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什么 《世说新语》简介

Posted

篇首语:时机未到,资格未够,请继续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什么 《世说新语》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什么 《世说新语》简介

2、《世说新语》主要论述的是什么内容

《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什么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成书过程

《世说新语》的原名是《世说》,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世说新语》主要论述的是什么内容

自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历两晋南北朝士族地主一直占居高位,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无‘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或夸豪斗富,或奇吝无比;或慷慨激昂,或胆怯自私。而《世说新语》以其绝妙的手法、细腻的笔调描述了这一时期名士们的活动。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或称佚事V说)的代表作。其编撰者刘义庆(公元403年一公元444年),南朝宋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人,他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官至南兖州刺史。《宋书》上说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然足为宋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世说新语》就是他和手下文人采集众书编纂加工而成。

在《世说新语》之前,已有过《语林》、《郭子》等书,而《世说新语》从中多所取资。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它乃纂辑旧文,非由自造。《世说新语》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文》、《文学》等36门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文字多寡不同,有的篇幅较长,一般是数行即尽,也有的只三言两语。

《世说新语》主要论述汉末经三国至东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对统治阶级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各篇通过众多人物的遗闻佚事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级的生活状况、文化风尚以及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鲁迅先生在著名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所论魏晋风度和文学与吃药、饮酒、清谈的关系,在《世说新语》中都能找到生动的描述。

《世说新语》所反映的士族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发展起来,经过曹魏九品中正而形成的一个地主阶层。西晋以后,士族阶级日渐腐朽。他们在政治上腐败无能,生活上纵情享乐,情致上附庸风雅,思想上崇尚老(子)、庄(子〕,生活上不修边幅,饮酒吃药(五石散),平时品评人物,玩弄抽象的名词(清谈玄理),非常讲究语言艺术,提倡用极少的话表达丰富的意思,说话往往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西晋时,清谈的领袖王戎问阮瞻关于孔子和老庄的异同,阮瞻只答了三个字:将无同。将、无二字是助词,无实际意义。阮瞻对王戎所提的问题,实际上只答了一个同字,可王戎却认为回答的言简而意赅,是清谈的上品。鲁迅先生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后来遒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世说新语》产生的社会背景。

由于作者刘义庆及其门客站在士族阶级的立场来搜集记录人物佚事,用清谈家的观点来品评人物,因此,书中存在许多消极因素,如崇尚谈玄,赞赏所谓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宣扬封建伦理,对统治阶级残忍的行为和穷奢极欲的生活往往流露出欣赏的态度。这都大大消弱了本书的思想性。但客观地讲,本书比较全面反映了士族阶级及文人学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态,因而有着一定的认识价值。

《世说新语》通过对上层统治集团生活片断的描写,表现了他们的阴险毒辣与腐化堕落。如《尤悔》写魏文帝曹丕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残害同胞兄弟之事。魏文帝忌帝任城王(曹彰,字子义,曹操第二子)骁壮。因在卞太后坠参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枣把儿)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指曹彰)弗悟,遂杂进之。

既中毒,太后索水故救之。帝预敉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指曹植,曾封东阿王),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短短一段话,把曹丕设计毒死弟弟曹彰并欲加害曹植的阴险面目暴露无余。在《汰侈》篇描写了豪门贵族争强斗富,尔虞我诈的卑劣场面。如《武帝尝降王武子家》一篇中这样写道:武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

婢子百余人,皆绫罗F椤,以手擎饮食。蒸纯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钝。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这这篇短文把王武子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得入木三分。食器的精致、排场的豪华已非同一般。而蒸熟的小猪竟以人乳喂成,难怪连皇帝都意不能平了。其侈奢程度可想而知。

《世说新语》以大量篇幅描写了士大夫名人的生活面貌,表现了他们的种种情态,最突出的就是所谓名士风流。这些人或放诞不羁,纵欲享乐;或崇尚自然,流连山川;或适意而为,无拘无束;或喜怒不形于色,故作旷达。这都表现了他们精神的空虚,生活的放荡和品格的虚伪。如刘伶是个出名放诞的人,经常在家里脱得一丝不挂,有人来访问他,劝他不要那样,他却说自己把天地当房屋,房屋当衣服,到他家来的人,是自愿钻进他的裤子里去的。对这类言行,编写者据事直书,不加可否,实际上是在赞美。山简做荆州刺史,整天喝得醉醺醮的,也被认为是名士风度。本来,那时出身的名士,要做名士,就要痛饮酒,熟读《离骚》,过寄生生活。

当然,对魏晋名士喝酒这件事,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身上,意义有所区别。如刘伶喝酒是愤世嫉俗,而山简却是玩世不恭。愤世之人,牢骚满腹,熟读《离骚》,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反对派对统治者政治压制的反抗;玩世之人,熟读《离骚》,说明其生活的无聊。

《世说新语》中,也有少量篇幅表现了爱国思想。如《言语》门新亭对泣一则: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遨新亭,藉齐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文章表现了王导的爱国思想和收复失地的决心。

当然,从周颐(周侯)的慨叹及诸人的对泣中,也反映了东晋上层官僚软弱无能、凄楚没落的情绪。温峤过江一则,则表现了温娇对北方沦陷国土的热爱和恢复中原的意愿。大意是说温娇当初作为刘琨的使节渡过长江。时江东刚开始营建,政纲法纪还没有健全。温峤刚到,对诸多事情深感忧虑。他去拜见王导以后,述说皇上偏居江左,国家倾覆、山河残破的严酷情况,因而有《黍离》之痛。温娇忠心耿耿,慷概激昴,以至声泪俱下。王导也和他相对而泣。温娇叙情完毕之后,便表示愿和王丞相结交,王导也厚相酬纳。他出来后,高兴地说:江左自有象管夷吾(即管仲,见本书管仲篇)那样的人,还有什么可忧的呢?而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一则,则通过王羲之之口%发出了今四效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呼吁和瞥告,对当时习俗提出了有力的批评。另有一些篇幅,赞扬了某些官吏的清廉、节俭。

如《德行》门的周镇罢临川郡这样写到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日,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时有名的清官)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在封建时代,一般的达官贵人都过着豪华的生活,而晋代奢侈之风尤甚。作为郡守的周镇,罢官回都城时,却乘坐既狭小又漏雨的船只,其为官之清廉,可见一斑。而王导能重新启用他,也可算知人善任了。

在《政事》门有一则陶侃爱惜财物的事。大意如下:陶侃性情仔细认真,做事特别勤勉。在做荆州刺史时,命令负责造船的官员把锯下的木屑都收集起来,不限多少。人们都不解其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正赶上积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防,雪融化后还很湿,于是全用木屑铺盖上,行走时亳无妨碍。官府用竹子,陶侃命人把靠根部的粗头都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伐蜀,组装船只,全部用来做了竹钉。

又传说:陶侃曾征调自己辖区的竹篙,有一官员连根取之,才够长度,于是,陶侃就超越两级任用他。这则故事赞扬了陶侃办事认真、克勤克俭的作风。他爱惜物资,连竹头木屑都收集起来派上用场。

另外。在一些篇幅中,还表彰了一些人物刚正不阿的品格。如《雅量》门有一则写嵇康被害时,临行东市,神气不变,表现了他镇静自若的风范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方正》门写夏侯玄考掠初无一言。临行东市,颜色不异。表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其它如《术解》门写郗中悍,《尤悔》门写阮裕信佛,《方正》门写阮修以为无鬼等,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而《德行》门写荀巨伯忠于友情,不肯败义以求生,《识鉴》门写郗超不以爱憎匿善;《贤媛》门写陶侃之母拒收坩,公私分明等,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自新》门写周处改过,勉力向善的事迹更值得人们深思。故事大意如下:周处年轻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时义兴水中有出交龙,山上有只猛虎都残害百姓。

人称之为三害。而三害之中,周处尤甚。后省人劝他去杀猛虎、斩蚊龙,实际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周处杀了猛虎后,又去与蛟龙搏斗,周处在水中呆了三天天夜,乡亲们以为他死了,于是互相庆贺。当周处杀死蛟龙浮出水面后,知道乡亲们痛恨自己,于是决心悔改。他找到名士陆云,说了自己的情况,并说自己很想改过,又担心年华已虚度,最后不会有成就。陆云说:古人贵朝闻夕死,你的前途尚可,况人患志之不立,又何必忧虑好名声不能显扬呢?于是周处改过自勉,终成忠臣孝子。这则周处改过的故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周处勇于改旧从新的精神是值得赞颂的。而文章所提倡的人应树立大志及重道义的观点,在今天也有一定启发性。

关于《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慨括说: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而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是本书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如《忿狷》门写王蓝田食鸡子的情景,写得维纱维肖,一个典型的性急者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而同篇写王蓝田性急而又能容的细节,则把人物的复杂性充分表现出来。

本书在语言上的特点主要是高度的准确、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德行》门中有一则谢公夫人教儿的事迹: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怎么始终)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全文仅二十余字,却深刻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我常自教儿一句,可谓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方正》门有一则记小儿陈元方与来客对答的故事。也非常生动有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曰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走。’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元方之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则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在这里,无论是作者叙述性的语言还是篇中来客和小孩的对话,都很准确、简炼。起初,来客自以为是别人失信而自己受骗,故作者用了怒字,接着写客人由怒转惭,又因心中有愧而下车引之,语言用得非常得当。最有趣的是小儿元方,对来客的责问不但不怕,还据理反驳,指出恰恰是来客自己过时不至,因而无言,对子骂父,是为无礼,从而使客人无言以对。

故事最后写客人下车引之,是对元方含有歉意的和解态度,而元方却入门不顾,足见其气愤的神态。这篇故事写得非常生动,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反映了各自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反映了各自的心理活动,把一个聪明活泼、口齿伶俐的儿童形象,以及他敢于并善于反抗无端被欺的个性表现得栩栩如生。

《世说新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并富于描绘性、形象性。在魏晋时期,士人之间很重视人物的品评、鉴赏。《世说新语》常用简洁的语句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品性、才能和风范。而且常用对比、形容等方法。如《德行》门记管宁割席的故事,从两件小事上,表现了两人对金钱权贵的不同态度,显示了二个品格的优势。又如《雅量》门写谢安与孙兴公诸人泛海,当风起浪涌时,众人色并遽,便唱使还,而谢安神情方王,吟啸不语。

等到风转急浪猛时,诸人皆喧动不坐,而谢安只慢吞吞地说:如此,将无归。作者用对比手法,将谢安临危不惧的神情充分表现出来。而一些对偶句则更为独特。如裴楷清通,王戎简要,苟子秀出,阿兴清和等,仅两个字就勾画出人物的主要特点。有时对偶中结合比喻和形容,如称稚恭为荒年谷。称庾亮为丰年玉。荒年谷喻其有匡世之才,丰年玉喻其有廊庙之器。喻二人才器各有其用。有时作者又用排比方式描绘一组人物。如蔡洪评诸人云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臬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

另有一种品评,其措词明显表现出对被评论者的褒贬倾向。如书中记诸葛瑾、其弟诸葛亮、从弟诸葛诞,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瑾在吴,亮在蜀,诞在魏。时人有曰: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弟兄三人优劣遂分。又时人论陈仲举、李元礼二人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曰:陈仲举疆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于是,时人乃定陈高于李。

另外,恰当的比喻的形容、大量的夸张,在书中到处可见。如形容人的器度风范,则曰:如万顷之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或岩岩若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形容谈话滔滔不绝则曰: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描绘山川之壮丽是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极处境之俭,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王济、孙楚各言其地土地人物之美,王济说: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而贞;孙则云: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柙渫而扬波,其人磊落而英多。顾悦与简文帝岁同而头发早白,简文帝问他原因,他说自己是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形容简文则是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这些语言,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富有音乐的美感。《世说新语》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部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有史学价值。

《世说新语》写成后,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之作注,其中引用古书达四百余种,大大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其中有些材料后代已亡佚,赖本书得以保留,所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刘峻《世说新语注》与郦道元《水经注》、裴松之《三国志注》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三注。

《世说新语》流传版本较多。今人余嘉锡所撰《世说新语笺疏》是目前较好的参考书。

相关参考

书讯 董志翘、冯青著《世说新语笺注》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笺注》前言面世迄今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的《世说新语》,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世说新语》,亦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

世说新语对历史的影响

1、《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

《世说新语》为何将“神州陆沉”的过错归于王衍

原标题:《世说新语》为何将“神州陆沉”的过错归于王衍?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郑和,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世说新语》里曾讲述桓温北伐,经

《世说新语》主要论述的是什么内容

自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历两晋南北朝士族地主一直占居高位,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无‘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或夸豪斗富,或奇吝无比;或慷慨激昂,或胆怯自私。而《世说新语》以其绝妙的手法、细腻的笔调描述了

世说新语算不算文言文的精华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作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它对魏晋时期士阶层人物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作了全面详实的记录,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性,体现着魏晋时期社会的历

另类“逍遥”――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心灵境界追求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流自风流”谈到“风流”一词,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魏晋时期那些率真天然,超凡脱俗的绅士高士、如打铁的嵇康,嗜酒的刘伶等等一多量带有魏晋色彩的文人。固然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尖利,司马

另类“逍遥”――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心灵境界追求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流自风流”谈到“风流”一词,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魏晋时期那些率真天然,超凡脱俗的绅士高士、如打铁的嵇康,嗜酒的刘伶等等一多量带有魏晋色彩的文人。固然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尖利,司马

杨修并非死于曹操 ”嫉贤妒能”,从杨修的悲剧看汉魏嬗代

《世说新语》里所记载的杨修形象颇为「”轻狂”,这一点被罗贯中所继承并加以发挥,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同样是恣肆逞才。但是小说却有意隐去了《世说新语》中所认为的杨修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

红楼梦史湘云最后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史湘云最后结局是什么?史湘云结局怎样?史湘云生平简介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

红楼梦史湘云最后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史湘云最后结局是什么?史湘云结局怎样?史湘云生平简介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