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强干清正廉洁 注重修养立训育后

Posted 训育

篇首语: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精明强干清正廉洁 注重修养立训育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精明强干清正廉洁 注重修养立训育后

2、五世恩荣袁可立的趣闻故事 袁可立策反努尔哈赤的姻婿

精明强干清正廉洁 注重修养立训育后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江南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年间中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由于精明强干又清正廉洁,一直深受皇帝宠信。> >   张英在文坛上也颇负盛名,其《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和《笃素堂文集》等书,曾一度广为流传。> >   一、节俭济贫> >    张英一向力求节俭,从不奢侈浪费。平时,每顿饭最多是两荤两素,而且只吃八成饱;穿的,也常常是那些旧衣衫。他认为,当时京城一桌酒席往往超过几十两金 子,完全是为了讲排场、摆阔气,有百弊无一益,理应革除。所以,他几乎从不应邀赴宴,更不主动地设宴待人。对于时兴的看戏风,他也不感兴趣。他曾多次表 示:与其把钱花在请客看戏上,倒不如拿去救济贫困急难的人,让别人也和自己分享其利、共享其乐。> >   对于过生日,张英也历来不讲究。但当 他60岁大寿时,他的夫人却破例地费起心思来。照她的计划,是专门雇个戏班子,唱一场“堂会”,并设宴款待那些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坚决不同 意。他劝夫人取消这一计划,而用这笔费用做成100件丝棉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结果,老伴依了他。当他看到饥寒交迫的陌生人那种喜从天降的欣 喜样子,心中自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觉得,他这个生日过得最有意义、最愉快。> >   张英告老还乡后,仿照名人陆梭的方法,将一年的费用分成了12股,一月用1股。每天他都在食用方面尽力节省。到月末时,算出一月所剩余的钱,将它单独放在一个地方保存着。一旦发现谁家生活困难,或是遇有特殊情况急需用钱时,便主动地拿出来接济他们。> >   张英还深有体会地对人说:一个人每天多做一两件有益于他人的好事、实事,其乐趣要比每天享受丰厚的食物好得多。> >   二、注重修养> >   在张英生活的时代,无论达官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吉日良辰。有一次,他偶尔在忌日的那一天穿了朝服出门去。刚走了不远,旁边有个人大声向他喊道:“今日是忌日!”他一听,急忙转回家换掉了朝服。> >    事后,张英经常向其家人说:我虽然不认识那个人,但心里却很感激他。张英还就写道:“诸如此类的一些事情,对自己没有丝毫损失,但对别人却是有益的。人 们常说,同是鸟类,一听鸾凤的名字就欢喜,一听猫头鹰的声音就讨厌,这是因为鸾凤能给人带来福音,而猫头鹰却给人带来灾祸;同是草木,人们见了毒草就避 开,而见了人参茯苓则当成了宝贝。这是因为毒草能害人,而人参茯苓有益于人的健康。”由此,他得出结论:“一个人若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益于人,彻底戒除 有损于人的事,那么,人们就会盼望他如盼鸾凤,珍受他如同珍爱参苓。”> >   基于此,张英更加注重起自己的道德修养,几乎也做到了“每日三 省吾身”。而且在博览群书中,对大诗人更加仰慕。自居易晚年时将官职、名利看得很淡,不论升迁、贬黜、留京、外放,都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尽其 所能地多为他人谋利益,从而赢得了普天下一片赞扬声。张英鉴于白居易取字号为“乐天”,也特地为自己取号为“乐圃”,以示学习白居易。> >   三、立训育后> >    张英晚年曾立了一份家训。主要内容只有20个字,即:“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翻译成白话,则是“认真读书的人一定会受到 别人的尊敬;谨守田产的人永远都不会受到饥饿的威胁;为了求福而做好事的人一辈子不至于覆灭;而善于交朋友的人,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为利于“律身训子”,张英还围绕着这20个字做了一些论述。> >    首先,张英认为:读书可养身心。他引用《尚书·大禹谟》中的话,强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来说明人心很容易变坏,而良好的品德却不容易培养起来。他 指出:人生碰到的不如意的事很多,即使白居易、和陆游那样名传千古的人,也都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甚至受尽了折磨。所以,不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怨 天尤人,应当从读书中去增长见识,去陶冶情操,去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愉悦的心态,并赢得世人的尊敬。> >   其次, 张英主张将“耕读”作为长久之计。他说:一般讲来,人生最快乐的事有三个方面,即高贵、富裕、多子多孙。然而这三个方面,能够妥善处理就是幸福,不能妥善 处理就完全会成为累赘,甚至被这种累赘所拖牵得精疲力尽。高位,令人迷恋,但同样也是遭人责备的处所,忌恨嫉妒的根源,利害得失的关卡,辛劳苦楚聚集的中 心。富裕,必然招至亲戚的请求,穷人的怨望,仆人的奸骗和大小盗贼的算计;而多子多孙,一旦对他们教育不好,惹出的乱子则更大更多。接着,他列举了许多居 乡耕读的好处,告诫子弟们不要思慕城里的繁华,不可妄求所谓的功名利禄,而应当在家边耕边读。这样,将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   在谈到“积德者不倾”时,张英勉励后辈们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并启发他们学习鸟中的鸾鸟和凤凰,草木中的人参和茯苓。还说:这样的人,必定受天地保佑,令鬼神敬佩。> >    对于“择交者不败”,张英论述得更为详尽。他说:一个人读完书,有了妻室,建立了家庭,渐渐远离了父母的教诲,离开了塾师的管束。这时,往往是交友的开 始,也是同朋友打得火热的时候。然而,由于刚刚迈人社会,思想还不成熟,又缺乏各方面的经验,如果有行为不端的人插入进来,没有不被带坏的。一旦上了他们 的圈套,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强调指出:“在选择朋友、交际往来这方面,我看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最为深切。那些阴险毒辣的人如毒酒人口,如毒蛇咬 人,千万不可深交,一与他们交上朋友就很难脱身,无法挽救,更是这四个方面最重要的问题。”> >   也许是张英教子有方,他的儿子张廷玉(1672~1755年)28岁中进士步人仕途,后来升为军机大臣;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也在20多岁参加殿试时,被皇帝钦点为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也任职南书房、军机处,并成为当时著名清官,颇有其祖、其父之遗风。

五世恩荣袁可立的趣闻故事 袁可立策反努尔哈赤的姻婿


  袁可立是明朝天启年间重臣,是著名的抗金将领,以推官入仕,成为皇帝的肱骨大臣,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忧国忧民,是清正廉洁官员的典范,有四朝重臣、五世恩荣赞誉。

  袁可立是一位名垂千古之人,一生做了不少令人敬佩而望尘莫及之事。这样一个人,好像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不平凡。

  据《道藏辑要·在陆肇祥》记载,袁可立出生的那天,他的父亲袁淮梦见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带着一个小童子到袁淮的面前,对他说:“你们家世代都是行善积福之家,而且平日里也知道敬我信奉我,所以今天我把自己的这个小徒弟带来给你,成为你的后代。后又说:‘此地日后定能出一个仙人。’”

  袁淮刚做了这个梦,然后同一天袁可立就出身了,于是以此为祥兆,对袁可立寄予厚望。也不知是否世上真有鬼神,是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袁可立在天启年间,居然真的来到了传说中吕洞宾现身的登莱,担任巡抚之职,领兵抗击后金军队的进攻。

  在率军奋战之时,有传言说袁可立曾经在海战之中遇险,受到了吕洞宾的保护。所以在袁可立离职退休,回到老家之后,在袁家山道场供奉吕洞宾。

  据说袁可立是在指挥士兵到琉球,与倭寇作战之时,遇到的吕洞宾。当时袁可立所处的战船行到大海中间,忽遇狂风大作,海上波浪汹涌,恶浪掀天。袁可立所在的战船在广阔的海域之中,就像是脆弱的树叶一般,经不起打击。

  狂风暴浪之下,战船摇晃的厉害,袁可立站立不稳,头晕目眩。在激烈动荡、昏暗恍惚中,袁可立似乎看见吕洞宾现身于自己面前。这个时候袁可立也顾不上惊异,急忙祷告保佑。狂暴海面,居然在霎时间安静下来。风平浪静,要不是大家都一身狼藉,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方才的汹涌波涛,只是错觉。海浪平静之后,袁可立镇定指挥,获取了海战的胜利。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袁可立才会在袁家山供奉吕洞宾还愿。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袁家山竟然还成为了睢州远近闻名的大道场,香火不灭。

  袁可立离任登莱之时,甚至还遇见了世人难遇的奇景“海市蜃楼”。“岛下先涌白气,状如奔潮,河亭水榭,应目而具…忽艨艟数十扬帆来,各立介士,甲光耀目,朱旗蔽天,相顾错愕。急罢酒料理城守,而船将抵岸,忽然不见,乃知是海市。”

  在看见这一奇景之后,袁可立写下了《观海市》诗:“登楼披绮疏,天水色相溶。云霭洚无际,豁达来长风。须臾蜃气吐,岛屿失恒踪。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坦隅迥如削,瑞采郁葱葱。阿阁叠飞槛,烟霄直荡胸。遥岑相映带,变幻纷不同。峭壁成广阜,平峦秀奇峰。高下时翻覆,分合瞬息中。云林荫琦坷,阳麓焕丹丛。浮屠相对峙,峥嵘信鬼工。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人物出没间,罔辨色与空。倏显还倏隐,造化有元功。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纵观临已申,渴肠此日充。行矣感神异,赋诗愧长公。”

  袁可立除了在吏治和军事上的成就之外,还在间谍工作上,有着不小的成就。明朝策反清朝的最高将领刘爱塔,即刘兴祚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刘爱塔原本是明朝的将领,后来被后金掳去,成为努尔哈赤的姻亲,受到努尔哈赤的重用。甚至于“爱塔”这个名字,还是努尔哈赤为他取的。

  刘爱塔受到努尔哈赤的重用,在后金官职不低,但是他本人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之所以选择留在后金,多是为了保证汉人的利益。但是在他秉公处理汉人与女真人之间的纠纷,反和受到女真人排挤之后,就有了归明的想法。

  天启三年,刘爱塔奉命镇守金、复二州,距明朝的军事重镇登州仅一水之遥。抓住这个机会,刘爱塔迅速派自己的心腹金应魁与袁可立接触。但是在之前,金应魁却被沈有容抓住。沈有容考虑到广宁之失,就有王化贞亲信投靠后金之人会成为自己内应的原因。所以沈有容是反对此事的,但是袁可立却认为不管是真是假,此事若能真成,对于边疆的局面却有着很大的助力,认为机不可失。

  在袁可立的争取下,朝廷对此事也采取积极的态度,于是刘爱塔的归明之路开启。不过其中还是波折不断,刘爱塔归明之事被王丙举报。后金对刘爱塔进行搜查,没有找出证据,于是杀了王丙,想要收拢刘爱塔,刘爱塔却坚决了归明之心。

  后来事情进行到关键时刻,后金终于发现了刘爱塔归明的证据,于是“将爱塔并李永芳长子械去,杀其弟刘兴仁及王丙。屠城,驱其余民于永宁。”刘爱塔本人被关押起来,后来刘爱塔找了一个酷似自己的金兵以酒灌醉毙后纵火烧之,金人勘验竟信以为真。

  刘爱塔本人趁着夜色,回到明朝。刘爱塔的归明,对于后金在辽东的军事布置有着重大的打击。而刘爱塔这位高级将领的回归,也让后金大失面子。不过可惜的是,刘爱塔归明之时已经是崇祯初年,袁可立不再处理此事。所以刘爱塔归明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十分可惜。
 

相关参考

这位湘籍开国元帅收养了10个烈士遗孤,还为子女立铁规……

湘籍开国元勋的廉洁故事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智慧和身躯为我们撑起了今天的光明,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透过一些小故事、小细节,来学习湖南籍开国元勋的高尚品格和廉洁家风。不能把子女装

道家性命双修什么意思,道家的性命双修指的是什么

道家的性命双修指的是什么哈哈,是道家姓名双修是这样的。性,指的是你的本性、品性。道家很注重个人的天赋也就是本性,品性就是你个人的修养,个人的修养要有很高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涵养。命,指的是上品三药精、气

三国历史高顺

基本不详,现转摘部分评论高顺--历史笔下漏掉的名将,一个实实在在的忠臣,一个深思远虑使谋化策的谋臣高顺是一个很注重个人修养的人。他很有威仪,治军也很严格。高顺不饮酒,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武将是很难得的。他

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他是 ”清朝御史第一人”

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一些正直的官员为了拯救这座日渐腐朽没落的大夏,还在披肝沥胆、拼死抗争。在这些人当中,就有监察御史江春霖。江春霖为官刚正不阿、不媚流俗,大智大勇,而且始终清正廉洁,后

论帝王的自我修养——立志成为 ”圣君”的秦始皇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在经过长达五百余年的刀兵剑戟、兵燹动乱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在一众谋臣将帅的辅佐下混一天下、席卷海内。不仅一举终结大争之世的乱局,而且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一

年羹尧究竟是为何要杀富宁安

富宁安,属满洲镶蓝旗人,是清代大学士阿兰泰的儿子。在朝期间,他辅佐了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作为清代两代重臣,为官廉洁端正,颇受康熙帝和雍正帝两人的重用和赞赏。富宁安是个自身修养极好的人,对待自己的父母也

武则天为何立唐中宗为帝 李显两度被废立

  李显  武则天位高权重与并称为“二圣”。大家都知道,母亲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氏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以皇后身份参政时,“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

大臣被皇帝处死,抄家发现一个破箱子,皇帝看后顿时大声痛哭

想必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就学到了于谦的诗,对,没错就是那首《石灰吟》,于谦将自己的真实写照写进了诗中,然而现实也是如此,他的清正廉洁也为世人所称道。二十三岁考中进士的于谦,本应是一代文官,但是却因为战争使

发明牙刷

  文化素养  孝宗的文化修养,首先得益于他较早的合法的取得了皇太子的地位。六岁时就被父亲宪宗立为太子。9岁的时候就出阁讲学了。皇太子出阁讲学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担任教育的官员一般都是学养深邃之人。

明朝一大臣,先后辅佐5位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辞官后回家种地

在古代,如果大臣先后历经三位皇帝的话,就会被称赞为三朝元老,同僚和皇帝都会对他非常尊重。而明朝时期,曾有一位非常牛掰的大臣,虽然只活了63岁,却先后辅佐过5位皇帝,为官清正廉洁,深得皇帝器重,百姓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