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Posted 民族

篇首语:时间是把锋利的刀,成全过我的疯狂,也粉碎过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2、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  日本探索民族振兴的历程似乎比中国要简单。明治维新的成功,结束了封建幕府统治,使日本一下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以后虽经二战,跌入谷底,又能迅速崛起,再入世界之强。但是,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日本自明治维新至今两次崛起的历史,就会感到,在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种东西和他相伴――野心。>>  吞并朝鲜,打败中国的野心。>>  驱逐沙俄,独占东亚的野心。>>  击败西方,称霸亚洲的野心。>>  联合德、意,瓜分世界的野心。>>  虽经战败,险遭亡国,仍不思悔改,意欲再称霸世界的野心。>>  ……>>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日本是一个不成熟的民族,是一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战略的民族,说得再难听点,是一个多少有点不自量力的民族。>>  我们还以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大思想家福泽谕吉为例。他早年鼓吹“开化”和“自由”的思想,曾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福泽的著作《劝学篇》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即是“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可见其对自由平等的提倡。在《劝学篇》中他还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近代思想,并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契约论,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这种观点集中体现了福泽独特的政治理念。>>  然而,晚年的福泽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者。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前夕,福泽谕吉写了一系列文章,起劲儿地鼓吹立刻对中国开战。在中国的土地上“插上日本的国旗使之飘扬,使日本国人得以满足”,可以说是福泽谕吉的夙愿。怀着夺取中国领土及财富的贪婪欲望,他积极支持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当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赴朝平定朝鲜动乱时,福泽谕吉认为时机到来了,煽动舆论,怂恿日本政府以此作为一个良机,吞朝侵华。1894年12月,当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已占上风时,福泽谕吉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强令割让的理由》,提出日本接受中国投降的条件是同意朝鲜独立、赔款、割让土地。在文中他写道:“以我所见,分割(中国的)土地不但有理由,而且在国防上是不得已的必要。”因为中国东北的土地从地理上说是对朝鲜的一种掩护,而分割台湾也是为了日本南部冲绳县的安全,所以首先必须割让台湾。他接着在《眼中无清国》一文中又称,让清朝割地赔款,不要怕它来日报复,因为它腐败透顶,完全不足畏惧;现在割让台湾只是一个开头,“待他日分割四百余州的时机一到,就必须向它的中原地区大力挺进,选择立足之地”,并认为这是“今后的大势所趋”。在北洋舰队覆灭,日本准备接受满清政府的求和时,他鼓动天皇御驾亲征,主张日军应直捣北京。“为了实现这一希望,我们的身家性命不足贵,愿直进军北京决一死战;我们的财产也不足爱,愿全部充作军费。举日本全国之力即可达到目的。……日本必然胜利。”>>  1894年11月下旬,日军攻入旅顺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美国的《世界日报》《时报周刊》等媒体报道日军从11月21日占领旅顺以后,四五天中屠杀非战斗人员、包括妇女儿童六万人,称日本人为“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怪兽”,而一贯标榜“文明”的福泽谕吉却为日军屠杀辩护,称中国军人伪装成市民,杀死他们理所应当,说中国人没有信义,“不能把他们当普通的人看待”(参见石河干明《福泽谕吉传》第3卷)。>>  更为可怕的是,福泽谕吉以一个学者文人特有的方式,为侵略战争贴上“文明”的标签,并提出理论根据,即认为日本战胜中国集中体现为“文明战胜野蛮”的“文明进化论”。他把西方列强依靠武力向世界扩张作为“文明”的楷模,认为那就是“文明开化”,日本应该并且已经这样“文明开化”了。而在福泽谕吉的逻辑中,他的所谓“文明”――实为弱肉强食的法则――具有绝对的价值,“文明”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日本是“文明”的代表,不服从日本就是不服从“文明”,因此日本发动的战争是“文明”的战争,而“文明”的战争是绝对正确的和必要的。>>  福泽谕吉虽然终生在野不仕,但他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一直以民间学者文化人的身份开办学校、编辑报纸、著书立说,其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个政治家或其他方面的人士。一百年来,日本主流舆论都奉福泽谕吉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他的肖像一直印在日本面额最大的纸币――一万元纸币上。统观明治以来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的八十多年间日本所走过的历程,就会发现福泽谕吉的影子无处不在。日本所走的道路基本上就是福泽谕吉所设计的脱亚入欧、以欧洲列强的方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所谓“近代文明国家”的道路。福泽提出的侵占朝鲜、吞并台湾、在中国大陆领土中首先占领东北三省,并最终将日本国旗插在北京城头的一系列侵略构想,他的后辈全都照样做了。然而,福泽为日本所设计的以对外侵略来扩张国权的道路,虽曾给日本带来了一时的“荣耀”,但却给中国等亚洲国家带来了长期深重的灾难,也最终使日本走向失败的深渊。>>  福泽是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他的理念与野心集中代表了日本政治领导乃至日本民族的理念、野心,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日本的振兴;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日本民族的灾难。>>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野心?>>  为什么给别人带来灾难却至死不认错?>>  为什么整个民族几乎陷于亡国灭种却不思悔改?

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  1894年(清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  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  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  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  6月22日,日本外相向中国公使递交第一次绝交书。>>  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植大院君执政。>>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中国海军舰艇和运兵船,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首开战事。>>  7月29日,日本陆军和清军在朝鲜成欢作战,次日日军占领牙山。中日甲午战争陆战爆发。>>  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开战。>>  9月16日,日军攻克清军据守的平壤,朝鲜清军全线溃败,退回鸭绿江中国一侧。>>  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大规模海战,北洋舰队遭重创,日方就此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10月24日,日军突破鸭绿江,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11月21日,日军第二军占领旅顺后为报复中国军队此前的抵抗,屠杀旅顺全城,几乎杀尽旅顺中国军民。>>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朝鲜高宗三十二年)>>  1月20日,日军山东作战军在威海荣城龙须半岛附近的荣城湾登陆,基本未遇抵抗。>>  2月1日,中日两国全权代表在广岛会谈。>>  2月2日,中日两国全权代表会谈破裂。在攻克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后,日军第二军主力当日最终攻克威海卫防御圈,占领威海卫。>>  2月13日,北洋舰队在刘公岛向日本海军投降。>>  2月19日,清政府任命为和谈全权代表。>>  3月16日,日本任命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征清大总督。>>  3月23日,日军比志岛支队在澎湖列岛登陆。>>  3月24日,日本人小山六之助开枪行刺李鸿章,导致李鸿章身负重伤。>>  3月30日,中日签订停战条约。>>  4月17日,中日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新约》,即《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战后>>  4月23日,俄、德、法3国对日进行干涉。5月4日,日本内阁决定放弃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  5月10日,日本天皇任命曾督战黄海海战的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  5月29日,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  10月21日,台南陷落,中国军民在台湾有组织的抵抗结束。

相关参考

联合舰,日本人的扩张之本序三_《甲午沉思录》

>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很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16世纪,大名织田信长建造了一种名为“安宅船”的铁甲船,装备多门火炮,可看做日本海军的雏形。到幕府末期的“黑船事件”中被美国强行打开国门后,日本

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  1894年(清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  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  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  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  6月2

两个国度,让我们沉思至今日本,一个让我们一言难尽的国家_《甲午沉思录》

>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两个国家受我们影响至深,也对我们影响至大,可以用休戚与共来形容,也可以用恩怨难断来概括。纠葛纷争,恩恩怨怨,一言难尽;互助友好、猜忌遏制,绵延至今。>>  这就是日本和

我们丢失了什么_《甲午沉思录》

>  有苦难言也好,令人沉思也罢,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日本和朝鲜这两个民族身上,都有一些表现非常强烈而我们却正在丢失的东西。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人文的原因,朝鲜和日本都时刻怀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以

两支海军,上演了荡气回肠的一幕两军相逢谁敌手_《甲午沉思录》

>  甲午之前中日两国的海军力量谁更强些,很多史学家和军事爱好者遍翻资料,列举了一大串数字,或想说明日本在战前海军建设就已超越中国,或想说明中国还是强于日本,只是由于政治腐败、制度落后才败于日本。客观

两场运动,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中国人的求强――洋务运动_《甲午沉思录》

>  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时遇到了列强的大炮,同时在痛定后反思着、探索着。这种反思和探索给这两个民族带来了两场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鸦片战争的炮火还是让中国人着实惊了一下,原来远

两支海军,上演了荡气回肠的一幕北洋水师,中国人的强国之梦_《甲午沉思录》

>  甲午战争有陆地和海上两个战场。其中海上两支舰队――清朝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交锋更具代表性和决定性。它们之间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通过对它们各自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在海战中表

甲午败类篇_《甲午沉思录》

>  甲午败类,首推。虽然这个身居京城的太后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争;虽然这个位高权重的大清实际统治者并没有下令北洋舰队投降,但反观战争的前因后果,其悲惨结局,丧权辱国无不因她而成。这位1835年出生、小

参考书目_《甲午沉思录》

>  1.《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中日战争》:戚其章著,中

反思_《甲午沉思录》

>  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而且经常思考一些和自己本职工作并不相干且属于“肉食者谋之”的事情。>>  二一一年,我和一个朋友闲来喝茶,他问我,你看过的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我几乎毫不思考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