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Posted 三国 丞相 托孤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2、托孤大臣张昭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

三国时期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何当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三国时期,三国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臣,东吴的张昭和周瑜就是孙权留给弟弟孙权的托孤大臣。又因为周瑜早逝,这张照也就成了唯一。和平时期,这托孤大臣或者是因为皇帝长大嫌他们碍手碍脚而被废黜,或者是始终掌权而终其一生。但三国是个争战时代,这些托孤大臣基本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这个张昭却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三国时期,丞相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如汉献帝时期的曹操,蜀汉国刘禅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其地位和重要性都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张昭,为什么没有当上吴国的丞相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是非恩怨呢?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但孙策还是不用他?

汉末天下大乱时避难过江。孙策独立创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带兵在前,后边的事情全部交由张昭处理。孙策还和张昭一起登堂拜见母亲,表明这是像兄弟一样的密切关系。孙策临死时,把弟弟托付给张昭。这年,孙权十八岁。这个年龄,按说也算不得太年幼,况且孙权又有官职在身,还经常跟随孙策征战,这还能算得上是“托孤”吗?问题在于,三国初期是个特殊的时期,诸侯们官职都是些汉家地方称谓,实际上却是各自割地为王。像孙策这种情况,属下承认你的“王位”,你指定的继承人就是我的新“主子”,不承认,你只不过是一个汉朝的地方官或者是将军而已。这就是说,孙策的部下并没有和孙权有一种牢固的君臣关系,尤其是,孙策去世了,很多有地有兵的“小诸侯”是有可能自己独立成事的。因此说,张昭的这种“顾命大臣”,就更多了一层非常的意义。

张昭率领群僚推立孙权为继承人,上表汉朝廷,下令各属地官吏、内外将官,让他们各自奉行职守。孙权因为过于悲痛,没有马上主持政事。张昭对他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在于使先辈的事业兴旺发达,而不是守着礼制放纵哀伤的感情。如今四方险地群盗未息,分布在州郡的天下英豪还没有归属感,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只顾守丧而不出来视事呢?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劝告,换下丧服外出视察军队。孙权由此对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其官职和权限都和从前孙策时一样。后来刘备推举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黄初二年(公元221),魏皇帝曹丕派使者邢贞任命孙权为吴王。邢贞傲慢无礼,进入宫门不下车。张昭对邢贞说:“礼节没有不恭敬这一说,所以刑法也没有不施行这一说。难道你是认为江南人少势弱,连一把小刀也没有的缘故吗?”邢贞吓得赶紧下车。在任命了孙权之后,又任命了张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托孤大臣,在孙权称王要设置丞相时,众人都议论说应该是张昭,结果孙权却任命了孙邵为丞相。孙权的理由是:“当今天下战事很多,执掌统领的人责任重大,并非用来优待人的东西。”后来孙邵死了,众人又推举张昭。孙权说:“我哪里是对子布吝啬呢?丞相的事务繁杂,而此公性情刚正,他说的话不被采纳,怨恨就会产生。这不是用来照顾他的办法。”结果顾雍当了丞相。战时的丞相,能力应该是放在首位的,难道是能力有问题吗?后来的蜀汉国有使臣来吴国,那个人称颂蜀国的美德,东吴的群臣没有人能够应对。孙权叹息说:“假如张公在座,那个使者不用折辱就自己气馁了,又怎么敢自夸呢?”这说明,孙权也是知道张昭的才能的。张昭能够被百官推荐,也绝对不是性格问题。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把张昭弃之不用呢?原因有二:一是在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二是一个成长的帝王要摆脱任何对他一种任性的束缚。

《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说:“孙权当上皇帝,宴请百官,说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周瑜的功劳。张昭也想说几句颂扬功德的话,可是还没有等到开口,孙权说:‘如果按照张公你的计策,我今天已经是讨饭吃啦!’张昭非常惭愧,吓得跪在地上流汗。张昭这个人忠心,虽然性情急躁,但能够保持着大臣的礼节,孙权也非常敬重他。然而,孙权所以不相信张昭,就是因为当初反对周瑜、鲁肃等人要抗拒曹操的意见。”这段话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张昭不被信任,就是因为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二是孙权能够称王、称帝,就是因为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打下了基础。换一种方式理解问题,张昭劝孙权“迎曹公”,就是劝孙权放弃自立,也就没有了以后的称王、称帝。这就是张昭遭贬的原因之一。

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应该不应该呢?相比于周瑜、鲁肃等人不畏强敌,劝孙权奋起反击,这种豪气凌云的大丈夫大英雄本色,张昭的确太过逊色。但问题在于,你孙权是把战与不战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这说明你自己也是犹豫不决的。既然是“召见群臣下属,问以计策”,就应该听一听不同的意见。更何况,孙权自己以后也投降了曹操,还投降了曹丕呐!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投降了曹操。这时候东吴面临的形势,根本就没有赤壁大战前那般严峻,孙权在这个时候却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尽管这时候的投降和当时的投降结果可能有些微区别,但既然投降,其性质就没有区别,尤其是气节方面,就更是难以言说。真不知道这时候的孙权是如何面对张昭的?说到底,孙权在对人上就根本没有孙策那般度量。张昭帮助孙策处理军政事务,北方一些士大夫的一些上书,多有将功劳归于张昭者。这让张昭很为难,不报,担心有私情之嫌;上报,又觉得不合适。孙策听说后,笑着对张昭说:“从前管仲做齐国相,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齐桓公却为争霸天下的人所崇敬。现在您很贤能,我能重用您,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

原因之二,就是孙权想摆脱这个托孤大臣的束缚。

每一个年幼帝王都会有一些任性,孙权也不例外。同样,每一个顾命大臣都有约束年幼帝王言行的举动,张昭也是这样。孙权好打猎,还经常骑马射虎,有一次老虎曾经冲到他的面前攀附在马鞍上。张昭见了神色大变,马上进行规劝,孙权虽然不反驳却依然不改,只不过是不骑马改为驾驶一种车厢封闭的车子。孙权还好饮酒,曾经在武昌时饮酒大醉,还让人用水泼洒群臣并说:“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罢休。”张昭神色凝重,一言不发起身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里。孙权派人把他叫回来,说:“这只不过是共同取乐,您为什么要发怒?”出去前张昭有可能是不愿意扫大家的兴,也可能是为了给孙权留面子,这下既然孙权先说了,他就把殷纣王“以酒为池”的例子来规劝孙权。孙权无奈,只得结束酒宴。像这种事情多了,张昭又总是那么理直气壮,义形于色,这很是让孙权下不来台,孙权竟然不再让他进见。

每一个帝王对于托孤大臣都是畏惧的,只不过帝王给自己的定位不一样,想法也不尽一致,这就导致了两人的关系最终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蜀国的那个刘禅和诸葛亮,皇帝刘禅自觉地不管事,而诸葛亮既忠心耿耿,又比较尊重刘禅,所以两人的关系总起来说是很好的。但孙权不是刘禅,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也是一个不愿意被人违逆意志的帝王,因此,他是不会像刘禅一样把张昭当成是“仲父”的。相反,他更希望耳朵根子清净,于是,到孙权当了皇帝,就给了张昭一个辅吴将军的名号,让他回家让养老去了。名义上是张昭年老有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让张昭赋闲的借口而已,就像不想以很多繁杂事务麻烦他当丞相一样。因为不仅是张昭又活了十四年,而且是上交了所有的官位和兵马,如果不是孙权已经非常的烦他,让他在身边当一个最高参总可以的吧?如果孙权真正仍然尊重张昭,而张昭也的确是年事已高,可以让他“入朝不趋”(不用快步走),会议时赐给他一个座位就是了。这种皇帝主动给予的待遇,和曹操那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前者是一种臣子享受的恩赐,后者大多是一种臣子给予皇帝的胁迫。

当然了,张昭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取悦孙权而获求眼前的尊荣。并且还喋喋不休地提及自己的顾命大臣身份,真是孙权不爱听什么说什么!更有甚者,张昭还要孙权明白,以前是你母亲(太后)和你哥哥(桓王)把你托付给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给你!同样一句话,诸葛亮对刘禅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也!”在这里只说是“大事”,不涉及把谁寄托给谁的问题。

后来,孙权终于承认自己有错,张昭也不得已上朝议事。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孙渊夺了哥哥的位置,暗中派遣使臣到吴国,想联络孙权共攻魏国。孙权想接受公孙渊称燕王,准备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讨伐才远道而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心迹,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样不是被天下人所耻笑了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始终不改变自己的主张。孙权实在无法忍受了,手按着刀发怒说:“吴国的官员进宫就向我跪拜,出宫就向你跪拜,而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担心我会失手杀了你!”即便是这样,张昭仍然不会认错,好一个刚正之人。实际上,这也是孙权长期不用张昭的另一个原因。孙权最终没有听张昭的建议,仍然派遣使者前去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从此不再上朝。后来,公孙渊果然杀了孙权的两个使者,孙权向张昭赔罪,张昭也坚决不应。孙权自己到张昭门前,张昭推脱病重,孙权就放火烧他的家门,而张昭就把居室的门关闭。孙权派人灭了火,站在门外等了很久,还是张昭的儿子们出来解围,将张昭搀扶出来,让孙权将他用车载回宫中。

孙权不重用张昭,对张昭来说似乎不甚公平,说出来的那些个理由也是很牵强,应该说责任主要在孙权。不过,东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损失。相反,张昭死后,并不像蜀汉国诸葛亮死后有那样大的反差,关键在于,孙权要比刘禅强大的多,这也许就是曹操要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吧!看来,作为一个幼主,老爹给留下一个托孤大臣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自己争气。否则,要是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孙权又没有更多可供指责的。或许这也是两人的是非恩怨没有被过多渲染的原因吧!

托孤大臣张昭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

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三国时期,三国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臣,东吴的张昭和周瑜就是孙权留给弟弟孙权的托孤大臣。

又因为周瑜早逝,这张照也就成了唯一。和平时期,这托孤大臣或者是因为皇帝长大嫌他们碍手碍脚而被废黜,或者是始终掌权而终其一生。但三国是个争战时代,这些托孤大臣基本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这个张昭却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三国时期,丞相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如汉献帝时期的曹操,蜀汉国刘禅时期的诸葛亮。那么,其地位和重要性都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张昭,为什么没有当上吴国的丞相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到底有些什么是非恩怨呢?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末天下大乱时避难过江。孙策独立创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带兵在前,后边的事情全部交由张昭处理。孙策还和张昭一起登堂拜见母亲,表明这是像兄弟一样的密切关系。

孙策临死时,把弟弟托付给张昭。这年,孙权十八岁。这个年龄,按说也算不得太年幼,况且孙权又有官职在身,还经常跟随孙策征战,这还能算得上是“托孤”吗?问题在于,三国初期是个特殊的时期,诸侯们官职都是些汉家地方称谓,实际上却是各自割地为王。像孙策这种情况,属下承认你的“王位”,你指定的继承人就是我的新“主子”,不承认,你只不过是一个汉朝的地方官或者是将军而已。这就是说,孙策的部下并没有和孙权有一种牢固的君臣关系,尤其是,孙策去世了,很多有地有兵的“小诸侯”是有可能自己独立成事的。因此说,张昭的这种“顾命大臣”,就更多了一层非常的意义。

张昭率领群僚推立孙权为继承人,上表汉朝廷,下令各属地官吏、内外将官,让他们各自奉行职守。孙权因为过于悲痛,没有马上主持政事。张昭对他说,作为继承人,重要的在于使先辈的事业兴旺发达,而不是守着礼制放纵哀伤的感情。如今四方险地群盗未息,分布在州郡的天下英豪还没有归属感,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只顾守丧而不出来视事呢?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劝告,换下丧服外出视察军队。孙权由此对张昭待以师傅之礼,其官职和权限都和从前孙策时一样。后来刘备推举孙权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黄初二年(公元221),魏皇帝曹丕派使者邢贞任命孙权为吴王。邢贞傲慢无礼,进入宫门不下车。张昭对邢贞说:“礼节没有不恭敬这一说,所以刑法也没有不施行这一说。难道你是认为江南人少势弱,连一把小刀也没有的缘故吗?”邢贞吓得赶紧下车。在任命了孙权之后,又任命了张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托孤大臣,在孙权称王要设置丞相时,众人都议论说应该是张昭,结果孙权却任命了孙邵为丞相。孙权的理由是:“当今天下战事很多,执掌统领的人责任重大,并非用来优待人的东西。”后来孙邵死了,众人又推举张昭。孙权说:“我哪里是对子布吝啬呢?丞相的事务繁杂,而此公性情刚正,他说的话不被采纳,怨恨就会产生。这不是用来照顾他的办法。”结果顾雍当了丞相。战时的丞相,能力应该是放在首位的,难道是能力有问题吗?后来的蜀汉国有使臣来吴国,那个人称颂蜀国的美德,东吴的群臣没有人能够应对。孙权叹息说:“假如张公在座,那个使者不用折辱就自己气馁了,又怎么敢自夸呢?”这说明,孙权也是知道张昭的才能的。张昭能够被百官推荐,也绝对不是性格问题。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把张昭弃之不用呢?原因有二:一是在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二是一个成长的帝王要摆脱任何对他一种任性的束缚。

《三国志》注引《江表传》记载说:“孙权当上皇帝,宴请百官,说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周瑜的功劳。张昭也想说几句颂扬功德的话,可是还没有等到开口,孙权说:‘如果按照张公你的计策,我今天已经是讨饭吃啦!’张昭非常惭愧,吓得跪在地上流汗。

张昭这个人忠心,虽然性情急躁,但能够保持着大臣的礼节,孙权也非常敬重他。然而,孙权所以不相信张昭,就是因为当初反对周瑜、鲁肃等人要抗拒曹操的意见。”这段话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张昭不被信任,就是因为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二是孙权能够称王、称帝,就是因为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打下了基础。换一种方式理解问题,张昭劝孙权“迎曹公”,就是劝孙权放弃自立,也就没有了以后的称王、称帝。这就是张昭遭贬的原因之一。

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应该不应该呢?相比于周瑜、鲁肃等人不畏强敌,劝孙权奋起反击,这种豪气凌云的大丈夫大英雄本色,张昭的确太过逊色。但问题在于,你孙权是把战与不战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这说明你自己也是犹豫不决的。

既然是“召见群臣下属,问以计策”,就应该听一听不同的意见。更何况,孙权自己以后也投降了曹操,还投降了曹丕呐!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曹操进攻濡须,孙权投降了曹操。这时候东吴面临的形势,根本就没有赤壁大战前那般严峻,孙权在这个时候却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尽管这时候的投降和当时的投降结果可能有些微区别,但既然投降,其性质就没有区别,尤其是气节方面,就更是难以言说。

真不知道这时候的孙权是如何面对张昭的?说到底,孙权在对人上就根本没有孙策那般度量。张昭帮助孙策处理军政事务,北方一些士大夫的一些上书,多有将功劳归于张昭者。这让张昭很为难,不报,担心有私情之嫌;上报,又觉得不合适。孙策听说后,笑着对张昭说:“从前管仲做齐国相,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齐桓公却为争霸天下的人所崇敬。现在您很贤能,我能重用您,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

原因之二,就是孙权想摆脱这个托孤大臣的束缚。

每一个年幼帝王都会有一些任性,孙权也不例外。同样,每一个顾命大臣都有约束年幼帝王言行的举动,张昭也是这样。孙权好打猎,还经常骑马射虎,有一次老虎曾经冲到他的面前攀附在马鞍上。张昭见了神色大变,马上进行规劝,孙权虽然不反驳却依然不改,只不过是不骑马改为驾驶一种车厢封闭的车子。孙权还好饮酒,曾经在武昌时饮酒大醉,还让人用水泼洒群臣并说:“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罢休。”张昭神色凝重,一言不发起身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里。孙权派人把他叫回来,说:“这只不过是共同取乐,您为什么要发怒?”出去前张昭有可能是不愿意扫大家的兴,也可能是为了给孙权留面子,这下既然孙权先说了,他就把殷纣王“以酒为池”的例子来规劝孙权。孙权无奈,只得结束酒宴。像这种事情多了,张昭又总是那么理直气壮,义形于色,这很是让孙权下不来台,孙权竟然不再让他进见。

每一个帝王对于托孤大臣都是畏惧的,只不过帝王给自己的定位不一样,想法也不尽一致,这就导致了两人的关系最终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蜀国的那个刘禅和诸葛亮,皇帝刘禅自觉地不管事,而诸葛亮既忠心耿耿,又比较尊重刘禅,所以两人的关系总起来说是很好的。但孙权不是刘禅,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也是一个不愿意被人违逆意志的帝王,因此,他是不会像刘禅一样把张昭当成是“仲父”的。相反,他更希望耳朵根子清净,于是,到孙权当了皇帝,就给了张昭一个辅吴将军的名号,让他回家让养老去了。

当然了,张昭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以取悦孙权而获求眼前的尊荣。并且还喋喋不休地提及自己的顾命大臣身份,真是孙权不爱听什么说什么!更有甚者,张昭还要孙权明白,以前是你母亲(太后)和你哥哥(桓王)把你托付给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给你!同样一句话,诸葛亮对刘禅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也!”在这里只说是“大事”,不涉及把谁寄托给谁的问题。

后来,孙权终于承认自己有错,张昭也不得已上朝议事。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孙渊夺了哥哥的位置,暗中派遣使臣到吴国,想联络孙权共攻魏国。

孙权想接受公孙渊称燕王,准备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讨伐才远道而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心迹,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样不是被天下人所耻笑了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始终不改变自己的主张。

孙权实在无法忍受了,手按着刀发怒说:“吴国的官员进宫就向我跪拜,出宫就向你跪拜,而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担心我会失手杀了你!”即便是这样,张昭仍然不会认错,好一个刚正之人。实际上,这也是孙权长期不用张昭的另一个原因。孙权最终没有听张昭的建议,仍然派遣使者前去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从此不再上朝。

后来,公孙渊果然杀了孙权的两个使者,孙权向张昭赔罪,张昭也坚决不应。孙权自己到张昭门前,张昭推脱病重,孙权就放火烧他的家门,而张昭就把居室的门关闭。孙权派人灭了火,站在门外等了很久,还是张昭的儿子们出来解围,将张昭搀扶出来,让孙权将他用车载回宫中。

孙权不重用张昭,对张昭来说似乎不甚公平,说出来的那些个理由也是很牵强,应该说责任主要在孙权。不过,东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损失。

相反,张昭死后,并不像蜀汉国诸葛亮死后有那样大的反差,关键在于,孙权要比刘禅强大的多,这也许就是曹操要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吧!看来,作为一个幼主,老爹给留下一个托孤大臣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自己争气。否则,要是成为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从这一点上来说,孙权又没有更多可供指责的。或许这也是两人的是非恩怨没有被过多渲染的原因吧!

相关参考

三国群英传2,东吴老臣张昭,姜还是老的辣

张昭,东吴的重臣,因避难逃到江南,遇到孙策,受到孙策的重用,跟随其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在孙策的手下,张昭是如鱼得水,深受信任,为孙策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孙策临终托孤,将孙权托付给张昭,不管是不是孙策

托孤大臣张昭既没有被杀也并没有得到重用

帝王死的时候,因为继位者年幼,往往会让一些信得过有能力的大臣辅佐这个继位者,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三国时期,三国都有一个这样的大臣,东吴的张昭和周瑜就是孙权留给弟弟孙权的托孤大臣。又因为周瑜早逝,这张

为何说三国早期时期时无英雄早就了孙策的霸业

孙策得到江东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时无英雄。当时,天下虽然已经大定,可是江东地区却没有英雄,孙策得以“乘虚而入”。当时的江东主要有三股势力,一个是以刘繇为首的扬州刺史势力,主要盘踞在曲阿和秣陵一代。一个

张昭

张昭,同名人物,分别指:张昭,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末大乱,渡江南下避难。孙策起事于江东,孟获任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临终时嘱其辅佐弟孙权。张昭,唐朝诗人。南汉时人。诗一

但为何始终不肯拜他为丞相 孙权十分敬重张昭

公元200年,孙策终于平定了江东,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业,却不幸遭遇刺客重创。临终前,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长史张昭辅佐。张昭不负重托,果然扶持孙氏政权实现平稳过渡。起初,孙权拟设丞相一职,大家以为非张昭莫属,...

张昭辅佐孙权成就帝业,为什么一生做不了丞相

张昭是东吴老臣,跟随孙策建立了东吴基业,孙策非常优待张昭,把军政大事都交于他处理。直至孙策遇刺,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在这种内忧外患,人心不稳之时,是张昭率先统领百官拥立孙权并辅佐他,并辅佐孙权成就

三国张昭尽心辅佐两代君主为何最后却遭冷眼

三国张昭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成年后曾经被举孝廉,但是张昭拒绝了。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也被张昭拒绝了。陶谦认为张昭这样做是看不起自己,于是...

三国张昭尽心辅佐两代君主为何最后却遭冷眼

三国张昭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成年后曾经被举孝廉,但是张昭拒绝了。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也被张昭拒绝了。陶谦认为张昭这样做是看不起自己,于是...

作为孙策的儿子,孙绍为何不能继位?

作为孙策的儿子,孙绍为何不能继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生于富春江畔的孙权在三国时代叱咤风云,谋勇兼备。即使将近以前之后,南宋文学家辛弃疾还禁不住慨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三国军阀孙策的儿子孙绍有什么结局

  孙策之子>  孙策字伯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人称“小霸王”。孙策是的儿子,的哥哥,他子承父业,统一江东,是时期孙吴势力的重要奠基人。孙策虽然勇武过人,但在称霸江东后,不幸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