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康熙以书法用人
Posted 书法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六、康熙以书法用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六、康熙以书法用人
因为自己喜爱中国书法,康熙皇帝则对朝廷中的大臣,特别是文官的书法就有些自己的要求。他亲政之后不久,曾经命令过翰林院的官员们勤练书法,研习诗 文。他不但这样要求,还将书法当做是一个官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许多官员因为有好的书法而被重用,相反,许多官员因为写的字太滥,而遭到了他的斥责。> > 1.康熙论书法> > 总有一种感觉,康熙什么都酷爱,酷爱科学、酷爱编书,酷爱书法。于书法,他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之与我之耆旧, 善于书法者俱长寿,而身强健。复有能画的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 道。”> > 把书法提到可以养生的高度上来,足见其对书法的热爱程度。他举例说,古代长寿的书法家如书写“九成宫”的书法家欧阳洵,终年八十五岁;写“玄秘塔”的柳公权,活了八十八岁;写“天子庙堂碑”的虞世南,差一岁就到九十。> > 据史料记载,康熙有一座佑铭的其中一句便是:无一日不写字。后来的说康熙“临摹名家手卷,多至万余”实在可以列名于专家之林。> > 康熙说自己在书法上的成就是由天性的喜爱与不断苦练而得来的。他曾向大臣们说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无间断。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据说康 熙的书法非常不错,种“据说”来自《清史稿》和康熙时期诸多大臣的言语录至于康熙的书法是否如那些人吹捧的那样非常之好还需要真> > 康熙书法(一)。康熙爱好书法,“无一日不书”,并把书法和长寿联系起来,认为勤于书法者长寿。> > 正的书法家来评断,并不是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虽然爱好书法,或者是别的什么,却丝毫没有玩物丧志,他依旧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况且,以这种爱好和大臣们在一起商谈国事,少了许多拘谨和一本正经,大臣们自然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可以想见,康熙在臣子们论书法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天下的皇帝。官书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 康熙说:我平时除了听政之> > 外,就是读书写字。你们看看我的字怎样?> > 傅达礼看完说道:皇上的书法端正,尽善尽美。您日理万机,居然还在闲暇之余有此书法造诣,真是难得,难得。但奴才想,皇帝之学与儒生不同,书法只是细枝末节。康熙笑道:人君之学,当然不在此,我也并非痴迷于书法,只不过是闲暇之余的一点兴趣而已。你说得很有道理。> > 这是康熙12年某天的君臣间的一段对话,充分表现了皇帝知道国事的重要,书法只是他的暇时嗜好而已。> > 2.以书法用人> > 由于康熙崇尚书法,在他执政时期,殿试选官,书法成了一项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并且统一要求写端端正正的“馆阁体”。所谓“馆阁体”,从书法角度讲可称之为“楷体字”。> > 《清朝大观》记载,在国家招考官员考试中其试卷所写的“馆阁体”“竟至一划之长短,一点之肥瘦,无不寻瑕垢评第妍媸。”使“士子举笔偶书,关系平生荣辱。”> > 也正因为此,清代的进士随便挑出来一个就是一个二流书法家。> > 有这样一件事情颇能说明康熙的“书法用人观”。> > 康熙20年春天,在京城里举行殿试,有人就因为字不好而落榜的,清宫档案里便记录过这样的事:> > (皇帝在逐卷详阅殿试选卷后)问大学士王熙曰:所作文章亦有甚不堪者否?王熙奏曰:文章无甚不堪,但有一卷,字迹潦草。上令取其卷,折名阅毕,曰:此五格字迹甚不堪,初学书写,将伊停此一科,下次再试。这位考生显然因书法不好而被淘汰了。> > 清朝的阅卷官员往往把书法的好坏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标准,以此决定取舍。而好坏的标准也往往以皇帝的好恶为准绳。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能写一手让皇 帝喜欢或感觉熟悉的字体,的确在阅卷时占有优势。状元首先必须是书法优秀者。康熙皇帝喜欢父子的书法,于是就有三届状元书宗二王。> > 不但在录取人员上如此,即便是提拔人才也由书法好坏来决定。他常以臣工写字好坏来决定他们的仕途,有人因书法好而得到更高更好的官位,打进皇帝核心宠臣的圈子;有人则因为写字不工整而不得升迁。> > 舍不而锲> > 康熙书法(二)。康熙常以臣工写字好坏来决定他们的仕途,有人因书法好而得到更高更好的官位,打进皇帝核心宠臣的圈子;有人则因为写字不工整而不得升迁。> > 康熙16年10月26日,皇帝降谕大学士们说: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学不能应付。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 讲究文学。伊等各供其职,若今仍住城外,则不时召宣,难以即至。今着于城内拨给房屋,停其升转,在内侍从几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善书者,亦着择 一二人,同伊等在内侍从,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 > 这些大学士们赶紧召开会议,按照皇帝的意思推荐了人选。康熙很满意,最后作了决定,并给大学士勒德洪、明珠等人又降了一道谕旨:> > 着将侍讲学士张英在内侍奉,张英着食正四品俸。其书写之事一人已足,应止令高士奇在内供奉,高士奇着加内阁中书衔,食正六品俸。伊等居住房屋,着交内务府拨给。> > 张英与高士奇就因为“善书”等条件好被选入南书房中办公了,从此“备顾问、掌机要”,为皇帝所倚重。> > 张英后来升为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可谓位极人臣。> > 也正应了那句话:字如其人。康熙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想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谁 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意思很明白: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 震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有了“六尺巷”这个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康熙皇帝的书法作品简介 康熙与《康熙字典》
康熙爷不仅仅有治国之才,康熙书法也是为后人称道。康熙的一生有很多书法作品,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是反应其政治思想的。康熙从小就喜欢书法,只是一直没有系统的练习过,直到他二十多岁,江山稳定了之后,他才开始认真的练习书法。一开始,康熙帝在宫里开设了,专门给皇帝学习的“百家讲坛”,皇帝听的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故事,然后他就问别人,自己要不要也学习学习书法什么呢,人家就跟康熙说,君王不需要学这个书法,写个差不多就行了,君王要并不需要这种“儒雅”气。后来三藩之乱平叛之后,康熙帝意识到,还是要儒雅一点好,于是就让翰林院的人经常作诗作文的呈上去给他看看,方便他自己研究学习。后来由于他底下的大臣们都是糙汉子,他问他们关于文学方面的问题,这些人回答不上来,康熙就特地去找了两个比较有文化的,陪在自己左右。康熙书法和诗文经常向这两位请教,后来干脆安排这两人住在宫里,以供他随时咨询。他的这些行动也表明了他越来越尊重儒家学说。康熙书法也不单单是为了增长自己文化,他的很多书法作品中都透露出其政治思想,比如他曾写下“万世师表”的匾额。所以说,康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他演习书法,学习诗文都是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康熙书法至今还有很多留存,供后世研究学习。
清代的皇帝尤其是入主中原后,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使得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在清代帝王中,有许多皇帝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其中康熙、雍正、乾隆的书法是最好的,他们不仅崇尚儒学文明,学习汉人典籍,而且每日的必修课就是书法艺术。清朝宫廷中的书法从康熙时开始走向兴盛,康熙身上其实有部分汉族的血统,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康熙字典》就是康熙时期的图书。康熙的书法是从沈荃为师,沈荃是学董其昌书法的,所以受到董其昌书法影响较深,而且康熙一生临摹董其昌的字比较多。康熙的书法清丽洒脱,他的真迹是民间藏书家寻觅的目标,据说上世纪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康熙的作品非常抢手。在1995年康熙的《行书》扇面在拍卖会上以4.4万成交。在2001年,康熙的《临米芾行书五言诗》在香港以64.6万港币成交。2002年康熙的《行书》立轴以56.1万元成交。据说后来《御笔朱子诗》以143万元成交,到了2010年,康熙的《笃志经学》匾额以3360万元成交,所以现在康熙的书法都是以千万来成交的。
自康熙三代,我们发现祖父子三代都酷爱书法,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墨宝。康熙曾说练书法能使人长寿,因为他认为书法是养生之道。康熙能文能武而且活到了69岁,在位61年,仍然不失帝王风范,其孙子乾隆更是活到了8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导读: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在其个人爱好的背后,康熙帝的书法活动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统治艺术。康熙帝从小喜好书法康熙帝从小喜好书法,但真正开始练习时已是20多岁。康熙
康熙帝掌权长达60余年,是清朝统治最长的一位皇帝,有学者称之「千古一帝」,康熙之所以能统治大清那么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善于用人。那么康熙有什么用人之策呢?就是有3种人绝对不用。第一不用是「傲气之人」
康熙皇帝六次为朱元璋扫墓内情 清圣祖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南巡,每到南京都要祭扫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 朱元璋的故事真不少。
据说二百年前,康熙皇帝曾经以“龙儿”为名,参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个著名的全才人物,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他一生好学,在位六十一年,几乎年年如一日的早起学习,最后,死
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决定其不可能汇集集体智慧来形成科学决策,不可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来完成统一大业。从隆中出仕到五丈原归魂,诸葛随时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问题上很难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
袁绍集团以派系林立著称,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
曹操是個黑白兩道通吃的頂尖高手,他本身文治武略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即可以愛才如命,又可以濫殺無辜,都是從順不順從自己的意志決定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已暴露出要取代漢朝的野心。在許多清流名士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两三点钟,在位六十年的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宣告病危。关于康熙之死和雍正继位,《清圣祖实录》的记载与雍正本人在《大义觉迷录》中的陈述相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赌博最为盛行的一个朝代,但同时也是禁赌法律规定最为严厉的朝代。这种矛盾的社会历史现象,无疑表明禁赌措施的失败。从开始,政府就开始禁赌,而到了康熙时期,社会赌风愈演愈烈,康熙在祖先的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