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三、成欢驿之战

Posted 日军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三、成欢驿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三、成欢驿之战

2、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三、成欢驿之战

>  战事一起就没有休止,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在北洋海军护航舰队于丰岛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的同时,清朝政府驻扎在朝鲜牙山的陆军部队,也遭到了日军少将大岛义昌指挥下的陆军混成旅团的攻击。叶志超、聂士成因牙山无险可守,遂移师牙山东部的成欢和公州。>>  成欢驿位于朝鲜忠清道平泽县东南,是汉城通往天安、全州的南北咽喉要地,丘陵环绕,安城川河水两岸沼泽密布,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公州位于成欢之南,背山面江,亦是兵家攻守要地。>>  聂士成部2000余人赴成欢后立即构筑工事,分左、右两翼展开。左翼部署在成欢西北约2公里的牛歇里高地,集中了主要炮火及兵力,以阻击日军由成欢去牙山的道路。右翼在月峰山一带,兵力较为薄弱。叶志超率1000余人退守公州,作为后援。>>  当武田秀山率领的日军右翼队强行通过安城渡,进攻佳龙里之际,大岛义昌率领的日军左翼队进至月峰山东麓,在松林边上布下炮兵和步兵阵地。大岛听到西边传来枪炮声,知道双方正在安城渡激战,便命令总队官兵注意隐蔽,等待进攻的号令。>>  凌晨4时,西边的枪炮声归于沉寂,大岛判断武田秀山支队已经得手,于是传令总队上下做好攻击的准备,并留出时间让右翼整顿好队伍。直到1个小时后,大岛才下令对清军阵地发动了总攻击。>>  5时,日军左翼炮兵发出第一炮,向月峰山最东侧的清军第一壁垒开始炮击。这是敌人发起总攻的信号。>>  清军许兆贵部因未曾配备大炮,只有“开放步枪,竭力应战,流星万道,横飞半空,其声飙然”。试问步枪怎么抵挡得过大炮?而且日军配备野炮8门,早已测准距离,瞄准清军第一壁垒,每每命中。清军壁垒乃筑土为墙,只及胸高,一炮落下,只见墙土四散纷飞,黑烟腾起,士兵根本无法隐蔽,战斗异常艰苦。>>  当然,清军并不是没有炮。成欢西南山顶上的清军炮兵也曾发炮支援,但因敌人炮兵阵地隐蔽较好,故命中率甚低,作用极微。清军虽处境艰难,仍然坚持抵抗。>>  6时30分,日军炮火摧毁了清军右翼第一壁垒。随后,日军总队又向清军右翼第二壁垒发起了攻击。这是清军的大营,围墙高达数丈,构造比其他壁垒较为坚固。壁垒内守兵为清军之精锐,誓死拼战。但因第一壁垒已经陷入敌手,日军占据有利地势,炮火又极为猛烈,守军无法进行持久的抵抗,被迫撤出阵地。>>  到6时50分,清军月峰山东侧第一、第二两座壁垒,皆先后被日军攻占。>>  日军右翼听到东边炮声,也立即从佳龙里村出发,向清军牛歇里山阵地(即左翼第一壁垒)进逼。武田秀山支队在日军左翼炮火的支援下,发起了猛攻。江自康部奋勇抵抗,成欢西南山顶阵地(即左翼第二壁垒)也发炮轰敌。此时,“硝烟弥漫,喊杀声与枪炮声相和,震天撼地,疑山岳为之崩裂”。但敌我众寡悬殊,日军炮火又猛,清军左翼两座壁垒亦被敌先后攻占。>>  大岛义昌指挥的日军总队既攻下了清军右翼第一、第二两处壁垒,其武田秀山支队又攻下了清军左翼第一、第二两处壁垒,清军便只剩下右翼第三、第四两处壁垒了。于是,日军便左右夹攻,对清军阵地采取钳形攻势。>>  清军尽管誓死拼战,“莫不”,坚持不屈,但伤亡很重,“死伤积野,血流成渠。而敌愈聚愈众,布满山谷。我军四面受敌,犹复决命争首,抢占山头,轰击不辍”。聂士成“时驰骤枪林雨弹中,往来策应,见军火垂尽,不得已率众溃围而出”。7点半钟,日军终于攻进了清军的最后两处壁垒。>>  聂士成率军突围后,向南退至天安,与叶志超会合。他请叶志超先率部驰往公州,自为断后,并一路招集残卒。当晚,聂军宿于广亭里。>>  7月30日,聂士成行近公州城北的锦江时,见叶志超又由公州渡江北退。叶对聂说:“公州不可守,不如绕道至平壤,会合大军,再图进取。”遂率所部先行。聂驻队半日,收集余众,随叶之后而行。清军绕道朝鲜东海岸,渡汉江和大同江,行程两千余里。>>  叶志超于8月21日,聂士成于8月28日,先后抵达平壤,与左宝贵、马玉、丰升阿、卫汝贵诸军会合。在行军途中,对于行动不便的受伤士兵,“均给资留医治,派员照料,并照会韩官一体保护”。此次长途行军,正值酷暑季节,跋涉道途,人困马乏,沿途多亏朝鲜群众“献蔬菜、柴草,代汲饮”,“让庐舍,供栖止”,才得以顺利到达平壤,从而基本上保存了这支军队的实力。>>  日军既攻陷成欢之后,当即分兵两路:大岛义昌率领第十一联队,顺南北驿道向天安前进;武田秀山率第二十一联队,沿东西驿道直趋牙山。大岛估计牙山为清军长期驻扎之地,成欢败后必全部集中于此,进行殊死战斗。>>  29日午后4时,武田支队到达牙山后,发现已无清军踪影,便当即在此露营。武田判断,牙山既为清军入朝后的长期据点,尚留有大量军械、弹药、粮食等物资,清军有可能隐蔽在附近,准备在夜间偷袭,便下令警戒。>>  夜袭战在中国战斗史上很多次被用过,我们见到的很多夜袭战都是以少胜多。但是这次,清军失算了。清军趁夜袭击日营,因日军已有准备,夜袭未能奏效,受挫而退。清军遗弃的大炮8门、大米500包、军旗及大量弹药,全部为日军所得,于30日作为战利品从白石浦运往仁川。>>  大岛义昌也于同日率总队抵牙山,与武田支队会合。31日,大岛混成旅团北归。>>  9月5日,返回汉城。是日,大鸟圭介在汉城南郊扎凯旋门,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他本人亲自着礼服乘舆迎接,并“迫韩兵鼓乐郊迎三十里”。>>  大岛混成旅团整队经过凯旋门时,队前打出一面白旗,上写“成欢之战利品”和“清兵大败之证”两行大字,其后是装载缴获物资的大车,特别把一面三角黄龙旗置于显眼的地方,以夸耀日军的战功,并表示对中国的蔑视。>>  此战日军死37人,伤50人,合计87人。包括军官六人,松崎直臣大尉等二人被击毙,桥本昌世少佐等四人受枪伤。清军伤亡100余人,兵力损失较日军为大。如果再加上清军在牙山的伤亡,以及北撤途中饥疫而死者,损失当为200余人。>>  成欢驿之战,可以说是甲午战争期间中国和日本进行的第一次陆战。一粒子弹虽小,但是也能引发一场战争,同样,成欢驿之战虽然规模很小,但是给整个战争带来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日本政府认为日军之所以战胜,正是大鸟圭介的高压外交手段所收到的实效。日本方面认为,牙山战役的胜利,中国的军队在朝鲜汉城附近就已经消失无踪影了。朝鲜政府完全被日本所控制,这个“喜讯”一时间就在日本国内传开了。不仅如此,这场战斗的胜利还给日本人壮了胆,他们觉得从此以后,如果日本和中国开战的话,欧美列强也不会再轻易干涉了,只能看看热闹而已。对日本国内来说,之前还对战事忧心忡忡的那些人,已经被国内到处庆祝的太阳旗和欢呼声取代了,那些还在忧虑日本挑起战事是否恰当的人,都已经开始默认甚至支持日本的这一行为了。>>  从此,日本完全切断了中国到达朝鲜西海岸的航道,日军便可以专力北顾,为后来发动平壤战役解除了后顾之忧。正式开战后的第一次成败,往往关系到两国军队的士气。因此,可以说成欢驿之战的结果,预示了清军平壤战役的失败。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  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真的是与武器的装备数量有关吗?>>  甲午战争中的枪支>>  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1871年式)、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清朝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雷明顿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子弹壳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先进的后装单发枪。>>  日本陆军使用的枪支,大多依靠欧洲进口,型号庞杂,性能比清军落后。1885年,陆军中佐村田经芳对进口步枪进行改进,制成村田13式单发步枪,后又改进,成为村田18式单发枪。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多数均使用这种当时工业落后的日本生产的二流步枪。>>  发后装线膛枪打一枪装一发,射速低下。为此后来又出现了所谓“连发枪”。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设有储存子弹的弹仓,可一次将多发子弹全部装入弹仓,射击时只要拉一下枪栓,就可完成装弹,明显地缩短了装弹时间,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使射速达到每分钟10-22发,在当时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火力了。>>  清朝在1860年以后进口过世界闻名的美国斯潘赛连发枪,该枪是电影上西部牛仔的标准装备,曾在美国内战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1885年前后开始装备美国17响温策斯特连发枪,清朝后又装备和仿制了5响快利、5响黎意、9响斯宾赛、5响哈乞开斯、13响前拿德等先进后装连发枪,并装备陆军。甲午战争首批清朝参战陆军部队则装备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国连发毛瑟枪。>>  日本在1889年,研制成口径8毫米(又称7.9毫米),最大射程3100米,可装填8发子弹的村田22式连发枪,甲午战争中,装备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但并没有参加甲午战争,其中一个可能是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为他们生产足够的新式弹药。>>  加特林机枪是美国人加特林在1860年发明的一种手摇机枪,发射速度为每分350发,射程为2000米,在19世纪发明的手摇机枪中它最为有名。它有6-10根枪管,利用手摇作动力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清朝最早使用这种机枪是1874年,从国外购买了加特林机枪,当时称为“格林炮”,1877年天津机器局就成批生产这种机枪的子弹,到1878年生产的数量为137万发。我国也曾制造过加特林机枪,1884年金陵机器局开始制造这种武器。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资金来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而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武器强了很多,可见甲午战争赔款和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清军武器被完好缴获对日本军队的强大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  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舰上也配有众多“格林炮”,“致远”舰曾使用“格林炮”,先后发射百余发,击中日舰甚多。旅顺黄金山炮台上同样装备有4门仿造的“格林炮”,守台的士兵曾使用这些机枪扫射日军约5个小时。>>  甲午战争中的火炮>>  清朝军队使用的火炮主要是德国克虏伯钢炮。其中包括部分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管退式快炮,作战中使用的既有野战炮,更有大量炮台中固定式重炮。清朝当时也能自产部分火炮,如1884年制成格鲁森式3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炮,1891年9月,大沽船坞仿造德国一磅后膛快炮九十余门,1994年制成格鲁森式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  日军使用的火炮最初主要是旧式德国克虏伯炮,1881年大阪兵工厂仿造意大利等国2种青铜架退式火炮成功,其中70毫米野炮,最大射程5000米,70毫米山炮,最大射程3000米,不久又制成90毫米的臼炮,1887年后,陆续装备部队。这些旧式青铜炮性能当然不及清朝陆军钢炮。>>  在炮兵方面,当时清朝陆军具有百倍以上的优势。>>  例如大连有海岸炮台5座,陆上炮台1座;紧靠它的旅顺有海岸炮台13座,陆上炮台17座,守军共2万人,兵力相当于一个加强师,拥有大小炮120门以上,其中包括许多240毫米的克虏伯远程巨炮,炮弹则有246万发以上。一个加强师的兵力拥有如此多的重炮和炮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炮兵总火力超过甲午战争时日本陆军火力之和,其总火力也超过了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全军炮兵的总和,以及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炮兵的总和。然而李鸿章安插的亲信担任守将,他们纷纷丢弃炮台,不战而逃。余下官兵坚持在炮台,终因无人指挥,最后退出炮台。众多巨炮弹药几乎不战而落入日军之手。>>  日军24000余人冒严寒在荣成涉水登陆,普遍冻伤,冻掉手脚的亦不罕见,且粮弹不济,然而在延续数日的登陆期间,山东半岛驻军有2万多人,却没有半渡而击。在威海卫炮台,李鸿章安插的亲信守将同样纷纷丢弃炮台不战而逃。最后日军用清军留下的280毫米巨炮和炮弹,猛轰北洋水师,当即击沉数舰,最终消灭了北洋水师。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然而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无力购买足以击沉北洋水师的贵重的巨炮。清军陆军装备先进巨炮,北洋水师反而挨打被歼,这真是历史的讽刺。>>  可以看出,在1885-1905年之间,清军的武器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差,然而却败给了无论整体实力还是军备都落后的日本。装备优良确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研究和反思的问题。

相关参考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一、操控朝鲜

>  步步吞并>>  既然有了侵略计划,对谁第一个下口?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离日本最近,且当时的朝鲜还是清政府的附属国,吞并朝鲜后就可以用它作跳板,继续侵略中国大陆。而汉城作为朝鲜王国的都城,在日本侵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  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真的是与武器的装备数量有关吗?>>  甲午战争中的枪支>>  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三、激战与溃败

>  形势>>  现在,平壤的三个战场的基本形势是: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所部毅军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西南战场,胜负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门战场各垒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尚未入城,对清军

白马驿之祸的影响有哪些 如何评价白马驿之祸

  白马之祸使得支持唐朝的旧贵族纷纷灭亡,唐朝没有了这些旧贵族的支持,自然离灭亡不远了。唐朝的中央政权是由旧贵族支持的,而朱温是草莽出身,因此他和旧贵族之间有着很深的恩怨。  的影响有哪些  白马驿之

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三、步蟾督战,为国激战

>  自午后14时至15时30分为海战第二阶段。>>  当日舰“比睿”逃出北洋舰队包围,抄近路追及本队时,因舰上余烬末熄,火灾再起。大火燃及弹药房,十分危急。“比睿”被迫挂出“本舰火灾,退出战列”信号

纳粹武装党卫军里的穆斯林部队简介

第十三圣刀武装山地师_克罗地亚第一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_阿尔巴尼亚第一第二十三卡玛武装山地师_克罗地亚第二众所周知希特勒是个种族主义者,但他对穆斯林并不排斥,甚至还特别建立了以回教徒为主的党卫

纳粹武装党卫军里的穆斯林部队简介

第十三圣刀武装山地师_克罗地亚第一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_阿尔巴尼亚第一第二十三卡玛武装山地师_克罗地亚第二众所周知希特勒是个种族主义者,但他对穆斯林并不排斥,甚至还特别建立了以回教徒为主的党卫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

>  历史上中国共参加过三次“平壤之战”,是三个不同朝代的三次战争,第一次是唐军与高句丽、百济军的作战;后两次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正面交锋的两次大战。>>  攻高句丽之平壤之战>>  显庆五年(660

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二、犄角雁行阵

>  17日上午10时许,“镇远”舰首先发现西南方海面上出现几缕黑烟,旋即判定是日本军舰。丁汝昌下令立即起锚,以“定远”“镇远”为第一小队,“致远”“靖远”为第二小队,“来远”“经远”为第三小队,“济

赵飞燕如何设计清理绊脚石班婕妤最终当皇后

...上皇后宝座,赵氏姐妹参与陷害许氏。鸿嘉三年(18),她发难告发许皇后之姊许谒,设坛诅咒已怀孕的王美人以及王凤,其中也提到了班婕妤。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成帝正苦于膝下无子,皇统无嗣。飞燕的告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