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扬州御档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Posted 史可法

篇首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宫扬州御档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宫扬州御档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2、揭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清宫扬州御档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史可法死守扬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事件,然而,在已解密的《清宫扬州御档》(以下简称《御档》)中,鲜有提及史可法的,昨天,文史档案专家彭伟透露,顺治朝第一件至第五件《御档》,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其中涉及史可法和扬州,展现了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瞬间。

《御档》揭秘劝降史可法信件

弘光政权建立时,清廷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刚入关不久,他们直接面对的抵抗主要来自于李自成,且清廷兵力有限,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员也非易事。此时的弘光政权以南京为中心占据江淮大部,地域辽阔资源富饶,而且受战乱破坏较小。清廷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此时也不敢贸然行事。

彭伟介绍,从《御档》顺治元年七月《题为书致史可法情形事(实录)》中可看出,当时多尔衮对弘光政权的态度。此件奏折其实是多尔衮命弘光朝廷派来的副将何拱薇、参将陈万春带给史可法的信件,意思是说:明朝不是我满清所灭,而是由李自成所灭,且清朝还将崇祯皇帝厚葬,自封正统。信中还用“至南州诸彦翩然来仪则尔公而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等语句来劝降史可法,把吴三桂的投降卖国列为典例;其中又说“新君不得书即位”来否认弘光朝廷的合法地位(故《御档》中称福王为伪福王),最后还说“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意愿与南明联合剿灭大顺。

弘光初期,史可法成内阁首辅

彭伟介绍,《御档》顺治元年七月《题为南中福王弘光政权情形等事(实录)》道“近闻南中已拥立福王,改元弘光,以史可法为内阁,封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黄德功、高杰等分据各镇。”通过这篇御档可知,弘光政权建立初期,位列南京百官之首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成为内阁首辅。南明军队由四位总兵统领,驻守四镇。朝廷还分别给四人封了爵位,这为形成日后武将拥兵自重,骄横跋扈进而挟制朝廷的局面埋下伏笔。

身居首辅的史可法当时预见到了这一点,在政权建立不久后,史可法便说“有四镇,不可无督师,应驻扬州,适中调遣”而自请督师扬州。四镇兵将在驻地为非作歹,不断地向朝廷索要军费,搜刮地方、荼毒百姓,耗费了江南百姓的大量资源,而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

《御档》记载史可法拒降史实

1645年3月,清军在西北战场大败大顺军,多尔衮不失时机的部署主力南下,将清军分三路向弘光朝廷开进。其中,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东进至商丘,然后向南直逼盱眙、泗洪、扬州,进攻南京,其主要对手是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的明军。这三路军沿途如摧枯拉朽,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很多明军不战而降,而清军攻占这么多的地域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此时,督师史可法已奔赴扬州,清军已在扬州城外扎营,史可法即刻调遣援兵,却没有一支军队前来增援,实际上史可法所节制的四镇中的刘良佐、高杰等部已经不战而降了,更有甚者,这些叛军投降清廷之后于五月二十五日参加了攻取扬州的战役。

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统领的护城部队,兵力相当薄弱。期间,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允文,遭到严词拒绝,这在《御档》顺治二年五月《题为多铎率清军南下事》一文中有所记载。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攻城,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誓死不降,被清军杀害,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清军占领扬州之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扬州军民死难无数。

英雄殉难消息令弘光朝廷恐慌

据《御档》顺治二年五月《题为多铎率清军南下事(实录)》记载“五月初五日,进至扬子江时,伪福王下镇海伯郑鸿逵以水师守瓜洲,曹总兵以水师守仪征汛地,初六日,我军陈北岸,相拒三日,初八日晚,令拜尹图图赖阿山率舟师由运河潜至南岸,列于江之西,距瓜洲十五里,初九日,复令李率泰率舟师五鼓登岸,黎明渡江,官兵陆续引渡,令左翼舟师留泊北岸,敌至则以骄夹攻之,初十日,闻福王率马士英及诸太监潜遁,十五日,我军至南京。”

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的消息传到了南京,弘光朝廷顿时陷入恐慌,守卫南京的江北屏障已然坍塌,朱由菘被俘之后,杭州的官员拥立潞王朱常淓为监国,并对清廷进行了微弱的抵抗,顺治二年六月,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七月朱常淓等投降,顺治三年五月,朱由菘、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都在北京被清廷处死。

揭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1645年,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

消息传到南京,弘光帝方寸大乱,顾不上通知其他人,就与马士英和少数宦官仓皇出逃,一路辗转来到芜湖。芜湖守将正是拥立有功的江北四镇之一——黄得功,他尚对京城变故一无所知。当知道天子是张惶失措,弃都而来时。内心不胜感慨,但仍然决定以死报国,对这位朱由菘效忠到底。

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五月二十八日,在尾随而来的清兵重兵压迫下,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策谋降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黄得功被暗箭射中,随即自刎而死。弘光帝则被田雄活捉,献给清军邀功,解至北京,弘光政权覆灭。据郑达《野史无文》记载:当时田雄背着朱由崧,马得功在后面紧紧抱着朱由崧的双脚,生怕这个活宝贝飞掉,朱由崧痛哭流涕的哀求两人,却毫无效果,于是恨得咬住田雄的脖子,血流满衣。当时朱由崧的痛悔愤恨之情,可见一斑。

但亡国之君,总是难逃一死。次年五月,这位南明天子,就在北京被加以谋为不轨的罪名凌迟处死,年仅四十岁。对比当年北京城被李自成俘虏崇祯的皇子们后,没有杀之而是带在身边。可见满清贵胄自己鼓吹的是来替明皇复仇的借口是多么无耻,其心胸是多么狭隘,至少比起李自成来差远了,而像朱由菘这样的三国演义里面的阿斗,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如满清有那么一点点其御用文人吹嘘的那么仁慈,只需要将朱由菘软禁在北京即可。可见满清是多么残暴、心胸是多么狭隘和不自信——因为其心虚所以害怕朱由菘活着会有所谓的“反清的精神作用”,包括后来都所谓康熙盛世时期处死隐居已经几十年、已经是古稀之年的朱三太子。可见,对比之下,李自成要仁慈的多,虽然明廷逼得李自成起来造反。

清廷在杀死朱由崧后还对朱由崧进行了抹黑,把他说成一个荒淫无道的废物皇帝。朱由崧当皇帝到底为人怎么样,我们不大清楚。因为南明已经是国力微弱,灭亡是肯定的。

朱由崧是个历史人物,作为一个人物,他至少是个脾气不错的人。朱由崧被迎到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谒孝陵,然后追谥朱标、朱允炆及靖难之役中的死难者,伸张正义。朱标即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允即朱标次子建文帝。

朱由崧对自己直系祖宗朱棣的政敌如此,对自己的反对者也很宽容。登上帝位,朱由崧靠的是四镇及马士英之力。当初反对自己而力主立潞王的,是姜曰广、吕大器、张慎言、钱谦益、史可法等一批东林党人,这几个人中现在找几个杀杀,那也是早有前朝旧例的。但朱由崧对他们不仅未加谴责,反而提拔重用。他们能当弘光朝大官,自己的机灵是假的,领导的厚道才是真的。

相关参考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他们立了一个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朱由崧称为弘光帝。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色、

江阴屠城历史

一、明末清初的历史上真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这等事吗扬州十日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消息传到南京,...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下场悲惨--遭凌迟处死

...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由于史可法毫无作为,而使得扬州轻松被八旗兵攻克,导致了扬州老百姓白白被屠戮而不是像江阴老百姓那样在阎应元的带领下抵抗而死,死得其所也有价值。消息传到南京,...

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

清朝顺治年间的“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

清朝顺治年间的“扬州十日”究竟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指发生在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

史可法血战扬州 史可法绝命书的内容是什么

  史可法  史可法抗清的历程持久而又艰辛,最后不得不血战扬州,受此屈辱,留下了绝命书,史可法绝命书的内容是什么?  史可法血战扬州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

南明始终拒绝与清军作战,睢州之变后,史可法忽略了多尔衮的野心

大汉奸陈洪范从北方匆匆赶了回来,跟他一起前去清廷议和的左懋第却被扣留在了多尔衮那里。他向史可法说明了清军拒绝议和的事情,并且在朝中不断宣传清军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史可法为了证明南明的诚意,首次率军北上支

史可法守扬州,史可法遇到什么挫折?

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