备或败或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安禄山先后打败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唐军名将,特别是唐军在潼关的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
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郭子仪、李光弼等朔方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自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后,纵然有元和中兴等短暂的复苏也不过是黑暗中的一寸曙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三大毒瘤将会成为唐朝日后挥之不去的噩梦。所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活在今朝,也须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关注微信公众号「涨知史」,一起来和大家涨历史知识,览岁月变迁。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华文明开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是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个古老文明,在漫长的数千年时光中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在后期的几百年中有所落后,之所以落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显然就是“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实行闭关锁国,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发生于唐朝的“安史之乱”。
整个中华文明在“安史之乱”以前,对外都是一种极为开放包容的态度,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从皇帝到普通大臣,乃至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明显带有一种防范于封闭之心,因为“渔阳鼙鼓动地来”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实在是过于惨重,所以人们在涉及对外的情况时,第一反应就必然是封闭的。
但其实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后世对于安史之乱的一种误读,人们总是很容易就把安禄山与史思明之所以造反的原因,归结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在当时来看,事实上并非如此。安禄山之所以造反,因素其实也有很多,首先是皇帝,其次是丞相,再次是军队,随后是民众,而在很多野史之中还有关于他与杨贵妃的私人感情问题,那却不足为凭。
当时的皇帝是李隆基,他上任初期励精图治,知人善用,扫清了武则天后期的弊端,令整个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就了“开元盛世”。但是在晚年之后就开始松懈,沉迷享乐,不过他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任命的人很厉害,由丞相掌管政事,由将领掌管军事,都是有能力又忠心的人,而自己只需好好休息就行了。
孟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隆基的算盘打得很精明,结果丞相与将军这两方面都出事了。自从张九龄也被撤退以后,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长期把握朝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停劝诫皇帝任用不可能成为丞相的胡人做将领,于是安禄山得以掌握大量的精锐朝廷军队。
在李林甫之后,丞相就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那人本来是个市井无赖,能力方面不值一提。李林甫在位时期尚且能够震慑安禄山,但是在杨国忠当权以后,那安禄山心中就无半分惧怕了。
当时安禄山兼领三镇节度使,手中握有十五万以上的精锐军队,隐约已经算是大唐第一势力。与此同时,因为承平日久,震慑天下的大唐认为已经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所以对于民间是严禁习武,军事力量集中在边塞,以至于边塞的安禄山军队进入大唐腹地的时候,当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叛军很快就进入长安,令原本高枕无忧的李隆基仓皇逃窜。
虽然安禄山很快就身死,但是这一场动乱依然持续了七年之久,并且唐朝也因此由盛转衰,从此盛唐梦幻只在人们心中。而后世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与民众心中也开始对于异族有了前所未有的戒备之心,整个中华文明从开放走向封闭,并且这种封闭在一千多年后又导致了文明的落后,直到现代才重新崛起。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参考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
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多大?不只是唐朝由盛转衰,更是中华文明转折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华文明开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是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个古老文明,在漫长的数千年时光中都领先于世界,但
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
李林甫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为什么李林甫被认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呢?诸位可能对李林甫此人还是印象不深,笔者若是提及“口蜜腹剑”成语,大家就会了解更多一...
李林甫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为什么李林甫被认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呢?诸位可能对李林甫此人还是印象不深,笔者若是提及“口蜜腹剑”成语,大家就会了解更多一...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虽然她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汉武帝之间,有一段美好爱情故事的起源。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的亲姐姐,被人们称之为“馆陶长公主”,既然是皇帝的亲姐姐,地位自
还不知道:“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财政支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刘晏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被任
「”楚汉争霸”是后世对秦末天下大乱这一时期的概括和统称。事实上,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中涌现出了多支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势力,其中既有战国时期各国的旧贵族也有在陈胜死后独当一面的地方豪杰,项羽和刘邦只是其中力
「”楚汉争霸”是后世对秦末天下大乱这一时期的概括和统称。事实上,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中涌现出了多支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势力,其中既有战国时期各国的旧贵族也有在陈胜死后独当一面的地方豪杰,项羽和刘邦只是其中力
使清朝由盛转衰的竟是个女人,她的大军纵横南北,就连皇帝都害怕她?
满清最兴盛的时期就是说说白了的“康乾盛世”,乾隆做为被影视作品夸大其词的君王,在人们的印像中英俊潇洒智勇双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可是,也许许多人我不知道,造成满清由盛转衰令乾隆皇帝和
汉武帝的儿子刘据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生母是卫皇后,所以也称他为卫太子。刘据出生于公元前128年,在公元前122年被立为太子,和当时刘彻被立为太子是同一个年纪。刘据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在刘彻即位十多年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