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Posted 魏惠王

篇首语: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2、春秋战国 魏惠王魏罃是怎样一个人,怎么死的?

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魏惠王魏瑩(公元前400~公元前319年),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即位之时正值魏国鼎盛时期,早年励精图治,使魏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战争中,“东败于齐,南辱于楚”,渐渐开始衰落。

魏瑩少时聪慧好学,颇得其祖父魏文侯的喜欢,寻名师加以教导。魏武侯死后没有立太子,得到贵族支持的魏瑩与得到平民大臣支持的公子仲缓展开了夺位之争,在国内混乱期间,韩、赵两国趁虚而入,联合进攻魏国,后以两国意见不合撤军告终。魏瑩成功夺得君位后,迅速解决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重整军威,重用名将庞涓,重创秦军,攻破秦国都城。随后迁都大梁,对内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奖励耕种、开凿运河;对外,团结赵、韩两国,增强实力。广筑宫殿、修筑长城、开凿鸿沟,以此来加强防御能力。在赵、秦、齐、楚四国联合围攻的情况下,沉着应对,取得胜利,把魏国霸业推向顶峰,逢泽会诸侯,正式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魏瑩的短板在于他自身刚愎自用、外宽内忌、好搞形式主义。他问政孟子,一副谦恭好学的样子,回头却并不实践;在用人方面,他重用庞涓,却仅因庞涓一人之言残害了孙膑,致使孙膑逃回齐国,他看孙膑,更多看到的只是兵圣后人这个标签,所以也不甚在意。公叔痤向他举荐卫鞅。他并没有实际考察,仅凭卫鞅年轻没有作为就否决了。公叔痤又劝谏他,该人如果不用便要杀之,结果他依然主观臆断,没有在意。卫鞅后到秦国,改名商鞅,变法改革,把秦国推上富强之路。

春秋时期魏惠王谓卜皮曰故事

“魏惠王谓卜皮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原文为: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魏惠王问卜皮他在外的名声如何?卜皮回答他,大王仁慈惠爱。魏惠王大喜,认为自己名声很好,便接着问自己的功业会达到什么程度,卜皮却回答他到,将走向灭亡。魏惠王不解,接着又问了一个为什么,在他认为,仁慈惠爱是善行,善行怎么会走向灭亡呢?卜皮给他的回答是,仁慈的人不忍心,而惠爱的人好施舍,不忍心,则不会惩罚有罪过的人;好施舍,就不会等着臣子做出功绩就赏赐。有了过错而不惩罚,没有功劳却接受赏赐,即使国家灭亡,这不是也是应该的吗?

惠王觉得自己名声在外,仁慈惠爱,岂不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矛盾有其特殊性,也许仁慈惠爱是好的表现,但是不在事物特定的范围内,反而会弄巧成拙。具体的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和对待,不能不分析利弊,一概而论。为了仁慈而失了法度,为了惠爱而不鼓励建工,这样反而会走向失败。

春秋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的故事

关于魏惠王在历史上的典故,最有名的两个除了问政孟子,还有一个便是惠王问宝了。“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出自于《资治通鉴.周纪》。

原文为: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钟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齐威王与魏惠王在郊外会猎,惠王问齐王齐国有无宝物,齐王回答没有。惠王马上就说:“我的国家虽小,但是尚还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车前车后、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怎么会没有宝贝呢?齐威王回答道:”我的宝贝与大王你的不同。我有大臣檀子,让他镇守南城,楚人就不敢来犯,泗河旁十二个诸侯皆来朝见;我有大臣盼子,让他守卫高唐,那赵国人就不敢在黄河以东打渔;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在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大臣钟首,负责国内治安,则路不拾遗。这四位贤臣的光芒照射的是千里,岂是十二辆车子能比的!惠王露出惭愧的神态。

春秋战国 魏惠王魏罃是怎样一个人,怎么死的?

魏·惠王 魏罃

(前369—前319年)

当魏武侯死时,太子罃与其弟公中缓争立,韩懿侯、赵咸侯共助公中缓,欲分裂魏国,后因韩、赵两国意见不统一而流产。罃立为魏侯,次年,魏大夫王错投奔韩国。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魏于观。五年,与韩会于宅阳。为秦所败。次年,取宋之仪台。九年,败韩于浍。又与秦战于少梁,大将公孙痤被虏,秦又取厐。次年,伐取赵之皮牢。十四年,与赵会于鄗。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魏成为当时霸主。次年,与秦孝公会于杜平,又侵宋之黄池。十七年,与秦战于元里,秦取少梁。魏围取赵之都城邯都。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使田忌、孙膑救赵,大败魏军于桂陵。次年,诸侯围魏之襄陵。魏始筑长城,自郑(陕西华县)滨洛水,北达内蒙古东胜之固阳,以防秦国。廿年,把邯郸还赵国,和赵成侯盟于漳水之上。次年,又与秦会于彤。三十年,又伐赵,赵又求救于齐,齐命田忌、田婴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急进军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于马陵,俘魏太子中,杀大将厐涓。魏军精锐丧失殆尽,国势转衰。三十一年,秦、赵、齐联合攻魏,秦将商鞅诈夺魏大将公子邛的军队,并尽夺魏黄河以西到河西大片土地。魏都安邑已逼近秦境,于是只得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以公子称为太子,三十五年,与齐湣王会于平河之南,使魏,齐和好停战。惠王因常被齐、秦所败,便卑礼厚币以招贤士,先后有邹衍、淳于髠、孟轲等仕魏,次年,又与齐宣王会于甄,是年,惠王卒,子襄王嗣立。

相关参考

春秋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的故事是怎样的

魏惠王魏瑩(公元前400~公元前319年),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即位之时正值魏国鼎盛时期,早年励精图治,使魏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战争中,“东败于齐,南辱于楚”,渐渐开始衰落。魏瑩少

解析魏惠王魏罃为什么又被称为梁惠王

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后很

魏惠王长寿 魏惠王称王

  魏惠王  魏惠王登基时魏国正是鼎盛之时,然而之后的战争中国力开始衰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徐州相王”更是与齐威王互相承认对方是王。  魏惠王长寿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魏

魏惠王之子 魏惠王的狐姬

  魏惠王  魏惠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君主,在位50年,在位期间徐州相王、迁都大梁、兴修古汴河、开通鸿沟、屡破强秦,但后期战争中开始衰落,于公元前319年逝世。  魏惠王之子  魏襄王,即梁襄王,东周

魏惠王为何不会慧眼识人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

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

不被魏惠王重视的这两个人却给了他致命打击

  魏惠王  魏惠王执政后期魏国国力衰落,战争上基本都是吃败战,其实他错过了那个时代两个重要的人,这两个人到后来给了他致命的打击,这两个人是谁呢?  不被魏惠王重视的这两个人却给了他致命打击  一个是

孙膑、刘禅、司马懿、王文韶,史上演技最好的天才

1、孙膑装疯孙膑和庞涓本来是同学,据说,庞涓先下山,魏惠王重用庞涓。庞涓训练甲士,使得魏国成为中原霸主。后来,孙膑下山,也想在魏国效力。庞涓一开始很高兴,可后来看到魏王对孙膑极好,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爱惜人才的魏惠王,为什么却不重用商鞅且放走商鞅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