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李密献策反败为胜 瓦岗军险遭杨广所灭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幸李密献策反败为胜 瓦岗军险遭杨广所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幸李密献策反败为胜 瓦岗军险遭杨广所灭
隋朝末年,天下打乱,各地起义军纷涌。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大隋的江山被贪图享乐、花天酒地的杨广挥霍得不成样子了,天征高句丽失败后,隋朝重臣杨素之子杨玄感第一个站起来造反后,天下早已乱成一锅粥了。各地起来“革命”的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到革命军队中形成了“三大集团”,分别是河南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
这三剑客中的翟让是其中的“大哥大”。翟让领导的革命军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瓦岗军。
这个名字我们太熟悉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心目中,瓦岗寨的意思就是革命。
翟让,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妹村)人,本来是个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打进牢监,判了死罪。时主管监牢的狱吏名叫黄君汉,很佩服翟让的才能,就偷偷地把他放了。
翟让逃出监牢后,觉得与其窝囊地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地干一场。于是乎,马上与兄长翟弘、侄子摩侯、挚友王儒信在东郡附近的瓦岗寨,开始了招兵买马之旅。打出的口号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引得前来投奔的义勇之士络绎不绝。这其中包括绝世悍将单雄信(《隋唐演义》第十五条好汉)、徐世勣(徐茂功)和当地“首富”贾雄等人。
同郡人单雄信和翟让原是好友,听说翟让在瓦岗(今河南滑县瓦岗寨乡)革命,就在本乡召集了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农民,前来助阵。单雄信善于马上用枪,出入敌阵,迅猛如飞,人称“飞将军”。
由离狐(今山东东明县东南)迁居滑州卫南(今河南滑县)的徐世勣,字懋功(茂公),少年就有勇略,武艺高强。他虽然出生于富家,但是同情农民,平时仗义疏财,爱抱不平,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翟让革命后,他带着一批青年也加入了瓦岗军。他不只是个摇鹅毛扇的谋士,而且是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和统帅。他后来曾说:“我年十二、三时亡(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阵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由此可见,他参加革命时,已是以救天下饥民之苦为己任了。
贾雄住在瓦岗附近的贾家楼(赤水村西),出生于富家,幼年好学,思想开朗,爱交朋友,同情贫民,看到隋王朝黑暗,自愿为革命出力,被聘为瓦岗军的军师。
有了队伍和大将之后,翟让带领革命队伍沿运河抢掠官府和私人运输船队,资给丰足,革命队伍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很快拥有万余人。
至今滑县流传的歌谣,表现了当时农民起义的高涨热情:
1.“瓦岗寨上英雄将,杀贪官、断皇杠,开官仓、放义粮,黎民百姓都欢畅。”
2.“扶着爷,搀着娘,携着儿女上瓦岗,瓦岗寨上吃义粮。荷渔叉,扛长枪,跟着翟让打杨广,杀死杨广免遭殃。”
3.“要抗兵,要抗选,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
兵强马壮之后,翟让并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而是开始了大举动。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翟让带领革命军以雷霆之势一举攻克了郑州、宋州(今河南商丘)等郡县,控制了从汴州(开封)至黎阳一段的水上交通军事要地—通济渠(南运河),缴获了大量军械物资,进一步壮大了革命力量。
瓦岗军上演“劫皇纲”的故事后,几乎一夜之间,隋朝对瓦岗军刮目相看,杨广赶紧派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征讨瓦岗。
张须陀善于用兵,手下又拥有秦琼(名字如雷贯耳啊,《隋唐演义》第十三条好汉)、罗士信(《隋唐演义》四猛之首,连李元霸都畏惧三分)等猛将,可以说是隋朝的一支王牌部队,革命队伍中一些小股部队,如王薄、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结果一向以剽悍著称的翟让很快便发出了“既生翟,何生张”的感叹,因为翟让和张须陀交锋了三十多次,居然无一胜绩。
俗话说,愿赌服输,翟让败了,付出的代价是被迫撤离宋郑两郡。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把他占领的土地和城池又都交还给了隋朝。
就在翟让感觉自己正朝着穷途末路狂奔时,一个人的到来拯救了他,让他看到了光明。这人便是李密。
为何说李密死后就再无瓦岗军呢?
李密,隋朝末年瓦岗军的首领,在隋唐历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独属于他的足迹,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杀,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关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说李密之后在无瓦岗军,那么,知道当时的盛况是怎么回事吗?李密是怎么由一阶常胜军的首领一步步落到投降而后被杀的地步的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光是瞅瞅以上的那几颗巨头,就可知晓:问鼎长安、称帝建国只不过是李渊父子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虽然“唐”的大旗是竖起来了,但是新生的唐帝国势力范围仅限于长安附近、关中(陕西)和河东地区(山西)。天下尚有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割据政权。
如何扫荡群雄、一统天下就成为这个新生政权的首要课题。很明显,李唐不是最佳的绩优股,但后来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一支潜力股。
李唐王朝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并最终摘得桂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人。这个人就是秦王李世民。
李唐统一全国的战争,基本上(还有别人,比如赵郡王李孝恭)就是李世民的个人秀。在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当中,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显现。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回味那段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历史…..
群雄当中,第一个上了李唐黑名单的是薛举。薛举之所以能荣登榜首,主要是因为他的势力范围在今天的甘肃地区,距离关中非常之近,对李唐构成了严重威胁。李唐要想放心地东进南下,就必须首先把背后的这个家伙给收拾了。
其实呢,问题是相对的,薛举也把李唐视为心腹大患。他一心想夺取长安,只是因为受到甘肃境内另一势力李轨的牵制,所以未能如愿。早在义宁元年的十二月,薛举就曾经大举进攻过李唐境内的扶风,但遭到了李世民的痛击。
薛举深知大秦与李唐之间水火不能相容,便在义宁二年的六月抢先动手,兵锋直指长安。秦军粮草充足,士气旺盛,泾州一战,常胜将军刘文静所部遭到了重创。长安危急!关中危急!大唐危急!
紧要关头,李渊任命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加雍州牧,令其迎战薛举。或许也是冥冥中的天意,八月,薛举突然病死。继任的薛仁杲与薛举的一班老兄弟不合,致使秦军人心离散,士气低落,与唐军陷入僵持的状况。
这时,一直与薛氏父子敌对的李轨却投降了李唐。这个消息深深地刺激了薛仁杲的神经,经过两个月的思考,他决定从折墌(zhǐ)(甘肃泾川东北)撤退。
李密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大失所望。在李密看来,自己的功劳足可与西汉时的韩信相媲美,就算封不了王,最起码也应该给个三公(太尉、司空、司徒)或者宰相当当吧。李渊这家伙也太抠了!
如果李密就此接受命运的安排,说不定他还可以善终。可是,他已经和命运抗争惯了,他不甘心这样的现状。伤心失意的李密反心又起,他和部将王伯当找了个机会逃离长安,四处联络旧部,准备东山再起。
相关参考
...合在一起,总数达到十几万人。这支庞大的军队与李密的瓦岗军隔着洛水(今洛河)相互对峙。这样一支超大的联合舰队有谁来指挥调度呢?王世充。这是杨广下诏钦点的。从皇帝身边空降下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年龄不大,资历...
...合在一起,总数达到十几万人。这支庞大的军队与李密的瓦岗军隔着洛水(今洛河)相互对峙。这样一支超大的联合舰队有谁来指挥调度呢?王世充。这是杨广下诏钦点的。从皇帝身边空降下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年龄不大,资历...
地位超过秦琼的猛将,临阵叛变出卖李密,是断送瓦岗军的头号罪人
笔者前段时间,写了一个帖子,讲了李密被邴元真出卖,中了王世充埋伏,导致瓦岗军迅速败亡的典故。有网友回帖问我说:“导致瓦岗军败亡的叛徒邴元真,他最后的结局如何?”笔者今天写一个帖子,讲一讲邴元真叛变事件
隋末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隋末没有农民起义,隋末是最典型的关陇贵族造反,按时间先后顺序、导致杨广身死国灭的三大主要力量是:1.瓦岗寨,是隋朝权贵2代李密改造、利用盘踞瓦岗寨的土匪翟让团伙(李密入伙时匪帮人
李密(汉语拼音:lǐmì),(582~619),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人。隋末,以父宽荫为左亲侍。宇文述劝令学,因谢病读书。尝乘一黄牛,被以蒲鞯,挂《汉书》一帙于角上
李密兵败后率两万瓦岗军来投奔唐朝,李渊封他为荆国公,并且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他,但是却不给他兵权,只让他做三品的光禄卿。李密深知李渊此举是对自己进行防范,心中不满,却也无可奈何。李密觉得李渊没把自己放
很多史书上记载说李密杀死翟让是因为分财不均、对待俘虏的态度不同等。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在考察过瓦岗军的成长足迹后,发现李密杀死翟让有很深刻的原因。首先是权力制衡。翟让曾经是李密的领导,后来他主动将领导
瓦岗军巅峰期,拥兵三十万,还有一大批成名的虎将,比如秦琼和程咬金、王伯当、单雄信等人。瓦岗军失败之后,李渊采取各种手段,招募失散的瓦岗军旧部,吸引他们来投奔大唐。李渊给李密写信,在信中给李密许诺了丰厚
隋唐演义李密资料介绍李密最后是怎么死的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天下大乱。隋唐英雄李密,正是当时瓦岗寨军民的首领,也想要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下,谋得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李密是什么样的人,他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