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

Posted 佤族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

2、佤族“摸你黑狂欢节”是怎样的 佤族节日

佤族民间艺术:沧源崖画是怎样由来的

沧源崖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糯良山、班考大山与拱弄山之间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1962年以来,已先后在沧源县中北部的勐来、丁来、满砍、和平、芒阳、勐省等地发现了11个崖画点。这些崖画大都画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沧源崖画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像、动物像、村落图、狩猎图、祭祀图、舞蹈图等。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沧源崖画采用平涂法,手法简练,生动传神。人体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画五官,但四肢却画的姿态多变,动感强烈。通过双臂和双足的种种不同姿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动内容。动物也是如此,虽然五官不清,但通过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征,也可以辨认出其种属。

沧源崖画图像多呈赭色。作画的颜料可能是用赤铁矿、虫胶和动物血调制而成的。根据专家们的初步研究分析,这些崖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佤族群众一直把它当作神物加以崇拜。

云南目前最早的崖画

至今为止,云南共发现了50多处崖画点,几乎遍及全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崖画群落,其崖画之多居全国之首。这个群落中,著名的有漾濞崖画、元江它克崖画、丘北崖画、永德崖画、中甸丽江崖画、弥勒崖画、麻栗坡大栗府崖画、路南崖画等等。这些崖画各具特点,富丽丰采。在这些崖画中,最早的崖画是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来、勐省两乡镇的勐董河流域,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从1965年起,人们已在这里陆续发现了14个崖画点,分布于沧源县的勐来乡、丁来乡、满坎乡、和平乡和耿马县的芒光乡等地东西长约20公里的范围内,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

沧源崖画的来由

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千百年来,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点燃香烛,摆上象征吉祥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沧源崖画”到底由谁而作?现在已无法考证,但种种迹象及研究表明,“沧源崖画”确系当地佤族先民所作。在沧源佤山,就有许许多多民间传说,讲述着古老崖画的故事:

有一种说法,崖画是一支在3000年前迁移到此的佤族队伍所绘,他们沿勐董河而上,到达勐省坝,在石佛洞中生活下来。为了给后来者留下路标,他们在沿途的石崖上描绘了各种生活场景,告诉人们他们在勐省坝的生活,希望后来者能循此找到他们,但始终没有等到。因而,崖画是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也是他们3000年的期待。

而据佤族老人讲述,在佤族民间保存着一幅内容与沧源崖画毫无差别的布画。传说中是一个叫艾惹的男孩在一座石崖中得到,这幅画教人类种植、饲养、建筑、各种技能等,如何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后来有人把画上的图案用牛血画在石崖上,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沧源崖画”。1966年,那幅布画还保存在勐来乡明良大寨头人家里,可惜在“文革”期间失去了踪迹。

佤族“摸你黑狂欢节”是怎样的 佤族节日

2009年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于5月2日至3日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隆重开幕,这个狂欢节是自04年以来云南沧源县着力打造的一个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于每年的5月1日到4日在美丽的佤族聚居地沧源举行。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摸你黑”是从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节日上,人们互相涂摸,互相祝福。摸给老人,祝老人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祝姑娘小伙爱情美满;摸给小孩,祝小孩健康成长。通过万众涂摸,祈得来宾游客开心快乐、万事如意,祈得佤乡人民幸福安康。被摸得越黑表示得到的祝福越多。“五一到沧源“摸你黑”,将黑色狂欢尽兴到底!”已成为很多游客每年的期盼。

狂欢节用的是纯天然药物配置的涂料,参加狂欢的人们互相涂抹,相互祝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古老的习俗,“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了沧源的旅游业。仅2008年,到沧源县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30余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1亿多人民币。目前,沧源佤族自治县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节庆盛况多次在国内知名媒体上广为传播,深受美、英、法、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广东等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被评为云南省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十大民族节庆”之一,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到沧源参加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不仅可以体验民族节庆盛会的欢乐气氛,同时也可以品味民族文化盛宴的多姿多彩和沧源自然风光的美丽神奇。

届时,人们不仅可以亲身参与摸你黑激情狂欢的美妙;同时,在气候四季如春、森林覆盖率高达70%的沧源,可以漫步著名的崖画谷鉴赏3500年前佤族先祖留给后人的神秘文化,更可以到中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后一个佤族原始部落翁丁寨做客,品尝佤王宴,体验古朴、独具魅力、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关参考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体调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

佤族民间故事:佤族“叫谷魂”有着怎样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佤族人民只靠打猎和采撷野菜来维持生活,还不知道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一些谷种,并且传授他们种植方法和技术...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揭秘“司岗里”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佤族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揭秘“司岗里”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

佤族木鼓是怎样产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佤族木鼓是怎样产生的?其又有何作用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佤族木鼓是怎样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在同一个村寨中有几个木鼓房的情况。现在的西盟,仅“司岗里佤族村庄”就存有上百只木鼓...

佤族木鼓是怎样做的?佤族木鼓文化是啥

木鼓是佤族独有的稀有鼓种。西盟过去的佤族村寨里置有一对木鼓,有的村寨一个村寨中聚居着几个族姓,就建有几个木鼓房。因此,在同一个村寨中有几个木鼓房的情况。现在的西盟,仅“司岗里佤族村庄”就存有上百只木鼓...

佤族的民间乐器都有啥?佤族乐器简介

短笛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