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
Posted 太守
篇首语: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拓荒者孙坚
吴武烈帝孙坚
孙坚(155-191正月初七)即吴武烈帝,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 ,孙坚追随右中郎将朱至河南镇压 。汝 、颍黄巾军退守宛城(今河南南阳),汉军合围,孙坚率众先登,城被攻破。后升议郎、长沙太守,又镇压当地起义。积军功封乌程侯。董卓专权,孙坚兼并荆州刺史和南阳太守两支势力,与袁术合军。袁术推荐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屯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孙坚率军讨伐董卓,善于用人,多次取胜。董卓欲与孙坚和亲,并许任孙坚子弟为刺史、牧守等,孙坚拒绝。初平元年(190),董卓胁迫汉献帝徙都长安 , 并焚烧洛阳。次年孙坚于洛阳城外战败董卓,攻克洛阳,得汉帝所遗传国玺。当年奉袁术命,率军征荆州刘表,为刘表部将黄祖兵士射死。
父亲:孙钟
母亲:未知
配偶:吴夫人、吴国太
子女: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孙尚香
兄弟姐妹:孙羌、孙静
【历史概况】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俊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后来创建了东吴政权。
【演义概况】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将华雄击败;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中埋伏而死。
【历史评价】
陈寿评论说:“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三国历史 历代帝王三国之吴国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为丞相,孙权倾朝野,遂除孙。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其妻为朱皇后。
孙休武功方面,无甚建树。曾图先统一南方,永安七年(264年),趁蜀中无主,西征巴蜀,屡败屡战。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语,尚能书;当年以三十岁英年早逝。侄孙皓继位。 孙休为孙权第六子,继父孙权、弟孙亮后成为吴国第三任皇帝。
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为丞相,孙权倾朝野,遂除孙。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
孙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武功方面,无甚建树。曾图先统一南方,永安七年(264年),趁蜀中无主,西征巴蜀,屡败屡战。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语,尚能书;当年以三十岁英年早逝。侄孙皓继位。
孙休为孙权第六子,继父孙权、弟孙亮后成为吴国第三任皇帝。
孙休-家庭成员
妻:
朱皇后,谥号景皇后,朱据女,262年立为皇后。
子女:
孙 (雨+单,音湾):孙休长子,262年立为太子。266年为孙皓所杀。
孙 (雷+大,音公):孙休次子。266年为孙皓所杀。
孙(音mang):孙休三子。
孙 (亠+先+夂,音褒):孙休四子。
孙休-人物事迹
吴景皇帝讳休,字子烈,大帝六子也。年十三,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四月,大帝薨,休弟亮承统。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要地,徙休于丹杨郡。太守李衡数侵休,诏徙休会稽。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
亮废,己未,孙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休初疑,楷、朝具述等所以奉迎本意。留一日二夜,遂发。十月戊寅,进及布塞亭。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事,率百僚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己卯,休乘辇进便殿,群臣再拜称臣。休谦不即御坐,止东厢。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是岁乃魏甘露三年也。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封大将军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又诏免丹杨太守李衡之罪。己丑,封孙皓为乌程侯,皓弟德钱唐侯,谦永安侯。十一月甲午,风四转五复,蒙雾连日。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休恐其有变,于丙申、戊戌、壬子发数诏,数加赏赐。顷之,休闻逆谋,阴与张布图计。十二月戊辰腊,百僚朝贺,公卿升殿,诏武士缚,即日伏诛。己巳,加布为中军督,封布弟为都亭侯,给兵三百人,弟恂为校尉。又诏立五经博士。
二年春正月,震电。三月,备九卿官,发诏增强国力。
三年春三月,西陵言赤乌见。秋,用都尉严密议,作浦里塘。会稽郡谣言王亮当还为天子,而亮宫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有司以闻,黜为候官侯,遣之国。道自杀,卫送者伏罪。以会稽南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
四年春五月,大雨,水泉涌溢。秋八月,遣光禄大夫周奕、石伟巡行风俗,察将吏清浊,民所疾苦,为黜陟之诏。九月,布山言白龙见。是岁,安吴民陈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
五年秋七月,始新言黄龙见。八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雨单)为太子,大赦。冬十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帝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道艺。曜、冲素皆切直,布恐发其阴失,令己不得专,因妄饰说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学,群书略遍。所见不少也;其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今曜等人,但欲与论讲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纵复如此,亦何所损?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备之。不须曜等然后乃解也。此都无所损,君意特有所忌故耳。」布得诏陈谢,重自序述,又言惧妨政事。休答曰:「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此无所为非,而君以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不图君今日在事,更行此于孤也。良所不取。」布拜表叩头,休答曰:「聊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如君之忠诚,远近所知。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君其终之。」初休为王时,布素见信爱,及至践阼,厚加宠待,专擅国势,多行无礼,自嫌瑕短,惧曜、冲言之,故尤患忌。休虽解此旨,心不能悦,更恐其疑惧,竟如布意,废其讲业,不复使冲等人。
相关参考
孙亮(243年-260年;在位252年-258年),字子明,是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在位六年。由于他后来被废黜,故史称吴废帝;亦有史家根据其被废黜之后的爵位称之为会稽王。 孙亮是吴大帝孙权最
吴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吴国皇帝,在位六年。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次辞让而受,改元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
东汉末年名将孙坚又称什么之虎孙坚,生于155年,卒于191年,东汉末年名将,三国中吴国的始祖,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在三国中,不要只知道曹操、刘备、诸葛亮,还应注意其他的英雄,比如勇猛、重
东汉末年名将孙坚又称什么之虎孙坚,生于155年,卒于191年,东汉末年名将,三国中吴国的始祖,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在三国中,不要只知道曹操、刘备、诸葛亮,还应注意其他的英雄,比如勇猛、重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初平元年(190年)诏为荆州刺史。在当地豪族支持下,据今湖南、湖北等地。后为荆州牧,封成武侯。据说刘表身材高大(有一米八几),面目清秀,是江南八俊之一。他的
蜀汉烈祖昭烈帝刘备 官职:安喜县尉——平原县令——徐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益州牧——汉中王——皇帝 字玄德,号汉昭烈帝,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族,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
曹髦(241-260)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
谈南线战事之前,不得不先简单介绍一下孙坚这个人,因为他毕竟据有将来三国之一吴国的太祖位置,也可以说,孙坚就是吴国的国父,是孙坚创下了吴国的家底。孙坚是吴郡富春人,打小就有勇有谋,我们在十七岁时大概还坐
刘表截杀孙坚不继续追杀孙坚残部。而是以取得全胜的机会去换取一个败将。虽说此举表现刘表重情重意,但以一个以一统天下为目标的诸侯实乃荒唐之举。如果刘表把孙坚残部一举消灭,或许以后就没有吴国,三国之史也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