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之后序一_《甲午沉思录》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抱怨,不将就,有自由,有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痛定之后序一_《甲午沉思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痛定之后序一_《甲午沉思录》

2、甲午败类篇_《甲午沉思录》

痛定之后序一_《甲午沉思录》

>  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有一个鸦片战争纪念馆。在这里,那个率领英国舰队攻占虎门炮台,打响侵略中国第一枪的英国海军少将懿律被中国人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高高耸立的是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关天培的塑像。>>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这是当年由佩里率领的“黑船”登陆的地点,这里也竖立了一座纪念碑:佩里登陆纪念碑。上有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题字:“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在佩里公园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尽管当年佩里依仗船坚炮利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之为仇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个民族对待外来势力侵入的态度的不同。>>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自觉或被动,西方文明的侵入都使中日两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挨打必然带来反思,伤痛应该带来变化。中日两国都在进行着这种反思和变化。>>  在中国,反思首先来自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有识之士。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风,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疏,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求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其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这其中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的思想为代表。>>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五十年)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汉族,字元抚,又字少穆,清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先后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官至一品,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其因主张严禁鸦片、虎门销烟和坚决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过程中涌现出的伟大的民族英雄。其实,这个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清廷大吏,其在赴粤禁烟之前对外部世界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到了广州之后,为了推动禁烟运动的开展以及反抗英军挑衅,才开始广泛收集西方情报、罗致译员。其间,他根据英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主持编译了《四洲志》,对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概况、民俗风情、政治制度、物产税饷、宗教信仰、文化教育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机械生产、工艺制造、对外贸易等情况。此外,他还主持编译了《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林则徐这种“开眼看世界”的行为,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太大反响,饶有趣味的倒是他的这种努力把外国文化介绍到本国的做法得到了西方人的称赞。同治至年间,英国人在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了一组成人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示对这位抵抗英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而又能放开眼睛看世界的历史伟人的敬意。>>  在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个比较早地去了解世界,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的是魏源。>>  魏源生于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4月23日,湖南邵阳人。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二年(1822)中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他是继林则徐之后又一位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代表人物。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曾入两江总督裕谦门下,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后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他奋笔写下了《圣武记》及《道光洋艘征抚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认真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愤怒谴责了侵略者犯下的血腥罪行,同时无情鞭挞了清王朝的腐朽。林则徐被革职后,于1841年遣戍途中在镇江与魏源见面,将其主编的《四洲志》及有关资料交给魏源。魏源遂以此为基础,广泛搜集中外资料,增补整理,于1843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刊刻行世。后又于1847和1852年两次增补扩充,及至百卷,88万字。书的开篇,魏源开宗明义地指出,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这部书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等广泛内容,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运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机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还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并在《默觚》中发挥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屦之而后艰”的主张,实为近代中国改良思想的前驱。他对清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事,,故步自封,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可惜的是,与林则徐的《四洲志》一样,《海国图志》在中国并未引起多大的反应。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当时的中国,能够看懂这本书的人大约只有300万,可这部书在当时只印了不到1000册,不是印得少,而是根本没人买。以至于出版商赔了个底儿掉,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几个读书人有兴趣看它。>>  1851年的某天,一艘中国商船在日本长崎港接受入港检查时,被查出携有3部《海国图志》,随即被当成违禁品予以没收。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海国图志》传入了日本。更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在日本大受欢迎。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记载,《海国图志》“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从1854年到1856年,短短数年,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选本就有21个版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史地著作数量的一半;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就是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掀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不仅对中国,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他更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但是,坦率地讲,徐、魏二人只是在痛定思痛之后,在莫名的思虑中才开始了解西方世界。他们对战败原因的反思仅仅停留在“夷之长技”上。他们对强国进取所开出的药方也只是“师夷之长技”,并未从政治制度上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真正对西方社会有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是继林则徐、魏源之后的徐继畲。他的名气也许没有前两位大,但其见识、思想绝不逊于二人。>>  徐继畲(1795―1873年),号牧田、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廷试第一,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1836年放任广西浔州知府开始,先后在广西、福建任职。最后官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利用在东南沿海任职之便利,广收资料、删繁就简、五阅寒暑、十易其稿,撰成《瀛寰志略》凡十卷,约14.5万言。全书以图为纲,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他在书中对西方的民主制度作了富有意义的的介绍和评论。他在该书卷七“英吉利三岛”中论及英国议会制度时有这样的记载和论述:>>  国有公会所,内分二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  在卷九“米利坚合众国”一节中,他对美国“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和总统选举制进行了介绍,并热烈称赞了创立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为“泰西古今人物之首”。>>  他称赞美国“幅员万里,不论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诸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赞誉之情,溢于言表。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的政治环境中是颇有胆识的。>>  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也只是唤醒了几个中国官僚阶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芸芸众生中所发出的声音是那么微弱、渺小。以道光皇帝为代表的最高封建统治者根本没有正视现实,他们认为中国只是偶败,其天朝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官员们还沉湎于醉生梦死的享乐当中。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或埋头于孔孟之书,或奔走于科举之间。而占这个国家人口大多数,长年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为糊口而奔波劳作的黎民百姓,并未对东南沿海发生的那点事,产生多大的震动。>>  中国人眯着双眼,向这个世界瞄了一下,继续做着他们的梦……>>  1854年(日本安正元年),佩里舰队第二次来日本时,军舰停泊在江户湾浦贺外的海面上。一天深夜,一个叫吉田松阴的日本青年和他的同伴金子重辅爬上了美国军舰。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跟随美国军舰到美国去看一看。他们怀着对西方文明的无比向往,冒死做出了这个惊人之举。此时的美国刚刚和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当然不会因为这两个冒失的青年得罪幕府当局。于是,吉田二人被送回了陆地。上岸后的吉田随即向当局自首,被关进了大牢。>>  吉田松阴,本名吉田寅次郎,出生于长州藩一个藩士家庭。自幼钻研兵法,怀有强国之志。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消息给予吉田极大震撼,那个让日本人常怀有敬畏之心的中国,却被远道而来的西夷用坚船利炮击败,这对日本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吉田由此对自己所学的传统兵法产生怀疑。西洋人既然能靠坚船利炮打败中国,日本将靠什么抵御入侵呢?吉田于是抛开自己的学业,前往九州岛,拜入日本当时著名的思想家、西学鼻祖佐久间象山门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洋文化。偷渡事件后,吉田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幽囚录》。此时,还有一件事对他冲击较大,就是和他一起偷渡的金子重辅死在狱中。因为金子重辅是地位低下的武士,关在低等牢房,受到狱卒的虐待,而吉田松阴地位较高,得以保命。而这种牢房等级制度恰恰是幕府制定的国民等级制度的体现。吉田认识到,要让自己好友的悲剧不再重演,就要打破这种杀人的制度。出狱后,他在长州办起了私立学校――吉田塾。后来,从这所学校中,走出了一批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风云人物:木户孝允、高山晋作、伊藤博文、久坂玄瑞、山县有朋等。>>  当时的日本在面对西方“叩门”之声中,分为攘夷派和开国派,双方的争论和交锋远不止朝堂上的唇枪舌剑。攘夷派甚至在一段时间专门组织了针对开国派代表人物的暗杀活动,名曰“天诛”。>>  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后不久的一个夜晚,一个叫坂本龙马的刺客,怀着杀光日奸的信念,来到开国派代表人物胜海舟的客舍,准备以“天诛”的名义送他上路。面对着即将落下的屠刀,胜海舟微微一笑,他请刺客先坐下。“听我说完,再杀我也不迟。”于是,有了以下一段精彩的对话:>>  胜海舟问:“勇士为什么要杀我?”>>  “因为你主张开国,让西洋人进来。”坂本答道。>>  “那眼下的日本该怎么办呢?”>>  “合力攘夷,把所有的外国人都赶出去。”>>  “攘夷,你有多大的胜算?”>>  坂本沉默了。他清楚地知道日本就是因为抵不住美国的大炮,才答应签约的。对此,他只得反问:“那么,您认为如何是好呢?”>>  “要想达到攘夷的目的,除了要把他们赶出去,重要的是不让他们再进来。”>>  对此,坂本深表认同。“如何才能做到不让他们再进来呢?”>>  “西夷是从海上来的,所以我们要加强海防。”胜海舟不慌不忙地说道,“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你知道吗?西洋人的军舰从大阪开到兵库只要一顿饭的工夫。”>>  接着,胜海舟给坂本龙马详细讲解了各国海军状况,世界形势。此时的坂本已经听入了迷,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胜海舟进一步说道:“在这个国家,现在有两种人,一种人希望完全对外封闭,保留原有的一切,拘泥于传统的外壳;而另一种人则主张完全西化。我们真正要走的,是第三条路,那就是尽快打开国门,尽可能地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知识,积蓄国力。等我们能以均等的实力和列强较量时,再和他们好好打上一仗,把他们彻底赶出去,这才是真正的攘夷!不是吗?”>>  坂本折服了,他扔掉手中的屠刀,拜倒在胜海舟门下。以后,坂本成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中坚分子,提出了著名的“船中八策”,成为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开国之后,日本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他们对日本未来的思考,较之中国的林则徐、魏源等人要深刻。加之他们中的很多来自于中下层,对日本幕府时期的黑暗、落后有更深切地体会,所以他们在思考开国的同时也在思考着政治上的变革。他们对国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理念的思考则比我们更进一步。>>  请看被誉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是怎样告诫日本和看待中国的:>>  我们日本是远处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古不与外国交接,仅凭本国物产自给衣食,也并没有感到不足。自从嘉永年间美国人来日以后才开始对外交易,一直演变到今天这种情况。开禁后议论纷纭,其中有人叫嚣锁国攘夷,但所见异常狭隘有如俗语所谓井底之蛙,其议论是不足取的。日本和西洋各国都存在于同一天地之间,被同一太阳所照耀,观同一月亮,有着共同的海洋和空气,要是人民情投意合,将彼此多余的物资相互交换,并进行文化交流,就不会发生耻辱和矜持的感觉,而能同获便利,共谋幸福,并本着天理人情互相友好。只要真理所在,就是对非洲的黑人也要畏服,背离人道,对英美军舰也不应有所畏惧……至于像中国人那样,觉得除本国之外似乎没有别国存在,一见外国人就呼为夷狄,把他们看做四只脚的牲畜,贱视他们、厌恶他们,结果反为夷狄所窘。这种情况实在是不懂国家本分之故,如就个人来说,就是未能理解天赋的自由,而陷入恣情放荡的状态了。>>  ――福泽谕吉《劝学篇》①>>  福泽谕吉,这个被日本人当作偶像印在万元大钞上的传奇式人物,这个提出“脱亚入欧”,引领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思想家,这个在日本办起了第一份报纸、第一所大学的启蒙者,这个主张弱肉强食,鼓动日本政府发动吞朝侵华战争的狂人,在当时而言,代表日本人在思想认识上比我们先行一步。>>  日本人真的醒了,他们真正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别人。他们要“师”的不仅是“夷之长技”,他们还要打破现有制度,实行一番改革……

甲午败类篇_《甲午沉思录》

>  甲午败类,首推。虽然这个身居京城的太后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争;虽然这个位高权重的大清实际统治者并没有下令北洋舰队投降,但反观战争的前因后果,其悲惨结局,丧权辱国无不因她而成。这位1835年出生、小名唤作杏贞的女人,17岁入宫,幸运地为皇帝生下长子,被封为懿妃、懿贵妃。让人惊奇的是她以其聪明才智辅佐咸丰处理国家政务,竟成为咸丰的得力内助。1861年,咸丰驾崩于热河,慈禧与奕?联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了以肃顺为首的“辅政八大臣”,从此大权独揽,成为这个老大帝国的实际统治者。而其上台之后几十年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为此,她对内刻薄猜忌、不断铲除异己;对外时而忍辱偷生,妄求一世安宁,时而盲目自大,强逞一时之勇。甲午之前,她为自己庆祝60大寿,不惜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水师自建军之日起,“不但未添一舰,甚至未添一弹”。甲午战后,苟且退让,不惜与日本签下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马关条约》,使我民族背负沉重之负担。慈禧之祸国,不专在甲午,而在整个中国近代;慈禧之殃民,不只在台海澎湖,而在整个中国华夏。>>  在甲午史上,临阵逃脱、对战败负有责任,直接为后世所指斥、列为败类的还有几位:叶志超、方伯谦和吴敬荣等。>>  叶志超,字曙青,安徽合肥人,生于1838年。早年跟随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后得赏识,官至直隶提督。1894年6月,朝鲜“东学道”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清政府出兵助剿。清廷派叶志超、聂士成率军二千五百人,分别由山海关、大沽出发,经海路赴朝,驻于牙山。清军入朝后,日本政府以保护使馆与侨民为借口,大举派兵侵入朝鲜,并于7月23日发动政变,成立以大院君李应为首的傀儡政权。25日日军四千人向牙山进犯。叶志超与聂士成率军退守成欢、公州一带。7月29日,日军进攻,叶、聂二人退至平壤,与已在平壤的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丰升阿等部汇合,兵力共达两万人。此时,叶志超向清廷谎报战功,吹嘘牙山“大捷”,得到清廷褒奖,委派其为驻平壤诸军总统。15日凌晨,日军从四面对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坐镇北门,英勇抗敌,不幸中炮牺牲。贪生怕死的叶志超惊慌失措,率军仓皇趁雨夜撤退,中途又遭日军伏击,清军损失惨重,“人马尸体如山,道路为之埋没,溪流为之染红,其惨不可言状”。叶志超率溃军过顺安、肃州、安州、义州等地均弃而不守,狂奔五百里,逃过鸭绿江。日军紧随其后,叶竟未临江据守,放任日军渡江,攻入我国境内。>>  叶志超之败行,一因无能,会师平壤后,中日两国军力相差无几,清军人数甚至多于日军。而此时叶志超却毫无斗志,既不南下进攻,也不择险分屯,而以大部兵力聚守平壤城内外,整日与诸将置酒高会,坐待日军来攻。二是贪生怕死,左宝贵战死后,日军虽乘势攻占了北门,但马玉昆在大同江岸,卫汝贵在西南门均击退日军的进攻,战事尤有可为。但叶却被日军吓破了胆,作为主帅,至大军于不顾,仓皇逃窜,无异于引狼入室。叶志超率军平壤溃退情形暴露后,清廷震怒。11月21日下令将叶志革职,押送京师。刑部处其斩监候,二十六年(1900)获赦归乡,次年死于家中。>>  陆军败类首数叶志超,海军败类当推方伯谦。他1854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为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后历任“伏波”舰正教习,“长胜”舰大副。光绪元年(1875),调入“扬武”舰,以千总留闽尽先补用。1877年,与严复、林永升、萨镇冰等留学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期满回国,充任船政后学堂正教习,旋调练习舰教习、“威远”舰管带。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其任“济远”舰管带。>>  他是唯一经历了甲午战争中两次海战的北洋水师将领。朝鲜东学党起义,清廷出兵助朝镇压,丁汝昌派“济远”、“超勇”二舰护送叶志超、聂士成军赴牙山,以“济远”方伯谦为队长。返回途中,于丰岛海面与日军相遇,发生了甲午第一战――丰岛海战。>>  战端一开,方伯谦即临阵逃脱,并下令挂白旗,后又令加挂日本海军旗。日舰“吉野”紧追不舍,“济远”水手王国成等自发使用150mm尾炮,向“吉野”连发4炮,命中3炮,“吉野”顿时火起,船头低俯,不敢前进,“济远”得以逃离战场。他的逃跑,造成“操江”被俘,“高升”被击沉,近千陆军将士殉难黄海,方伯谦回威海后谎报战功,称“鏖战四点钟之久”,并“击死倭提督”。>>  9月17日黄海大战,他又在关键时刻逃脱。战斗最为惨烈时,邓世昌驾“致远”撞敌未竟,触雷沉没。方伯谦指挥“济远”逃出阵外,与“广甲”一起逃跑,并在逃跑途中慌不择路,将被日舰重创,正在努力向浅水区驶避自救的“扬威”舰拦腰撞中。之后,“济远”未作任何补救措施,反而立即倒车脱离,迅速逃离战场,“扬威”迅速沉没。“济远”的逃跑使得日本先锋队四舰集中火力转而围攻“经远”,“经远”寡不敌众,中炮沉没,管带林永升殉国。回到旅顺基地后,方伯谦报称“济远”“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驶回修理,余船仍在交战”。相隔近4小时,舰队方返回。战后,丁汝昌向李鸿章电告:“‘济远’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李鸿章因而作出奏请:指斥方伯谦“即行逃走,实属临战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9月24日凌晨,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公正地讲,方伯谦在整个北洋舰队高级军官中,应该属于一个佼佼者。>>  他一是为人聪慧,颇具才智。13岁即考入福建船政学堂,23岁赴英留学,可谓当时的佼佼者。在英期间,被英教员评为“水师中最聪明谙练之员”。大清驻英公使郭嵩焘在初次见到这批留学生后也称,除严复外,谈论最畅、话语最多的就是方伯谦。此外有两件事可以说明:第一件事,修建威远炮台。中法战争爆发,方伯谦受命率“威远”舰留守旅顺,此时方伯谦提出在旅顺口险要处修筑炮台,以保军港之安全。方亲自监造,炮台建成,即名之为“威远”炮台。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近代海防炮台,共有五个炮位,且造价仅三千多两,在当时颇受好评。第二件事,战前条陈。甲午战前,日本之野心,昭然若揭,方伯谦遂上书李鸿章,提出五条建议,其中与海战有关者二事:一、“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若以数船分驻仁川、牙山,港道分歧,三面倭兵可到,若倭以浮雷顺流而下,必遭暗算。且我聚各船于威海、旅顺,有事则全队出北洋巡弋,若遇倭船,便于邀击。至收泊之处,依于炮台,以固北洋门户,边疆自不至为所扰”,主张将北洋水势化零为整,以基地为依托。二、“谓当速筹添战舰,倭之敢轻我中国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添行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彼自闻而震慑。”书方上,日本就挑起了战争,而战败原因,又不幸被其言中。但也由此可见方颇有远见。>>  第二是为人圆滑,官场得意。李鸿章初建北洋水师,使用的绝大部分是闽籍军官,而李又不甘心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这支海军被外人控制,于是任用非海军出身的丁汝昌为舰队提督,丁汝昌任职后一直遭到以刘步蟾为首的闽籍将领的抵制、排挤。无奈之下,丁只得借重邓世昌等非闽籍军官及洋顾问来周旋。在此情况下,方伯谦却与其他闽籍将领不同,他不但与本乡官员关系融洽,对丁汝昌也采取尊重合作的态度,在两派势力中左右逢源,。正因如此,得到各方好评,也不断受到重用。1885年,清政府从德国订购了铁甲舰“定远”、“镇远”以及巡洋舰“济远”回国,方伯谦即被任命为这三艘主力舰中“济远”舰舰长。1888年,清政府筹议设立北洋海军,方伯谦被调到天津,参与《北洋海军章程》的编写工作。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方被授予中军左营副将头衔,1891年,又被授予“捷勇巴图鲁”称号。>>  三是春风无限,情场得意。方伯谦23岁时,迎娶了幼时家里定亲的许氏小姐。1886年底,他趁回乡料理父亲灵柩下葬之际,纳当时只有19岁的李氏为妾。1889年,他又纳时年只有16岁的陈氏为妾。1890年,他在上海租赁公寓,迎娶了葛氏夫人。娶妻纳妾的同时,方伯谦在福州、烟台、威海、旅顺、上海遍置房产,尽情享乐。这些行为,即使是在此风满布的北洋舰队,也算是个突出者。这与独居舰上多年,不嫖不赌,不置房,不纳妾,一心从严治军的邓世昌,截然不同。这种丰厚舒适、有声有色、追求富贵荣华的个人生活难免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影响他的选择取舍。>>  对于方伯谦之所以讲这么多,主要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对他的历史评价,曾在学术圈内引起一番风波。方伯谦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以及对他的评价,本来史学界早有公论,但是,20世纪90年代,其后人、旅居美国的侄孙女方俪祥女士在方伯谦的故乡福建省福州市掀起了一股为其祖上翻案的热潮,闹得沸沸扬扬。她四处奔走,搜集一些历史研究者和海军人士对方伯谦评价的不同看法,发表论文,力图推翻史学界论证。前两年,我买到了一本《中国近代史上的海军世家》,此书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汇集了方女士及其他挺方派的观点,文章百篇,洋洋万言,更请一位原中央领导同志题写书名,似乎政界、史学界已重新定论,为百年来被公认的甲午罪臣方伯谦平反昭雪。但坦率讲,读完全书,至少很难让我这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推翻史学界对方临战逃脱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由历史研究者根据充分的史实、史料,给与客观公正的论证,不虚美、不掩恶。一些历史人物的后裔想让大家重新评价认识祖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运用一些手段、关系运作史学界就不值得提倡了。还有一些地方出于乡土观念,对本地的历史人物一概吹捧、溢美,其用意和目的已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畴,就更不应该了。>>  黄海大战中与方伯谦同时逃跑的还有“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吴敬荣字健甫,安徽休宁县人,生于1864年。1874年,入选清政府选派第三批官学生出洋留学,被派往美国学习。回国后,先后在广东水师、北洋水师任职。黄海大战爆发时,吴任“广甲”管带,“广甲”与“济远”舰被编为一队。中午12时50分海战打响。战至午后3时许,“济远”先逃,吴敬荣指挥“广甲”随“济远”逃跑,致船底触石搁浅,吴敬荣则弃船登岸。次日,“广甲”被日舰击沉。黄海海战后,吴敬荣被“革职留营,以观后效”。北洋水师返回威海后,丁汝昌为加强威海陆路防务,派吴敬荣协守北帮炮台。1895年1月30日,日军攻占南邦炮台,吴敬荣率部下不战而逃。日军未费一枪一弹就轻取北帮炮台。与方伯谦不同的是,两战皆逃的吴敬荣在甲午战后仅被革职,后仍回广东水师,任“宝璧”舰管带。成立后任总统府侍从武官,并于1924年晋升海军中将。

相关参考

国门被打开的原因版权页_《甲午沉思录》

>  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英、美、法等国作为新生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已经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此时,相对于落后的亚洲及还处于荒蛮阶段的非洲,它们无疑是先进生产力及先进社会形态的代表。我们不妨把鸦片战争前的中

甲午败类篇_《甲午沉思录》

>  甲午败类,首推。虽然这个身居京城的太后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争;虽然这个位高权重的大清实际统治者并没有下令北洋舰队投降,但反观战争的前因后果,其悲惨结局,丧权辱国无不因她而成。这位1835年出生、小

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  1894年(清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  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  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  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  6月2

参考书目_《甲午沉思录》

>  1.《剑桥中国晚清史》:[美]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中日战争》:戚其章著,中

反思_《甲午沉思录》

>  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而且经常思考一些和自己本职工作并不相干且属于“肉食者谋之”的事情。>>  二一一年,我和一个朋友闲来喝茶,他问我,你看过的次数最多的电影是哪一部?我几乎毫不思考地回

日本,崛起与野心_《甲午沉思录》

>  日本探索民族振兴的历程似乎比中国要简单。明治维新的成功,结束了封建幕府统治,使日本一下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以后虽经二战,跌入谷底,又能迅速崛起,再入世界之强。但是,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日本自明治维新

我们丢失了什么_《甲午沉思录》

>  有苦难言也好,令人沉思也罢,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日本和朝鲜这两个民族身上,都有一些表现非常强烈而我们却正在丢失的东西。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人文的原因,朝鲜和日本都时刻怀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以

英雄败类之我见_《甲午沉思录》

>  每当一个民族遭到外敌入侵时,都会出现舍身为国、奋勇抗敌的英雄;也会出现那么几个或贪生怕死、临阵逃脱,或卖身求荣、认贼作父者,更有助纣为虐、残害同胞的败类。这些不足为奇,我们应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

我们共同缺乏的东西_《甲午沉思录》

>  从前两节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感觉到:中日两国在其发展史上,都不约而同地缺失了一种东西,或者说一个过程,这就是思想启蒙和思想成熟。>>  我们先讲中国人喜欢革命。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革命?著名学者邱

联合舰,日本人的扩张之本序三_《甲午沉思录》

>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很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16世纪,大名织田信长建造了一种名为“安宅船”的铁甲船,装备多门火炮,可看做日本海军的雏形。到幕府末期的“黑船事件”中被美国强行打开国门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