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Posted 民国 元旦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2、元旦大吃大喝已成风 春节如何成为饕餮盛宴

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元旦的促销潮,不是如今才有,早在民国就已经有了。

当然,一开始,元旦这个日子还不被人们重视。中国古代也有“元旦”这个词儿,指的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而非公历的1月1日。直至民国建立后,才开始推行元旦这个节日。但一开始,元旦节备受冷遇。

后来,随着民众开始接受元旦,这个日子也成了商家促销的重要日子。

根据1949年的《中央日报》,南京的元旦颇为热闹。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当然,在那个年头,电影还是挺稀罕的玩意儿。在这个日子里,约人去看场电影,成了一种时髦的过节方式。

可电影票多少钱呢?毕竟,物以稀为贵,在民国,看电影尚属于“高大上”的娱乐,所以价格一点也不亲民。《中央日报》记载,电影院推行了各种促销活动,但电影票的价格却只涨不跌。说到底,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看电影的人,到了元旦这天,突然多了起来,票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就打着滚儿往上翻了。到了元旦这天,南京的电影票涨到了一张15元的价格。在当时,这可谓天价了。

促销反倒促成涨价的,可不止是电影院。若说电影票的涨价,还情有可原,毕竟人多票少,那另一桩事儿,可就有点打着促销牌子蒙人的味道了。

当时的南京,有家“真善美农林公司”,就在奉直会馆里,主营各种农产品。1934年的元旦,这家公司在《中央日报》上刊登了一则促销启事。大意是这样的:本公司还有大白菜上万斤,决定利用元旦这个好日子,与民同庆,让利于民。所以,以一块银元可以买35斤大白菜的价格出售,希望民众不要错过,有意者赶紧来购买。

初看这则启事,还以为真是促销。可再细细一查当时的物价,就觉得有猫腻了。1934年的银元,还是比较坚挺的。后来,蒋介石推行币制改革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才导致银元价值下跌。而在1934年,一块银元大概能买20斤大米,5斤猪肉。以大白菜和大米、猪肉的价格比较,可以推测,在1934年,正常情况下,一块大洋也能买到三十几斤的大白菜。这么算来,所谓的促销优惠,可不就是蒙人?

上万斤的大白菜,有没有因“促销”而销售一空,不得而知。但以常理推测,在任何年头,百姓们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能被这种“促销”所蒙骗的大概也没几个。所以,上万斤的大白菜,恐怕就得无良商家自己想办法了。

可见呀,任何年头,真促销还是假促销,都是一大问题呀。

元旦大吃大喝已成风 春节如何成为饕餮盛宴

春节在尧舜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称“祀”,周代时叫“年”。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不仅历史最悠久、礼仪最隆重,而且更是一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的饕餮盛宴。一年之中,过节的食品最为丰富、精致。饺子之外、年糕也是春节众多食品中的主角之一。

从饺子到年糕

大概从汉代开始,春节节庆从立春过渡到了正月初一,故称“元旦”。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相延至今。新年前一天为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除夕与元旦(春节)适逢岁月轮回的枢纽,因此特别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历来受到了讲求“慎始敬终”的传统社会普遍的重视,成为汉文化圈内最大最重要的节日。

品尝美食自然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春节)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朝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不但要请客吃饭,还要给百官加工资。

其实,品尝美味佳肴在元旦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已经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年夜饭还要泼洒在马路上,除旧迎新。唐人有守岁的习惯。

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一直要等到元旦来临,整个除夕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宴中消磨度过。长安宫廷会摆下守岁宴席,皇家子孙与部分臣僚要陪皇帝共度良宵。唐代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写到,年三十这天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里也说,除夕之日要“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至于清代吴县人(今苏州)顾禄所著《清嘉录》里,更是“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连“年夜饭”的名称也出现了。

早在明代,在广大北方地区,饺子已经是春节期间当之无愧的主角。饺子在明宫中被称为“扁食”。按照明代天启年间的大太监刘若愚的宫廷杂史《酌中志》的说法,正月初一这一天,明朝人在五更时起,焚香,燃放爆竹,开门迎年。北京皇城宫内人将门杠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千金”。

然后“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这种“扁食”即后来的饺子,后世称为更岁“饺子”,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到来的子时食用扁食,有着庆贺与祝福的意义。有的饺子内包着一二枚银钱,吃到这样的饺子就表示得到吉兆,此人新年大吉。到了清代,按照富察敦崇(晚清文人,生卒时间不详)在《燕京岁时记》里的说法,“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食之,谓之煮饽饽(饺子),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这话就有些夸张了,改成“北国皆然”就妥贴多了。当然这里的“国”,也许特指的是京城。不过,虽然这本《燕京岁时记》参考引用了不少先人著作,包括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富察敦崇可能没有注意《酌中志》里还有另一个说法,明朝的北京人也有不吃扁食而吃年糕的。这些人新年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就要吃黍糕,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较之《酌中志》稍晚,崇祯年间记录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也已经明确地说:“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可见明朝时期年糕已经是帝都新年的时令佳品。

相关参考

元旦大吃大喝已成风 春节如何成为饕餮盛宴

春节在尧舜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称“祀”,周代时叫“年”。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不仅历史最悠久、礼仪最隆重,而且更是一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的饕餮盛宴。一年之中,过节的食品最为丰富、精致。饺

1913年,这个“元旦”过得有点乱……

原标题:1913年,这个“元旦”过得有点乱……">106年前的今天,中华民国刚刚庆祝了建国后的第一个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它被称为“新新年”,以区别于传统春节的“旧新年”。>▲>民国元年改历后阴阳合历

为什么古代成年皇子与妃子不能一起吃饭?

...。那真实的皇宫家宴到底是什么样呢?清宫每年的除夕和元旦,要在乾清宫举行家宴。家宴分为两场:一是除夕夜与后宫女性成员的饮宴,一是次日元旦与皇子及宗室诸王的饮宴。大清会典上的乾清宫家宴指的是皇帝和他的后妃...

被电视骗了!成年皇子与妃子是不能一起吃饭

...。那真实的皇宫家宴到底是什么样呢?清宫每年的除夕和元旦,要在乾清宫举行家宴。家宴分为两场:一是除夕夜与后宫女性成员的饮宴,一是次日元旦与皇子及宗室诸王的饮宴。大清会典上的乾清宫家宴指的是皇帝和他的后妃...

其他国家怎么过元旦

  刚刚送走了圣诞老人,元旦的钟声又敲响了。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德国:钱包放鱼

其他国家怎么过元旦

  刚刚送走了圣诞老人,元旦的钟声又敲响了。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德国:钱包放鱼

皇帝接受万邦朝贺

  1000年前的中国,正值北宋时期,都城为东京汴梁开封,春节当时叫“元旦”,是一年之始。  北宋“春晚”的热闹可谓空前。说来也巧,北宋建立恰好是春节期间。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春节即将到来,

民国了

1月1日上午,苏州草桥中学学生叶圣陶正准备上课,有同学告诉他已改用阳历,大家都不相信(政府还没公布嘛),推出一个人去打电话问苏州军政府,那边答话说:“是的,今天就是元旦。”这个消息让这些十八九岁的中学

古代的“春节”叫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中国风俗大辞典的记载,春节,古称元旦,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又唱又跳,热闹非凡。夏朝建立,此习俗便流传下来。《

民国史孙殿英传盗墓电影叫什么,有没有那位告诉我有部电影是那军阀

有没有那位告诉我有部电影是那军阀盗慈禧墓的,那电影名字叫什么?军阀盗慈禧墓的电影是《东陵大盗》,共分5集播放。1、东陵大盗-第1集剧情介绍:1928年秋天,蒋介石为了扩充实力,用裁军和整编杂牌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