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Posted 夏朝 夏朝皇帝列表

篇首语:不是我不会,只是我没学。个人因学习而强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2、历史人物 中国史上第一个民选皇帝是谁

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中国古代历史基本是在家庭帝王制中写成的,但夏之前包括尧、舜、禹都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想来似乎有点像现代的美国选举。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要说禹的家庭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他为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

而禹的父亲——鲧,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关于禹的治水方法,《夏书》上说“禹堙洪水十三年”、《山海经》上说“禹堙洪水杀相繇”、《淮南子》上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等,均指出禹也曾用过“堙”的方法。屈原的《天问》中也有“纂就前绪,逐成考功”的句子。说明禹也曾继承过鲧的治水方法。

我们把原始时代后期一系列伟人的情况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首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主要在于首领本身的卓越才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也有祖先的荫蔽以及个人的诈谋的因素。《礼记》中的《礼运》篇讲“小康”之世所说的“谋用是作”,其代表人物以禹为首不是没有根据的。按照一些古书中的记载,治水失败只是鲧被放逐而死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却在鲧与舜的争权夺位。尧欲将权位传给舜时,鲧极力反对。鲧对尧说:“不详载!熟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 鲧为了夺位,曾经“怒其猛兽,欲以为乱。”且“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以至遭到放逐和诛杀。

但鲧的儿子禹就要圆滑世故的多,可以说禹是我国上古时代第一位实行诈谋并取得成功的人物。根据《尚书》的记载,鲧被诛杀后,禹审时度势,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尽管禹不一定如此地奴颜婢膝,在舜的左右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但在鲧被杀后还能担任要职这一事实至少可说明禹是善于诈谋的。在传统观念中,有一种对伟人的宽容态度,即俗语说的“一好遮百丑”。只视其功,不视其过。

禹的时代,社会结构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于是禅让制也呈现出微妙的状态。禹在位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此举充分反映了禹的智谋和狡猾。皋陶是偃姓部落首领,早在舜的时候就威望很高,曾经当众诘难过禹,但后被禹所笼络,便“令民皆则禹”。举荐皋陶,实际上是加强了禹自己的权势、扩大了禹自己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到,皋陶和禹同在舜手下任过职,从言论和行为上看,皋陶是年长于禹的。禹选定皋陶为继承人时,两人均已至耄耋之年。选择一位比自己年纪大的老人为继承人,正是禹工于心计的表现。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自己及其儿子启构成太大威胁的,即便皋陶先于自己死去,也可以延后继者佐政的时间。。

果然,皋陶被举荐后不久死去。禹又举荐不大受拥戴的益为继承人。难怪司马迁这样解释:“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政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根据一些古书中的记载,禹搞禅让,实际上是设下了一个圈套。“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就大大减少了打破旧传统带来的阻力。就像曹操,始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臣的面貌出现,而把称帝的任务留给了儿子曹丕来完成。禹和曹操尽管时代相隔甚远,但其机敏、权略的相似之处还是有的。

禹的权谋与开拓顺应了当时社会文化观念转变的潮流。至此,中国开始漫长的家庭式帝国时代!

历史人物 中国史上第一个民选皇帝是谁

   一个推举王莽代替刘氏当皇帝的运动开始兴起。为什么无能的刘氏后人永远坐江山,而这样的圣人却不能当皇帝呢?当时绝大多数臣民一致认定,只有王莽才能让奄奄一息的国家重新强壮起来。

  中国史上第一个民选皇帝是谁?  公元前1年(哀帝元寿二年),二十五岁的哀帝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都已去世。王政君又成为最高权威,她立即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务。  王莽复职第一件事是罢免董贤,并选立中山孝王九岁的儿子即位,是为汉平帝。王莽命令平帝的亲属一律不许进入京城,以杜绝新的外戚之患。接着,他把傅、丁两氏外戚全部赶出京城。王莽复出执政,得到全社会欢呼,臣民们觉得汉朝振兴有望了。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实际总理国政。  公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发生旱灾蝗灾。王莽带头捐款一百万钱,捐地三十顷,救助穷人。二百三十个贵族跟进,捐出大批粮食、土地,分给弱势群体。民众捕蝗虫,按多少给钱。全国无灾地区凡是财产不满两万钱、受灾地区财产不满一万钱的贫民,免交租税。发生病害的地方,腾出大房子给病人医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给葬钱五千,四人以上给三千,两人以上给两千。  王莽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迁移穷人去住。沿途饮食以及到达之后所需的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  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五个里共二百个廉租房小区,供贫民居住。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  王莽努力解决教育难题,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一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  《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一万间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  王莽还大抓意识形态建设,根据《周礼》精神,重订车服制度,分等级确定国人的着装、住房、器用、婚丧式样,接着又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  一时之间,社会风气大为好转。逢到灾害,王莽自动吃素,并赦免囚徒。  这些改进或改革措施,大概就属于胡适所说的“社会主义”。  平帝十二岁时讨论结婚,成千上万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门,不肯离去,要求平帝必须娶王莽的女儿,以王莽之女为国母,别的女子完全丧失竞争力。王莽女儿当然被选为皇后,平帝因娶王莽之女赐给王莽的两万五千六百顷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礼金两亿钱,王莽接受六千三百万,其中四千三百万周济刘氏宗族中的没落穷人,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众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议把新野、召陵、新息、黄邮聚等四个地方的土地赐给王莽(王莽退掉了新野、召陵、新息三个地方),接着又提议加封王莽为宰衡(高于所有诸侯王公之上的职务官名,为西汉末年新创),后又奏请加封王莽九锡(自古以来视为最尊贵的九种物品,如最高级的车马、衣服、弓矢、乐器、仪仗队、武装卫队、天子祭祀天地用的酒、朱红大门、能罩住台阶的屋檐等,只有新皇帝登基才用)。  加封九锡意味着地位离皇帝不远了。  王莽不受新野田的消息传出,朝廷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恳请王莽接受封地。有人统计,当时全国人口五千万左右,以明朝识字率不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五计算(北京大学研究成果),汉朝识字者最多两百万左右。长安及周边地区能上书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四十八万多人,这里几乎所有能上书的人都参与了这个运动。  如果当时进行民意测验,王莽的支持率当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层官员当中,支持加九锡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几乎百分之百。  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汉王朝为王莽加封九锡。一个推举王莽代替刘氏当皇帝的运动开始兴起。为什么无能的刘氏后人永远坐江山,而这样的圣人却不能当皇帝呢?当时绝大多数臣民一致认定,只有王莽才能让奄奄一息的国家重新强壮起来。  地球气候也在帮助王莽。王莽执政之前的几十年,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地震陨石,日食月食,灾异频频发生。老天爷弄神弄鬼,忙得不可开交。  时在远古,每逢“诡异”,总不免有人添油加醋,口口相传,闹得气氛十分紧张。可是王莽上台之后,灾异大为减少,人们舒了一口气。与此同时,“祥瑞”、“神迹”却接二连三出现了。  早在公元1年(元始元年),就有南越人进贡一只白雉、两只白雉。儒生们一查《尚书》的记载,周朝时候,越裳氏曾向周成王进贡白雉。此时白雉重现,显然是“周成白雉之瑞”。  公元5年12月,十四岁的汉平帝去世。同月,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摄即代理之意,摄皇帝为代理国政),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莽居摄元年)3月,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  王莽当了摄皇帝之后,一个最基层的官员——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向朝廷报告说,他梦见了“天公”。“天公”在梦中告诉这个亭长,“摄皇帝当为真”。为了表示灵验,“天公”还说,早晨醒来,将会看见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长早晨起来跑到亭中一看,原来的平地上果然出现了一口新的深井。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给京师送来载有“天命”信息的奇石铜符。这些信息的内容,都是王莽应该即位称帝。  在诸多“神迹”面前,王莽却是一个劲推辞。形势演变到了非常迫人的地步:他越推辞,臣民就越急;他越展示出无私,臣民就越狂热。全国推举他做皇帝的势头已经汇成汹涌大潮,“祥瑞”和“神迹”每天都大量出现。臣民们也每天都在引起议论和催促,不容王莽后退。历史上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记载:王莽前往未央宫观看各地送来的奇石时,突然天风大作,烟雾弥漫。雾散之后,石头前面出现了帛图:“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公元8年(王莽居摄三年)11月,一个叫哀章的人向朝廷进献了分别放在两个铜盒里的“天帝”和“赤帝”降下的“符命”,“符命”的内容是王莽该当皇帝。  到了这个时候,王莽终于顾不得王政君的劝阻,在这个月即位当了真皇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废掉刘婴的皇太子名号,封他为定安公,赐给他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把汉朝的宗庙放在那里。西汉二百一十四年历史就此画上句号。  有研究者说,王莽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民选皇帝,此话有理。王莽当皇帝之后,当时的学界领袖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献给王莽,说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  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祥瑞”不过是王莽自导自演的“劝进”丑剧罢了,益发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诸多东汉学者就说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阴谋。其实,就当时形势来看,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动所为。这里既有拍马屁成分,又有进献者获益的盘算,也有真心的期盼。不妨说,前者正是利用了弥漫全社会的真心期盼。这种期盼是哪里来的呢?是长期以来王莽的所作所为激发的社会心理。(佚名)

相关参考

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要说禹的家庭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他为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而...

中国历史上皇帝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邹衍将殷周以来人君受命观念五行化,是建立在五行相克的原则之上的,从黄帝的土德开始,到夏禹的木克土,商汤的金克木,推到周文王的火克金。秦始皇统一中国,完全接受了邹衍的五德相克理论,自封水德,克火而起。汉

改变中国历史的皇帝秦始皇

  改变中国历史的皇帝秦始皇: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群雄割据局面,秦始皇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统一,他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

相传夏禹娶妻的地方 夏禹在哪里取的妻呢

相传夏禹娶妻的地方,我们对于夏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是夏氏的首领,同时也是他们那的开国皇帝,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学会大禹治水,其实他的治理方法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他还勤政爱民,当时他娶了涂山氏,当时他

任天堂wii历史

1.如何评价wii在游戏机历史上的地位wii在游戏机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手机中的iphone,引领了时期,改变了产品面貌,但是对单1产品(游戏主机/手机)来讲,由于太过成功反而是毛病的。来做1下对照,你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君王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到最后一位皇帝的名称每位皇帝的名称和朝代1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2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3商

中国历史上唯一双目失明的皇帝

  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室后裔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然投降了刘秀(即汉光武帝)

民国首任民选总统、曹操、女王妇好都选择安葬在风水绝佳的此地

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这是民国第一任正式总统袁世凯寓居彰德府时的著名诗作,俯瞰清清的洹水,右望巍巍太行山,仰首星空,让人豪气干云。彰德府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市。有趣的是袁世凯年轻时候的另

民国首任民选总统、曹操、女王妇好都选择安葬在风水绝佳的此地

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这是民国第一任正式总统袁世凯寓居彰德府时的著名诗作,俯瞰清清的洹水,右望巍巍太行山,仰首星空,让人豪气干云。彰德府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市。有趣的是袁世凯年轻时候的另

唐朝立国不到一百年,首都长安发生六次兵变,每次都改变历史走向

唐朝是中国汗青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也是中国汗青上最壮大的朝代之一。不外国度强盛不等于内部顺风顺水,唐朝从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从公元618年竖立起头,到公元712年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继位,中央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