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Posted 炮台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一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2、汉朝历史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第一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6年4月,克里木战争参战各方签订《巴黎和约》,战争结束;次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全国上下都与英国侵略者展开了积极的斗争。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正式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满足于既得利益,想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为此提出了全面修改《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们决心制造借口,再次挑起战争。> >   1856年10月8日,英国制造了所谓“亚罗号”事件,10月23日,英国以此为借口,进攻广州城外各炮台,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29日,英军曾一度攻入广州外城。在广州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的英勇抗击下,英军被迫退据虎门口外。> >    1857年,法国也以所谓的“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同意与英军联合侵华。12月28日,英法联军开始炮击广州城,29日,占领广州城。30日,广东巡抚 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得纳投降事敌。英法联军组成以巴夏礼为首的所谓“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管制,开始了在广州近四年的军事统治。> >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要求清政府于1858年3月底以前派全权代表到上海谈判,遭到拒绝。为了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约,英法联军从广州北上,直趋天津,美、俄公使以“调停”为名,也率兵船跟随。> >   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做好了进攻的各种准备。同时胁迫清政府在六日内答应他们的要求,否则将以武力来解决。> >   大沽口是天津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清政府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对大沽口的防御极为薄弱。同时,又把希望寄托在美、俄的“调停”上,企图用美、俄牵制英、法。因此,仍然没有作积极的抗战准备,仅派几千人前往大沽口简单设防。> >    由于对谈判不满,5月20日,联军突然炮击大沽口炮台。面对敌人的进攻,守卫炮台的士兵奋勇抵抗,击毙敌兵近百名,并击毁一艘舰艇,击沉敌舢板数只。但 大沽口炮台在敌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也多处被炸毁,守台士兵伤亡甚众。当英法联军相继登陆,逐渐接近炮台时,守台士兵也纷纷冲出炮台,与敌人展开肉搏。但 是正当守台清军与英法侵略者艰苦激战时,清军主帅却弃师而逃,清军十气顿时大落。同时,清朝援军又不敢前往援救,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终因力量薄弱,守 军大多壮烈牺牲,各炮台很快相继失守。> >   英法联军占领大沽口后,乘胜前进,5月26日到达天津城外,并威胁说要进攻北京。皇帝见英法联军已经到达天津、逼近北京,十分惊恐,急忙于5月28日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与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谈判。> >    俄、美两国公使打着为清政府“调停”的旗号,以欺骗手段,先于英、法分别于6月13日和18日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和中美《天津条约》。 6月26日和27日,清政府又被迫接受英、法两国提出的全部条件,分别与其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以上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准许外国公使 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后选定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 军舰、商船可以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修改税则;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对英赔款400万两,对法赔款200万两等等。另外,1958年5月28日,俄国还 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占领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者仍然不满足于从中国攫取的种种利益和特权,他们时刻都在寻找新的借口,重新引发战争,以向软弱的清政府勒索更多的利益,因此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汉朝历史 东汉破北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破北匈奴(东汉)——一次并不明智的出击,改变了匈奴人的命运和欧亚的历史进程> >   战争概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东汉派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 >   公元90年、91年,东汉军又两度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被迫率众西迁。> >   将帅星数: 窦宪 耿秉> >   精彩星数:> >   政治影响星数:> >   综合星数:7★★> >   战争类型:不战——一场也许并不用进行的战争,改变了亚欧的历史进程。> >   战争深度解析:> >   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六岁的末代皇帝罗慕洛被俘,西罗马帝国自此灭亡,辉煌的罗马时代正式结束。> >   然而谁才是摧毁罗马帝国最大的“上帝之鞭”?> >   当然是阿提拉和他的匈奴帝国。> >   公元290年左右,一群被称为匈奴的民族出现在了欧洲的历史舞台上。他们先是征服了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帝国,随后又渡过顿河,向东、西哥特人发动了攻击,占据了南俄罗斯草原。> >   被匈奴人击败的东、西哥特人窜入罗马帝国,在已是危机重重的帝国内叛乱,于公元378年杀死了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 >   公元400年,匈奴在乌尔丁大单于领导下,又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为躲避匈奴人的杀掠,纷纷向西罗马腹地进军。西哥特人更是在410年攻陷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 >   匈奴人在欧洲建立了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在阿提拉时代,他们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让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对匈奴人的恐惧之中。> >   然而,欧洲的历史舞台上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一群野蛮种族呢?后世的历史学家们都把目光放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的东方,在漠北蒙古草原上,北匈奴人的西迁。> >   经过西时期对匈奴的三次强势出击后,作为东周秦汉时期北方最强势少数民族势力的匈奴开始走向衰落。> >    在西汉末年,专政及后来的绿林、赤眉起义,中原内乱不止的时候,恢复了元气的匈奴人再度崛起。呼都而尸道皋若单于自比当年的冒顿单于,开始扩张, 控制了除莎车国以外的西域各国,鲜卑、乌恒等少数民族势力也归附了匈奴。匈奴人联合卢芳、彭宠等反东汉军事集团,开始不断对东汉进行扰边,频频威胁东汉。> >    对于汉光武帝刘秀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一统中原,安抚民心,对于匈奴人的频频扰边显得有心无力,放弃了西域各国的经营,后来西域各国不堪匈奴的奴役,几 度遣使请求刘秀出兵,光武帝几度拒绝,对匈奴人,刘秀采取了怀柔和防御的战略,一度内迁河东雁门、代郡、上谷三郡边民,以避匈奴人。> >    就在东汉政府对匈奴人的频频侵扰苦恼不已的时候,天上却掉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馅饼。匈奴人自己玩起了窝里斗,建武二十二年(46年),统治匈奴近三十年的 呼都而尸道皋若单于逝世,匈奴内部出现了分裂,为争夺单于位子大打内战,获胜的郅支单于占据了漠北,而失利的另一位呼韩邪单于则在公元48年率部南下投 靠了汉朝。自此匈奴分为了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附东汉。> >   匈奴的分裂,让东汉政府长出一口气,开始缓过气对付北匈奴人,给予了南匈奴人 经济上的支持,力挺南匈奴人将窝里斗进行到底,有了东汉政府支持的南匈奴人顿时显得底气十足,归附汉廷的次年,更率部万余进攻北匈奴人,生擒北匈奴的左贤 王,俘获其部万余众、马匹八千匹、牛羊近万头,并使北匈奴的左骨都侯等部三万余众归附了南匈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   与此同时,原来归附匈奴人的鲜卑、乌恒等少数民数势力也看到了东汉的强大和北匈奴人的式微,纷纷脱离北匈奴人的控制,归附东汉。> >   此时,势衰的北匈奴只有重新向东汉政府提起和亲,并加强了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   对于北匈奴人的示好,东汉政府并没有过多理睬,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西域。西域是北匈奴人最后的救命稻草,重新控制西域,就截断了北匈奴人再度崛起的经济命脉。> >   公元73年,汉明帝联合南匈奴、鲜卑、乌恒等部共四万人马,分四路出击北匈奴,其中的窦固部在天山大败北匈奴,灭敌数千,俘获牛马十多万头,沉重打击了北匈奴人。> >   与此同时,汉明帝派出使西域,开始对北匈奴人在西域的势力进行瓦解。> >   天山之战后的北匈奴人陷入了内外交困中,各部落频频叛逃归附汉廷和南匈奴,对西域各国也失去了控制。> >    对经过光武、明、章三帝近五十年修养生息的东汉政府来说,北匈奴其实只是小菜一碟。是否彻底收拾这股几百年频扰汉境的势力,东汉政府内部是有争议的。从 汉明帝到汉章帝都不愿在北事上再大动干戈,而且部分大臣认为,南匈奴人之所以归附汉廷是因为北匈奴人的威胁,如果一举铲除北匈奴,反而会造成南匈奴的强 大,强大的南匈奴必然会对汉廷重新造成威胁。> >   所以面对北匈奴人,喊打喊得最凶的是它的兄弟南匈奴,几度向东汉政府上书要求联兵出击北匈奴。而鲜卑等其他部落也落井下石,开始欺负起曾经的老大哥,于章和元年大破北匈奴并斩杀了北匈奴优留单于,引发了北匈奴大乱,北匈奴屈兰、胡都等58部20余万人降汉。> >   此时的南匈奴人再度向东汉政府上书,要求联合出兵,一举剿灭北匈奴人。> >   此时的东汉政府,汉和帝年幼,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年轻的窦太后,面对朝廷上下一片反对出征之声,年轻的窦太后采纳了耿秉“以战去战”的战略方针,力排众议,决定先灭北匈奴,再在北匈奴重新扶立亲汉单于,保持南、北匈奴分峙的局面。> >   这个年轻的铁腕女人把对北匈奴的最后一击,这个匈汉战争中里程碑式的任务,交给了她那不学无术的哥哥——窦宪。> >   窦宪是窦太后的亲哥哥,少时的窦家并不得志,其祖窦穆、其父窦勋均因罪被诛,但自从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其妹被封为皇后后,窦宪开始时来运转,先后被封为郎、侍中、虎贲中郎将。> >   窦宪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恃宠欺人,竟然把屎拉到刘家人头上,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一大片田园他也敢贱价强买。此事被汉章帝得知,大怒,欲加治罪,还是窦皇后一再为其求情,才免于罚责,但此后不再重用。> >   汉章帝逝世后,年仅十岁的和帝即位,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并把持朝政,窦宪重新得势,任命为侍中,其弟弟窦笃被任命为中郎将,窦景为中常侍,窦氏权势一时无二。> >   窦宪有了阳光就灿烂,招朋引类,打击异己,还管起了妹妹窦太后的私生活来。看到都乡侯刘畅屡屡被窦太后召见,很是受窦太后的宠爱,窦宪很是吃醋,妒忌并害怕刘畅抢了自己的风光,竟然派人暗杀了刘畅。> >   都乡侯刘畅虽然只是刘姓的皇宗旁支,可是正得年轻守寡的太后宠爱。窦太后动怒了,后果当然很严重,得知又是窦宪这个败家子哥哥下的狠手时,这回不客气,将窦宪关起来,禁闭在内宫。> >   本来再没出头机会的窦宪却迎来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打探到了南匈奴来使请求联合出击北匈奴的事。> >   对这个妹妹的想法窦宪了如指掌,知道窦太后想与北匈奴一战,建立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绩,非常识时机地上书窦太后,要求带兵出击北匈奴,戴罪立功。> >   打虎亲兄妹,窦太后知道对北匈奴一战,赢面是相当大,这样的头功,当然不能让刘姓皇族及其他外臣所占,窦宪虽然品行不正,但好歹是窦家人。权衡之下,窦太后将出征统帅的位置给了窦宪。> >    汉和帝元年(89年),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率汉军精锐八千、南匈奴骑兵三万多人、羌族八千多人,组成了一支四万余人的骑兵部队,分三路 出师,聚于涿邪山。窦宪打探到北匈奴单于驻扎在稽落山,就派一万多精锐骑兵分三路驰袭围歼北匈奴单于部,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向北逃跑,窦宪率 部向北一路追击,一直追击到了燕然山。> >   在燕然山,窦宪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创造历史,他在燕然山上刻石记下了这千古一战。> >   稽落山一战,共消灭了北匈奴一万二千余人,俘获牛羊猪马百余万头,令北匈奴温犊须等八十一部近二十余万人归附汉室,基本消灭了北匈奴的主力。此战也成为东汉对北匈奴战争的关键战役。> >   公元90年和91年,窦宪又趁势两度出击北匈奴。北匈奴人在东汉政府与南匈奴的连续打击下,于公元91年率部远走乌孙,自此退出了漠北,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 >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   窦宪:> >   大破北匈奴让窦宪恢复了权力和声望。回到洛阳,窦宪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位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窦宪小人得志,以为大功盖世,愈发放纵,窦氏的势力也因此膨胀到了极点,与日益成熟的小皇帝和帝刘肇的矛盾加重。> >   公元92年,窦宪做了此生最后也是最胆大妄为的决定,密谋废立小皇帝刘肇,而年仅十四岁的和帝先下手为强,一举铲除了窦氏势力,窦太后被软禁,窦氏兄弟均被迫自杀,窦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并不光彩的一生。> >   战争猜想:> >   对北匈奴发起最后一击,在出兵前就遇到很大争议和阻谏,很多朝臣认为东汉政府应该让南、北匈奴、鲜卑等几股势力相互制衡,而窦太后力排众议,发动了这场战争,导致了北匈奴人的西迁。> >   而大约三百年后,内迁的南匈奴人和西迁的北匈奴人几乎是同时重新活跃在了欧亚两端的历史舞台上。内迁的匈奴人为华夏带来了五胡之乱;而西迁的匈奴人则将罗马帝国击沉到历史海洋,直接让欧洲进入了千余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 >   当初对北匈奴,如果窦太后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外交政策,历史的车轮会怎样滚动呢?

相关参考

金陵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崩溃,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皇帝。1853年,美国人培理率军舰首先打开日本大门;同年,印度第一条铁路和电报线路建成。1854年,俄、奥、英、法围绕土耳其“遗产”

秦灭六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秦灭六国>  战争概述: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辟了一个全新时代。>>  将帅星

讨伐董卓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公元190年,关东(潼关以东)各州郡守以讨伐为名,推举渤海太守为盟主,联合起兵。讨董军声势浩大,董卓被迫弃都洛阳至长安,两年后被部将所杀。伐董之战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时代宣

秦朝北击匈奴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战争概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孟家湾),并将秦、燕、赵三国原

南昌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922年,印度联合省乔里乔拉村爆发了农民火烧警察局的乔里乔拉事件,英国殖民当局调集军队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血腥镇压。1926年5月4日,英国工人阶级面对政府和矿主的挑战,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

天津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1898年,美国人在一次试验中,偶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1900年,从流放地西伯利亚回来,并出资创办了《火星报》,积极筹划建党。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在1901年宣布要对托拉斯开战,自称是“托拉斯的敌

马尾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8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伊犁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走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84年,西方殖民大国齐聚德国,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掀起了抢占非洲土地的狂潮。次

安庆会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安庆会战>  1859年,约翰·布朗领导美国黑人和白人发动了反对奴隶制的武装起义,激战两天后失败。1860年8月,日本倒幕派制造了“樱田门事件”,刺死大老井伊直弼。次年,俄国沙皇颁布农奴制改革法令,

黄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3年12月至翌年1月,法俄两国外交部门交换信件,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1894年,朝鲜全奉准领导古阜农民发动起义,以白山为起义根据地,对抗官军,史称“甲午农民战争”。1895年,英国生产出第

威海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