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魏将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Posted 庞涓 马陵之战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陵之战:魏将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马陵之战:魏将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2、庞涓兵败自刎真相 揭战国马陵之战谜团

马陵之战:魏将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史记》一书,向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史学的最高成就,常令后世史家望书兴叹。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著作,也并非毫无瑕疵。有关孙膑与庞涓在马陵大战就属于太史公的失误。明乎此,方知孟子之“尽信书不如无书”,真乃圣人之言。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桂陵之战后十三年,孙膑与庞涓战于马陵。马陵,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于设兵埋伏。孙膑军行至马陵,便命兵士砍去一些树木塞住去路,并选一棵大树,将其面路的树干,砍去树皮,露出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之后下令军中善于射箭的人,共拿万张强弩,夹道埋伏,并约定:“晚间但见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弩齐发”。庞涓一路追赶孙膑,果然在当夜赶至那棵大树底下,抬头看见光滑的树身,仿佛有字,于是点火照看。可是,字还没读完,齐军已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窜逃失散。庞涓自知智穷兵败,绝难脱身,于是拔剑自刎。临死之时,还愤愤而言,“悔不早杀孙膑,如今反成就了这小子的声名”。

这段记载,人物栩栩如生,场面历历在目。于是千百年来,庞涓马陵自刎便成了定论。

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竹书纪年》的说法

早在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就已指出:“《纪年》云,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于桂陵,至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朌败梁于马陵”。也就是说,据《竹书纪年》记载,孙膑与魏军大战是在桂陵;与魏军在马陵大战的齐国主将是田朌。而且马陵之战距桂陵之战,只有十年。

需要论证的是:《竹书纪年》对桂陵和马陵之战的记载是否比《史记》的记载更可靠?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竹书纪年》的基本情况。

据《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这十余万言的古书竹简装成数十车送至京师,经束皙、杜预等专家整理研究,得文献75篇。其中有12篇记录了自夏、商、周至战国后期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由于记载采用编年体的方式,遂命名为《纪年》。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征引此书时将《纪年》与“竹书”连用,之后才有了《竹书纪年》之称。

《竹书纪年》对于西周、春秋、战国,不分记各诸侯国事,独记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又独记魏国,称魏襄王为“今王”。不难看出,这是一部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撰写的史书。可惜的是,这部书问世不久就作为魏襄王的随葬品埋入了地下,直到570余年后的西晋初年才出土。司马迁自然看不到此书。

齐、魏桂陵和马陵之战均发生于魏惠王时期,而魏襄王正是魏惠王的直接继承人。年代如此之近,又是本国的头等大事,作为魏国的史官(或士人),无论时间、地点还是双方领军人物,都没有理由出现错误。

毫无疑问,关于桂陵和马陵之战的记载,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撰写的《竹书纪年》较之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更准确。

二、《战国策》的有关说法

《战国策·齐策一》载:赵都邯郸被魏军围困,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用段干纶的计谋,出兵进攻魏国的襄陵。当年七月,邯郸被魏军攻克,齐军则趁魏军疲惫之际加紧攻击,大败魏军于桂陵。《史记·魏世家》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符:“魏惠王十八年,魏破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于)桂陵。”

《战国策·齐策一》又载: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用田臣思的计谋:先秘密与韩国结盟,又不马上出兵救韩。韩国自恃有齐国撑腰,(与魏国开展大战,结果却)五战五不胜,只好求诉于齐国。齐国这时才出兵攻魏,大败魏军于马陵。《战国策·魏策二》有这样的记载:魏惠王发动全国的军队,由太子申统帅去进攻齐国。有人对公子理的老师说:“您为何不让公子理去王太后面前哭诉,阻止太子申率兵攻齐呢?如果阻止成功,太子申就会感激太子理;如果阻止不成,公子理就有可能立为王。因为太子申年轻,不会用兵;而田朌是齐国久经沙场的老将,孙膑又善于用兵,太子申这次出战必定要败,败者必定被擒……”。(结果是,)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魏)十万之军。

从这则记载看,马陵之战齐国主将为田 ,军师有可能仍是孙膑;而魏国主将是太子申。

《史记·魏世家》中却是另一种说法:魏惠王二十八年,齐威王卒。“(魏惠王)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孙膑)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军遂大破”。

《史记·魏世家》的这一记载与《战国策·齐策一》和《战国策·魏策二》的记载明显矛盾。“齐策一”记载马陵之战时齐威王仍在位,而且马陵之战的发生是为了救韩而不是救赵;“魏策二”只肯定了魏军主将是太子申,对庞涓则只字未提。如果庞涓参与了马陵之战,或者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载,庞涓为马陵之战中魏国主将,那位向公子理的老师进言的客人又岂能如此说辞呢?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史记·魏世家》中对马陵之战的记载自相矛盾。“列传”中讲“齐救韩”发生了马陵之战;“世家”中讲“齐救赵”发生了马陵之战。“齐救韩”则与《战国策·齐策一》相符。很明显,“齐救赵”发生马陵之战之说是太史公将马陵之战与桂陵之战搞混了。

三、孙膑本人的说法

一九七二年四月,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膑兵法》的竹简。其中有《禽庞涓》一篇,大意为:魏军由将军庞涓带兵八万进攻邯郸。齐王闻之,使将军田忌、孙膑带兵八万前去救援。田忌佯攻平陵(疑即《战国策》中之襄陵),并采用所谓“减灶”计诱使庞涓轻骑追击,最后在桂陵大败魏军,并擒获庞涓。

行文至此,已可得出结论:

1、庞涓并未在马陵自刎,而是在桂陵被擒。

2、桂陵之战齐军主将为田忌,孙膑为军师;魏军主将为庞涓。

3、马陵之战齐军主将为田朌,孙膑有可能仍为军师;魏军主将则是魏太子申。

4、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对手同是齐威王和魏惠王,其发生年代应以《竹书纪年》所记为准。

庞涓兵败自刎真相 揭战国马陵之战谜团

庞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拔剑自刎,齐军趁此机会大败魏军。从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来看,庞涓指挥过马陵之战,并与孙膑在马陵之战对战。但历史还有另一种证实:庞涓并未在马陵自刎,而是在桂陵被擒。马陵之战指挥魏军的当为太子申,而不是庞涓”,揭开了这个千古的谜团。

魏将庞涓曾否参加马陵之战,被孙膑设计兵败后自刎?是司马迁误解《国策》,错记入史,还是被俘又释,再次上阵指挥?探究历史事实的真相,当进一步认真的辨析。

公元前343年末,魏国联合赵国向韩发动进攻,韩国求救于齐。次年,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发兵攻魏而救韩。魏国指挥这次战争的是将军庞涓,他见齐军来援,便释韩而调头迎击齐军。齐军在孙膑的策划下,施出行军减灶之计,即第一天行军营地有10万灶,第二天军队后退减为5万灶,第三天再退缩减至3万灶,装出一副怯弱畏战的样子。庞涓行军三日见此情景,心中大喜,日:“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逃亡过半矣!”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骑锐卒兼程倍进来追逐齐军。孙膑估计魏军在黄昏时当至马陵(今山东莘县西南),就在那里布置伏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

孙膑设下包围圈。又把圈中的一棵大树斫去树皮,而书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庞涓在当晚果率魏军追至马陵,见树上书写文字,乃点火想看个究竟。未等庞涓读毕树上之字,埋伏在两旁的齐军万弩俱发,魏军顿时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到,齐因此而乘胜大破魏军。这段脍炙人口的马陵之战的故事,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它充分显示了齐国军师孙膑的足智多谋和魏军统帅庞涓的莽撞无能。

然而这段史实是有问题的。据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魏将庞涓早在马陵之战前11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战中,已被齐军生擒。该竹简的《擒庞涓》篇记:当时魏军将攻赵都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8万出击。齐国为救援赵国之难,亦派将军田忌、军师孙膑率甲兵8万击魏。孙膑为迷惑敌人,先派“不识事”的齐城、高唐二大夫进攻守备森严、“人众甲兵盛”的平陵。结果齐二大夫未进入平陵城郊,在路上就遭到魏军的袭击,大败而被杀。

这样,魏国对齐的来犯,开始麻痹而轻敌。接着,孙膑派遣轻快的战车西驰魏都大梁之郊,“以怒其气”;并分散用少量的士卒跟在战车后面,以“示之寡”,显现出齐军的弱小。经过这样的一番布置、欺骗之后,在全力攻赵的魏军统帅庞涓,“果弃其辎重”而率其轻骑锐卒昼夜兼程,回师救大梁之危而来与齐军决战。于是,“孙子(膑)弗息而击之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南),而擒庞涓”。《孙膑兵法》对于在桂陵之战中生擒庞涓的事实是叙述得很清楚的,它是孙膑弟子在当时所记,不容有什么怀疑,既然庞涓在桂陵之战时已经当了齐军的俘虏,如何能在马陵之战中再任魏国的将军指挥作战?既然庞涓己在桂陵之战时中了孙膑的伏兵狙击之计,他怎么会不吸取教训,在马陵之战时再次上当?

查《战国策·魏二·齐魏战于马陵》章云:“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同章又记齐张丑曰:“今战胜魏,覆十万之军,而禽(擒)太子申。”这里记马陵之战,都没有提到庞涓为将指挥魏军以及他的下场,似乎庞涓未曾参与这次战役。《战国策·宋卫·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章述:“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有外黄徐子对太子说:“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后太子犹豫不决,勉强上阵,“与齐人战而死,卒不得魏。”这段记载,又明确告诉我们,马陵之战是魏“太子自将攻齐”,而没有庞涓为魏将之事。

至于《战国策·齐一·田忌为齐将》章云:“田忌为齐将,系梁太子申,禽庞涓”;《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篇记孙子曰:“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而禽太子申也。”这两条记载,都是总括桂陵、马陵两次战役而言,说明田忌为齐将和孙膑用谋略所取得的战果。而司马迁不察,把庞涓和太子申都当作马陵之战时魏军的统帅,遂造成庞涓被生擒后又任将出战和两次被孙膑的伏兵击破的误会。故台湾学者徐培根、魏汝霖在《孙膑兵法注释》中认为:“马陵之战指挥魏军的当为太子申,而不是庞涓”,揭开了这个千古的谜团。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的许多地方都提到马陵之战时庞涓为魏将。如《魏世家》述,当时魏“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战争结果,魏“败于马凌,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庞涓”。《田敬仲完世家》又记,此次战役齐“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六国年表·魏》在马陵之战当年并载:“齐虏我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司马迁又把这次战役的经过,写得如此栩栩如生,他必然另有所据。

有的学者认为,庞涓在桂陵之战被齐生擒后,可能不久就获释放,因此到马陵之战时能又任魏将,与孙膑再次交锋。这就像春秋时秦穆公的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晋俘获后又被释,不久即再次率师伐晋一样。有的学者还考证,据《水经·淮水注》引《竹书纪年》,在桂陵之战的次年,魏惠王调用韩国军队,击败齐,宋、卫的联军于襄陵,齐国不得已而清楚将景舍出来向魏求和。庞涓之被释放归魏,应即在此时。

相关参考

马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哪一年?马陵之战简介

马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341年。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

马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哪一年?马陵之战简介

马陵之战爆发于公元前341年。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

孙膑是如何设计困庞涓的

孙膑困庞涓孙膑困庞涓的故事就是著名战役马陵之战的结局部分,孙膑用计将庞涓困在马陵,然后庞涓被乱箭射死。马陵之战遗址孙膑在利用增兵减灶这个计策,成功钓到了自大的庞涓之后,又命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一个山坡

战败于马陵之战的庞涓,真的不及孙膑吗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上将军,戎马一生,桂陵之战兵败自杀。在河南省通许县县城东边1.5公里处,有个村庄名叫三里岗,村头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圆丘形墓冢,为庞涓墓。据当地人说,在这个大墓的南边原来还有三个小墓,墓

千古不解的谜团 马陵之战是谁指挥的

马陵之战是很著名的一场战役,但是你都知道这场战役究竟是谁指挥的?庞涓真正参与过这场战役吗?马陵之战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众所周知,孙膑在这次战役中杀死了庞涓,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

千古不解的谜团 马陵之战是谁指挥的

马陵之战是很著名的一场战役,但是你都知道这场战役究竟是谁指挥的?庞涓真正参与过这场战役吗?马陵之战是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众所周知,孙膑在这次战役中杀死了庞涓,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

齐魏马陵之战:决定战国新格局的经典战役

马陵之战: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战国中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败魏军的一次著名伏击战。魏于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又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旧都安邑(今属山西运城),然其实力尚未根本削弱...

齐魏马陵之战:决定战国新格局的经典战役

马陵之战: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战国中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败魏军的一次著名伏击战。魏于桂陵之战中被齐击败,又被秦夺去河西重镇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旧都安邑(今属山西运城),然其实力尚未根本削弱...

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次以田忌,孙膑为将率军救韩,庞涓率魏军追击齐军,在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死。魏国在兵力缺乏、国力大衰的情况下,无暇对付秦军。经过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

马陵之战有什么典故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比较

马陵之战简介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实力日趋强大,不断对邻国进行骚扰。先是引兵攻打了赵国,齐国出兵解救了赵国,史称“桂陵之战”,这张战争中魏国没有得逞。在等到魏国修整之后,又开始对外进攻,此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