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

Posted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

2、徐庶离开曹营后怎么样了

在悲愤中离开了尘世 行走在大雾中的荀子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升起。就在行走于淄水河畔的那个清晨,他写下了卓绝千古的《劝学》,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劝勉人之向善。

荀子所在的那个时代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一群衣袂飘飘的布衣学者,与所有人一样生活在蒙昧荒凉物质匮乏之中,他们是怎样洒然超脱了世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颗颗璀灿明星的?这真是个天大的奇迹!困惑之余,我不断地去读荀子那篇惊世骇俗的《劝学》,渐渐又回到了他生活的时代。

是谁第一个发现靛青制作的方法?是谁正看着一瓢水凝结成冰?是谁发明糅木为轮?先人穴洞而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对电闪雷鸣,惊恐万状,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希望和绝望。就是在这样难以想像的困境中,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天奇迹。荀子面对先人的创造毫不犹豫,手执刻刀,在昏暗的灯光下,用尽心血一笔一画刻写在竹简之上。

我的眼光一直注意着《劝学》中的这一句话:“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这十二个字让我心潮起伏,思绪翩翩。细细揣摩,古人聪明才智纤毫毕现。

我猜想,荀子时代先人已经发明了墨斗,知道了制作木车的方法和用规矩量圆方的技巧。这三项了不起的发明是怎样进入荀子视野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技艺的确令人感到吃惊。墨斗是木匠必备之物,一根墨线可把木材量得笔直。木制圆形车轮装上木箱大大方便了人们运输物品,这种原始而又充满智慧的技艺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还在使用。规量圆、矩量方使人们懂得了世界的本原——方与圆的组合。荀子表面上是在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但也是在用两千多年前的民族智慧启迪着后代人。我们真的应该真诚感谢这位智者与圣人。

荀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孜孜诵读,那些让它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经》,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这些经典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要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荀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弹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

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音,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上。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辞绝。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

荀子无奈地离开秦国,前去楚国。楚王听完荀子的一番陈述,感到有些茫然,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决。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说客,楚王感到一丝怜悯,言不由衷地让荀子去就任兰陵令。就这样,荀子来到兰陵,内心有点悲哀和凄凉。一番周游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里着实有些不甘,但同时又有点庆幸,就先在兰陵实现自己的治国之梦吧!这天夜晚,他开始规划宏伟蓝图,召官员,约下吏,制条例,定规章。第二天,他骑着头小毛驴,穿街走巷,遍访百姓,风餐露宿,行走无踪。兰陵,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古镇遍布了荀子的足迹。荀子治理有方,再加上风调雨顺,几年下来,士民殷富,明礼知方,四面八方的百姓如水之归海,纷纷前来,争相归附。这让楚王感到威势大减,很不舒服。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一纸令下,荀子免官。失望的荀子回家闲居,在悲愤和绝望中离开了尘世。

荀子时代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走,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带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容颜憔悴,凄然而逝。而今山东临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运女河西岸的一座古冢成为他灵魂的栖息地,墓碑四周,田野空旷。朔风惊寒,酷暑连天,这座古墓就那样静静地毫无声息地堆在那儿。荀子连同他的思想早已埋在荒烟寒波之中,萋萋的荒草和茂盛的庄稼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远方的枯树枝干上,一只乌鸦仰头望天,声声凄厉的悲鸣似乎倾诉着我们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

徐庶离开曹营后怎么样了

在三国时期,每个人的身份都不同,在战乱的年代中,有些人物因亡国最终早早结束。有些人却流亡,而有些人却投靠其他国家。当然这其中有些谜团让人不解,下面本站网小编将和大家说说,三国历史中的三大疑团:徐庶离开曹营后怎么样了?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避难,化名为单福,在新野遇到刘备,任为军师。

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穷落拓之际,兵不满千,城仅新野一座,将止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数人而已,面对的则是方才平定了袁绍,气势正旺的曹操。为了使刘备能够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有站脚之地,为使刘备能够在兵劣势危的局面下有争雄之心,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巧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从而为后来的诸葛亮出山,实施‘天下三分’的计划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只是可惜,如此聪明的徐庶,孝顺之心被人利用,在帮助刘备数月之后,为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地骗到了许昌,此举不仅使贤良的母亲失望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也使曹操只落一场空欢,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其实,最让读者惋惜的还是,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从此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效仿的用兵之法。

关于徐庶的结局,书中交待:在赤壁大战前夕,庞统过江巧献连环,为躲避战火的硝烟和曹操的迫害,徐庶听从凤雏之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造反兵犯长安的谣言,主动讨令,与大将臧霸一起,脱离了战场西去长安,从此,在风云变幻的三国史诗中,徐庶就像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永远地消失了踪影。

徐庶离开曹操之后,到底去了哪里?是终生隐居在山水林泉之下,还是一直注视着魏蜀吴之间的纷争?真不愿意相信,如此充满智慧的徐庶,就这么轻易地退出了三国这样一座可以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这似乎不合情理,也不符合徐庶的人物性格。

不久前,看到一部有关三国的评话,倒是对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去向做了交待,颇具意味似可一听。该书写到:徐庶和臧霸离开赤壁之后,来到长安,因为原本就是自己造的谣言,所以必然没有战事发生。一天,徐庶独自一人外出闲走,在山谷中发现一具头脸俱为野狼所伤至死的尸体。于是,徐庶计上心来,脱下自己的服饰,换上死者的衣冠,金蝉脱壳飘然而去。

曹操赤壁大败返回许昌后,听说徐庶为狼所噬的消息后既好笑又痛惜,从爱才的心理出发,终生派人守护徐母之墓。至于徐庶,后来在三国中还有出现,就是刘备为关羽报仇伐吴之时,虢亭大战,关兴追赶吴将潘璋,夜宿山庄,遇到一位长者供奉关羽之像,这位老者,据说就是隐居的徐庶。

以上之说,明显有演义的成分,可信度不高,但是对于徐庶这样一位有智有情的人才来说,我却宁可相信这是真的。

》》》》相关文章推荐

荐:

三国历史中的三大疑团:貂蝉最后的结果如何

荐:

三国历史中的三大疑团:徐庶离开曹营后怎么样了

荐:

三国历史中的三大疑团:凤雏为何能与卧龙齐名

相关参考

三国大将关羽败走麦城经过

关羽败走麦城我们都知道关羽这个人,这不只是源于他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由于在尘世之间流传着的关于他的各种各样的故事。要不然小说中的人物那么多,我们怎么就单单记住了关于这个人,而记不住其他的人呢,而且这还

徐庶离开曹营后怎么样了

在三国时期,每个人的身份都不同,在战乱的年代中,有些人物因亡国最终早早结束。有些人却流亡,而有些人却投靠其他国家。当然这其中有些谜团让人不解,下面本站网小编将和大家说说,三国历史中的三大疑团:徐庶离开

白居易的退休人生远离尘世是非住豪宅

现在回头去讲白居易晚年半退休后的日常活动舞台,即履道坊的宅第状况。这我要调出白居易写于八三0年的〈池上篇序〉,他如何介绍其宅第结构,如下:该文本先指出家宅在洛阳城偏东南区块,是风景殊胜之社区。这区块中

水浒中谁最先离开梁山?其中暗含了什么智慧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他的师父罗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的世外高人。公孙胜抱负远大、志在千里。他学到一身本领后,不甘心在深山古刹

在《使徒行者》中行走與救贖

1.我把打火機橫放,讓火機上的滾輪在牆上划出一道弧線。几絲火星彙集起來,形成一小團火苗。我用它就勢點燃嘴裡的那顆煙。我喜歡香煙在火機中燃燒自我,它會釋放出繚繞而糾纏的煙霧。在一片煙霧裡,人可以隱藏自己

关于荀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荀子是什么关系

荀子的故事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把儒家思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位儒学大家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波折。他的故事也让人们读来感到悲凉。荀子荀子小时候就比别的孩子聪明,自幼就饱读诗书,其锐智也

冻,也不冻——冻土中的冰和水

荀子在《劝学》里有一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简单明白地说明了冰与水的关系:冰是由水变成的,而且比水更寒冷。但是,这位老先生并没有告诉后人水到底要多「”寒冷”才会变成冰,那时候还没有准确的温度概念

大唐第一多情天子

  安史之乱将沉浸在太平繁华美梦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坛,老朽没落的唐玄宗在无奈失落中死去,悲愤的唐肃宗苦苦支撑了六年也一命呜呼,这爷俩将一个超级大乱摊子扔给了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762年),专权的

荀子的学生,荀子的学生中有哪些是比较著名的

荀子的学生中有哪些是比较著名的?儒家的,可惜他的两个最著名的学生,韩非和李斯却成了法家的大师,不过荀子的思想与孔孟非常有区别,后世人都对他儒家的纯粹性表示怀疑。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揭秘八仙中的吕洞宾与何仙姑仅仅是生死之交吗

在这斑斓缤纷的尘世之间,对于吕洞宾这个名字,可谓是上至一百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孩童都知道的人物。在许多的地方甚至还把他的画像当作神明一样来供奉,并且香火的旺盛程度和在人们心中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