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被当“神”供奉

Posted 忠义

篇首语: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羽为何被当“神”供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关羽为何被当“神”供奉

2、历史人物 一猛将死后被奉为“神仙”,为何百姓都争着供奉

关羽为何被当“神”供奉

中国的神,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种是人变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间香火。人变的神,离人间很近,人间冷暖,世道沧桑,都会影响到他的神性与神位。

过去的封建帝王,在位时个个都是“真龙天子”,连上界的诸神都要听其差遣、为他们服务。一旦王朝覆亡,立即便跌下神坛,还原为人,甚至还会被大泼赃水。中国老百姓也习惯于崇神拜仙,虽然近年来进行了民族反思,把许多神话打破了。

但是就在这个反英雄的时代,人们看似热衷于毁神,实际却更渴望能有真神出来救世,不然9米高的塑像,怎会突然矗立于天安门对面?引起轰动和争论后又悄声挪了个地方。

中国邮政即将隆重推出首套关羽特种邮票;由甄子丹、姜文、孙俪联袂主演的电影《关云长》公映后,媒体报道还将有4部关羽题材的影片陆续出炉。还有一说:审查部门嫌关羽题材太多太热,想砍掉一些……一文一武、一圣一帝,无论是放是禁,都已经说明问题了。

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公映许多年来,在片中扮演关羽的青岛演员陆树铭,一直大受社会欢迎,走到哪里都被当做“关老爷般地敬奉”,这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他的戏路和生活,他自觉胸中平添了一股忠义之气,“关老爷”仿佛就站在他身后,敢于出头做好事,很长时间不能接演其他角色,更绝无可能再演反派人物。

一个角色竟然对演员具备这样的影响力,不也是颇为神奇吗?

由人变成神,至少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有口皆碑的丰功伟绩。关羽神勇异常,一生战功赫赫:诛文丑杀颜良、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青龙偃月势挟风雷,美髯飘动绝伦逸群。

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羽“威震华夏”。蒋星煜先生考证说:“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将有过‘威震华夏’的声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群盗或遥受羽印号’,这说明除魏、蜀、吴三国公卿百官之外,流落社会上贩夫走卒以及流氓无产阶级也都对关羽心悦诚服,愿意为之驱使。”

只有具备大本事、真本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们才会确信他能护佑大家。所谓“真本事”是不能弄虚作假、编造历史,时间一长若想不露馅是不可能的,一旦被戳穿,便要跌下神坛。关羽从解白马之围获封汉寿亭侯到成神,经受了900余年的漫长考验,经历过许多朝代更迭,他的声望几乎是呈直线上升。

公元1102年宋徽宗先封关羽为“忠惠公”,过了6年又觉得不解气,再加封他为“崇宁真君”、“义勇武安王”;万历十八年(1590年)明神宗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22年后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历史人物 一猛将死后被奉为“神仙”,为何百姓都争着供奉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圣人”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文圣孔子,此外还有一个人在民间与孔子其名,这个人就是“武圣”关羽,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清楚,论谋略关羽远不及诸葛亮司马懿等人,论武力也不如吕布勇猛,那么为什么武将当中只有关羽流芳百世,脱凡入圣呢?>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影响着整个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倍加推崇,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供奉孔子的文宣王庙,实际上供奉关羽庙宇规模更大更多,现代学者认为关羽身上凝聚出现的忠、义、仁、勇、信等精神,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缩影,是浩瀚华夏之魂的的体现。> >早年间关羽跟随一无所有的刘备,从一个无名小卒到崭露头角,引来众人侧目,曹操不止一次邀请关羽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是关羽始终如一,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因为心高气傲而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荡气回肠,死后更是被逐渐神话,成了众多宗教信仰争相供奉的“神灵”。>知名学者田海曾深入的研究过关羽的生平,出版《一个失败英雄的宗教后世》,这本书一经推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深刻的解读了关羽为何被世人推崇,逐渐封神的由来,现如今各地有25000多座关帝庙,封号也从“壮穆候”到“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足足24个字,关羽正式脱离肉体凡胎成为“关圣大帝”,对此人们认为是文学作品的过度渲染所致,实际上田海教授却认为人们过于高估了文字的影响力,他认为关羽之所以被众人推崇,更多的还是人们口口相传所致。>这里就不得不提宗教思想的影响,田海教授列举了中外学者对关羽的研究成果,发现绝大多数的素材都取自小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部文献是产生“关羽崇拜”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为何田海得出的结论却与之相反,在他看来这些研究结论归根结底都走向两个方向。>首先就是受到佛教的影响,说到这里在人们印象中,关羽似乎与佛教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传教者为了宣扬教义的手段而已,实际上很多佛教寺庙中也供奉着关羽的神像,原因是隋唐时期,智顗高僧超度关羽亡灵,让他成了佛家弟子,后来玉泉山大同禅寺将关羽封为护法迦蓝,关羽成了佛教众多神灵中的一个。>实际上最初的崇拜思想位于关羽死亡之地,而佛教寺庙大多建在深山当中,两者并没有很大关联,除了这方面影响之外,就是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乎在所有的史籍与文学作品中,关羽都是一个光辉的正面形象,人们从中看到了真正的英雄。> >但是有个问题不知大家想没想过,古代大众的文化水平并不高,阅读率也是如此,想来《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在当时真正阅读的人并不是很多,阅读能力限制了书本的流通,自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关羽的概率也小了很多。>此外调查发现北方的关帝庙要远远对于南方,规模上也更大,而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南方的生活水平更高,文化水平也超过北方,如果按照这种观念来说,南方的庙宇应该更多才是,而调查表明恰好相反,说明这种假说不成立。>对此田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首先佛教当中把关羽当做护法迦蓝,但是关羽的身份并不是,这种观念直到明朝末期才出现,除此以外关羽与佛教之间的联系很少,当然不只是佛教,关羽也被道教推崇,关羽在道教中的形象则是财神。> >实际上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与关羽之间的联系都很牵强,几乎都在“关羽崇拜”思想后期形成,这些都是崇拜导致的结果而非来源,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才是关羽封神的原因呢?>相比大家都知道了,综合来说“口口相传”才是最终原因,古代大多数的故事都靠传说流传下来,例如沿海地区的“妈祖”,这些崇拜现象都离不开人们的口头文化,当然口头文化也与书本脱离不开,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搜集了许多资料,其中不免一些传说故事,此外作者往往也是将口头叙述转为文字加工,这也是书籍产生的过程。>关羽身上的“忠勇”与儒家学说崇尚的“尊君”都成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武器,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关羽逐渐被神话,尤其是明清时期,关羽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关羽的推崇也影响到了东南亚地区,总之关羽死后经历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相关参考

被誉为“平安神”的息夫人为何会改嫁楚文王?

...天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没被留下的息夫人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世人都要为她建碑立庙永世供奉纪念呢?息夫人其实是陈国君主的女儿,只留下了妫氏的姓氏之

他是三国最恶毒小人,忘恩负义杀死恩人,如今却被世人供奉

东汉末年分三国,乱世之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又以武将尤为突出,像关羽赵云,吕布张飞还有典韦等等都是一方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而就武将来说,无不以忠义立身,比如说关羽便是其中典型,到如今都被世人所

死后脑袋被当夜壶

在我国古代,统计战绩都是以人头(首级)算的,杀伤多少是不算的。所以总有些心肠坏的人去杀敌方老百姓,砍头冒功。在古代,斩首是普通小兵享受的待遇,到了大臣大将那里,还有腰斩、车裂、凌迟、布袋锤死、灭族等等

南宋明帝刘��简介 刘��为什么曾被当猪养

  明帝刘是南朝宋国第七位皇帝,也是一位受尽屈辱的皇帝,登基之前被侄子当猪养。  刘最开始只是一位王爷,皇位是他的侄子刘子业坐着。刘子业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后世对他的荒唐大多数都在“色”方面。但实

哪个南朝皇帝即位前因过度肥胖被当猪养

刘估计是中国史上有记载的最胖的皇帝,在他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刘因身体肥壮,前皇帝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南朝的宋废帝刘子

登基前由于过分肥胖而被当猪养 南朝天子刘彧

刘彧预计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胖的天子,在他没有当上天子之前,刘彧因身体肥壮,前天子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南朝的

登基前竟因过分肥胖而被当猪养 南朝天子刘彧

刘彧预计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胖的天子,在他没有当上天子之前,刘彧因身体肥壮,前天子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南朝的

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为何会供奉十八罗汉?

土匪们开立山堂,要把十八罗汉请来证盟。出门抢劫,中途迷路,也向祖师爷求问吉凶,其军师拿着帽子或四角叠好的手巾,把帽子的某一方向定为“开门”,拿在手里,口里念着“十八罗汉各位仙爷,给俺指指明路。队伍拉出

羌族的宗教信仰有哪些 羌族宗教信仰

...谓“白石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树与羌民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所以便成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

三国时期最卑鄙将领,一生专杀救命恩人,如今为何却被世人供奉

我想对于比较了解我国历史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三国时期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陌生吧,当时可谓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一些具有出众才能的将领,找寻到了展现自身才能的机遇与平台,从而饱受后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