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是谁?墙头草孟达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是谁?墙头草孟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是谁?墙头草孟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中有很多能人政客,当来其中不乏唯利是图毫无原则之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中最没政治节操的人,他叫孟达。
孟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墙头草似人物,他一生命运多舛,但也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孟达字子度,原本是字子敬,但投靠刘备后,因为刘备的叔父叫刘子敬,所以他便改了名字。孟达也是很会做人啊,避讳之说有避皇帝的,也有避皇帝他爹的,但避皇帝叔叔还真没见过。且当时的刘备还没称帝,孟达这是赶着讨好刘备呢。
孟达最初是在刘璋账下,为人机变。刘璋在蜀地的时对孟达还是很器重的,就像上面说的,孟达很会讨人喜欢且个人能力也不错。于是刘备入蜀时,刘璋就派他和法正去迎接。而刘备此行的目的本来就是来夺西川的,和刘璋关系破裂后,孟达便投靠了刘备,这是他的第一次倒戈。
关羽败走麦城时,孟达怂恿刘封不要发兵救援,导致关羽兵败身死。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孟达,关二爷虽然威震华夏,却因为个人性格问题,刘备集团的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关羽的,但是碍于他跟刘备的交情,自然也是没人敢得罪关二爷。
事后孟达怕刘备追究责任,想着刘封毕竟是刘备的义子,而他素来又和刘封不和,于是孟达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之后就带着部众投降了魏国。这是他的第二次倒戈。
曹丕对孟达还是挺看重的,委以重任,封他做了建武将军,而且还封了个平阳亭侯。虽然属于末等侯爵,但好歹也算是封侯了。
孟达虽然深受曹丕看重,但司马懿却觉得孟达反复无常,早晚必叛。虽说司马懿是正确的,但曹丕并没有当回事。可是随着曹丕的过逝,孟达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曹丕死后,司马懿领政,孟达心里不安起来了,感觉早晚要死在司马懿手上。此时诸葛亮看出了门道,便开始引诱孟达,孟达就有了反叛之意。当然,诸葛亮并不是真心招降孟达,他是想拿回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这三郡是汉中的脉冲,也是诸葛亮伐魏重要的战略要地。
孟达同意了诸葛亮的招降,开始准备城防工事。这是他得第三次倒戈。
孟达本认为司马懿向皇帝上报,再到皇帝批复,继而出兵,至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司马懿根本就没报告魏帝,直接就发兵过来了,八天竟已兵临城下。最后,孟达死在乱军之中,首级被带到了京城。
孟达的一生,并没有多大光彩的事情。这不是说他没有能力,曹丕就曾说孟达有将帅之才,很多大臣也称赞其有卿相之才。但孟达终究没有发挥出来,这与他疲软的政治操守有着很大关系。
三国历史奸雄曹操一生中最痛恨的人是谁?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
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title="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了65个春秋,其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候,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曹操出身虽不及四世三公的袁绍来的高贵,可也是平阳候曹参之后。祖父曹腾由小黄门爬到中常侍大长秋,其养子父亲曹嵩官至太尉,固然被袁绍讥讽为“赘阉遗丑”,但也算是世家大族。人生在世免不了有功名之念的,原本曹操可以在祖先架设成的坦途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尽管人道是:官途险恶,但“太祖少机警,有权数”玩弄叔父、父亲于掌股之间,无怪乎许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尉桥玄“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就可知曹公游刃有余,是个为官的坯子,入阁拜相,封妻荫子,当个公候,也不是无影的事。在文学上可能会写出有别与《短歌行》,《龟虽寿》的诗篇。
曹操开始也确实想凭自己的权术智谋,达到光宗耀祖的地位。东汉末年因桓、灵二帝的昏庸、宦官专权,天下鼎沸。曹操年方二十,举孝廉,当洛阳北部尉,就不避豪强,悬五色棒整顿风纪。光和末年,为朝廷出力镇压黄巾起义,也是不遗余力。三十来岁做济南相,更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郡风为之一变。但毕竟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随后董卓进京,逼宫杀帝,曹操逃出洛阳,首倡义兵,在各路诸侯歌舞日夜,不图进取时,发出“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全力西进,向董卓兴师问罪,以至遭受汴水之败,险些殉国。此时的曹公真的是想为天下剪除凶恶,重整河山,做一个汉室忠臣,以图名垂青史。而各路诸侯不顾国家大义,只图自保割据的事实,使英雄愤然喊出“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望着焚毁的洛阳城,看着因战乱、瘟疫造成的惨状,曹操也不禁哀叹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残酷的现实使得英雄也得低头告别以前所有的雄心、理想,在三国的战车上,不得不踏上逐鹿中原的险途。
在其后的南征北战中,曹操仰仗着自己非凡的器量,卓越的才能,自创江山,再铸伟词,剪灭群雄。以至孙权叹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或如演义里所载“曹操生平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增加个刘备。但这不过是孙权自己的揣测罢了。而魏公对群雄有自己的评价。演义里青梅煮酒曹操倒是有一精彩论断:袁术是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藉父之名;刘璋乃守户之犬;其他则为碌碌小人。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故最看不起袁术这样高门大户出身的行尸走肉。对人中吕布则认为“狼子野心,诚难久养”。而给了刘备其最高评价“人杰也”“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濡须口一战,夸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叹“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则既是朋友,又为敌手。儿时的好友,同在御林军任过职,共赴过国难讨伐董卓,终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变成最强劲的对手,兵戈相向,拼个你死我活,等到袁绍驾鹤西去,英雄一世的曹操也不禁为失去一知己而倍感凄凉,邺城之下一哭是百感交集。群英逐鹿天下,互为敌手,怕是有的,但谈不上个恨字。
戎马四十载的曹操,极具文学才赋,传世名篇,脍炙人口。连主席也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终身以诗为伴,“登高必赋”“歌以咏志”,一生爱憎具在其中。其诗气韵沉雄,似龙吟虎啸,有倒山吞海之气概。在人生终极即起点时,魏公在诗中也坦然表明自己想追求与“神人共远游”“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的田园般的闲适生活。乞盼能有朝一日“天地间,人为贵”;“路无拾遗之私”;“人耄耋,皆得以寿终”;“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的太平盛世。故而也深恨靠裙带关系爬上来,却又愚笨无智,招董卓成患,一发而不可收拾,祸国殃民,致使天下分崩离析,哀鸿遍野,葬送了和平的罪魁祸首--痴呆儿。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
相关参考
导读:据说拍马屁是蒙古人的一种风俗,人们相见总喜欢互相拍拍对方的马,无论良马劣马、骏马丑马都要夸赞对方的马是好马,以此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拍马屁一词便流传下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下级对上级巴结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当时的大多数诸侯,都不是草包,抛开刘备、孙权这样,能够割据一方,并笑到最后的三国名人不谈。就连在世人心目中,立意自守,无四方之志的刘表,也曾单枪匹马平定荆州;就连在世人心
日月如梭,光阴似奸,一晃就五月份,西门庆家的花园搭建工程基本完工,房子也雕龙花柱的油漆好了,就剩几道长亭棚子没有盖了。李瓶儿有一颗强烈的恨嫁之心。她每天都关注着西门庆的花园的修建进展情况,比那些买了期
开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生于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者的化身,足智多谋,几乎什么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而他手中拿着的羽扇也是象征了他是智慧和光芒的智者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位足智多谋的人,也会有他一生中最害怕的敌人,那么他到
孟达是谁孟达是三国中的人物,他字子敬,但是刘备的叔父名字就叫做刘子敬,就改成了子庆。他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一开始是他自己选择的投靠刘璋归蜀地,后来在刘备攻打了益州,导致刘璋投降了,那个时候只有一名叫做黄
公元前230年,秦军终于攻入韩国首都新郑,活捉了最后一任韩王韩安先生。六国中最弱小、最接近虎狼之秦的韩国就此报销。在做了亡国奴的韩国人中,有一位原韩国贵族的年轻人,变卖家产,浪迹天涯,寻找复国机会,他
三国第一的吕布曾被无名小卒打败过?吕布是三国猛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排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
吕布是三国猛将,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排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赵云、典韦
辕门射戟,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真实的历史典故,《三国志》中有明文记载(详情见“魏书卷七”)。经过罗贯中改编后,成了《三国演义》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辕门射戟的人是谁?辕门射戟的主人公是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