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文面女 独龙族女子面上为什么要“纹面”

Posted 独龙族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独龙族的文面女 独龙族女子面上为什么要“纹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独龙族的文面女 独龙族女子面上为什么要“纹面”

2、独龙族的独龙毯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独龙族的文面女 独龙族女子面上为什么要“纹面”

文面,俗称“画脸”,是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沿袭千年的古老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文明更替,这一古老习俗已止于50年前。截止目前,这个民族仅有62位文面女在世,其中最大年龄108岁,最小的也已50岁,她们的影像和生活因此显得弥足珍贵,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日前,江西师范大学一名叫陈慕琼的女大学生,孤身出入滇西北,翻越高黎贡山,探访了鲜为人知的独龙文化,并与最后的“文面女”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陈慕琼结束独龙江之旅后,记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并结合她的旅行笔记写下此稿。依靠这些文字和图片,或许我们也可满足一份遥远的憧憬和好奇。

独龙族是一个云南特有的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仅有人口5500多人,多半在独龙江狭长封闭的峡谷里聚居。独龙江是一条发源于西藏察隅,顺南而下流入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之间的河流,这里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隔离。也正因此如此,这个古老而又封闭的民族让人们充满好奇。不断会有探险队、专家学者、旅行爱好者们来到这里。他们为达目的,不怕艰险。

海拔5000米的高黎贡山是怒江和独龙江的分水岭,也是去独龙江的必经之地。1999年贡山-独龙江公路修通后,旅行者们长达三天的徒步翻越里程变成8小时的车程。而这段蜿蜒的公路,其实只有95公里。“……远离城市的喧嚣,透出一丝恬静与安宁,在从容中却源源不断涌动着北上西藏西去独龙江的物流。

至今仍然履行着滇藏茶马古道云南最北端集散地的功能。它犹如从远古走来的老妪却又注入了青春少女的活力,亭亭玉立在高黎贡山麓,守望着祖国西南边陲,聆听着怒江的心声,为藏、独龙、怒、汉等民族文化经济交流永无疲惫的倾心尽力。”在自己的旅行笔记里,陈慕琼充满感情地描述贡山,这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西面的美丽山城。

本着“骨子里对大山的一种情怀”,这位年轻的女孩连续乘火车转汽车,历70余小时,奔袭3400余公里,抵达并成功翻越了西邻缅甸、北接西藏的贡山。她只身出入滇西北的密林雪区、茶马古道,在独龙江乡孔当镇“听着一夜的滂沱雨声到天明”。雨继续下着,隔壁的澳大利亚人Bryce William选择坐在房间的地板上读《圣经》,陈慕琼则选择沿密林小道朔江北上,去寻找古老的独龙族人。陈慕琼查过资料,知道独龙江的夏天几乎都是下雨。

在遭遇山蚂蟥的连续“骚扰”之后,陈慕琼到达独龙江上游的献九当村,独龙族文面习俗主要集中在这以上的村落。有些紧张和疲惫的她坐在路边一家小商店的地板上啃压缩饼干,男主人见状招呼她喝开水。这个26岁的独龙族人名叫李文清,在贡山念过中学,懂汉语,能说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开始交谈。

李文清说,独龙族属于古代氏羌系统的民族,他们民族语言是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语。以前独龙族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阶段,一个父系家族是一个自然村落,在家族社会范围内自由迁徙,自由耕种。

直到2000年以前仍为刀耕火种为主,因峡谷中平地太少,大部分坡地上仍为粗放式农业耕作,而采集狩猎也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今日中国》一段有关独龙族的介绍,称这一民族是“不用锁门的民族”,始终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气,“传统,讲究信用、遵守诺言是他们的道德传统”。

龙族人最引起外界关注的,还是文面的习俗。文面仅限于妇女,独龙语称之为“巴克图”。独龙族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文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关于文面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不被外族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还有一说是是对蝴蝶的崇拜。

文面女脸上的花纹都是蝴蝶的变形蝴蝶--这种美丽的生物承载独龙族对美的想象。而且独龙人认为人的亡魂最终将变成各色的“巴奎依”——一种大而好看的蝴蝶,只有文面死后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认。这大概是关于文面来由的最美丽的传说了。

李文清爽快地答应了陈慕琼想见见文面女的要求,并乐意为陈慕琼充当向导和翻译。他们一起爬上几百米的玉米地山坡,走访了献九当村齐当组两位还健在的文面阿婆。其中一个阿婆有个好听的名字“喃”,今年67岁,白净脸上的青色刺纹,下巴为竖纹排列,脸部为均匀的点状排列;另一个阿婆今年75岁,个子矮,皮肤黑,但身板硬朗,有个汉族的名字叫杨秀莲,13岁文面,“表示姑娘到了嫁人的年龄,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外族掳掠”。

独龙江以北的中上游各地,妇女文面样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少女出嫁前必须文面。文面时,少女先洗脸后直卧躺于地,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下地依图案用刺戳破脸庞,再用锅烟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文,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失,青蓝色的文样便永留脸上。

文面习俗主要盛行于独龙江北部接近西藏察瓦龙地区的一、二、三村即龙源、迪朗、献九当和孔当。有专家认为,从脸部刺纹多少的地域分布,可以推断在受掳掠威胁大的以上地区,满脸刺纹是为了更好的预防外族掳掠。建国后,社会制度变革,民族平等,掳掠之风禁行,让美丽的独龙族少女痛苦的文面习俗随之湮灭。

“……以往的困惑与不解烟消云散,我发现了我曾朦胧中想追寻的,那就是人生的历练,生命的张扬。把身心融入大自然和质朴的山民之中,我感到人生是如此美丽……”陈慕琼在自己的旅行笔记里感慨道。

时代更替,观念变迁,随着文面老人的去世(据说能够文身的独龙族文身师,目前健在的也只有一位70高龄的老人),文面妇女人数越来越少,现在能看到的整个独龙江仅有30人左右,献九当村以北全脸刺纹的人数不过20人,年龄大都在60-70岁。文面女是独龙族的一种象征,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一些民俗研究专家正在试图为保护这一古老文化进行探讨和努力。而国内的一些文身师,也试图亲临现场,对文面习俗进行抢救、发掘,以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

独龙族的独龙毯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阿南(音)是我在独龙江遇到的一位19岁的少女。她告诉我:“我们独龙女孩子从13至14岁起,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纺麻织布,不会纺麻织布的女子被人瞧不起。到我家去吧,我织布给你看哟。”

阿南时织布的地方在自己家的晾台上。晾台木桩顶端悬挂着一个竹编篾箩,那里面摆放着纺织工具。“你看,织布就是这个样子”,她麻利地取下竹箩,拿出竹、木筒、木片共九件纺织工具和织布的经线,将经线一端挂在晾台的木桩上,另一端用“结布拉”(腰机带)牵挂系在自己的腰际,然后席地而坐,双手开始不断地穿梭纬线,随着她两只手不停地运作,一行行呈竖条状排列的彩布织出来了。阿南一边操作一边讲着:“别看这些工具简陋,但使用起来轻巧灵便,平时串门走亲戚可以随身携带,到别人家往树干或晾台木桩上一挂,照样可以织出布来。”

阿南放织布家什的竹箩里还有数十个绕好的白色线团。我问这是不是麻线?“对,这就是我们独龙人织布的唯一原料。想不到吧,我们女人的双手会让麻秆变成白线。”

第二天晚上,我和阿南在她屋里的火塘边对麻皮再做处理。阿南灵巧的双手在一瞬间可将两根麻线结成一股,你找不出一丝打结的痕迹。

她一边捻,我一边将线绕成团(独龙语称“一克亚”),之后,又拿来一个用木头削成的底部宽平、顶端尖细、中间有一铁钉穿过形似陀螺的物件(独龙语称“文切”),把绕成团的线拉开再绕在“文切”上,左手捏着线头。右手将“文切”往腿部用力一滚、放手、抽线,随着“文切”快速转动,阿南的左、右手不停地捻着,转捻得更细的麻线则不断地绕在左手掌上,最后,把左手掌上的线缠绕在长宽各约66厘米左右的叫“文卡”的工具上。

我们在次日又将呈束状的麻线放在阿南买来的大铁锅里煮熬,我用木片翻动麻线,阿南则将少许碱性的草柴灰烬放进锅里。麻线在沸水里煮了近四十分钟,其色泽开始转白。过了几分钟,阿南用竹片将麻线挑出,我们到河边清水里漂洗,用木棒反复敲打,把附着在麻线上的残皮打掉漂净,麻线更显白色,然后提起抖甩,在阳光下挂晒,水气消失后再抱回家里绕成团。

阿南告诉我,现在是阴雨天较多的时节,染麻会受影响,要不然她可以教我染色。“一般在冬季染色最好”,她说着指指房前水沟边一排排种植的水冬瓜树,“你瞧,就是这些水冬瓜树的树皮,把它舂成碎片,放在铁锅里加水熬煮,即成红色颜料”。

她还说把核桃树的老根舂成碎片,加水煮熬成黑色颜料;若需桃红色或蓝色的颜料,则去采撷长在山岩上的一种叫“温辛”的花,这种花在每年三、四月份开出红、蓝色的花朵,把采撷的花朵揉烂、舂碎,其汁水是桃红色或蓝色的颜料;要取绿色的颜料,就去山箐里割来一种叫“辛那那布”的草叶,把草叶放进锅里加水煮熬,熬出的水即成绿色颜料。染料做成后,将需要染色的麻线分别放入上述颜料的染液中搅匀、闷泡、煮沸,再投进清水中漂洗、晾干,即可着手纺线织布。

阿南床头的木箱里整齐地摆放着她织好的数床独龙毯,她舅舅的女儿要结婚,这是她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织出来的,要送给新娘作嫁妆的。

阿南说:“我妈妈那一辈人年轻时是没有被盖的,每个人身上披的麻布,白天为衣,夜晚作被。现在虽然都有衣服穿,但独龙女人仍喜欢披挂独龙毯,一为取暖,二为装饰。把一床独龙毯折合缝起来,可以当口袋用;以它兜裹孩子就成襁褓;送给情人是定情物;馈赠客人则表示其尊贵,值得信赖。”

我与阿南在她家的瓜地里告别,走出不远,回头望去,阿南身上披挂的独龙毯就像雨后天晴的彩虹。

相关参考

太古之民独龙族 独龙族的历史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民族——独龙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一处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春来,高山牧场芳草萋萋,鲜花盛开;夏初,杜鹃满山,争奇斗艳;秋至,

独龙族最美风景在哪?独龙族的名胜古迹

独龙江独龙江:孤悬世外的仙境独龙江古称俅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在中国境内全长211公里,至独龙江乡的钦郎当后进入缅甸,称恩梅开江。独龙江,如同一个孤悬世外的仙境,遥远、原始、神秘。满眼茂密的原始丛林和

独龙族民间歌曲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独龙语称“门租”,为曲调之意,是各种民间曲调的统称。每一种曲调都可以演唱较为广泛的题材。各种不同的腔调尚未形成较明确的歌种称谓,只能从唱词内容及演唱形式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叙事歌、习俗歌、山歌、情歌、

独龙族日常饮食习俗 独龙族饮食介绍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有时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用野生植物块根或果实制作淀粉时,多将采集到的食物如野山...

独龙族日常饮食习俗 独龙族饮食介绍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有时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用野生植物块根或果实制作淀粉时,多将采集到的食物如野山...

怒族简介 怒族有什么节日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

怒族简介 怒族有什么节日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

见红衣人就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这个人,应该属于咱东方龙族最具争议的人物了吧。就小编所知道的,就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咱官方的,也就是教科书上的观点,认为这人窃取了孙文的胜利果实,然后又一手创立了那个臭名昭著的北

趣谈我国古代的祥瑞和怪兽

貔貅中国古人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力。我们读古代典籍和古典文学,经常会发现有许多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祥瑞和怪兽存在,这些动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它们其实都是我们祖先通过想像创造出来的。龙族无疑是这些想像动物

龙为什么姓敖?那么凤凰姓什么?

  在很多神话传说当中,龙凤都是出镜率非常高的形象,而龙有各种龙王,这些龙王掌管着不同地区的水域,可以说是水族的统领,而且他们都还是有名有姓的,龙族基本上都姓敖。那么与龙相对的就是凤了,虽然说凤和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