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Posted 国书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2、中国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有这么一种说法:最可悲的国家是半岛国家,因为他们几乎永远得不到安宁。看看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就能同意这种说法。

朝鲜,这个位于亚洲东北部南北长达两千两百华里的半岛,一百多年来一直到现在还继续在扮演着“东亚热点”的角色。而充满了战争和流血的现代东亚史的原点,就是从朝鲜半岛开始的。

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比相邻的中国吉林省稍微大一点,大约是黑龙江省的一半左右。差不多80%的面积是不适于农业的山地,土地也不是很肥沃,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应该说是并不起眼的半岛上的国家,在这一百多年里屡次被战火烧炼,是世界上爆发战争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一直到现在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集中密度最高的地区可能还是朝鲜半岛。

朝鲜和中国、俄国交界,隔着对马海峡和日本的九州相望。朝鲜半岛由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进入了殖民帝国主义的19世纪以后,成为大国角逐的竞技场就是当然的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朝鲜只是一个有时候会来朝朝贡,需要赏赐点什么的属国。出于“中央帝国”的威严和传统,大清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寻过什么经济利益,大清需要的是“拥有属国”这件事本身给大清带来的尊严;对于被困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里,做梦都想着温暖的南方乐园的俄国来说,朝鲜则意味着一个能通往南方的不冻港;对于刚刚明白当时统治着世界的丛林准则,完成了明治维新,急着要在这个丛林准则下得到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用一句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话来说,“朝鲜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剑”。

朝鲜自古以来就和日本交流密切。江户年间,日本只要换了将军就会有朝鲜通信使前来庆贺,顺便互通音信。日本的对马藩也是锁国年代的朝鲜除了宗主国大清之外唯一与之有贸易往来的外国。朝鲜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铜器、陶器、明矾、红绢、砂糖、棉花等;日本从朝鲜进口的主要是虎皮、熊皮、豹皮、狗皮等皮货和人参、鱼翅及熊胆、牡丹皮、黄芪等中药材。1876年全年贸易总额在30万日元,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大约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日本明治政府在成立以后就向朝鲜发出了新政府成立的通知,同时提出了通商贸易的要求,被当时执掌朝鲜大权的大院君拒绝。表面理由是明治政府的国书和江户幕府的国书格式相异,而且明治国书中的“天皇”,“天朝”等遣词用字属于“僭越”——“皇”和“天朝”只能宗主国的大清才能使用。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这些字在幕府政权的国书中都用过。真正的理由,一是还处于锁国状态之中的朝鲜不想把贸易活动扩大到对马藩之外,二是朝鲜对新成立的明治政权抱有本能的怀疑。朝鲜始终没有忘记,1592年到1598年之间丰臣秀吉的侵略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丰臣秀吉以后的江户幕府在250多年间没有向外进行侵略扩张,朝鲜朝廷怀疑推翻了幕府的明治政权也是很正常的。

国书被拒绝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一次有关征韩的大争吵,虽然主张征韩的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急先锋在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反对下下野,征韩没有征成,但这次争吵到后来居然发展成了一场叫做“西南战争”的大规模内战。可见朝鲜半岛对日本来说始终是迷人的诱惑。

1875年9月发生的“江华岛事件”,是整个东亚国家关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江华岛事件”

江华岛位于朝鲜半岛汉江出海口,是韩国第五大岛。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一百五十年来一直就是紧张的焦点。1866年因为大院君禁止天主教在朝鲜传教,法国人出动了800多兵力进攻江华岛,在伤亡了40多人以后,不得不悻悻退走,这就是所谓的“丙寅洋扰”。1871年,以“科罗拉多号”为首的五艘美国军舰为了四年前美国武装商船“谢尔曼将军号”( General Sherman)被击沉事件进攻了江华岛,在占领了一个月以后主动撤兵。这是所谓的“辛未洋扰”事件。

一个小国,居然能够两次击败西洋列强,拒绝本来要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然而,这两次侵略最后都是仅以“洋扰”而结束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法国还是美国,并没有真正准备入侵朝鲜半岛,因为在朝鲜半岛的前面,有着更加美味可口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市场。

然而日本就不同了。在十九世纪,可能朝鲜半岛的经济价值确实不大。但就像那份真伪不明的《田中奏折》所说:“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日本要想前往可口的中国大陆,就必须先通过不那么可口的朝鲜。朝鲜,是日本走向世界的第一块跳板。

但是当时无论是朝鲜还是大清都没有看清这一点。

俞天任:《浩瀚大洋是赌场》,东方出版社,2010年5月。

中国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至1895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企图独占朝鲜进而进攻中国的侵略战争,因战争爆发于夏历干支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为了对外扩张,制定了以掠夺朝鲜和中国为首要目标的“大陆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只有靠发动战争,为此日本进行了长时期的扩军备战:1890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31.6%,1892年又增长到41%,这在当时世界各国中亦属罕见;甲午战争前,日本已建成一支拥有22万人的新式陆军和一支拥有5万吨位的新式海军。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不断派遣间谍潜入中国,窃取清政府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并绘制了详细精确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三省和渤海湾在内的军用地形图;同时,日本政府又不断派遣人员以考察为名赴朝鲜、中国实地调查,并由此得出“一旦战争爆发,日本定能取胜”的结论。此外,日本还谋求取得英国的支持,故于1894年7月与英国修订条约,试图拉拢英国以抵制俄国,并使其疏远中国,以保证战争的彻底胜利。,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即不断寻找战争借口,制造侵华战争舆论。当朝鲜国内爆发农民起义时,日本侵略者便以此为口实,挑起了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战争。

1893年朝鲜发生大饥荒。次年1月,全罗道农民在“东学道”徒全臻准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提出了“除暴救民”、“逐灭洋倭”等口号,得到各地农民群众的响应; 4月,起义军控制了全罗道、忠清道和庆尚道,并向汉城进军。朝鲜国王决定一面向清政府乞援,一面向起义军求和。日本帝国主义却决意利用这场农民起义来发动其对朝鲜的侵略战争,遂一面暗中支持浪人组织“天佑侠”,以所谓同情者的姿态帮助东学道作战;另一方面,又竭力怂恿清政府出兵朝鲜“助剿”,并多次保证日本“必无他意”。6月4日,清政府正式同意派提督叶志超、总兵聂士成率2000余清兵相继开赴朝鲜,并于7日通知日本政府。

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已经正式决定出兵朝鲜,并拟定在东京设立战时大本营。6月5日,日本陆战队400人以护送驻朝公使回任和保护侨民为名向朝鲜进发,并占据了汉城。至6月底,驻朝日军已达1万人左右,远在中国所遣兵力之上;同时,日本海军又控制了朝鲜釜山到仁川的海域。

6月13日,鉴于东学党起义基本平息,朝鲜政府遂致函清政府请其撤兵,同时也向日本提出抗议,要求日军全部撤回;清政府也向日本政府提出共同撤兵的建议,但均遭日本拒绝。日本帝国主义一面加紧增兵,一面提出由日本、中国共同参与朝鲜内政改良的无理要求,企图借此控制朝鲜政府。面对日本的步步进逼,清政府一面直接同日本政府进行交涉,一面请求俄、英两国出面“调停”。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决心已定。7月23日,日军围攻朝鲜王宫,劫持朝鲜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朝鲜局势的恶化,迫使清政府决定派兵增援孤守牙山的清军。7月21日、23日,清政府命“济远”、“广乙”、“操江”三舰护送所雇用的英国商船“高升”、“爱仁”、“飞鲸”号,运兵开赴朝鲜。日本大本营获悉消息后,立即命令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率15艘军舰,从佐世保向朝鲜西海岸进发,准备偷袭中国运兵船。24日,日舰第一舰队司令坪井航三率“吉野”、“浪速”、“秋津洲”前往牙山口外丰岛海面集结,伺机拦击中国船只。25日拂晓,“济远”等舰驶抵丰岛海面,遭到日舰袭击,被迫自卫反击,但因仓促应战, “广乙”舰遭重创,死伤70余人,管带林国祥为免军舰被俘资敌,下令引火将舰焚毁;“操江”号因时速太慢,被日舰掳去;“高升”号被日舰炮火击沉。随即,日军出动小船捕杀已失去抵抗能力的中国官兵。结果,“高升”号上的1100名官兵除250余名死里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 “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水手王国成等怒发尾炮,重创紧追不舍的日舰“吉野”号;“济远”舰匆匆逃奔旅顺。至此,日本海军完全控制了朝鲜西海岸的制海权。而清军则断绝了通往牙山及仁川的海道,使驻守牙山的清军陷于孤立无援、腹背受敌的境地。

在日舰进行偷袭丰岛的同时,日军大岛义昌旅团长率主力3000余人,携山炮8门,自汉城向南开进,企图以同样手段偷袭驻牙山的清军。7月29,日拂晓,日军向驻成欢驿的清军聂士成部发动攻击。聂士成率部奋力抵抗,但清军主将叶志超不为后援,致使聂部战败,被迫撤离。日军遂占领成欢驿;叶志超则率部撤往平壤,其撤离沿途“残军饥疫死者相属”。

8月1日,清政府被迫下诏宣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发出宣战诏书,中日战争遂正式开始。

日本宣战后,陆军大将山县有朋率1.5万余兵力分四路进逼平壤;同时,日本政府把大本营由东京迁到广岛,日本天皇亲自坐镇。清政府在宣战以后也增兵朝鲜,由盛军总统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崑、奉天练军统领总兵左宝贵、奉天盛军总统丰成阿统率四路大军1万多人,于8月上旬先后抵达平壤,但清军在平壤却不作认真备战。8月下旬,日军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

9月15日,日军发起总攻。东路日军在大岛义昌旅团长率领下从正面分三路向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清军进攻。马玉崑率部迎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西路日军由野津道贯率领第五师团本队进犯西南门,遭到清军卫汝贵部的抵抗,日军被阻。北路日军由朔宁支队和元山支队7000余人分两路强攻玄武门—牡丹台。牡丹台是平壤的制高点,日军集中两个支队炮火轰击牡丹台守军,以掩护步兵进攻。左宝贵率军凭险拒守,用速射炮大量杀伤日军。但在日军强烈炮火的轰击下,牡丹台失守。左宝贵乃入城坚守玄武门山顶,登陴督战,在恶战中不幸中炮阵亡。日军用火炮轰塌城楼后,占领玄武门。当夜,叶志超率先逃走,清大军随即崩溃。16日晨,日军未遇任何抵抗便进占平壤城。清军大、小炮40尊,快炮及毛瑟枪约1万支,将弁私财,军士粮饷、军资、器具、公文、密电等,尽被日军掳去。

平壤失陷后,叶志超率清军向北奔逃,因遭日军于城北山隘堵截,伤亡2000余人,被俘数百人;途经顺安,又遭日军拦击,死伤枕藉。终于,叶志超放弃安州、定州、义州不守,渡鸭绿江退回国境,朝鲜全境遂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此后,战火便燃到中国境内。

17日,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清海军提督丁汝昌所率领的北洋舰队。双方激战5小时,互有损失。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基地。日军掌握了黄海、渤海制海权,遂由海、陆两路直逼中国本土。

10月下旬,侵华日军第一军攻人中国境内,陷九连城,占安东(今丹东),直入辽东腹地;第二军渡海由花园口登陆,直犯金州,南攻辽东半岛,11月7日进占大连,21日攻陷旅顺。1895年1月,日军组成山东作战军,向山东半岛进攻,海、陆两路夹击威海卫,于2月12日占据刘公岛,而北洋舰队则全军覆没。

日军节节进逼,迫使清政府乞求列强各国出面调停,并于1895年1月派全权代表张荫桓、邵友濂赴日谈判。但日本政府不顾外交惯例,羞辱并驱逐张荫桓、邵友濂两人。3月上旬,日军发动新的攻势,占据海城的日军分兵三路进犯,连陷牛庄、营口、田庄台。辽东半岛陷落,京畿大震。清政府被迫重新委任全权大臣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赴日本谈判议和,并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由此而大大加深。

相关参考

丰臣秀吉南洋扩张军事侵略计划 露梁海战的背景

露梁海战背景: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

日本和韩国历史问题

一、日本和韩国冲突是怎么回事早在明治初年,日本就提出“大力充实军备,耀国威于海外”的方针,随后逐步确立了向中国和朝鲜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继1875年日本军舰入侵江华岛的“江华岛事件”后,日本不

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二、朝鲜东学党起义

>  民族危机与东学道>>  日本的躁动跟国际形势也是有关的,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打败并强迫开放国门的亚洲封建国家,而重点目标就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清帝国)、朝鲜等地。

满清入侵朝鲜 丁卯战争打响第一炮

  明末期间,位处北方的后金(满清前身)与朝鲜国交恶,于1627年出兵攻打朝鲜,史称丁卯战争。  这场战役,后金由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领军,其所率军队兵分两路,先渡鸭绿江击败了明军的毛文龙,再往朝鲜北部

秦国第一次向中原扩张的内幕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秦国早期和中原并没有什么来往,中原的诸侯们也一直都把秦国人当作异族的犬戎一样看待。秦国要想把势力扩张到中原来,第一步策略就是和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但是后来,为了河西的这块地盘

万历遣军大胜倭寇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不久前,记

日本投降後做的第一件事,7萬良家女子的噩夢,美國大兵的天堂

日本投降後,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宣佈辭職,從而建立了日本歷史上唯一的皇家內閣。內閣首腦是東久邇稔彥,他在日本入侵中國期間犯下了許多嚴重罪行。他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也是日本皇室成員。在日本入侵中國期間,他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正是用人之际,德川家康为何却被留下看家

文/寂寞的红酒1588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灭了北条氏,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和自信心膨胀,很快盯上了一海之隔的朝鲜。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朝

甲午战争为何被称为国耻

这次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一个外交事件,战争的本质是就是中国和日本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朝鲜是清朝的属国,日本想要争夺它就是为了扩张原材料产地、掠夺资源,用来供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中国是陆地大国,历来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对明王朝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

万历年间的这场抗倭援朝战争,明朝不惜以亡国为代价,倾尽了举国之力来抗击倭寇,出兵帮助朝鲜来驱除日本侵略者,打击日本倭寇的侵略野心,最终将倭寇驱除。也正由于这场战争的失利,日本不但停滞了对外扩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