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Posted 中郎将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建安七子”之一应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应 [yīng]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
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人物简介
应玚的祖父,伯父,均是当时的儒者,他的父亲应珣,做过司空掾。他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玚初来邺都时,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又转平侯庶子,后做五官中郎将文学,建安二十二年,死于流疫中。
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很少。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曹丕称赞应玚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
生平
应扬生于书香世家,长于辞赋,曾被曹操聘为掾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诗作不多,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多写离居飘零之感,曹丕说他“和而不壮”。与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
历史人物 应玚的应玚的生平简介_应玚的事迹
本 名:应玚
别 称:字德琏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汝南南顿
主要作品:《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灵河赋》、《征赋》、《撰征赋》
主要成就:建安七子(邺中七子)之一
应玚的人物介绍
应玚(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 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相关参考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
...-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
【建安七子是谁】建安七子之首是谁建安七子简介 所谓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时期涌现的七位文学大家的统称。建安七子主要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七人,他们对诗、词、歌、赋、文的发展都作出
建安七子,是东汉时代令人钦佩的一群才子。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才华就更出类拔萃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壮卓绝,他写出来的诗也成为后世的传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多少关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资料呢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是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长史。汉献帝迁都长安后,王粲也迁移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对王粲的才华感到惊异,极为赏识。 王粲17岁时,就被司徒所征召,朝廷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因为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
三国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有文才,善为诗文,“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
...,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
孔融是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同时,孔融还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家学渊源,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孔融天资聪颖,“幼有异才”,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有许多“光辉事迹”。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家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