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功成身死 邓艾伐蜀前做一个梦沉默良久
Posted 邓艾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来功成身死 邓艾伐蜀前做一个梦沉默良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后来功成身死 邓艾伐蜀前做一个梦沉默良久
三国时期,诸葛亮、司马懿等牛人叱咤风云,争雄竞胜,左右乾坤。等他们相继去世,又涌现出一批新生代猛将,邓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文武全才,深谙兵法,见识独到,与蜀、吴数次交锋,未尝败绩。尤其是伐蜀之战,偷度阴平,出敌不意,直取成都灭掉蜀汉,成为军事史上的杰作。但邓艾最终的结局却很惨,自己与儿子被杀,全家流放,没有逃脱功臣“鸟尽弓藏”的宿命。
邓艾被捕时,根本没有反抗。《三国志》记载,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曾说过:“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也就是说邓艾有功勋,虽然手握重兵但被抓时根本没有反抗,但他的子孙为奴隶,我非常不忍心啊。可见邓艾根本就没有反心。当时魏国还在,司马昭当权,邓艾之所以不反,是因为他忘不掉自己的伯乐——司马懿。
邓艾出身贫寒,是屯田民,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放牛,还有口吃的毛病,虽然受过一些教育,但毕竟小门小户,在魏晋时期上升通道很窄。长大后,他凭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身边的下级官吏,但因为口吃,长官认为工作不便,便指派他看守稻草。屯田非常辛苦,他风餐露宿,不畏艰苦,通过自己二十年的努力,他才成为典农都尉的助手—典农功曹。
俗话说:“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而转机就在眼前。一次,邓艾上洛阳去汇报工作,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他汇报的井井有条,分析问题准确深刻,深受司马懿赞赏,于是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成为司马懿的近臣。从此以后,邓艾的仕途就走上了快车道,而他的才能也得到充分发挥。
对自己的伯乐司马懿,邓艾没齿难忘,忠心耿耿。他不仅大力发挥屯田特长,还极具军事才能,很快成为司马氏集团的铁杆干将。他从讨寇将军、兖州刺史、镇西将军、征西将军直做至太尉,可以说是升迁速度惊人,对于他这样没有豪强背景的“素微”之士,能有这样的成就,同司马氏的信任、提拔重用是密不可分的。
景元四年,司马昭指挥诸军伐蜀,命令钟会率十万大军直取空虚的汉中,以至巴蜀,邓艾率军三万牵制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截击姜维,使姜维无法返回。
即将出兵伐蜀时,邓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山上,旁有流水,醒来后心存疑虑,便去请教殄虏护军爱邵。爱邵说:“按照《易》卦,山上有水叫蹇卦。蹇利西南,不利东北。您这次去一定能攻克西南的蜀国。”
在易经中,蹇卦的原文是: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也就是说,利西南,最后是一定会胜利的,但是,山上有水,水流曲折,山高水险,行路艰难,君子一定不要争胜好强、恣情纵欲,要注重人的修养,以德远害。
可能是因为邓艾梦见坐在山上,爱邵又补上一句:“虽然胜利,但也许回不来了呢!”邓艾听此言心里一惊,茫然若失,沉默良久。
谁想到,爱邵这个烂鸭子嘴,竟然一语成谶,变成了现实。
姜维退守剑阁,邓艾一路追击。邓艾得知从阴平有条小路,可以绕开剑阁,直插成都。邓艾挑了二万精锐,亲自带领他们攀越摩天岭,从北路登上,从南坡下来,当时丛林密布,根本就没有路,邓艾身披毛毡,滚下山来。看到邓艾如此奋勇当先,士兵都跟着前进。果真是山高水险!此后基本上就是一路凯歌了,取了绵阳,消灭了诸葛瞻,最后直取成都。后主刘禅成了他的俘虏。果真是“蹇利西南”!随后,朝廷嘉奖:“以艾为大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但是,噩运随之而来。此时的邓艾已经有些居功自傲,飘飘然了。
邓艾建此大功,常常显示夸耀,他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邓艾)相值,故穷耳。”他还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君幸亏遇到我,故得有今日。如遇其他人,你们早殄灭了。”这不是邀买人心吗?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一起出征的钟会妒忌邓艾的功勋,伙同卫瓘诬陷他造反。钟会修改他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把邓艾的上表改的傲慢无礼。最终司马昭疑心大起,邓艾被装进囚车,押往洛阳。钟会造反之后,邓艾和他的儿子被卫瓘家将所杀。是邓艾一梦成谶?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本身就是功臣的宿命?
历史人物 那么厉害的刘伯温为什么最后不能功成身退
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两大偶像,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伯温。>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传说中,他们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神化诸葛亮的《三国演义》时说,孔明先生被描写得不大像一个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 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对于刘伯温,也可以这句话来形容。刘伯温辅佐明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他的军事造诣极深。明朝的建立与后来的兴盛,风云国师刘伯温的竭诚之治不可或缺。>他也被后世的许多传说扭曲得厉害,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自他死后,民间广泛流传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公元1311年(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这天,在浙南青田武阳村一间茅房里,刘基呱呱降临人间,这位中国最伟大预言家的降生,注定要为中国智谋文化典章里,增添熠熠闪光的亮点。>刘基祖上是一个中国农村传统的书香门第。在这种家庭背景下,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明史》上说,刘伯温“幼颖异”,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天赋极高。>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自幼聪颖好学,读书过目辄诵,长大学识出众,为时人所推崇,被誉为“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除“善经学、工属文”之外,还旁通九流六艺、天官阴符家言。>十七岁曾经随从石门郑复初先生学习理学,得闻濂洛心法。由于他广泛涉猎、勤勉阅读和实地考察,故又精通天文和兵书。>他的老师曾对其父亲说,刘伯温不是池中物,长大后必然光宗耀祖。>所谓象纬之学,就是通过观察天象和占卜来预测人事的一套神秘的学问。>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学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辅之于缜密的思维和明晰的判断,其预测往往也有应验的时候,这就更给这门学问披上了奇异的面纱。>《明史·刘基传》的这两点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基本勾画出了刘伯温的两条人生轨迹:>一个是深受传统儒家教育,作为“儒者”的刘伯温;>一个是摇鹅毛扇,作为“谋臣”的刘伯温。>两者不可偏废。>但可惜经过野史和民间的渲染,也许还包括刘伯温后人有意无意的“改造”,作为“谋臣”的刘伯温压倒了作为“儒者”的刘伯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后果,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存在智谋文化浑厚土壤底蕴所致。>但刘基的崭露头角注定又是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的一个典型诠释。他的前半生的经历是坎坷崎岖,虽然中进士后做过小官,为官正直清廉。>曾反对元末农民起义,效忠于元朝,但却未受元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一再遭受排斥与打击。>元末的社会黑暗和腐败统治终令他心生不满,曾多次弃官归田。>受到反元义军席卷全国的浩大声势所影响,他终于觉醒与元朝廷彻底决裂,毅然加入灭元大军朱元璋的队伍。>此时他已经五十岁了。>五十而知天命。>当刘伯温决定以知天命之年也被朱元璋像刘备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那样,辅佐朱无璋打天下之时,能预言、善洞察前后事的他不知对自己这样出仕曾作何感想?>当他决意辅佐这位“明君”时,就已注定自已不得不吞下“谋算”半生的那坛鸩酒。>他到金陵谒见朱元璋。>朱元璋极为敬重他,称他“老先生”,认为是“吾之子房也”,特地修建礼贤馆安置,向他虚心求教。>相较于几次出仕效命元朝廷屡被冷落的经历,朱元璋的惜才令刘伯温深为感动。>中国士大夫向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高尚品德。>也许是他的确为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所打动。>于是也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向朱元璋详细介绍隐居时所观察之各方力量对比的形势,和经过分析概括所制定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卓越才智,颇为惊服,亦深感其至诚,遂视他为心腹。从此,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才得以充分的显示和发挥。>他不仅“运筹帷幄”筹划全局,而且几乎参与了历次主要战役的决策。>八年之间,辅助朱元璋灭陈友谅、取张士诚,西平江汉、东定吴会、席卷中原,群雄归命,抵定全国,创建了朱明王朝。>至此,他的谋略思想,已得以完全实现。>朱元璋十分赞赏他,对刘基的谋算的评价是“皆应先生前教之言”,“实应先生之言矣”。>那么刘基的谋略高明在何处?>《明史•刘基传》总结道:“(灭陈友谅)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朱无璋那句“吾之子房也”确实由衷说出其时俩人关系密切的根由。朱元璋登基后论功行赏,“首徐达而次刘基”,位居第二。>称赞刘基“资兼文武”,“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朱元璋此时已经黄袍加身,出于帝王的矜持和体现自己的英明,他对刘基的称赞是有所保留或讲究分寸的。就凭这一点,称刘基有佐命之功、王佐之才不为过。>刘基以自己的才学与忠诚辅佐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成就了勋业,赢得了声誉。>朱元璋称赞刘基“谒朕陈情,百无不当”、“屡从征伐,睹列曜垂象每言有准”、“凡所建明,悉有成效”、“发纵指示,三军往无不克”、“运筹决胜”、“助我成功”。>明正德九年(1513年)追赠刘基为太师的诰文说刘基“才称王佐,学为帝师”、“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明史·刘基传》中也有“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之说。>可见刘基作为军师谋士,工于谋略,强于算计,考虑问题仔细,预测趋势准确,“专业水平”是一流的。>刘基在明初文臣之中谋略称第一,这是没人可以否认的。洪武三年,他又被朱无璋授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至此,刘基一生的事业达到巅峰。>“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范蠡临逃走时写给越王国的宰相文仲信中金玉良言,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能预算明300年即亡的刘伯温应该深这个历史规律。>当朱元璋登基,天下基本已定,刘基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工作基本结束。>朱元璋交待刘基的使命是为新王朝所做的奠基性工作,如卜地筑新宫,编撰《大统历》,参定律令,制定军卫法等事情。>当这些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后,刘基的使用价值在朱元璋看来已开发利用到顶了。>出仕七年,以刘基的谋略才干,依他与朱元璋亲密无间地几年私交,特别是他耳闻目睹有惊无险的几次重大事件后,他应该看清朱元璋乾纲独断、狡诈阴险的心计。>既然名利双收,此时刘基应该效仿张良、范蠡,保全性命最好的办法是低调隐退,以求寿终正寝。>但作为儒者的刘基,性格中又注定受“文死谏”传统影响。>《明史·刘基传》中,正是“进言求雨”和管“谈洋、茗洋”之事,成为他的绝命算。>从自身安危考虑,刘基根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应对朱元璋的“以旱求言”,“三事求雨而不验”。>刘基主动去做这几件事,归根到底还是士大夫的“修、齐、治、平”的抱负,有仁慈之心、有以德治国的理念和渴望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理想。>这最能体现出他在“立德”方面的成就。>当时南京从夏天到秋天一直没有下雨,求雨也没有效果,刘伯温借机指出了三条弊政:>一是阵亡将士的妻子数万人都被迫住在“寡妇营”,不许外出;>二是为营建工程的工人死亡,尸体暴露不收;>三是敌方头目既然已经归诚投降,就不适宜充军。>古人认为天象由人事决定,刘伯温借求雨的机会进谏,使朱元璋只好同意其请,可过了十来天仍未降雨,朱元璋立即作出了“刘基还乡为民”的处罚。>但刘伯温被免职仅三个月,朱元璋又想起了他,令他火速从家乡赴南京,恢复了其官职。而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得到封爵之后,再一次被赐归。>那么,以思维缜密著称的刘基为什么还要出“言”呢?>那就是《故诚意伯刘公行状》中所说的“公以天下苍生休戚为忧喜者”, 刘基毕竟是“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之人,又亲历元亡明兴的过程,深知小祸会变大灾。>地方治安失控,盗匪不除,叛逆不治,最终可能会导致政权的灭亡和黎民百姓因战乱而遭殃。>所以,当刘基知道谈洋那块自元以来就是盐盗聚集地,入明后仍“久之不靖”时,那种为天下安危民生利益,求大明江山永固的责任感促使他不顾明哲保身、不惹是非的处世原则,毅然奏请朝廷在谈洋设立巡检司。>但这两谏之隙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当祸端一出,刘基为求自保,不需要顾及其它的因素,刘基的足智多谋、过人胆识就得到充分体现。>刘基赴京谢罪,就居留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生活,而且还不为自己作任何的辩解。>因为处置得当,以滥杀功臣著称的朱元璋最终还是放过了刘基,在刘基病重之时,朱元璋还特作《御赐归老青田诏书》,遣使护送刘基还乡。>虽然,刘基遭受不白之冤、俸禄被夺、困居京城,但最终能身老故乡,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朱元璋在《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中也不忘对刘基”受冤“后的理性做法表示充分的肯定:“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辩而趋朝,一则释他人之余论,况亲君之心甚切,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欤,恶言不出者欤。”>为此,相比被满门抄斩的其他功勋,刘基又是比较幸运的。>朱元璋是历史上最独裁的皇帝,他的登临天下是为了自己家天下万世一统。>天下稳固后,朱元璋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为了使朱家的天下传之久远,他要铲除一切可能威胁皇朝的势力,他不能放过一个个一同打江山的元勋宿将。>刘基当然深知朱元璋的秉性,从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伴君如伴虎”的险恶处境。>如果说第一次被贬,刘伯温由于功名之心未灭还满怀惆怅,那么他后来的被放归,则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这不仅因为明初同僚的倾轧十分激烈,不同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已到白热化的程度,更因为他对“圣意难测”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在雄主手下讨生活充满了忧惧,深知只有韬光养晦才是自我保全之道。>洪武四年刘基退休回家后隐居山中,竭力洗尽铅华饮酒弈棋,表现得像一个不识字的老农,口不言功,也不和地方官吏来往,他已做好了从此不问外事,不惹是非,安享晚年的准备。>《明史》上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的谨慎:“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史载,当时青田县令微服来访,刘基也就”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可见其想安生过隐居日子的决心之大。>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虽然风萧瑟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荆轲刺秦式的舍生取义是士大夫所推崇的。>但在死神降临之前,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人生哲学,这一点连诸葛亮也不例外。>在北伐五丈原病入膏肓之时,尚且点亮油灯祈求上苍保佑生命。>但善于占卜的刘伯温却无法做到,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那双天眼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忧谗畏讥的处境和心情的恶劣,使刘伯温的病情加重了。>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病重,赐归田里,胡惟庸受命登门赐给其中药,当那碗浓黑中药汁端在他床头时,他一定看到后边那双阴险目光。>他只能无奈喝下绝命酒。此时,他一定有过“既生璋,何生基”式的后悔,从出仕转瞬即逝七年半,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短暂!真是悲哀欲绝啊!>呜呼,为何当初失算于自己辅佐这位残酷无情的暴君……1375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于家中,享年65岁。>朱元璋开创的明朝盛世,为朱姓江山的永固,始终以诛杀屠戮功臣元勋来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他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的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从秦始皇杀韩非到刘邦杀韩信再到朱元璋杀刘基,几千年的皇权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制度证明,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所摧残的不仅仅是无数人的宝贵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专制独裁的残酷无情是王朝灭亡周期律的根源。>朱元璋毒杀刘伯温,又上演中国历史上最浓烈一出“儒者“与”谋臣”的悲剧。>正是这位千古奇才短暂的人生悲剧,却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谋文化增添了熠熠闪光的典章。而这种文化,将在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中永世长存。相关参考
1921年8月下旬,一个名叫亚历山大.亚库舍夫的苏联高级官员,在去往挪威参加国际贸易会谈,途经爱沙尼亚时,与苏联代表团失去了联系。不久以后,他主动找到当地一个反苏流亡者,透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情报:苏联
中国古代似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就是如果臣子功高盖主,都逃不掉被杀的命运。战国勾践杀文种,西汉刘邦杀韩信,宋代岳飞被冤杀。这些不管是被有意杀死还是冤死的人无不有赫赫战功声名远扬。但是他们的下场无不令
摘要:朱元璋對陳遇毫無猜忌之心,反而對其禮敬有加,並非是沒有原因的。陳遇才識出眾,屢立功勛,又能嚴守機密,是他能夠深得朱元璋信任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其聰明之所在。他仁善厚道,直率敢言,讓朱元璋看到了他的
光緒帝去世前,得知繼任皇帝是溥儀時,沉默良久後只說了10個字
「”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立國268年,在位的皇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共有十位。其中有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被推在前面的傀儡而已。我尤記得初聽滿漢全席
光緒帝去世前,得知繼任皇帝是溥儀時,沉默良久後只說了10個字
「”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立國268年,在位的皇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共有十位。其中有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被推在前面的傀儡而已。我尤記得初聽滿漢全席
前蜀版图后唐获取北方统治权之后,郭崇韬又为庄宗建下另一件大功——伐灭前蜀。前蜀是五代十国中「”十国”中的一个政权,其建立者是出身于唐朝忠武军,后又加入禁军的王建。光启二年(886年),王建出为壁州刺史
魏景元四年(263年)七月,魏主晋公司马昭令司徒钟会率十万大军伐蜀。同时诏镇守于陵西的魏将接应钟会军马,两军协同作战,共同破蜀。>> 钟会与邓艾面善而心不和,互相都在暗中较量,以取头功。邓艾入大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8月,司马昭出动十余万大军三路伐蜀,11月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投降,蜀汉亡国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成功后,势如破竹连续攻陷江油、涪城和绵竹,特别是绵竹之战诸葛瞻败得太快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精彩纷呈的时代,期间诞生了数十位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在这些人之中,有的功成名就,笑傲江湖,有的历经波折,惨淡收场。下面就盘点下三国时期死的最不值的5个人,其中凤雏排列第三,第一武
邓艾不走大路而取道阴平,为灭蜀奠定了基础。这启示我们:越是难行的路越畅通,越是通达的路越难走,这是生活的辩证法。>> 一、邓艾偷渡阴平>> 魏军伐蜀,蜀辅国大将军董厥守剑阁,剑阁为一夫当关,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