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大明奇案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大明奇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大明奇案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朱元璋对他的行为也是忍了又忍,但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从蓝玉凌辱元祖的老婆,到命士兵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这两件事情已经让朱元璋非常恼火。他把梁国公的梁字改成了凉字,蓝玉虽已意识到朱元璋的不满,但是以他的个性是不干出点大事不会甘心的。他仍然继续我行我素,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兵权上,命自己的亲信为官员,来增长自己的军势。
朱元璋对他的其他行为百般忍让,但是如果触及到兵权和统治方面的,那他是不会做出半点退步。面对蓝玉如此嚣张的行为,朱元璋开始思考如何处理这个人了。不过多久,蓝玉又做出了一件令人十分吃惊的事情,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封他为太傅的官衔,但是蓝玉并不满意,他竟然在众多人面前大叫,称自己功劳之大为何不能封太师。朱元璋听到后再也无法容忍了,认为再不治蓝玉他会越来越得寸进尺,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他的府内搜出了近万把武士刀,朱元璋很快就下令逮捕蓝玉,以“谋反罪”将其处死,抄家产,株三族。
很多观众看了电视剧《朱元璋》后,对蓝玉的英勇神武、大将风范给吸引了,尤其是他血战洪都的场景更是印象深刻。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蓝玉是否真的跟敌军大战了一百多天?电视中的故事情节还是有待考察的,下面请看对这场战争的分析。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镇守洪都。洪都保卫战就发生在朱文正任命的期间,史料中记载陈友谅在趁着朱元璋出兵援助安丰之时,发动在江南地带的战争,洪都就是他想要攻下的第一座城市。陈友谅自认为敌军江南兵力不足,攻下洪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朱文正的高超的作战指挥能力。
当时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军队攻打洪都,而朱文正的军队却只有四万人,两边力量如此悬殊让人不寒而栗。朱文正按照朱元璋所说的计谋沉着应战,顽强抵抗陈友谅的军队。当时,城墙有多处被攻破,朱文正的军队既要打仗又要筑城,伤亡惨重,但凭着朱文正卓越的指挥能力,冷静沉着地应战,坚守洪都85天,为朱元璋南下赢得了宝贵的机会,最终朱军战胜了陈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场战役是历史上比较有标志性的战争,也为朱元璋建立明朝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那当时蓝玉在做什么呢?在洪都大战的期间,蓝玉跟姐夫常遇春去了北部抗战,那时的蓝玉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士兵,因此守洪都的主要人物并不是蓝玉,而是朱文正。
蓝玉之死,一方面是朱元璋刻意打压的结果,一方面也败于自己的性格。所以说,大家一定要保持谦逊的性格,迎接更好的人生。
世界历史 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灭三族
在古代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不是特别好,因为其大规模的诛杀功臣和著名将帅,是个狠毒的皇帝,以至于到了朱棣谋反,朝中无将可用。尤其是洪武后期的名将蓝玉,被朱元璋凌迟,还灭了三族,牵扯的人多达好几万。那么朱元璋为何对蓝玉如此痛下杀手呢?
其实啊,朱元璋在第一波老臣,名将被诛杀后,着重培养蓝玉,可以说是想将留给后代皇帝的。因为,早在胡惟庸谋反案件的时候,就有人供出来,胡惟庸和蓝玉那是一党,走的很近。按照朱元璋的性格,那是肯定要杀的。但是,朱元璋却对蓝玉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而且还封他做了征虏大将军,其在兰州处理军事的时候,因为从马上摔下来,受了点伤,朱元璋还亲自写信问候。可以说,朱元璋其实是没有杀蓝玉的心的,相反还很信任他。但是最终动了杀机,还是蓝玉太过分了,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的权威,主要是4件事,3件隐情。
第一,僭越之事。
最典型的就是霸占北元皇帝的妃子。按照古代的规定,这一般战场上的俘虏将军是可以处置的,但是涉及到皇帝的后宫妃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任意践踏的。这个权利只有皇帝有,但是蓝玉竟然将北元皇帝妃子玷污,还使得其屈辱自杀了。
这其实是僭越啊,你霸占北元的妃子,那是啥意思,是要做皇帝么?而且在回军的路上,因为喜峰关守关士兵没及时来迎接,竟然拆了喜峰关。这喜峰关那可是皇帝的军事重镇啊,连皇帝都不敢说拆就拆,蓝玉竟然直接拆了,这是什么意思?还把朱元璋放在眼里么?
第二,皇帝管不了了。
最典型的是三件事,一是,蓝玉手下的兵朱元璋竟然掉不动,而他们只听蓝玉的。二是,蓝玉打仗经常直接提拔士卒,军官,不跟皇帝打招呼。三是,竟然敢违抗朱元璋的命令,违诏出师,更是大不敬。也就是说,朱元璋都管不了你蓝玉了,那还留着你干嘛?
第三,对皇帝不满了。
蓝玉因为北伐大胜,心里想的是皇帝要封他做太师,但是最终朱元璋只封了个太傅。蓝玉十分的失望,从此经常在其他官员面前说:“自己的功劳难道还当不了太师么?”而且是牢骚满腹,开始对朱元璋不满了。皇帝管不住,还对皇帝不满,这种武将朱元璋能不杀?
第四,确实谋反了。
朱元璋对于蓝玉的提防,使得蓝玉也有所察觉,知道皇帝开始怀疑自己了。因此,为了不想跟之前的那些名将一样束手就擒,蓝玉确实开始准备了。和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等,还有自己的部将密谋造反,干掉朱元璋,这个事情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指挥蒋瓛报告朝廷。
朱元璋才下定决心杀,将蓝玉磔于市,其实就是一块一块割,跟凌迟效果一样的,还灭了三族,牵扯的部将更是杀绝。可以说,蓝玉身为名将,本身功高震主,但是却这么张扬不给朱元璋台阶,不死那才怪。而且在霸占妃子,强拆喜峰关的事情上朱元璋已经给了警告。但是,蓝玉似乎没听懂,还是那么嚣张,死十次也不为过啊。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蓝玉,明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苗族人,出生于丹口镇上的一个小山村。后因战乱而北征,跟随父亲定居于安徽定远。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妻子,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起义军首领,蓝玉从此跟着常遇春起兵打仗。常遇春十分
...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实蓝玉之死早就有征兆了,当初宰相胡惟庸造反,就有人供出蓝玉和胡惟庸有密谋,不过当时朱...
...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实蓝玉之死早就有征兆了,当初宰相胡惟庸造反,就有人供出蓝玉和胡惟庸有密谋,不过当时朱...
文/午夜鉴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个朝代都是建立在血流成河的征伐之上的,朱元璋的大明江山也不例外。朱元璋最敬佩的人是刘邦,两人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于草根,却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
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看在朱元璋眼裡
蓝玉,安徽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之妻弟,早年在常遇春部下为偏将,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军中颇有名望。《明史》称赞他“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他,因而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由管军镇抚
在各朝中,开国的功勋都是深受皇帝信赖的大臣,很多人是从年轻的时候就追随皇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当江山坐稳后,这些功臣也会被一一封赏,并被授予高官厚禄。而在明朝时,朱元璋信奉“治乱世用重典”
内蒙古东北部有个美丽的城市呼伦贝尔。为啥叫呼伦贝尔呢?因为两个湖泊,北边的是面积2339平方公里的呼伦湖、南边的是面积608平方公里的贝尔湖。不过,贝尔湖是两国共有,蒙古占据了大部分,咱们国家只占北边
蓝玉案指的是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提高自己的震慑力而诛杀了一代功臣蓝玉的重大事件。蓝玉是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能臣之一,但是到了后期蓝玉自信心过度膨胀,不仅触犯了许多的律法,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成...
蓝玉案是朱元璋晚年的一桩大案,凉国公蓝玉被以谋反罪处死,他的家族同僚乃至亲朋一万五千多人被处决,蓝玉的皮被剥下来,剥皮实草,当做教材送往全国各地展览,并命令蓝玉唯一幸存的女婿收藏这个标本。蓝玉是明初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