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胜一败细节相似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
篇首语: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学习——以更换学习内容作为你的休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胜一败细节相似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3年时间,用300仪仗队收服10万人,诸葛亮的侄子是如何做到的
一胜一败细节相似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
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
诸葛恪始终有个梦,就是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
一轮红日冉冉飞升,两个人影腾空而起,拳风掌力激荡,狂风四起,天地变色。在他们的两次过招中,却有一个细节惊人的巧合,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3000名东吴兵胜了7万魏军
在巢湖上,孙权曾经构筑了一条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堤,大堤南边能停靠舰船。后来,魏、吴战事变少,大堤逐渐废弃。252年的10月,诸葛恪带兵来到东兴,重新整修东兴大堤,还在大堤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留下各千人防守。然后诸葛恪带兵回到建业。
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让魏国愤怒不已。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面前秀肌肉,挥拳头,然后扭头回去了。司马师牙缝里只吐出一个字:打。 他派出三路军同时南下,其中主力是胡遵、诸葛诞率领的7万人,目标直指东兴。诸葛恪得到消息后,带4万人北上救援。
如果从实力来讲,魏国占有优势,但他们一点点的骄傲自大,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那几天北风劲吹,漫天飘雪,寒气凛冽。魏军在大堤上安营扎寨,猛攻两边的东吴军事城池,一时无法突破。魏军也累了,决定中场休息,看吴的援军还没有到,先填饱肚子吧。于是胡遵、诸葛诞等人在大堤上摆下酒筵,饮酒作乐,当作在这寒冷的鬼天气里暖暖身子。
在大雪茫茫的天地之下,另有3000人却在急速前进,那是东吴老将丁奉带领先锋敢死队,昼夜兼程,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天到达东兴。接近大堤之时,丁奉传下命令:我们已没有了退路,敌人正在喝酒,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功领赏,就在今日。
战士们被他豪气感动,愿意破釜沉舟,拼死一战。丁奉命令士兵脱掉铠甲外套,扔掉枪矛,只是手拿大刀、盾牌,沿着堤防而上。曹魏军远远看见吴军都不穿铠甲,觉得很奇怪,在搞什么名堂啊,哈哈大笑。吴军趁机冲杀,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杀声震天。魏军大乱,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诸葛恪俘获辎重武器,堆积如山。史称东兴大捷。
魏国有一个将领叫韩综(东吴名将韩当的儿子),是吴国的叛将。孙权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生前一直没有抓到他。这次被吴军斩杀,诸葛恪命人把韩综首级送回建业,以祭告孙权。
东吴20万人败在魏3000人手下
诸葛恪一时风光无限,仰天长啸,强大的曹魏原来是纸老虎啊。
第二年,诸葛恪决定锦上添花,再次出兵伐魏。大臣们上书劝说:我们刚刚打过仗,国库没钱,军士们又疲惫,还是别打了。 在诸葛恪眼里,他们就是一帮纸上谈兵的书生,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呢?
这年3月,双方在新城(位于合肥)大战。 东吴总兵力20万人,守城的魏军3000人,负责人是张特。
东吴策略:引诱魏军前来营救,围城打援。
魏军策略:派20万救兵,但不着急去救。司马师决定豪赌一次,那就是城池坚固,一定能守住。等到吴军攻城疲惫,再全军反击。
诸葛恪雄心勃勃,在城下猛攻,以为易如反掌,然而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攻了3个多月, 居然没攻下。 诸葛恪恼羞成怒,命令全军出动,押上全部的筹码。
就在城池将破之时,张特举起了白旗,带信对吴人说:我放弃抵抗。根据魏国法律,如果守城超过100天救兵不来的话,我们投降家里老小不被连坐;现在你们已经攻城了90多天了,能不能再等几天,我再回头劝劝别人,一起投降。
东吴相信他的话,停止进攻。张特连夜把城内的居民房屋拆掉,用拆下的木材做成栅栏堵住了城墙的缺口。
第二天清晨,吴国人发现上当,同时,城池上传来张特的喊声:我只有战斗而死,绝不投降!
围到7月,盛夏暑热难耐,东吴士兵患病的在半数以上,到处是死伤的人。魏国援军大举进攻,吴军战败尸横遍野。
在这关键的时刻,诸葛恪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到受伤的士兵处抚慰,照常神情自若,谈笑风生,就如同在灾难现场居然还面带微笑一样。当军官上报伤亡人数时,诸葛恪认为他们在说假,扬言要杀掉他们,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皇帝下一封一封诏书让诸葛恪撤军
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孙亮在大臣们的一片反对声中,也抗不住压力,只得下一封一封的诏书像12道金牌一样催诸葛恪回建业。
诸葛恪这才慢悠悠地撤军。心中却是一肚子意见,又不敢对皇帝发火,只得找替罪羊。回到建业后,把中书令孙嘿召来,大声责问他: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 孙嘿一听,都吓昏了,心想这诏书我有权发吗。一句话不敢说,惶恐不安地退出,回家就打了辞职报告,说生病了告老还乡。
诸葛恪创造了一次奇迹,吴军3000人大败魏军7万人,偶然性因素特别大,丁奉是头号功臣;他也创造了另一个奇迹,20万人败在魏军3000人面前。双方都是以弱胜强,战胜方人数也一样,这样的巧合历史上绝无仅有。
胜负刹那之间反转,那么诸葛恪的命运也会发生反转吗?
3年时间,用300仪仗队收服10万人,诸葛亮的侄子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大哥叫诸葛瑾,是东吴的开国功臣之一。诸葛瑾的大儿子叫诸葛恪,说来,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大侄子。 诸葛恪和他的叔父诸葛亮有几分相似,是托孤大臣,最后也做到了丞相,并且也曾北伐曹魏。在防御性质的东兴之战中,诸葛恪大败司马昭,诸葛恪的声望达到巅峰。次年他又发动了新城之战,但是却大败逃回东吴,在不久后死于内部斗争。 诸葛亮 今天所要说的这件事,和这两个战役无关。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将能一窥诸葛恪的为人与能力。 诸葛恪可能是受诸葛亮的影响,想要成为和诸葛亮一样的人。诸葛恪自年轻时就是一个渴望领兵建立战功,甚至是好战的人,据《三国志》记载,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为了让孙权看到自己的军事才能,诸葛恪向孙权「 ”画了个饼「 ”。一直以来,丹阳山民虽然常被征兵,但是也只是获得一些外围百姓,没能进行充分利用,诸葛恪称给他3年,他可以为东吴增加4万甲士。 诸葛瑾 对此,东吴朝中很多人都认为诸葛恪在痴人说梦,连诸葛瑾都不相信诸葛恪的话。他们的理由是, 丹阳地势险峻,并且和吴郡、会稽、新都、鄱阳接壤。丹阳山民很容易流窜,不易归化。 丹阳人凶悍,擅长山地作战,在山中来去自如,而且一直以来不受管制。 可能是孙权被诸葛恪的屡次请命烦得不行,也或者是被诸葛恪的执着所感动,孙权就让诸葛恪做了丹阳太守,并且升为抚越将军。据《三国志》记载, 权拜恪抚赵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这个棨戟武骑其实是仪仗队,还不是正规军,所以这里有点意思。孙权给了300仪仗队而没有拨给诸葛恪部队,这是相信诸葛恪的作战能力,还是只是想欢声锣鼓打发这个32岁的年轻人回家? 孙权 丹阳山民,数以万计,更兼地利山险。别说300人,就是3000人也难以收服。依靠强攻显然不现实,只能智取。 坚壁清野 诸葛恪毕竟是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办起事来比较方便。诸葛恪先是让接连的4郡的太守都守住关口,留意进口人员,不放丹阳山民入内。然后在稻子成熟季节,让士卒赶快将田里稻谷收割。以此实现了对于丹阳山民的坚壁清野,丹阳山民只能吃储藏的旧谷。 怀柔政策 对于下山愿意归化的山民,需要予以住所安排,不能随意拘禁。有个曾经的惯犯叫周遗,由于饥饿难当就下山了,县令胡伉知道他的为人,担心他日后还是会为非作歹,就把他拘禁了。诸葛恪却以胡伉违背命令的理由,将他处斩了,以此来寻求山民的信任。 诸葛恪 丹阳山民一方面没有粮食,生活难以为继;一方面见到已经下山山民的待遇还不错,便纷纷下山了。结果3年时间里,有10万丹阳山民被收服,诸葛恪收编其中4万人入伍,自己统领1万人,其他3万人分给了其他将领。 诸葛恪通过自己的谋略,将自己吹过的牛给实现了,也反应出他确实有所才干。孙权对此也很满意,将他升职封侯。随后诸葛恪又继续请命出兵,据《三国志》记载, 恪乞率众佃庐江皖口,因轻兵袭舒,掩得其民而还。复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寿春,权以为不可。 诸葛恪 诸葛恪在袭击舒县后更是提出了进攻寿春,孙权都觉得诸葛恪是膨胀了,没有允许他这么做。由此可见,诸葛恪是个有进取精神,极度自信而又好战的人。 一系列的战功使得诸葛恪得以一步步上位;但是他的性格,也为他最后的悲惨收场埋下伏笔。 对于历来备受争议的诸葛恪,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参考文献,《三国志》)相关参考
3年时间,用300仪仗队收服10万人,诸葛亮的侄子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大哥叫诸葛瑾,是东吴的开国功臣之一。诸葛瑾的大儿子叫诸葛恪,说来,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和他的叔父诸葛亮有几分相似,是托孤大臣,最后也做到了丞相,并且也曾北伐曹魏。在防御性
3年时间,用300仪仗队收服10万人,诸葛亮的侄子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大哥叫诸葛瑾,是东吴的开国功臣之一。诸葛瑾的大儿子叫诸葛恪,说来,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和他的叔父诸葛亮有几分相似,是托孤大臣,最后也做到了丞相,并且也曾北伐曹魏。在防御性
东吴诸葛恪两次北伐:第二次北伐征调20万大军 在孙吴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孙权、孙亮父子更替之际,尽管为时甚暂,但就其影响而言,是孙吴历史上颇为关键的重要时期。孙权死前,以诸葛恪为幼主孙亮
...着别人。而且经历的战事,基本都是失败告终。直到遇到诸葛亮,凭借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之后,才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随后入川作战,拿下益州,夺得汉中,成就一番王业。那么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为何夷陵一败就被气死...
...着别人。而且经历的战事,基本都是失败告终。直到遇到诸葛亮,凭借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之后,才开始拥有自己的地盘,随后入川作战,拿下益州,夺得汉中,成就一番王业。那么刘备一生那么多次失败,为何夷陵一败就被气死...
导读:在古代的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意思很明显,诸葛亮只能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能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即刘伯温比诸葛亮要厉害一些。很多人并不认同此观点,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顶级的谋士,这些谋士辅佐一代君主。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谋士的存在,君主才能够建立王朝大业。在历朝历代中,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谋士,那么在三国时期,出现的优秀谋士就更多了。比如说诸葛
Q版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诸葛亮连着六次北伐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被司马懿给挡了下来,最后还把自己的命给丢了,这么看来司马懿是要比诸葛亮出色的,但是谈论两人的强弱不能光从两人的战绩来讨论,还要考虑到两人背后势
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胜一筹?从两人生前最后一计就可以看出
三国众多谋臣当中,诸葛亮和司马懿无疑是最为知名的两位,他们两人分别辅佐蜀汉和曹魏,也是一生的死对头。诸葛亮绰号为卧龙,相当的霸气,而司马懿的绰号为冢虎,也就是坟墓里的老虎,并不比卧龙差多少。与诸葛亮交
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孕育出了老子、孔子、孟子、鬼谷子等先哲圣贤,还诞生了像孙武、白起、韩信这样的战神,像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神机妙算的能人谋士等等。其中,有一种「”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