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与屈原投江究竟有多大关系呢?

Posted 屈原 端午节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由来与屈原投江究竟有多大关系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端午节由来与屈原投江究竟有多大关系呢?

2、揭开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沉江的故事

端午节由来与屈原投江究竟有多大关系呢?

战国时期,中国的北方已把夏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了。五月进入夏季,蛇、蝎、蜈蚣、蜂、蜮等五类毒虫和蚊、蝇等害虫进入活动、繁殖旺季,致人们受伤后的伤口容易发炎。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很低,这些害虫带来的生病和死亡率很高。所以,古人处在恶月恶日的恐怖之中,甚至连出生在该月的婴儿也惨遭遗弃,有幸活下来的也时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于是,出于感性和质朴的认识,古人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五月端午风俗。如:

系五色丝。以青、赤、黄、白、黑等色合成的五色丝系于手臂,希望能驱瘟、除邪、止恶气。

挂艾草。将艾草挂在门口以禳毒。

饮菖蒲酒。饮菖蒲酒以预防五毒叮咬和外伤发炎。

戴石榴花。起初也是驱虫,后成为小闺女端午籫以榴花为美的风俗。

喝雄黄酒。最初人们以雄黄涂耳鼻,后发展为端午喝雄黄酒。“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与此同时,中国的南方又出现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端午节风俗。

龙舟竞渡。南方越族以龙为图腾,在先秦时期就有祭祀龙的节日,龙舟竞渡是其中活动之一。

吃粽子。古称角黍,用“菰叶裹粘米、栗、枣”,是南北方普遍食用的端午节食品。

千百年来,中国的端午节风俗保留至今还有多少呢?记得小时候,我还在脸上涂过雄黄,也喝过雄黄酒,今天的街面上偶尔还见过门口挂艾草,但现在五色丝、菖蒲酒、雄黄酒已难觅踪影。如今,古代的端午节风俗也就只剩下赛龙舟和吃粽子了。追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已经和一个伟大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的夏历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而亡,为中华民族文化史留下了划时代的壮丽一章,使普通的驱邪避恶的端午节成为千古不衰的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

从汉代到南北朝,中国的节日开始赋予纪念意义和人文化的倾向。端午节所纪念的历史人物,曾因地区而不相同。南方吴地之俗,是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的。纪念屈原的说法,流行于荆楚地区。隋唐统一后,经过各地风俗的渗透、汇融和人民的普遍筛选,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诗人屈原击败了其他对手,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纪念屈原的说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

揭开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沉江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沉江的故事密不可分的,人们一直疑问为何这位伟大诗人屈原会最终落到沉江的的下场呢?这或许就是生不逢时的道理吧!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相关参考

端午节的来源是屈原投江吗具体典故是怎样的呀

纪念屈原只是其中的一种解释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屈原投江的故事(位于湖南汨罗江)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屈原投江的故事(位于湖南汨罗江)”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每到端午节许多人就会想到屈原,因为端午节的由来和吃粽子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看过屈

端午节有哪些文人墨客投江

端午节的资料、时间、风俗、习惯。  一、端午节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

揭开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沉江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与屈原沉江的故事密不可分的,人们一直疑问为何这位伟大诗人屈原会最终落到沉江的的下场呢?这或许就是生不逢时的道理吧!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 屈原投江的地方和原因故事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 屈原投江的地方和原因故事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屈原投江只是故事之一

故事一:孝女曹娥的传说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一年春夏之间,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曹娥她爸怕错过渔汛,他不顾曹娥反对出江去捕鱼。父亲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投江的故事提到屈原,大家第一反应是端午节,接着就是吃粽子,再接着就是粽子是蘸糖还是蘸酱油的问题。如今,除了屈原当年投江的地方的人会大肆纪念,其他的人多是吃个粽子象征性过一下吧。越剧中的屈原话说,当

端午节的由来20字

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据传,屈原身投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听到消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候,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船一起汇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