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国演义为何说乐进在合肥之战表现不佳?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其容貌短小,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为其帐下吏,后来乐进回本郡募兵,共得千余人,还军后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乐进一生征战无数,与于禁都出身于行阵卒吏,如果不是有曹操这样的识才者,这两位最活跃的武将就将永恒的被埋没。乐进在赤壁之战以前表现活跃,赤壁之战之后除了合肥之战,几乎在《乐进传》找不到其他详细战功(仅有一句“数有功”),可能是历史记载问题,而不是乐进本身的问题。由于历史记载乐进参与的战争并无详写,能体现其威猛的只有两个,第一,名将淳于琼是被乐进力斩,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交锋添上一笔;另一个便是合肥之战。人们说合肥之战乐进的表现不佳,这基本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的逍遥津之战的雏形来自于《资治通鉴》的记载。
首先,屯合肥乐进、张辽、李典共同是主将,而不是张辽统领乐进、李典,原因有以下几条:
1,张辽的资格够不上统率乐进,张辽此时还是杂号将军,而乐进早已经是右将军。
2,《张辽传》、《乐进传》、《李典传》对此事的记载都把屯合肥的三人名字说得很明白,连接词是“与”而非“从”或“督”。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比如李典从夏侯惇据刘备,张辽督张郃、牛盖讨伐陈兰等。
3,曹操的信是直接对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进行部署。
4,张辽出战需要征求李典同意,如果张辽是主将则大可不必。
由此四条,大可说明张辽并不是主将,守合肥几个年头的功劳可以平分与张、乐、李。
在《资治通鉴》里,乐进由骁果变成了软弱。张辽要出战,“进等莫对”,乐进居然说不出话!这里是说不通的,因为:
其一,因为乐进本来就是守城的,被勒令不战,乐进是没什么顾虑的;其二,因为《三国志·乐进传》、《张辽传》、《李典传》都没有乐进说不出话的记载,只是三国志张辽传在张辽说完话之后有一句“李典亦与辽同。”,由这句话索隐出“乐进不与辽同”,因而才有“进等莫对”的说法。对照历史,不具有可靠性。
所以乐进在逍遥津之战并不是一位软弱的将领,他也以他的坚守免除张辽,李典的后顾之忧,三个人都有功劳。乐进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攻战中每每捷足先登,冲锋陷阵。在后期为荆州的守护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评为“骁果”的将领。可怜不知历史出了什么阴差阳错,乐进的身后名不但比不上身前名,而且与他的实力完全不成对应。
战功显赫的五子良将之一乐进为何就名气不大?
曹操手下有很多名将,乐进便是其中的一个。在当时的情况下,乐进与张辽徐晃于禁张郃同列,是战功赫赫的人物。
可是翻开三国志或三国演义,乐进的故事并不是太多,如果不是他在曹军中的地位,我们反而忽视这样一位名将的存在。
史书记载,乐进这个人不是帅哥,他的相貌平常,个子短小,看来是一个不太显山露水的人物。像这样的人物,如果没有出众的才能,何以能让唯才是举的曹操倾心。
乐进胆子很大,智谋很高,早年在曹操手下只是一个很普普通通的士兵,曹操讨伐董卓的时候,乐进回到老家,招募到士兵千余人,从此成为曹操非常信任的将军。
乐进这个人一生征战无数,在濮阳战吕布,在雍丘破张超,在苦县败桥蕤,往往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曹操攻打宛平的张绣,攻破下邳的吕布,乐进都是主力。讨伐小沛的刘备,乐进也是主力,只不过演义没有渲染,他与对手是如何挥刀杀敌的,可能他的功劳多在运筹帷幄,算得上一员儒将。
作为曹操最露脸的战役,乐进也积极参与。就是袁曹的官渡之战,曾一举斩掉对方名将淳于琼。攻打袁谭的时候,斩掉对方将领严敬。建安十一年,曹操上表汉献帝时,极力称赞他与张辽于禁说:“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大意是说,这几个人物都是武功盖世,计谋周全的人物,而且忠义无双,克敌制胜。率兵大战总能创作良好的机遇。这几个人物,处事公允,且手不释卷,实在是军人的楷模,于是拜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三国志载,乐进曾经在荆州,守襄阳时,战败名将关羽,以致南郡诸县的人物纷纷投降,又攻打刘备手下的杜普与梁大,都取得了胜利。攻打孙权的时候,假进节。这一点很厉害,在当时的地位远远高于张辽徐晃诸人。
曹操赤壁大败的时候,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守合肥,三人同仇敌忾,摒弃前嫌,险些擒了碧眼儿孙权。可惜,建安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乐琳作战也很果断,曾任扬州刺史。
这么看来,乐进很厉害,可是为什么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仅是小小的二流货色呢。
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爱屋及乌,曹营的大将张辽徐晃等人平时与关羽交厚,因为喜爱关羽,自然也对这样的人物多一份关爱。而乐进与关羽没有过多的来往。
其二,这个人不是蛮干型的人物,他不会像许褚那样光着膀子给别人大战,尽管了老百姓喜欢这样的似乎野蛮的打法,可是军事作战要不得。
其三,乐进消灭的都是不太著名的小角色。他与张飞关羽黄忠马超之类的名将很少有对手下戏,在演义的渲染下,这些人物乃至他们的对手,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其四,乐进见长可能是谋略,但是曹操手下谋士如雨,又加上曹操本人又是个多谋善断的人物,以致于禁就没有太大的光芒。
但是,于禁的确是一个厉害的角色,可惜死得很早,要不他的历史可能更精彩。
相关参考
>合肥之战>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合肥是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
看完《三国志·乐进传》可以发现,陈寿对乐进的记述非常少,而且裴松之没有备注一字一句。再看内容,都是流水账似的,某时某地破敌,没有张辽徐晃的经典战役,也没有像于禁张郃的名气,他凭什么能跻身五子良将之列呢...
看完《三国志·乐进传》可以发现,陈寿对乐进的记述非常少,而且裴松之没有备注一字一句。再看内容,都是流水账似的,某时某地破敌,没有张辽徐晃的经典战役,也没有像于禁张郃的名气,他凭什么能跻身五子良将之列呢...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
张辽突袭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大将,自从与关羽共同解了白马之围以后,深受曹操重视,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战功赫赫,他指挥作战的兵法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张辽突袭,出其不备,战无不胜。张辽画像张辽突袭的战争中,最
一、求个关于团结的故事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兵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2.管仲和鲍叔牙。
在三国历史上,南郡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弄一个名次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为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
赤壁之战刘备赤壁之战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清楚,但是真正了解赤壁之战的并不多。赤壁之战是三国里面非常受人欢迎的典故之一。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争当中,曹操的实力大减,但是吴和蜀的政权战时得
乐进(?-218),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