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考取探花郎 张之洞也曾回原籍参加“高考”

Posted 张之洞 探花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终考取探花郎 张之洞也曾回原籍参加“高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最终考取探花郎 张之洞也曾回原籍参加“高考”

2、历史秘闻 张之洞的做法表现出了封建思想的危害

最终考取探花郎 张之洞也曾回原籍参加“高考”

现在的年轻学子常常为需要回原籍参加高考而愤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个名叫张之洞的少年也遇到过同样情形,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做知府,给他谋个学籍该是没问题,但父亲说了,我是当官的,不能开后门。于是乎,张之洞小朋友只好千里迢迢赶回河北原籍参加秀才考试。

那么,张之洞抱怨了吗?没有,他只是将这种磨砺化作了动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考取探花郎。他的成功,显然得益于某种自我否定意识:若是动辄抱怨朝廷对不起他,恐怕打小就一蹶不振了,又怎能拜将入相,成为一代“忠实的爱国者”(《泰晤士报》评语)?

什么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有哪些辩证元素?这些我就不细说了,理论忒繁琐,大概的意思,跟古人的“日三省吾身”有点类似。反省为的啥?为的是有所扬弃,既变革、克服某些不足,又继承、保留某些传统。张之洞的一生,正是不断自我否定的一生,追求的是国家利益最大化。

他曾经也是清流,在1879年前后,与宝廷、张佩纶、黄体芳等号称“翰林四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四大侃爷,诉求集中于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兴修水利、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等方面,慈禧太后似乎也能听得进去。

但张之洞很快发现,靠嘴皮子办不成事,还容易被人利用和操纵,便强烈要求去地方搞“试验田”。恰好山西巡抚出缺,他就去了山西。当时的山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据说吏治为天下最坏,鸦片为天下最多,又适逢大祲(饥荒)之年,张之洞自己也说“山西官场乱极”“晋患不在灾而在烟”“堂堂晋阳,一派阴惨败落景象,有如鬼国,何论振作有为”。治理山西三年,张之洞自我否定后形成的务实风格尽显,劾贪渎,举廉明,肃清吏治,同时严禁鸦片、创办学堂、编练军队,筹办冶炼局,降低晋铁运销成本等等,政绩卓著,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

他曾经也维新,与康有为等维新派大佬交情不浅。

甲午战争失败后,他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教训,变法图治。他的学生杨锐、亲信杨深秀等,都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康有为称张之洞“有天下之望”,谭嗣同也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惟香帅(张之洞,号香涛)一人。”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张之洞的维新变革是有前提的,或者说是有预设立场的,那就是任何变革都必须忠于和维护大清王朝的法统。

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捐了钱,后来上海强学会成立时,他又以会外赞助人身份捐了款。当他看到慈禧太后逼令光绪帝封闭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后,便借口学术问题,停止捐款。维新派在上海创刊《时务报》,张之洞时为湖广总督,不惜动用行政力量,要求全省各州县订阅《时务报》,并捐款千元。当严复的《辟韩》一文在《时务报》发表后,因为此文所议争民权事有悖于朝廷,他又很不高兴,授意屠仁守写了《辨辟韩书》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

此类的自我否定种种,在光绪末年十分常见。究其原因,在《湘学报》刊载关于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权思想的文章后,他对陈宝箴说的一番话,表达较清楚:这件事“关系学术人心,远近传播,将为乱阶,必宜救正。”作为历史人物,张之洞或有局限,然这份忧国之心,不容抹杀。

他曾经也搞洋务,对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身体力行,使僵死的大清帝国显出一丝生机。但他绝非食洋不化之辈,总结性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对那些“照搬”分子从来不屑一顾。比如容闳曾向他建议,聘请外国人担任清朝的外务、陆军、海军、财政等四个部门的顾问,同时选派一些有才华的青年在这些顾问手下工作。如果这样的话,国家还能叫国家吗?跟接管有何区别?对此,张之洞从来没有表态,他懒得费唾沫星子。

张之洞在湖光、两江办了许多学校,开了许多工厂,训练了许多军队,据说花钱如流水,还经常跟外国人借钱。但他对洋人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时而亲德,时而亲英,作为抗日的坚定分子,却又直承钦佩日本。貌似言不由衷,常常自我否定,然外媒却评价说,“在他与外国人的关系中,张之洞一贯沿袭了传统的中华策略‘挑拨离间,从中渔利’。从本能说,他不喜欢也不信任任何其他国家,他只是善尽自己所能,利用这些国家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利害冲突,使自己的国家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一言以蔽之,他从来不亲外,而是实用主义者。

对张之洞来说,自我否定是他作为“圣人之徒”所修炼的大智慧,不拘泥,承认不足,所以要变革;懂取舍,唯有用者,所以要用之,终开创我中华之近代化伟业。《泰晤士报》在他去世后撰文悼念:“其人一生生活节俭、朴素,对自我常持否定之心,堪与斯巴达人相比。”斯言不缪也!

历史秘闻 张之洞的做法表现出了封建思想的危害

对洋务运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洋务运动的小故事中有着这样一件事,在当时新兴的工业中张之洞也开始创办冶铁厂,本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却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那时候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都是要依靠着西方国家的,必须从国外购买来之后才可以运用到生产当中,在洋务运动的这个小故事中,当时托的买设备的人问张之洞,这方面的设备有酸碱性之分,不同的原料也要不同的设备,为了之后不出什么麻烦,希望张之洞可以拿一些原料的样本过去,其实这个意思也是为了张之洞好,但是这时候他却将封建思想中盲目自大的一面表现出来,直接让人随意购买了一种设备,他的说法是清朝这种地大物博的地方,只要有设备什么原料都可以找得到。

洋务运动小故事中的张之洞可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那么他的思想本应该是比较灵活一点的,可是到最后还是可以看出封建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洋务运动中的小故事结果当然是设备买了回来,可是却因为无法找到相匹配的原料,最后只能是另想他法。

对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

关于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就是通过考虑的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首先,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清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展开的。所以导致它失败的原因如下:

一、洋务运动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它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西用”,也就是说洋务派想要在不改变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上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二、洋务运动中的“洋务”两个字主要指的是西方的大机器生产,也就是说它依靠的是外国的技术,这使得洋务运动在技术层面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就自身利益考虑,西方列强也不会希望中国真正的富强起来,所以洋务派的一系列活动只会加剧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三、千百年来都没有根治的封建统治内部的毒瘤,也就是统治者内部的腐败,不可能因为学习西方的机器制造就彻底根治,相反,因为采用大机器制造,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反而使得封建统治内部的贪官污吏有机可乘。也就是说洋务派在企业管理方面具有腐朽性。

以上就是对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从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不改变中国的传统的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想要走资本主义路线,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而走上富强之路是行不通的。当然在革除封建统治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关参考

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京古

晚清名臣张之洞,文革时期惨遭挖坟

1966年秋天,在那个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浪潮下,当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墓都被人捣毁之后,安葬在河北省南皮县的晚清名臣张之洞也没有逃脱厄运。当时的红卫兵不顾当地人的阻拦执意要毁掉这个洋人的奴才、晚清的卖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为什么有人说张之洞最终是被气死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林小静,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

张之洞与李鸿章谁更出名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的探

张之洞殿试频出吐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举考试中,所考的内容大都以八股文为主。在位于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内,珍藏着多份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试卷。从试卷的内容来看,考生的文章并非传说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的文章

康熙真的有参加过清朝的“高考”

据说二百年前,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

他为 ”天下第一泉”正名 却因脚气无奈离开济南

文|魏敬群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同治二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巡抚、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不仅是晚晴著名的大臣,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著有《张之洞

张之洞领导了洋务运动,张之洞评价如何

张之洞洋务运动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