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思想家董仲舒简介

Posted 董仲舒 思想家

篇首语: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前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思想家董仲舒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思想家董仲舒简介

2、汉朝历史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思想家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大学者。董仲舒从小就好学,所以有着丰富的学识,后来开课教学之后,很多人都慕名来学习,因此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和汉武帝的交流之中董仲舒提出了名传千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汉朝有名的思想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个有着丰富的藏书的地主家中,所以董仲舒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很高的学识,逐渐的董仲舒的名声传了出去,董仲舒就趁势招了很多的学生,因为董仲舒学问高深,讲学讲的好,所以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了官员,而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董仲舒被汉景帝封为博士,专门负责传授学问。

董仲舒被封为博士之后,他就到处开坛讲学,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教学上所以董仲舒一直都没能回家,因为这样因公废私的举动,董仲舒受到了当时学子的敬佩,很多人都尊他为老师。

后来汉武帝继位之后,大肆招贤,董仲舒也成为了汉武帝的座上宾,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了有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一展所学,系统的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巩固皇帝的统治、论述了君权与神权的联系,并向着汉武帝提出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意见。汉武帝非常满意,就把他派到了刘非那儿去当宰相,刘非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因为董仲舒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在文人学子之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刘非对于董仲舒还是比较尊重的,不敢对他有什么怠慢,董仲舒在刘非手下当了六年的王相,在董仲舒的规劝下,刘非放弃了篡权争霸的想法,好好的治理自己的领地,一直风调雨顺。

后来董仲舒因此上奏宣扬他天人合一的学说,在奏章中大谈灾难,所以触怒了汉武帝,虽然最后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但是却丢了官位,之后董仲舒就专心于做学问、教学著书,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朝堂,但是每次有大事的时候还是会有人来向他请教,所以可以说董仲舒对于当时的朝廷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董仲舒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家庭中,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年少的时候,董仲舒常常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他的父亲一面高兴儿子好学,但是也担心着董仲舒会太过劳累,就决定在董仲舒的书房边上修建一个花园。

一开始花园刚开始修建,引来了很多的飞鸟蝴蝶,所以很多人都去那儿玩耍,董仲舒的姐姐也常常邀请董仲舒一起玩,但是董仲舒只是专心读书,头都不抬一下,后来花园建好了很多人夸赞这花园漂亮,但是董仲舒就是不去玩,只是一门心思的读书,就连中秋节的夜晚,大家都在花园中赏月的时候,董仲舒都没去,还在和老师一起研究学问。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大儒,他常年研究各家学说,对于儒家学说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他常常公开讲学有着很多的学生门徒,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尊重,就连朝廷也十分重视他的意见,他一心钻研学问,所以不喜玩乐,才会有这么一个三年都不看园子一眼的故事。

汉朝历史 创新儒学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创新儒学的年幼时就非常的聪明,常年沉迷于圣经贤传之中,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来说他一点也不为过。

董仲舒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他以“三年不窥园”的精神学习知识,终成鸿儒大师。

董仲舒天资聪颖,三岁就能背诗写字。虽然他生在富贵之家,可董太公从未娇惯他,四五岁时就循规蹈矩地管教他,七岁就上学堂念书了。《春秋正义》、《公羊义疏》两书记载,将《春秋》传卜商(字子夏),卜商授予公羊高,高传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与子寿。《孝经》说,子夏传与公羊氏五世,董仲舒、胡毋生同为子夏六传弟子,都是公羊寿的学生。当时广川国与齐郡中隔平原郡,公羊寿为齐郡人,小时候董仲舒就赴齐国向公羊寿学习《春秋》,学习孔子的儒学。

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相当于小学和中学的教育。董仲舒在董学村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也在此自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他读书的范围很广,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的书都读。

董仲舒受先秦时代知识分子观念的影响,满怀抱负,志在治国平天下,愿使满腹经纶化为治国安邦的韬略或国策,使天下百姓备受其智慧的恩泽。

董仲舒熟读涉及天下藏书,以酬报国之志。在他所读的书中,董仲舒认为《春秋经》是最适宜治国安邦定天下的。《春秋经》实质是一本记载鲁国历代帝王治国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的书。所以,董仲舒从小就熟研《春秋经》,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董仲舒少年时酷爱学习,成绩之优秀在董故庄一带是出了名的。他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冥思苦索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高招,在宅后修筑一个小花园,这样可以让孩子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后花园

是怎么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宅基地不小,花园可盖得大一些。头一年盖,园里绿草如茵、花香鸟语、蜂飞蝶舞。他姐姐次邀他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习孔子的《春秋》,背诵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里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小孩都去

假山上玩。小朋友们叫他,他连动也不动。他低着头,用笔刀在竹简上刻写文章,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邻村的百姓纷纷携儿带女前来观看。父母叫他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未理睬。八月十五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晚上董仲舒全家人都在吃月饼赏月,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董仲舒的踪影。他母亲急忙派人去找,到书房一看没有,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到董学村去找先生公羊寿研究诗文去了。

史记“三年不窥园”的典故即由此而来。也有“三年不窥园”的其他说法。有的说,董仲舒举家南迁到长安,因为他从小研究儒学,精通《春秋》。当时提倡儒学,下了一道令,即不懂儒学的人不能当官。

在后来董仲舒讲学的时候,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性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其亲传。其余弟子皆按受业的先后和深浅,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可见其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相关参考

历史名人读书的故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

汉武帝独尊儒术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故事。  董仲舒是西汉的思想家、政论家,还是个精通儒家学说的大学问家,他治学精勤,在景帝时曾做过博士官。董仲舒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时政治上的斋要,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思想核心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皇帝代表天的意君临天下,受命于天而进行统治,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

揭秘:哲学家董仲舒的思想,一切以君权为主!

揭秘:哲学家董仲舒的思想,一切以君权为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

胡适说董仲舒更像墨家信徒 因为他用墨家信仰改造了儒家思想

如果墨子和孔子在一个朋友圈,两个人看着对方的发言,能打起来。孔子说:「”君子就是要以义为最优先”,但他还说:「”义从哪来呢?从礼而来(礼以行义)”,而礼又是什么,大家就都很熟悉了。墨子如果给他留言说: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具体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具体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

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 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

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墨道法四家,最开始得宠的是法家,结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义不施...

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 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

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墨道法四家,最开始得宠的是法家,结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义不施...

独尊儒术第一人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史记·儒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