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概述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概述

2、清代后期汉族居住风俗研究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概述

  一、历史背景> >   从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鸦片战争失败至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为后期,是清代社会逐步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封建统治从衰落逐渐走向灭亡的时期。> >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五月间,厉行禁烟的钦差大臣在广州主持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 月),英国“东方远征军”悍然闯入中国广东海面,挑起了鸦片战争。在历时两年的战争中,清政府调集全国兵力,两易统帅,竭力迎战,但由于统兵将帅的腐败无 能和武器的落后等原因,最终战败,并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给汉族地区千百年来“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加速了这种经济的分解。由于这种分解 主要是由外国列强的商品入侵和原料收购的需要而促成的,是一种被动的分解,故虽然也有利于汉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未能触动封建地主所有制,未能改变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因而分解的结果是增加了生产的不稳定性。农村小生产者在已遭受封建剥削之外,又加上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许多人因此陷于失业破产的 困境,生计难以维持,人们的生存境况日益恶化,终于酿成了19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大动荡。> >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 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领导拜上帝会众发动了反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经过两年战斗,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克武昌,于三年二月(1853年3 月)攻占南京,遂定其为首都,改称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清起义遍及大江南北,很 快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革命战争的高潮。到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7月),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杀下,终于失败。> >    就在清王朝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同时,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迫使咸丰皇帝出逃热 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样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英、法、俄、美四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 地危机进一步加剧。> >   经过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猛烈冲击,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改变受制于“四夷”的危局,应付内部 矛盾忧外患,保住统治地位,必须改变旧的统治方法,“师夷之长技”。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开展了以练兵及举办清代 后期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曾给中国社会带来若干清代后期化的因素和气息。自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官僚在 经营军用工业的同时,陆续举办了轮船、煤矿等在民用工业,为清代后期工业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不少人希冀以此达到富国强兵、摆脱外侮的目的,但是随着中 日甲午战争中方的失败,人们的这种愿望破灭了。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领土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 亡,中国人民在19世纪末掀起了两次影响重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维新变法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二十一年(1895年)初,签订 《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激起各界人民的愤慨。广东举人联络在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痛陈拒和抵抗、变法图强之道,并冲破清朝 不许结社的禁令,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组织维新团体,创办报刊、学堂,大张旗鼓地宣传变法主张。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锐 意变法的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正式变法,维新运动遂进入高潮。但维新变法遭到以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仇视,当年八月初六日(9月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下令逮捕、屠杀维新志士,废除维新派所有的改革计划和除京师大学堂以外的全部新政。维新运动至此失败。> >   继维 新变法运动之后,中国北方地区又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扶清灭洋”口号下,义和团的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列强在华 的侵略利益,英、法、美、日、俄、德、意、奥等8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联合出兵,发动侵华战争,同年七月(8月),八国联军攻陷 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等仓皇逃往西安,同时下令屠杀义和团。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震撼全国的义和团运动遭到了失败。> >   光绪二 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通过这个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完全把清政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 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从此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此后,中国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此伏彼起、风起云诵,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   宣统三年,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中华成立;二十五日,清帝宣布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为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打上了句号。> >   清代汉族社会的风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按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和演变的。> >   二、清代后期汉族风俗的演变轨迹> >   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中国被拖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西方生活习俗也相继输入,中国汉族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风俗文化的演变就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特征:> >   1西俗东渐> >    西方生活习俗是通过洋货带入、传教宣扬、租界展示、出洋考察和大众传播这五条途径传入中国的。洋货作为西方文明的一种物质载体,在进入中国的时候,把西 方生活方式也带入了中国,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原有的传统色调之外增添了一些清代后期文明的色彩,并影响和改变着汉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汉族固有的习俗文化;西 方宗教的传入,不但直接使一部分人改变了信仰习俗,而且通过外国传教士的文化活动,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得以传播,促使中国人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传统观 念,对接纳新事物、摈弃旧习俗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外国侵略者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口岸建立的租界,成为中国人窥视、模仿西方生活习尚的窗口;大众传播媒 介对西洋风俗的评介,使人们大开眼界,并帮助人们有目地选择、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习俗事象;一部分有幸到国外游历、出使、留学、考察的中国人,归国后不仅用 日记、游记,而且还用现身说法来介绍、传播刚刚从西方学来的新习尚。严昌洪:《中国代代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年版。

清代后期汉族居住风俗研究

>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 >   后期,汉族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反应在居住风俗上,就是许多大宅院多建碉 楼、炮楼,以及避难楼等设施;东南沿海村镇亦建有碉楼,或在楼房民居外墙增设炮眼以防盗;闽粤客家人则发展集居式的大土楼。这些居处建筑的出现,都是基于 防卫的要求而采取的习俗措施。> >   清代后期,汉族在造屋时有一整套的传统仪式,近人钟毓龙《说杭州》写清末杭州造屋习俗曰:“造屋时之习 俗有三:一曰定门向。有门向不正者,杭人谓之歪墙门,大都因风水之故。又开门大都在左首,谓之龙首,以右为白虎不吉也。一曰上梁。上梁后必以红布悬于正中 之梁上,又须用馒头一盘抛掷之,使过于梁,谓之上梁馒头。一曰打灶,其方向地位,必须以风水定之,杭人最重视。又灶内必以米与茶叶贮于小瓶中,并加和顺钱 各一枚共埋之。和顺钱者,为宋微宗之宣和钱或政和钱,及清代之钱,取和顺之义。”> >   清代汉族在宅居上向来“安土重迁”,所以在新居落成迁居时也颇有讲究。迁居,南方俗谓之搬房子。《说杭州》又写清时杭州迁居风俗曰:> >    “迁居之时,首先移入者为发篮,以两小篓,彩纸糊之,中贮头发等物,悬于厅事或内室庭柱之顶角。发发同音,取发达之义。又有梯子及晒衣之节节高、步步高 等,皆取上达之义。节节高即竹竿之多枝者。步步高以木为之而有座。又有万年青、吉祥草各二盆,柴米各一担,皆取其名之美与富裕之义。其次则移神堂及祖先 堂。> >   神堂祖先堂既移,即移箱笼杂物等等,随即择时进屋。主人坐轿,以朱漆盘恭奉神牌栗主,手持安息香三枝,虽在白昼,亦请人以灯烛火 把为前导,以鬼神系幽阴也。亦有以彩亭者。全家齐到新宅后,有亲友预在其中迎接,以灯烛导之登楼,彼此不交一语,取俗谚“闷声大发财”之义。饮糖茶一盅, 下楼后,亲友始齐声道贺焉。> >   奉安神牌栗主之后,当日或次日,即治馔祀神作享,兼作地主享。> >   亲友馈礼,普通以粉制之元宝两盘,名曰发宝;送现金于主人,曰乔迁之喜。醵金具酒以公贺之,名曰暖屋。更有送戏法、摊簧等等者。新屋落成,更有送器用及陈设品等等者。> >   2.城镇宅居有变> >    晚清民居风俗的发展和演变有两个特点:一是散落在广大乡间集镇以及偏远地区的县城,除了极少数地方建有欧式教堂建筑以外,绝大多数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的 延续,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客家的土堡房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这些民居建筑与清朝前期无大变化,体现出传统性特 征,一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的新式民居,体现出西化的特征。> >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兴仁里一带出 现三间两厢二层联立式建筑——里弄房屋。从这种居室建筑布局来看,里弄房屋每个居住单位仍按中国传统的设计:主房居中,左右对称两个厢房,房前设置天井。 而它的外观则完全是外来的建筑风格:楼房式样,一楼一底,单调平直。外国人称这种房屋为“联排房屋”。受上海的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 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到后来,这类民居形式变化较大,开始向多层、大进深 发展,其外观和内部结构也更接近西方公寓建筑,和中国传统低层院落式民居风格愈发泾渭分明了。> >   在南方城市民居由三合院向里弄房屋发展 的同时,北方城市四合院却朝着居住大院形式发展。在近代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原有的一家一户独居变成了十几 户,几十户聚居的居住大院。此类建筑从风格到结构与过去相比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反而由于建筑密度大,卫生条件差而明显地退化了。> >   晚清民居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外观,更重要是其建筑结构带有突破性的变化。> >   此前,中国建筑一直采取木骨泥墙,其主体是木构架。木构架取材方便,建筑容易,翻修时基本不影响主结构。但是,木构架建筑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易燃,承重力低,很难加盖高层等,在近代城市人口密集的情况下,很难适应人多地少、建筑向高层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    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这种建筑克服了木构架无法向更高发展的缺点。它采用砖石承重墙、木架楼板、人字木屋架等手法,技术简单, 取材方便,适合于晚清60~70年代新建厂房、学校、商店、住宅等等需要。砖木混合结构在晚清建筑主体上实现了革命,并推出了一系列建筑代表,如十七 年(1891年)上海江海关(3~5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饭店(5层)等等。这一时期的高级公寓、花园洋房等民居也大都采用了砖木混合结 构。> >   2. 西式洋房出现> >   在鸦片战争以前,葡萄牙人已在澳门建筑西式住宅,在中国人眼里,“夷人好治宅,重楼叠 居,多至三层,绣 绿窗,望如金碧”。 《集?日记》。战后西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亦是“楼阁峥嵘,缥缈云外,飞甍画栋,碧槛珠帘” 王韬:《漫 游随录》,第59页,《走向世界丛书》合印本。在西人高楼大厦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方或半西式住宅,出现“ 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中国风俗 史》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当,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汉口,“屋舍亦极 壮丽,且高楼大厦亦甚多” 徐焕斗:《汉口小志?商业志》,第13页,1915年。。还出现了一种民居建设的新形式——里弄,许多里弄一色二层楼房,中间 留出笔直宽敞的通道,其整齐划一的景观与旧式小巷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 《奉天通志》 卷九七《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 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杭州,“西湖多别墅,且大率为西式建筑” 徐 珂:《可言》卷一,第10页。。> >   当时洋房建筑的室内陈设也以样式为考究,不仅旅馆广告标榜“一切器具均仿欧美式样”,百姓居室也用上 了西式家具。上海“从前家中陈设不过榆树器具及瓷瓶铜盆,已觉十分体面。今上海人红木房间,觉得寻常之极,一定要铁床、皮榻、电灯、风扇,才觉适意”。  《申报》1912年8月9日第9版。北京“国人用西式家具者日益增多”,以致在后各地开设了不少西式木器家具厂。有的富户设有西式客厅,一应西式家 具,专门接待洋人或新派人物。> >   随着世界各国建筑技术的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更先进的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传入中国。初 时,因为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造价较高,除去高级公寓之外,主要用于银行、办公楼等坚固建筑。其代表性建筑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上海俄华道胜银 行大楼、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青岛提督公署等等。从此,木构架在城市主体建筑中基本退出了 历史舞台,而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成了多层建筑中经常采用的主体结构方式。> >   新结构的出现还带动了建筑材料的革命。晚清以后,钢铁、 水泥、机制砖瓦、玻璃陶瓷、建筑五金都成了新兴的极有前途的行业。同时,注重建筑的装饰也是晚清公共建筑与民居的重要特点。晚清不少建筑施以砖雕、石刻、 木装修、油漆饰面、水磨石、马赛克、青铜饰件、石膏花饰、铝合金饰件等,为城市建筑增添了色彩,晚清民居也就是在这些方面一变而从新了。

相关参考

清代后期汉族信仰风俗

  后期汉族社会人们普遍流行宗教信仰风俗,其关心的问题不全是虚无缥渺的天堂地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切实的利益。因此,就多数人而言,崇拜神鬼仙佛往往出于一种实用的心态。正如葛元煦在一首诗中所说:

清代后期汉族居住风俗研究

>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  后期,汉族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反应在居住风俗上,就是许多大宅院多建碉楼、炮楼,以及避难楼等设施;东南沿海村镇亦建有碉楼,或在楼房民居外墙增设

清代后期汉族器用风俗研究

>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式器物逐渐进入我国,汉族社会的器用风俗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煤油灯、煤气灯和电灯的出现>>  首先是新式煤油灯的出现,使汉族社会的照明器具有了很大改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  1.丧葬有制>>  后期,仍然实行丧葬有制。为了保证丧葬礼制的实施,清代统治者不惜约之以严刑峻法,严令各地丧葬,“务从简朴,毋得僭妄。”《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九八《礼部? 丧仪》规定,丧家若因财力

清代后期汉族生活娱乐风俗研究

>  后期,在全国范围内,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基本传承前期固有的风俗事象,戏剧、歌舞、百戏、杂耍、竞技、博弈,以及各种各样的花会等。但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城镇,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式文体娱乐项目也随之传

清代后期汉族元宵灯节风俗

>  北京灯节则在十三日开始,《燕京岁时记》载曰:“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陋俗简介

>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  在一些大商业城市,鸦片烟祸与其他社会弊病互为表里,成为社会公害,败坏了社会风俗。烟毒、赌博和娼妓一道构成奢侈性消费,毒害着由于近代企业初步发展而握有余钱的市民。《

清代后期汉族春时节俗

  1立春节俗如旧>>  后期,有立春日迎春之俗,《燕京岁时记》曰:“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到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

清代后期汉族冬时节俗

  1“冬至大如年”>>  十月初一日,南方名曰‘十月朝’,《说杭州》曰:杭州“例行城隍会……即为赈济孤魂者。”此日,朝廷则要颁新时宪书(历书),“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街巷间亦有负箱唱卖者。” 富察敦崇

清代后期汉族夏时节俗

  1立夏称人比肥瘠>>  立夏日,杭州店铺作坊各伙友,皆得休假,有“五郎八保上吴山”之谚。五郎者:一为剃头郎;一为打米郎,米店中之舂米者;一为倒马郎,即出粪者;一为皮匠郎;一为 箔郎,打 箔者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