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年表

Posted 幕府

篇首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年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日本历史年表

2、关于日本刀历史的书

日本历史年表

日本历史年表

日本国的起源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西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於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相传在七世纪初,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於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一、远古、古代  

1、旧石器时代(前35000–14000)  

2、绳纹时代(前14000–400)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後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後的时期。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西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10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武器是弓箭,构成了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古迹是目前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  

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後,弥生时代来临。  

3、弥生时代(约前300–公元300年)  

西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传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其文化称弥生文化。1884年这种陶器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弥生时代在绳纹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约当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可分前、中、后期。弥生文化是在绳纹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大陆(包括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它首先出现于九州北部并逐渐向东发展,到了后期基本上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弥生时代普遍有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原始社会开始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与中国、朝鲜半岛交往频繁,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  

村落和农业、纺织:村落多建在河流附近的台地或平地上,周围往往设壕沟。房屋一般是竖穴式的,平面呈圆角方形或圆形。为了贮存谷物,建筑干栏式(见干栏式建筑)的粮仓,其遗迹在兵库县的田能、静冈县的山木和登吕等遗址被发现。村落附近有水田,以登吕遗址为例,它们被划分成许多整齐的长方形田块,用木桩和木板加固畦埂,水渠纵贯田间。除种植水稻外,其他农作物有瓜类、粟、豆类及麻等。农具除石、铁制品外,还大量使用木锹和木锄等,收割则多用石刀(镰)。与绳纹时代相比,狩猎和渔捞在技术上虽有进步,但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比重已大大下降。随着农业的发展,开始有了纺织业,织物是平织的麻布。普遍发现陶制和石制的纺轮。从奈良县唐古、爱知县瓜乡、大分县安国寺和静冈县登吕等遗址出土的木制织机部件来看,当时使用的是一种单综的原始织机。  

铁器和石器:铁器出现于前期,熊本县斋藤山遗址出土的铁斧便是例证。中期铁器普遍增多,种类包括锹、锄、镰等农具,斧、凿、锥、(简单的刨)等工具,刀、剑、戈、矛、镞等武器,以及鱼叉、鱼钩之类。但直到中期,石器的使用仍很普遍。与绳纹时代相比,打制石器显著减少,磨制石器大为增加,后者主要是斧(锹)、锛、凿、刀(镰)等工具和农具。福冈县的今津、今山和立岩发现专门制作磨制石斧和石刀的加工场遗迹,其制品在九州北部乃至中部地区广泛分布,可见磨制石器的制作已专业化。到了后期,由于铁器进一步普及,石器才迅速减少,乃至绝迹。一般认为,前期的铁器是从大陆输入的,中期和后期则主要利用输入的铁料在日本本地加工制作。  

铜器:主要为铜剑、铜矛、铜戈和铜铎。剑、矛、戈分“细形”和“广形”两类。前者系从大陆输入,发现地点主要在九州北部。后者是本地铸造的,形体庞大,铜质不良,不是实用的兵器,而是祭器,除九州北部以外,还广泛分布在四国、中国(本州西部)和近畿一带。铜铎是日本本地产的铜器,也属祭器,其分布范围在以畿内为中心的本州中西部和四国的东部地区,但在九州北部也发现了铸铎的范。铜镜主要是从中国输入的“汉式镜”(见汉代铜器),也有少数是从朝鲜输入的“多钮细纹铜镜”(见朝鲜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考古)。此外,还有本地仿中国镜而制作的“倭镜”。据研究,日本本地制作的铜器,铜料是由大陆输入的。  

陶器:陶器是弥生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称弥生式陶器。一般呈红褐或黄褐色,烧成温度约850℃。制作方法是泥条盘筑,经慢轮修整。器形大致可分壶形器、瓮形器、钵形器和高脚杯等类。由于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弥生式陶器的形制变化比较复杂。前期的器物属“远贺川式”(1931年首次在福冈县远贺川畔的立屋敷遗址发现,故名),花纹用篦尖刻划,或用贝壳押印。进入中期,“远贺川式陶器”衰落,代之而起在九州出现无纹陶器,在本州西部出现栉齿纹陶器,而本州东部的陶器则含有浓厚的绳纹式陶器的遗风。后期本州西部栉齿纹陶器盛行,影响及于九州,并扩展到本州的东部。最后,陶器上施花纹的风气衰落,便形成了与古坟时代的“土师器”相似的素面红褐陶。  

中国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弥生时代中、后期的日本,在《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有“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生口”(奴隶)。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景初三年(239)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中国交往。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即“九州说”与“畿内说”,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4、古坟时代(250–538)  

古坟时代(EraofGreatTombs),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  

4世纪,大和政权吸收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  

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并以“大化改新”为契机,著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本州岛南部,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为主,北海道则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後圆」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坟的周遭围绕著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称之「埴轮」。建筑这些坟墓需要花费大笔金钱,只有少数的统治阶级能够负担,目前发现有七十一座,钥匙孔形的古坟最常见,大阪的大山冢,又名「仁德天皇陵」据悉为全世界最大的古坟。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物品,到了後期,古坟里还有兵器和盔甲。  

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後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於此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历史时代。  

5、飞鸟时代(538–710)  

飞鸟时代(あすかじだい)约始佛教开始传入日本的6世纪前半叶,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6世纪初,武烈天皇去世后,缺乏皇位继承人,大伴金村从越前迎来男大迹王继承皇位,他就是继体天皇。当时,在朝鲜半岛,新罗、高句丽的势力扩张,威胁百济,并使日本在朝鲜南部任那发展势力的半岛经营策略陷于窘境,另一方面,导致大批大陆移民的流入。  

在国内,皇室在统一国土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侵朝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引发了人民的反抗。6世纪中叶以后,部民制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开始瓦解,部民纷纷逃亡。朝廷内部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在6世纪初,在朝廷中握有实权的大伴氏曾因主张把任那四县割让给百济而受到攻击,从而失去政治势力,物部氏和苏我氏取而代之。物部氏是朝廷掌握军事的贵族,是维护原有统治方式的守旧势力。苏我氏从5世纪后半叶起,在朝廷中掌管财政,势力逐步扩大。苏我氏与大陆移民的关系密切。当时,苏我氏是积极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势力。当百济圣明王献给日本朝廷佛像和经论时,苏我稻目积极主张崇佛,力图通过崇拜佛教来代替氏神的信仰,以统一全国的思想,加强皇权。物部尾舆则主张信仰原来的氏神,以维护氏姓制和部民制,坚决反对崇佛,于是两派间围绕崇佛与排佛展开了激烈斗争。  

587年,用明天皇(585—587在位)死后,以皇位继承问题为契机,苏我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之子物部守屋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马子讨灭守屋取得胜利,物部氏灭亡。打败物部氏之后,苏我马子立泊漱部皇子为天皇,即崇峻天皇(587—592在位)。崇峻天皇不甘心成为苏我马子的傀儡,曾指着献上来的野猪说:“何时如断此猪头,断朕所嫌之人。”苏我马子闻言大惊。592年,苏我马子唆使东汉直驹刺死天皇。为了独揽朝政,同年12月,马子推举外甥女饮屋姬继位,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帝——推古女皇(592—628在位)。翌年,即593年,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录摄政,以万机悉委”。后来世人因厩户皇子聪慧,治政英明,称其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系用明天皇嫡子,《日本书纪》称他“生而能言,及壮有圣智,一闻十人诉,以勿失能辩”,具有能吏的素质。他师从高丽僧惠慈学佛教、百济博士觉哿习儒学,自幼受到大陆思想文化的熏陶。  

圣德太子执政之初,朝廷正处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外患,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在朝鲜半岛,渐趋强大的新罗,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并在吞并任那(日本在朝鲜的据点)之后,与日本的关系急剧恶化。所谓内患,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圣德太子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飞鸟文化是围绕佛教而展开的。随着佛教的传入,对佛典的研究也日渐开展,其中圣德太子最典型。他身体力行,是笃信佛教的信徒,对佛典进行了研究、讲授和注释,曾主讲和注释过《胜鬘经》、《法华经》、《维摩经》,总称《三经义疏》。  

6、奈良时代(710–794)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来了律令国家的兴盛时期。  

此一时代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在日本文化和美术繁荣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全国大兴造寺、造像,堂皇的绘画、华丽的装饰艺术,今天仍见于奈良的寺院和正仓院宝物中。但是,此时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於庄园扩大而导致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的崩溃等,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这个时期由於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老的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城京:新建立的平城京乃是模仿唐朝京城长安,东西长约六公里,南北约四公里。大内与平城宫位于北侧中央,朱雀大路由北向南将京城分为两边,东侧被称为左京,西侧被称为右京,又有数条东西及南北向的大路将城内分为八十四坊,每坊十六坪,其中平城宫占四坊,寺院、东西市、陵墓又占十坊左右。建立时,由各地迁入的人口约二十万人之多,就如身在长安一样。  

经济:在白江口之役战败之后,日本朝廷便致力于改善其与唐朝、新罗的关系,并大力引进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而随着当时日本与大陆的交通往来,大陆的工艺技术亦传入日本,使得日本的手工业及矿产开采出现明显的进步。当时日本朝廷设有织部司、漆部司负责制作供贵族使用的纺织与工艺品,而随着农业的进步与国家的奖励,民间亦开始出现制作工艺品的小工坊,日本政府便将之设立为“产业”并允许其流通贩卖。而随着商业交易的发展,在京城大街、交通大道、神社或寺院前开始出现商业市集,当时奈良的东西市的交易颇为盛行。另一方面,日本朝廷亦致力于改善交通设施,在文武天皇时便已完成东海、东山、北陆、山阳、山阴、南海、西海等七条干道,这些官道沿途并设有驿站,不过这些驿站乃专为政府传令所设,因此一般人民无法利用。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交易活动的发展,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无法符合需求,因此在元明天皇和铜二年乃首次铸造标明面额的货币,此货币铸造一直继续到醍醐天皇的延喜年间,前后共铸和铜开珍、万寿通宝、神功开宝、隆平神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永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十二次,并称为皇朝十二钱。不过,这些货币多流通于以东西市为中心的京城内,虽然日本朝廷曾发布蓄钱叙位法,鼓励一般人民使用货币,但是效果不彰。  

音乐:在飞鸟时代时,日本就已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地传入了仗乐,仗乐其实是源于中国之踏歌。到了奈良时代,唐乐、渤海乐、林邑乐等大陆乐舞又东传入日本,乃成为流行的音乐。在天武、持统两位天皇时设置了专门的乐官,雅乐寮乐官的设置对日本以后的歌舞、音乐发展有很大影响。据《大宝律令》的规定,在治部省设雅乐寮,雅乐寮设有头、助、允、大允、属,四个等级的官员,并分派专门的歌人乐师学习各种音乐、舞蹈,以在宴会或宗教仪式上进行表演。  

直到平安初期,来自大陆的乐舞被称为“雅曲、正儛”,而传统的乐舞则叫做“杂乐”。当时在日本的宫廷内不仅表演传统的乐舞,还融合表现各种外来的乐舞,歌人乐师们演奏各种乐器,穿着华丽的服装表演各种乐舞。在天平胜宝三年(753年),日本宫廷又模仿唐制,为女踏歌、女乐设置内教坊,而当时为了配合特技与魔术表演而演奏的散乐亦相当盛行,并成为之后猿乐的雏型。  

794年,天皇迁都于平安京标志“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平安时代”。  

7、平安时代(794–1185)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再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平安时代(HeianPeriod)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平城京迁都到山城国的长冈(今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由于平安京于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也有一说784年决定迁都的时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国都的名字。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发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力,后来建立了幕府。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於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本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西元1000年前后)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二、中世  

1、镰仓时代(1185–1333)  

镰仓时代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12世纪末,源赖朝在平安王朝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以镰仓(神奈川县)为根据地,开始支配全国,并逼迫其弟源义经自杀,受封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并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大约持续了140年左右,这段期间,称为镰仓时代.武士政治(武家政治)从镰仓时代开始到江户时代一直持续了大约700年左右。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源赖朝赐予了在战争中有功的武士为御家人,在当中最强的人使他们成为官员(守护.地头)然后派遣到各地去.守护的工作是指挥御家人保护治安,而地头则是从庄园收取税金并管理.武士平时是住在农村,做农业,并且进行武艺的训练.然在战时时,才能为了鎌仓而战.那是为了报答将军所赐予的官位和土地的恩赐.  

源赖朝死后,幕府的实权被赖朝的妻子北条政子的娘家北条氏所掌.杀了3代将军的源实朝后,北条氏让在京都的贵族的子弟当上了将军.然后实权却是掌握在北条氏手中,北条氏的职位是执权而且是世袭.  

13世纪初,后鸟羽上皇(1180~1239),为了打倒幕府而让实权回到朝廷手中而发起了战争(永久之乱).但是上皇这一派被打败,反而使的幕府的势力更强了.在此乱之后,幕府定了贞永式目(御成败式目)这个法律.这是定下了御家人的权利和义务武家最初的法律.  

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通过朝鲜,二次攻向九州北部。当时执权的是北条时宗(1251~1284),他招集了御家人拼命的抗战,但是当时的日本武士都是一对一较多,而因此也为了元军的集团战法而苦。但是幸好在第二次的战争时,刚好有暴风雨,所以使的元军惨败.这次的战争虽然幕府战胜了元军,但是之后却为了财政而苦.另外,因为是和元军作战,所以没有所谓的战败地可收,所以无法给御家人赏赐也引起了很大的不满,御家人对幕府不满后,也开始不听从幕府的命令,幕府的力量也因为衰退.  

最后重整幕府势力的是后醍醐天皇(1288~1339),他连合了对北条氏不满的御家人来打败了幕府,1333年鎌仓幕府被灭.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独特的武家文化。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在战乱而不安的世代中,武士和农民追求着更强的宗教,而因此新兴的佛教兴起。这和平安时代的佛教是重视要求严格的戒律和学问不同,新兴佛教是较为易懂,而重视实践的.亲鸾(1173~1262)提唱了只要念南无阿米陀佛,谁都可以被救,而开始了净土真宗(一向宗).另外日莲则是提唱只要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就会得救,而开始了日莲宗(法华宗).另外在武士间流传的则是由中国传来的禅宗,禅宗是由荣西(临济宗鎌仓五山)和道元(曹洞宗福井县永平寺)等高僧所宣扬.因为禅宗所强调严格的以坐禅来锻炼精神的宗旨刚好和武士的性格不某而合.  

在日本从古就有信仰神,但是那是以祭典为中心,而并没有经典和教义等的东西.但是,在这个时代,伊势神宫的神宫,参考了佛教的教义,将神道的理论基础更为明朗化.  

在文学方面,有描写着武士的战争的文学(军记物).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平家物语》.《平家物语》中是以平家的兴亡为主题,用佛教的无常观盛者必衰的观点下去看及记录下活在日本全国战争中的人们.而它的流传方式是有以汉语(和汉混交文)写下的,也有琵琶法师一面弹着琵琶在人们面前讲古的方式.另外在这个时代还有随笔写下的鸭长明(1153~1216)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1283~1350?)的“徒然草”.  

在建筑方面,则是有比在追求装饰上更追求构造美的东大寺南大门,在那里放置了仁王像(金刚力士像)等感觉有力的雕刻.在绘画方面,在平安时代后期已经有了相当优秀的绘卷物“源氏物语绘卷”和“鸟兽戏画”等,而接下来的时代更有了“蒙古袭来绘卷”等许多的绘卷被画成.  

1180年说:赖朝为讨伐平氏而起兵,占据镰仓,着手经营关东,设立了侍所。  

1183年说:赖朝从后白河法皇处得到了公认的东国行政权。  

1184年说:侍所及公文所(问注所)成立,镰仓幕府的基本机构成形。  

1185年说:赖朝开始依敕许设置守护、地头。  

1190年说:朝廷承认赖朝的地位,任命其为日本国总追捕使。  

1192年说: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  

【镰仓时代历代将军】  

四代、五代为藤原将军;六代以后为皇族将军。  

初代:源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源义朝之子  

二代:源赖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源赖朝之子  

三代:源实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源赖朝之子  

四代:藤原赖经(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九条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赖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藤原赖经之子  

六代:宗尊亲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后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亲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宗尊亲王之子  

八代:久明亲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后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亲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久明亲王之子  

2、建武新政(1333–1336)  

镰仓幕府灭亡后,1333年(南朝元弘3年、北朝正庆2年)6月后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天皇的权力也进一步得到集中,设置中央最高机关记录所、杂诉决断所,重整天皇亲政的政治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武一直是中兴的象征。近年来的历史学家都记成“建武政权”。  

后醍醐天皇在朝廷的一切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引起武士阶层的普遍不满、1336年(建武3年)、倒幕大将足利尊氏率兵反叛,很快攻陷镰仓、建武政权终告瓦解。  

3、南北朝时代(1336–1392)  

日本的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  

尊氏对应后醍醐的南朝建立了北朝,于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两个朝廷对立的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392年,最后被北朝统一。以应仁之乱为契机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虽然战乱持续但内外通商繁盛,农业、工业技术也有所提高。同时此时的倭寇袭击了朝鲜和中国。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的不满。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更为不满,他虽然被赐给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开幕府,结果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严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是为北朝。  

而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著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县)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衰退,终于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的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战国时代:  

一般以1467年(应仁元年)为日本战国的起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坂夏之战,攻灭丰臣秀赖统一日本为止共148年的历史。  

3、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1336–1573)  

室町时代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  

足利氏原是上野国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对应后醍醐的南朝建立了北朝,于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两个朝廷对立的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392年,最后被北朝统一。以应仁之乱为契机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虽然战乱持续但内外通商繁盛,农业、工业技术也有所提高。同时此时的倭寇袭击了朝鲜和中国。  

14世纪的前半期,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统一了南北朝,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幕府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但在他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阻止了此事。在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位,因继承权问题而爆发了应仁之乱,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于各地的守护大名,有的渐渐被守护代(副官)、家臣、国人篡夺政权,有的可以保持政权至战国时代。从应仁之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人称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人民的强有力的独立政权。  

在京都中,幕府的权威日渐衰落,被管领细川家所干涉、拥立。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杀,他的弟弟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拥立,后因与信长作对而被流放,幕府灭亡,正式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时代的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三、近世  

1、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1568年–1603年)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  

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织田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织田信长在1571年以世俗的力量击败了富有战斗性的天台宗僧人,并且破坏了他们在京都附近的的修道中心——比睿山,还杀死了数千的僧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1573年,他战胜了当地的大名,放逐了最后一个足利将军(Ashikagashogun),开创了历史上的安土桃山时期(theAzuchi-Momoyamaperiod)  

1577年,信长派他的主要战将羽柴秀吉去攻占西本州(Honshu)的十二个国。  

天正十年1582年,当织田信长带领军队支援丰臣秀吉的时候,被手下武将明智光秀暗杀了,即本能寺之变。  

织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柴田胜家;1584年,秀吉消灭了其他三个保护者,完全控制了京都,成为信长无可争议的继承人。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秀吉生来就是没有姓氏的普通人,他被藤原(Fujiwara)家收为养子,被赐姓丰臣(Toyotomi),并得到了关白(kanpaku)的职位。这意味着全日本的内政和军事都为他所控制。之后的一年中,他维持了与九个主要大名中三个的同盟,并继续在四国(Shikoku)和北九州(Kyushu)的战争。  

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1590年,秀吉动用20万军队,战胜了控制东本州关东(Kanto)地区的最后一个敌手。剩下的大名都投降了。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庸浪人为职业军人。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今日多数认为日本战国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北条氏,收服奥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全国再度陷入混乱。当时最强大的大名德川家康利用政治手段控制大阪城的权力中心,招致多数大名与丰臣内部文官的不满。1600年,不满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与大名毛利辉元的号召下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双方在关原之战中交手,结果德川家康大获全胜,成为全国实际的统治者。1603年天皇下旨封其为征夷大将军,至此进入江户时代。  

【日本战国重大事件简表】  

日本战国重要大事年表年号西元纪年发生大事(日本古历)  

应仁元年1467◎应仁之乱始(1.18)◎大内氏参与西军(7.3)  

文明五年1473◎山名宗全殁(3.18)◎细川胜元殁(5.11)  

文明九年1477◎应仁之乱终(11.11)  

文明十年1478◎享德之乱终  

文明十三年1481◎一休宗纯圆寂(11.21)  

文明十六年1484◎界港的商业工会结成(11.21)  

文明十七年1485◎山城国一揆爆发(12.11)  

长享二年1488◎一向宗控制加贺国(6.9)◎长享之乱始(2.5)  

延德元年1489◎将军足利义尚殁(3.26)  

延德二年1490◎足利义植继任征夷大将军(7.5)  

明应二年1493◎明应之变(4.22)◎山城国一揆被平定(9.11)  

永正五年1508◎足利义尹重任幕府大将军(8.15)  

永正十六年1519◎北条早云殁(8.15)  

大永元年1521◎足利义晴继任征夷大将军(12.25)  

享禄元年1528◎大内义兴殁(12.20)  

天文十二年1543◎火枪传入日本(8.25)  

天文十五年1546◎河越夜战(4.20)◎扇谷上杉氏灭亡(4.20)  

天文十八年1549◎摄津江口合战(6.24)◎细川氏灭亡  

天文廿一年1552◎第一次川中岛合战(8月)  

天文廿三年1554◎武田、北条、今川三家同盟  

弘治元年1555◎严岛合战◎第二次川中岛合战(7.19)  

弘治三年1557◎大内氏灭亡(4.3)◎第三次川中岛合战(8月)  

永禄三年1560◎桶狭间之役(4.20)◎今川义元战死(4.20)  

永禄四年1561◎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长尾景虎接任关东管领  

永禄五年1562◎织田、德川清州同盟(1.11)  

永禄七年1564◎第五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八年1565◎将军足利义辉被松永三好联军围攻自杀  

永禄十一年1568◎足利义荣继任征夷大将军(2.8)◎织田信长上洛(9.7)◎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10.18)  

永禄十二年1569◎今川氏灭亡(5.23)  

元龟元年1570◎姊川合战  

元龟二年1571◎毛利元就殁◎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9.12)  

元龟三年1572◎三方原合战  

天正元年1573◎武田信玄殁(4.12)◎室町幕府灭亡(7.18)◎朝仓氏灭亡(8.20)◎浅井氏灭亡(8.28)  

天正三年1575◎长筱合战  

天正六年1578◎耳川合战◎上杉谦信殁  

◎尼子氏灭亡(11.21)  

天正十年1582◎武田氏灭亡◎本能寺之变◎山崎合战◎明智光秀被杀  

天正十一年1583◎贱岳合战◎柴田胜家自杀  

天正十二年1584◎小牧长久手合战◎冲田畷战  

天正十三年1585◎羽柴秀吉就任关白一职  

天正十六年1588◎丰臣秀吉下达刀狩令  

天正十七年1589◎折上原合战◎芦名氏灭亡(6.5)  

天正十八年1590◎北条氏灭亡◎丰臣秀吉统一天下(8.9)  

文禄元年1592◎文禄之役  

庆长元年1596◎庆长之役◎伏见大地震(闰7.13)  

庆长三年1598◎丰臣秀吉殁(8.18)  

庆长四年1599◎前田利家殁(润3.3)  

庆长五年1600◎关原合战(9.15)◎石田三成被斩(10.1)  

庆长八年1603◎江户幕府建立(2.12)  

庆长十年1605◎德川秀忠接任征夷大将军(4.16)  

庆长十九年1614◎大阪城冬之阵  

元和元年1615◎大阪城夏之阵◎丰臣氏灭亡  

2、江户时代(1603–1868)  

江户城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著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於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著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工艺等一片繁荣。19世纪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户,小说、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江户时代的人们教育水平是在中古型态的国家中出奇地高的,当时的男性大部分皆识字,女子识字率也较高,一是因为私塾和寺子屋没有特定收费,富人可缴交银两作学费,即使出身寒微,如一般农家也可交以少量农作土产作学费,学费的相较便宜令多数人皆有机会受教,其二随著商业化,人流物流增加,生活技艺的提高也迫使人们必须识字以维持生计,故当日之日本社会的教育水平是颇高的。  

四、近代、现代  

1、幕末·明治时代(1868–1912)  

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苛政,不时激起众多以务农为业的百姓反弹。对外则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大清帝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於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  

1867年,萨摩、长州、安艺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庆应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史称“大政奉还”,大政奉还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绘画馆),标志著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即所谓“日清战争”)中击败大清北洋舰队,在日俄战争(即所谓“日露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2、大正时代(1912–1926)  

明治天皇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七月三十日驾崩,皇太子嘉仁亲王践祚,改元大正,是为大正天皇,自此,进入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只有他一个儿子能存活下来,母典侍柳原爱子。父亲死去后,以皇太子身份继位,以易经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成人以后,娶九条节子(贞明皇后)为皇太子妃。生有四子。即昭和天皇裕仁、秩父宫雍仁亲王、高松宫宣仁亲王、三笠宫崇仁亲王。  

他在位初期,经过明治年代的接受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明治维新),国家大致平稳发展,加上时值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不少甘愿冒险的外国商人前来日本投资,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华景象,令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于当时欧战结束,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后来称之为“大正民主”。  

其浪潮影响到当时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遂有林献堂等人发起民族议会请愿运动,争取台湾人民对殖民政治的参政权。有研究日本史的台湾学者给他改了个外号,把“大”字加上一点变成“太”字,叫他作“太正天皇”,及称呼他在位的年代为“太正年代”,意指在那时期的日本人的生活“太正点”(太美好)。(又,日语“太”的意思正好就是汉语“大”的意思。)  

在位后期,由于他未能发挥出他父亲的优点,加上关东大地震等天灾人祸接续而来,被世人称为“不幸的大正”。由于他患有脑病未能理政,最后被迫让权疗养,大正十年(1921年)由其子皇太子裕仁亲王昭和天皇摄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死去,终年四十八岁。  

大正时代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于当时欧战结束,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后来称之为“大正民主”。  

3、昭和时代(1926–1989)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20年,对於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来说,是黑暗的2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发动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约30多万中国军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和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来。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於9月29日同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於正常化。  

4、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殁。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关于日本刀历史的书

1.有哪些关于日本历史的书可以推荐

关于日本历史的书有《近世日本经济社会史》、《日本武士史》、《简明日本古代史》、《日本起源考》、《日本社会的历史》等。

1、《近世日本经济社会史》 《近世日本经济社会史》是2015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速水融。本书主要描述近世日本的经济发展,近世日本的经济与社会人口、物价、酬金,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模式,并且做出有日本经济史对“近世”的评价。

2、《日本武士史》 《日本武士史》是 2011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昊。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完整揭示日本武士历史的图书。

从武士雏形的形成,武士的崛起,讲述到日本武士的没落,直至日本武士最终的没落。 3、《简明日本古代史》 《简明日本古代史》是1984年12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金林。

4、《日本起源考》 《日本起源考》是2004年昆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沈仁安。本书是我国学者写的第一部日本上古断代史专著,主要部分曾于1990年在日本出版,引起学界很大反应,被认为是“以雄大的构思力,构筑了独创的日本古代史论。”

5、《日本社会的历史》 内容简介:向读者展示从地质时代起日本列岛上的人类社会历史这样一幅宏大的画卷,特别是追溯了天皇制、被歧视民及列岛东西社会的差异等许多日本社会的基本问题的起源、形成和变迁的历史,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古老和曲折,而其研究方法的精髓——融民俗学与史学为一体,在《日本社会的历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起源考。

2.关于日本历史的书或电影

关于日本历史的书有《古事记》、《源氏物语》、《平家物语》、《枕草子》,《菊与刀》,《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评价日本历代首相-福田和也》、《【名人传记·日本】(世界名人传记)田中角荣》,》、《伊势物语》、《竹取物语》、《罗生门》、《浮华世家》,《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樱花与武士》,《百代盛衰·日本皇室》、《孝谦传》、《日本天皇列传》,《菊与刀》和《武士道》,<<;日本史话>>;等等.

电影有茶茶_天涯之贵妃,1985 真田太平记 真田信之、真田幸村、真田昌幸

"乱","天与地","御法度","影子武士","七武士" ,

天与地 日本名片,故事背景为战国时期

御法度 日本耗资两亿美元的动作巨片,历史背景为幕府时期

乱 黑泽明导演的名作,历史背景为日本战国时期

赤胡子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三船敏郎主演,黑泽明导演作品

将军 日本影帝--三船敏郎主演,历史背景为十七世纪的日本幕府时期

织田信长 剧中木村拓哉饰织田信长

罗生门 黑泽明导演的佳作

妖怪传 片中主角刀法如神,持神兵利器与妖怪作殊死拼杀

枭之城 日本99年时代剧片,号称史上最大的立体忍者活剧

风林火山 日本影帝--三船敏郎主演,历史背景为日本战国时期。

忠臣藏 三船敏郎主演,历史背景为江户时期

七武士 黑泽明导演的名片

梦 黑泽明导演后期作品,值得珍藏

椿三十郎 黑泽明作品,必属精品

姿三四郎 黑泽明首次获奖作品

宫本武藏 三船敏郎主演,武藏刀法如神,精妙绝伦

宫本武藏---双龙会 三船敏郎主演饰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乘寺之决斗 三船敏郎主演饰宫本武藏

座头市物语 又名“盲侠”,日本刀剑侠客片经典之作

座头市血烟的街道 无情冷剑 刺出有情天

风虎云龙传--柳生武芸帐 三船敏郎主演饰剑客柳生

庆祝出狱 仲代达矢 丹波哲郎 栗原小卷

眠狂四郎---无赖剑 剑客对决十分激烈

带子雄狼 日本最显赫的剑客故事

埋伏 剑客大对决

幕末 幕末浪漫---阪本龙马

秘剑 剑客必修指南

夺命剑 宁为玉碎父子抗命 剑术登峰十尺溅血

秦始皇帝 日本版秦始皇帝 再现秦朝辉煌

斩虎屠龙剑---刺青雪姬 II类片,片中斩杀极其血腥

斩虎屠龙剑---雪原生死道

斩虎屠龙剑---独闯鬼门

斩虎屠龙剑---沙漠大厮杀

新选组 场面血腥的大厮杀,所以此片定为II类

蜘蛛巢城 黑泽明导演作品,历史背景为战国时代

战国英豪 黑泽明作品,故事描写日本战国时代

斩虎屠龙剑---冥府魔道 II类片,片中斩杀极其血腥

奇严城的冒险 一群日本人的奇异冒险 50(新片)

忍者续集 以本能寺之变为背景,讲述忍者的故事 50(新片)

斩虎屠龙剑---决战柳生 II类片,片中斩杀极其血腥

大坂城物语 大坂城里一场血腥的战斗 50(新片)

双龙秘剑 《风虎云龙传》的延续 50(新片)

用心棒 本片是黑泽明最卖座的作品,而且影响深远 50(新片)

御用牙 II类片,

四十七人之刺客 高仓健版的忠臣藏

等等。.

3.讲述日本历史的书~~以及日本剑道\\武士

1.日本历史嘛,你能把《日本历史》啃下来就已经不错了。

有关日本民族性的书当然是主推的《武士道》和《菊与刀》2.有关幕末的书能翻译成中文的聊聊可数,没什么找到的可能性呢,不如上优酷网查找视频资料来得方便,其中最建议的就是日本NHK电视台每年拍的一部“大河时代剧”,其中04年的《新选组》,今年的《笃姬》都是讲幕末时代。而以前也有一部4集连续剧《坂本龙马》,还有一部电影《新选组》都是比较具有正史味道的可以当资料来看。

3.日本名人传记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是《德川家康》《宫本武藏》,幕末名人能在书店里买到的几率基本是零,在淘宝上倒是能看到一点坂本龙马、土方岁三一类的书,但还是日文原版,很贵且未必能看懂吧。漫画,动画比较多,只要上淘宝用“新撰组”或者“幕末”一搜,都算野史随便了解了解吧。

4.剑道。如果你是指这种运动,那么直接去找道场学习最容易,当然也有《现代剑道》这本书可以看看。

补充:那我的建议是你去学习日语吧!有关幕末的书在超星阅览上也是有一些的,特别是有些比较精深的呢,通过一些书店也可以代理原版书,在日本有关新选组和坂本龙马的书可是格外多哦,但前提就是都是日语,没有翻译版本,所以啦,学会日语然后看懂就是最直接的方法。

4.日本各种名刀的历史

村正 村正,原是室町中期至天正年间约一百年间的伊势的刀工之名,其时正是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虽然在这时因为当时正处于乱世,对武器的需求量太大的关系而产生了大量的劣质刀剑,但是村正仍然保留了先前的作风——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可是,这也是村正的不幸,也许是因为它太锐利了吧,到了江户时期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而且此刀之不详已在“在德川家作祟的妖刀”这一真实的传说中得到了证实。

村正之所以称为妖刀,固然一方面与它太过锐利,死在村正刀下的人很多有关,不过其最大的背景应是村正与松平(德川)家的关系。天正七年(1579)九月十五日,德川家康嫡子松平(冈崎)三郎信康于远江二俣城自害,其原因是织田信长疑心筑山殿(家康正室)和信康与武田家暗中勾结,虽经家康百般解释仍然下达了处死二人的命令,最后家康迫于信长的淫威不得不违心接受了这一命令。

当时筑山殿已于八月二十九日被杀。\'当信康切腹之际被派遣成为介错人的是服部半蔵正成和天方山城守通纲,当时具体的职务是半藏担任介错,通纲担任检视,事实上他二人都很不愿担任此任务,但是事实是无情的,当信康切腹时,三人都十分悲伤,尤其是半藏,在信康切腹之后已无法举刀,而使信康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此时通纲见状,不顾悲痛,毅然拔刀砍下了信康的头。

事后二人一边哭泣着一边向家康报告信康的最后,此时家康也十分伤心,突然家康问通纲介错时用的是哪把刀,通纲回答说是“势州千子村正”,家康顿时颜色大变。事实上,家康以前的松平家两代当主都是死在了村正刀下, 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于天文四年(1535年)在尾张国守山被家臣阿部弥七郎一刀斩杀,那时弥七郎用的就是村正刀,后来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被近侍岩松八弥暗杀,当时八弥使用的也是村正,而家康本人幼年在骏河时也曾被村正刀伤了手指,这些虽然都可以说是巧合的,但是在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合战中织田河内守长孝(织田有乐斋嫡子)的长枪又误伤了家康的手指,即当年受伤的那一手指,更巧的是此长枪也是出自势州村正打造的,这一切不得不让家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以上诸事件都是村正与德川家的相关事件,而且无一吉兆(甚至后来骏河大纳言忠长切腹时使的也是村正刀),后来家康断定:“村正刀是专门作祟德川家的妖物”,并下令毁弃所有的村正刀。也正是因为此到了江户时期,虽然势州村正的刀工仍然在打制日本刀,但迫于幕府的压力,也没有人敢公然携带村正刀了,以前的铭刀村正也都被改成了无铭刀或者磨去原来的铭记,伪装成了其他的刀铭。

另外在江户时期自从剑相学流行后开始讲究从刀的锐利品格等判断吉凶,而当时社会的和平风气并不喜欢这种太过锋利的实战打刀,这时以锐利和适于实战出名的村正也是由于这一原因而开始被称为“妖刀”、“邪剑”的。到了江户后期,村正即妖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

正宗 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正宗为正剑的代表,后来更成为权力授与的印信,大名将一国赐予重臣管理时,往往会赠予名刀作为象徵品,因此当大名给予重臣正宗刀,往往是代表授与一国国主的无上光荣,关之原大战后,石田三成被田中吉政所捉,后来面临死刑的命运,临死前缴回两把正宗刀,除了证明自己曾受太阁重用之外,也是对家康的无言抗议,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村雨丸 在江户时代有个叫做曲亭马琴的戏曲作者,他借鉴《水浒传》的108星的形象,以八人为中心创作了《南总里见八犬传》。

该作讲述了在战国时代被称做八犬士的勇士们因离奇的命运侍奉安房里见,在与关东统领的战斗中大胜扬名的故事。和《水浒传》一样,在小说的前半讲述了八犬士的流浪生活,但是后来的情节却十分冗长,从第一集的5 卷到完结篇第九集共有53卷之多。

在“八犬传”中登场的名刀是源氏的重宝·村雨丸。此刀拔出杀人的时候,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露水。

斩杀人以后,从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这柄刀最开始是结城之城的关东统领·足利持所有。结城城陷的时候,忠臣大冢番作(后叫做犬冢番作)拿着这柄刀逃走,在武藏国的乡下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番作有个叫做信乃的儿子,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因此一直被当作女儿抚养。但是这个“女儿”的长相虽然像女孩一样美丽,但是行为举止却一点也不像姑娘那么文雅。

在平日里经常和乡下的伙伴们一起用弹弓打麻雀,晚上跟随父亲学习儒家书籍和军事理论。另外,他还从父亲那里学习剑术和柔道,骑着自己的爱犬像骑马一样走来走去。

因为信乃的相貌和他的举动完全不一样,因此小伙伴们经常侮辱他。信乃听到那些话后总是不言语,完全不是一个小孩子的模样。

后来番作生病了,他把儿子信乃叫到身前让他看村雨丸这把刀,对他说:“把刀献给成氏公,让它发挥作用去吧。”过了不久他就死了。

信乃被他的大姑母一家收养,但是姑母一家却表里不一,他们想要用这把刀去卖钱过好。

5.关于日本文化的书

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免不了还要打交道,所以,现在我们确实应该对日本及日本人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茂吕美耶〈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

上面这四本比较着重于日本的风俗,语言也比较贴近生活一些。

可以去买一本日本的简史,这样对日本历史与文化形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如果LZ看了之后还想对日本有所了解的话,可以看看

戴季陶的〈日本论〉

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又译〈菊花与刀〉〈菊花与剑〉)

上面两本是研究用的,对日本人性格的讲解有独到之处。

日本的现代文学中,时下比较兴的村上春树是倾向于都市化的,相比之下川端康成的作品更具日本古典之美。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本:

〈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等。

日本的古典文化,很大一部分是从唐朝传入的,

文学方面可以看看〈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竹取物语〉〈枕草子〉,这些都是日本的古典文学,如果静得下心来读读,会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诗歌文学受到白居易的影响比较大,所以LZ也可以参照一些白居易的作品。

上面那些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应该都买得到。如果学了日语,LZ更可以买些日文的书来研究。

以上便是我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的几点建议,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

最后祝LZ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相关参考

日本历史概况笔记整理

1.日本历史简介300字以内,概要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

诙谐版日本历史

1.日本历史有些哪些时期日本历史>>>历史简述(一):日本国的起源、古代(1)日本国的起源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

日本史书称中国只有67年历史,日本有2千年,日本网友都不镇定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5000年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缺乏仰慕者,其中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的5000年的文化就有着不同的意见,然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却说中国的历史只有67

日本历史教育漏掉了什么(一个日本女人说的)

 日本历史教育漏掉了什么(一个日本女人说的)   日本人总是不能理解,为何几个邻国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事情深怀怨恨。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几乎不了解20世纪的历史。我

日本摄影历史

一、日本何时建国日本的历史日本简史日本国起源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

日本天皇的来历和历史

日本天皇的来历:日本天皇(日语:にほんてんのう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日本国家象征。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今上天皇共126代。日本天皇的历史:日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描述日本入侵中国那段历史的

你好楼主日本的任何版本的教科书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对华战争没写谁对也没写谁不对很多的日本人从始至终都认为,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是在把中国的的百姓从腐败、无能政府中解救出来,他们认为这是神圣的,这是大东亚共

日本历史保护

1.日本是怎样保护传统文化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史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

日本近代历史

1.日本近代史编年表年份大事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逼迫日本开国1856年《日美通商条约》签订1867年日本德川幕府倒台1868年戊辰战争爆发,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岩仓使节团出使欧美1875年日本逼迫

日本评论历史

1.怎样评价日本人看待历史的态度我认同楼上的观点。现在的中国和日本就像类似于文艺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的恩怨应该留给历史,不该忘记,但也不能过分病态话。我没有接触过很多日本人,但有接触过一个20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