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清朝,与胥吏共天下
Posted 衙门
篇首语: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清朝,与胥吏共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周灭商,天子分封天下,共105诸侯国,其中有7国最尊贵,是何原因
五、清朝,与胥吏共天下
封建社会的后期,官场上一个突出表现便是幕史擅权弊害之丛生。幕友之制,缘起甚早。明清时代,尤其是有清一代极为盛行,其身份是接受主官的聘请,获其 赠与束修的宾客,“佐官而治”。但由于幕友的出身经历不同,在知识,道德,人格方面有深浅、薄厚、高下之分,从而决定了其实际行为的差异,或执法以明冤; 或枉法以行私;或阴用律例漏失,一展刀笔之长技;或串联师友亲戚,形成擅权的网络。在约束幕友的规范形同具文,而又缺少有效的监督与惩治机制的情况下,幕 风日坏,渐成为清朝丛弊之薮。> > 胥吏之为害,在明朝官场时已经比较突出,至,胥吏擅权较明朝尤甚。他们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以至有人说“清朝与胥吏共天下。”> > 1.一大怪现状> > 清代官场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群不是官的小人物,其权力范围要比官大出许多。据清代笔记里讲,这些人里有的可以操纵权柄,挟制官员,横行官场。清代史学家邵晋涵就说:“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声而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 > 可以知道,这些小人物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胥吏、长随、官亲等。而在这群小人物里,胥吏是最有本事与资格横行官场的人。> > 胥吏又称书吏、书办,是官衙中掌理案牍的小吏;胥吏,也称吏胥,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说得具体一点,胥吏大概 包括两类人:一是大小官员的私人仆从,如家丁、长随之类;一是各级衙门的公差、衙役,如门丁、皂隶、听差、捕快、禁卒、仵作、粮差等等。> > 胥吏有京吏和外吏之分。京师衙署多,故京吏尤多,仅户部书吏就有一千余人。所以,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清朝与胥吏共天下。> > 书吏对于清代政治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其表现主要有执例弄权、舞文作伪、敲诈索贿等。因之,书吏素有“蠹吏”、“衙蠹”、“书蠹”之称。> > 清沈起凤《谐铎·祭蠹文》讥刺书吏“胥吏舞文,谓之衙蠹”,“借文字为护符,托词章以猎食,皆可谓之书蠹”。> >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胥吏,公家所用掌理案牍之吏也。各治其房科之事,俗称之曰书办。”正因为其“掌理案牍”,“治房科之事”,手中之权可谓不小。权力不小,便促成了他的挟例弄权,这是清代一大弊政。> > 清人陆陇其说:“本朝大弊只三字,曰例、吏、利。”清末冯桂芬发挥说“谈者谓今天下有大弊三:吏也,例也,利也。任吏挟例以牟利,而天下大乱……”> > 在清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经常要办理大量有关任免官吏、刑名钱谷、兴办工程等内容的公务,办公过程中要处理大批案牍文书。众所周知,官员在科举制 的引导下,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入仕之初,“其通晓吏事者,十不一、二”;而“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吏胥所习,钱谷簿书,皆当 世之务”。这就是说,在狱讼钱谷有关法、例的熟悉上,官员与吏胥“先天”就存在差距。> > 特别是清朝,胡林翼说:“《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清代处理刑名等事的烦琐——不但要依据《大清律》,还须谙熟繁多、灵活的“例”(诸如“丢失东城门钥匙比照丢失印信处理”这样的“例”文,有一千八百九十余条之多)。> > 而书吏是具体办理案牍文书的人员,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制长官。官员们因为自己不如书吏,只好“奉吏为师”。在一次谕旨中说到堂司官因不熟悉例而受 制于书吏的情况:“自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百司,皆唯诺成风,而听命于书吏,举一例则牢不可破,出一言则惟命是从,一任书吏颠倒是非,变幻例案,堂官 受其愚弄,冥然不知所争之情节。”> > 一个典型的事实是:中央各部每办一案,堂官委之司官,司官委之书吏,书吏查阅成案比照律后,进呈司 官,司官略加润色,呈之堂官,堂官若不驳斥(事实上,大都不驳斥),此案就算定下来了。有位清代的书吏曾得意地说,凡属事者如客,部署如车,我辈如御,堂 司官如骡,鞭之左右而已。官场又有谚云:“堂官牛,司官鳅,书吏剔嬲不得休。”> > 2.官员何以受制于胥吏?官员受制于书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员总要调动,书吏则穴居衙门,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去衙门在”,因而书吏不怕违背现任官> > 员的意旨。> > 清末人汪康年在他的《汪穰年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新到任的无锡县钱知县请了一位金师爷帮助他处理审判事务。这位金师爷正当少年,风流倜傥, 很快就和惠泉山尼庵里的一个尼姑勾搭上了,经常流连忘返。有一次钱知县遇到一个紧急案子,急需他帮忙,可等了三天,金师爷还是不见踪影。> > 钱知县在堂上急得团团转,不由自言自语地埋怨了几句。几天后,金师爷满面春风地回到衙门,有个仆人把钱知县的埋怨话传给了金师爷,金师爷勃然大怒,抓起砚台狠狠地往地上一摔,打点行李就要走人。> > 清代保定直隶总督衙门“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因此清代衙门的有些小官根本不惧怕当任的官员,这是清代一大怪象。> > 钱知县知道了,赶紧跑来赔不是,再三道歉,可金师爷非走不可。钱知县只得送出衙门,还拿出一百多两银子权作送行。金师爷拿了银子扬长而去。> >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胥吏非但不遵从“主人”,还对“主人”撒泼。> > 案牍文书有时更易一字、一句,便含义迥异,轻重悬殊,所谓“于字眼内出入”,书吏往往借此营私舞弊。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甲系当地富户,平日里飞扬跋扈、 横行乡里,一日与人争斗之中持铁锨猛击乙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甲被判死刑。之后,甲的家属一边上诉一边四处请托送礼,希望二审州官能够网开一面。在令人 垂涎的贿金面前,书吏开始盘算如何既为被告开脱罪周灭商,天子分封天下,共105诸侯国,其中有7国最尊贵,是何原因
周代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牧野之战,周灭商后。 分封制 《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当然荀子的记载只是最开始的分封,只有71国,天子近亲(姬姓是周天子的姓氏)就封了53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05个。 当时土地和连同这一区域的百姓,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诸侯国),一同拱卫周天子。根据封国国君的爵位高低不同,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贫富差别也很大。所封的诸侯必须忠诚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天子征战。 五等爵位 周代诸侯国的五等爵,就是周代诸侯的五个等级。 《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周代的列位等级:「”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 王(周天子)是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公、侯、伯、子、男的依次排序,标志周代诸侯贵贱尊卑的爵秩等列,诸侯的附庸、大夫等贵族,就是其诸侯国内社会阶级结构的大略。 家庭尊卑地位 《左传》昭公八年说:「”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太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 周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甚至渗透到了统治阶级的家庭中,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的妻妾也以嫡庶为原则划分成若干等级。嫡妻即正妻,只有一人。天子嫡妻称后,诸侯嫡妻称夫人,卿大夫嫡妻称内子。庶妻位在嫡妻之下,按照出身也要排成高低贵贱的等列。 在统治阶级的家庭中,嫡妻所生的儿子曰嫡子,庶妻所生的儿子曰庶子。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嫡子依长幼论尊卑,庶子依其母亲的贵贱地位论尊卑,《公羊传》称这种现象叫「 ”子以母贵”。 七公爵国 《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了在成周大会上的情形,「”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孔晁注:「”唐、虞二公,尧、舜后也。”夏公、殷公是「”杞、宋二公”。 西周前期天子封的诸侯国只有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七个公爵诸侯国,也是105个诸侯国中最尊贵的诸侯。 其中虢国是因其开国君主虢仲是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为公爵,其余六国君主之所以被封为公爵,皆因其为西周建国之前贤名王者之后裔。 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杞国,商汤的后裔被分封在宋国。黄帝、炎帝、尧、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蓟国、焦国、祝国、陈国。不过,在进入到东周以后,以上七国不仅爵位逐渐没落,甚至陆续被周边诸侯强国所吞并。 爵位演变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记载:春秋时诸侯「”力政,强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 春秋后期,诸侯爵等尊卑的变化,是列国不再以昔日的爵秩高低,而是以实力地位来论大小和强弱。 王命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 ”伯”,是诸侯之长,又称「 ”侯伯”,也就是霸主。最为后世所熟识的春秋五霸地位尊卑已经在公侯国只上了,周天子那时只是名义上的共主,但权威已经不在。 后世国名的借鉴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号如此之多,也给后世建国之君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诸侯大国,如晋、秦、魏、齐、燕、周、赵等更是备受青睐。而弱小诸侯的国名,被后世帝王采用的较少。 拿陈、随、唐、宋等四国举例,虽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力较弱,但因其出身高贵,后世也被用作国号,名垂青史。 陈国为舜帝之嫡裔,隋朝的「 ”隋”,为「 ”随”之异体字,且「 ”随”为周初大国,史载:汉东之国,随为大。唐为尧帝之国号,且为晋之别号(晋国始封君叔虞,封地在唐,故称唐叔虞,后因南有晋水,而改国号为晋)。宋为殷商之后,且是唯一可考据的公爵诸侯,周天子待之以宾礼而不以臣礼。 中国的封建王朝大多以之前的国名建立新的国号,就是因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太多了,后世建国总会借鉴前代,可以说春秋时诸侯国的建立,为后世中国封建王朝国号的选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左传》、《荀子》、《逸周书》、《史记》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相关参考
周灭商,天子分封天下,共105诸侯国,其中有7国最尊贵,是何原因
周代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牧野之战,周灭商后。分封制《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当然荀子的记载只是最开始的分封,只有71国,天子近亲(姬姓是周天子的姓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王导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王导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
天下反秦义军的共主并不是楚怀王,从来也不是,更不会是周天子了,周天子无论是势力还是地盘,都已经消失殆尽了。自从周平王迁都开始,成为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周平王由于担心西戎的威胁,将都城从镐京(今西安)迁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红版)2010年第5期,原题为:“皇帝为何要与“偏房”共天下?”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在名分上,正室为尊
《東晉門閥政治》導語:史學大家田餘慶於今日凌晨去世,重溫田餘慶先生的代表性文章,是對他最好的紀念。本文主要解讀「王與馬共天下」的歷史成因。瑯邪王氏諸兄弟與晉瑯邪王司馬睿,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結成密切關係
《東晉門閥政治》導語:史學大家田餘慶於今日凌晨去世,重溫田餘慶先生的代表性文章,是對他最好的紀念。本文主要解讀「王與馬共天下」的歷史成因。瑯邪王氏諸兄弟與晉瑯邪王司馬睿,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結成密切關係
刘聪攻下长安后,南方还在晋朝官员手里。晋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诏书,要镇守在建康(原名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的琅琊(音lángyá)王司马睿(音ruì)继承皇位。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地位和名望并不高。晋怀帝的
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来拜见他。为了这个,司马睿心里不踏实,要王导想个办法。王导有个堂哥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点势力。王导把王敦请到建康,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