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龙诀聊摸金校尉
Posted 校尉
篇首语: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寻龙诀聊摸金校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从寻龙诀聊摸金校尉
据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军的领袖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
当时袁绍手下的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攻伐曹操前发布的《为袁绍檄豫州》檄文中说:“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这是关于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的最早记载。
檄文中还提到曹操派兵挖掘汉梁孝王墓群以充军饷的事情,可见曹操盗墓确有其事。不过曹操是否为盗墓者设置专门官职,官方史书并无记载。
陈琳的文章也可能是为袁绍征伐曹操正名而已。并且陈琳投奔曹操后,曾表示这篇檄文是被袁绍所迫而写,故其真实性就更遭质疑。仅凭陈琳一人之言难以断定曹操是否曾为盗墓者设立专门官职。
正史中有关摸金校尉一职的确切记录是在南朝宋时。《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
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真正为盗墓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的也就只有南朝前宋废帝刘子业。
曹操为什么选择盗墓补贴军饷?
曹操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方法筹集军饷,反而打起死人的注意了呢?魏、蜀、吴三国争霸时期,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来讲,没有秋收,也就没有粮食和经济来源。
然而军队却长期征战,无法休整,粮饷问题更加紧迫。能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也就成了保证征战进行的必要条件。曹操之所以选择盗墓取财,与西汉时期的厚葬之风有很大关系。
西汉中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这使得当时厚葬成风,到了“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的程度。最有名的代表当属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最近的南昌海昏侯汉墓。
海昏侯墓已出土187枚金饼,25枚马蹄金,仅铜钱就有十多吨,另外还有精美的玉器和漆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等遗物3000余件。
还有不少汉墓也出土了大量文物,可以说,挖到汉墓总能有大发现。这不得不说与西汉时期的厚葬风气紧密相关。正因如此,曹操才选择用盗墓补充军饷。据记载,曹操用从墓葬里盗取的宝物,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可见汉墓葬品之丰厚。
摸金校尉的主要手法
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如果公鸡啼蜡烛熄灭了,财物必须放回原处,恭敬磕三个响头,空手回去。
鸡鸣灯灭不摸金。墓室只准进一次,方不可再进。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来者先选取明(冥)器。
当然这是《鬼吹灯》故事中的描述,但实际上,天下霸唱曾经澄清过,鸡鸣灯灭不摸金这规矩,是他自己编的,历史并无这种规矩。不过如今很多盗墓的故事中依旧在引用,足可见《鬼吹灯》的不凡之处!
摸金校尉的口诀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
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
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
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
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长沙“土夫子”的盗墓笔记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而在民国时,盗墓贼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别称——土夫子。 >“摸金校尉”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热映时,关于盗墓贼的话题飙升,电影中的盗墓贼有一个官味十足的别称“摸金校尉”。其实,这个“摸金校尉”在历史上是一个官衔。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而在民国时,盗墓贼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别 称——土夫子。 >据《潇湘絮语》载:“土夫子”本来是民国时长沙对卖黄泥土为生者的俗称。因为在当时的湖南长沙城里,老百姓都是以烧煤炭为主,而煤炭里面需要放上黄泥土,以此来增加耐烧度,故而对黄泥土的需求极大,于是就诞生了以拖着板车卖黄泥土为生的一种职业“土夫子”。 >这种行业多以男性壮劳力为主,他们出身贫贱,经常到郊区附近的山丘挖取黄泥土,卖给市区的酒家或居民。做煤用的黄泥需要纯净的黏土,俗称糯米泥,是黄泥土中的上品;一般的老土俗称朱甲土, 缺乏黏性不适用。而这种纯净的黏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为最佳,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最初由于偶然的机会,有人意外地挖到一些釉陶器或白瓷碗、碟等随葬物,就带回家中洗净作为用具,但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图为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那时,长沙有些走街串巷、收买古玩和玉器的小商贩,这些人对文物略有知识,看到“土夫子”家里的古陶瓷就想收买。“土夫子”故意吹嘘说:“这是宝器,三伏天盛菜不会馊,我不卖。”小商贩说:“哪有这样的怪事,这些土里挖出来的东西是古代陪葬用的,卖给我,多出钱。”“土夫子”听到多出钱就动了心,双方在讨价还价之后便成交了。 >“土夫子”尝到了甜头,渐渐地,便不再以卖黄泥来谋生,而以盗掘古墓文物为职业,就这样在长沙出现了一批“土夫子”,并且在东、 南、北区形成了盗墓团伙。于是,“土夫子”就成了盗墓者的诨名。 >由于“土夫子”经常盗掘古墓,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封土和填土的特征,逐渐有了很强的识别能力,只要用锄头透过地表浮土取出样土来观察,就能鉴别是哪个朝代的墓葬,然后挖成竖井式盗洞,从墓中取出文物,且百挖百中,从不落空。他们所盗的文物无奇不有,除陶瓷器之外,还有铜器、玉器、琉璃器以及 漆木器等。 >此时,不仅是收古玩珠宝的小商贩常来常往,一些有名的古董商如蔡季襄也成了“土夫子”的大主顾,生意越做越大,成交一次,少则光洋几十多则上千。“土夫子”的所作所为,致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沙的古墓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其中国宝“战国帛书”,就是“土夫子”在长沙南边一座楚墓中所盗,为蔡季襄所得,后被原雅礼中学的美籍教师柯克斯骗走,现流失在美国。 >“战国帛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这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其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的土办法为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被称为“土专家”。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尤其是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不便。据说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就是“土夫子”们出主意用5块木板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而得以保存。 >- END - >责任编辑:亚闻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sb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电话:0731-84307941(王老师)相关参考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曾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而在民国时,盗墓贼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别称——土夫子。>“摸金校尉”>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热映时,关于盗
摸金、古墓、陈坤、黄渤、舒淇……这些关键词卷起了电影《寻龙诀》的宣传大潮,也延续了今年一直都未曾消退的一股“盗墓热”。一个“盗”,一个“墓”,涵盖了神秘、探奇等等刺激人好奇心的元素。自从《盗墓笔记》和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中的奥古公主是耶律质古,自己嫁给舅舅/女婿却是哥哥”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电影《寻龙诀》中出现的奥古公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angelbaby扮演的奥
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
在时下风靡的盗墓题材小说中,总会出现一个名称,那就是摸金校尉。所谓摸金校尉,就是盗墓贼的美称。你可能会惊讶,摸金校尉竟然是一带枭雄曹操创立的,三国霸主怎么会与盗墓有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摸金校尉起
這幾年隨著盜墓類小說和電影的火爆,一個新詞語讓大家熟知,那就是“摸金校尉”,特別是電影小說情節中的“分金定穴”讓人看得神乎其神。電影看得熱鬧,但是你知道什麽是“尋龍訣”嗎?你了解摸金校尉背後的故事嗎?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因为曹操曾亲率领人马,公然盗梁孝王墓。据《三国志》载: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
导读:门派这个概念主要出现在武侠小说中,比如古龙《陆小凤传奇》一书中描写了一个神秘的门派,即十二连环坞:“江湖上一个势力远及塞外的门派。它们共有十二寨,从外表看来和普通山庄村落并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他们
摸金校尉,不知道的人可能还有,这里就来科普一下,摸金校尉不是一个官名,而是一种职业,就是利用罗盘,以及周易八卦的指导,结合古人的风水习惯来确定古墓穴或者地下宝藏所在的具体方位。简单来说,就是盗墓贼。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