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Posted 奏折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第三节 密折制度,考察吏治
到了清圣祖康熙当政的中期,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控制,及时了解地方情况,康熙帝特别命令他的亲信官员用密折方式奏报情况。开始 出现了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它是由皇帝特别指定的官员,将上奏事件亲手书写密封,直接派人送到御前再由皇帝启封、批示(后来或与军机大臣等批阅)后,再直 接发与具奏者执行。这种制度,简化了明代以来繁琐的文书处理制度,提高了清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 中国王朝自古以来,臣工报告的方式很多,如章、奏、表、议、疏、启、书、记、封事等。以奏折为正式公文的名称,始于清代的顺治年间。在康熙朝,密折作为一种实际的政治工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过,密折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运作,还得从雍正朝开始算起。> > 清代君臣之间的“言路系统”大致是这样的:臣子们上的主要是“题本”和“奏本”,后来又添上了“密折”。> > 题本:凡是弹劾、钱粮、兵马、捕盗、刑名这些事情,均用题本,上面加盖公印,才算有效。> > 奏本:凡是到任、升迁、转任、代属官谢恩、讲述本身私事的,都用奏本,上面不盖印。题本有两个不利于君臣沟通的缺点:> > 第一,手续很繁琐。> > 第二,题本要由通政司这个机构来转送内阁,最终才上呈天子,过目的人多,也容易泄密。> > 奏本比题本稍好些,虽然没有那么繁琐的手续,但也得过通政司浏览这一关,所以保密性还是不强。> > 密折就不一样了:它不拘格式,可以自由书写,也不用做裱褙、提要、副本这些纯属形式上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事情,当然快捷很多。而且它直接交到皇帝那里, 不用通过通政司、内阁,由皇帝亲自来拆阅,保密度十分高。这一条君臣互动的快速通道,对中国历经多个朝代形成的形式繁杂的文官言事制度,是一个具有强烈震 动性的改革。> > 康熙处理密折的方式很小心,他曾经说:凡是朱笔批阅的御旨,都是朕亲手所写,没有代笔的人。这次出巡,朕因为右手生了病不能写字,就用左手拿笔写字,绝不会让别人代替写。所以所有一切上奏的事情,只有朕和原上奏的人知道。> > 不过康熙为人坦诚,他对于经过批阅的密折,在批阅后就发还本人,因此官员们“都有朕亲手写的证据在他们手中,而没有在朕这里”。因此臣子不必担心写给皇帝的密折被曝光,或在某些时候变成挨整引用的材料。> > 但雍正的作风和他的父亲不同。康熙驾崩第十四天,刚刚继位的雍正就定下上缴朱批的规定,谕文写得十分严厉:“所有先皇康熙爷朱笔批阅的御旨,全部认真恭 敬地封起来呈上来。如果有人敢抄写私下留放,收藏起来不交,焚烧丢弃的,以后被发现,一定不会宽恕,一定要从严处置。”> > 雍正规定,不但前朝的奏折要收回宫中,今后本朝的朱批在本人捧读后,也要缴呈,不能自己私下保留,如果违反就要追究责任。> > 在康熙统治的61年里,给皇帝写密折的总共只有100多人。而在雍正统治的短短13年中,写密折的人竟有1100多人。雍正对密折政治的热心由此可见一斑。> >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就下令各省督抚密上奏折,于是封疆大吏都有了这个权利。只是如果在这些人中有人遭到处分,那么他上密折的权利也就被停止了。> > 以后,雍正又把上密折的权利扩大到提督、总兵官、布政使和学政等上层官员。> > 另外,一些小官如知府、同知也得到了雍正的特许,可以直接上密折。> > 总之,通过对上密折特许权的认可,雍正在从高层到低层的官员间都安插了他的心腹,撒开了一张个人的信息网。而这些耳目除了上奏密折外没有其他特权,也没有特定组织,所以很难为非作歹,也很难形成明代的厂卫那样危害国家的政治毒瘤。> > 雍正大力实施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密折政治”,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控制臣下的手段,虽然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从雍正的密折政治里,我们还发现,君臣之间商讨军国大事,仍是其最重要的内容。> > 在推行一项重大的改革政策之前,在密折里,君臣之间对这些政策进行商讨研究,不草率的贸然行事,这种谨慎地行政做法在历史上也具有进步意义。> > 往往对待一件具体的政事,决策者和执行者都有各自的顾虑和隐衷,在一般的公文里很难进行说明。这样既不利于保持上级决策行为的正确性,也不利于下级的全力贯彻执行。密折的上递及批复则使上下两方面都公开观点,经过充分交流再付诸决策实施,使政策出台前有了一定的缓冲。> > “密折制度”表面看来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做法,是历史的退步,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却推动了君臣间在政务上的交流协商,使出台的措施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减小了实施中的阻力,提高了行政的效率,推动了雍正初期改革的进行。> > 雍正一朝的许多重大改革,都先通过“密折”讨论过。> > 如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疏浚运河等重大政策,就是雍正同官员通过密折反复协商斟酌才定下的。> > 凡推行改革政策,都应该雷厉风行,讲求高效。奏折制度使大臣官员们的奏事很快就送到了皇帝面前,这就省去了中间环节。奏折送到勤于政事的雍正皇帝手中,他马上抓紧时间阅读批示,该执行的立即付诸实施,因此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政治改革的实现。> > 治水是中国各个朝代存在的最大问题,它甚至成为老百姓鉴别统治者是否符合天命的标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如果世间出了圣明的君主,黄河水就会变清”。> > 但河清又是十分难盼来的,所以又有“等河水变清,人的年龄都不知会等到多么大”的感叹。对待治水,雍正也曾通过河臣的奏折进行研究。> > 雍正二年(1724年),大臣李绂曾向雍正当面提出疏通淮扬运河的建议,雍正觉得有道理,就命他与河道总督齐苏勒商议,齐苏勒认为疏通淮扬运河的工程量非常大,不能轻易作决定,他准备先进行实地考察,再提出具体意见。> > 齐苏勒的奏折上呈后,雍正有这样的一番朱批:“朕命令李绂到你那里传谕旨,只是让你知道有这么一种建议,可以仔仔细细地加以思考,并不是认为他所奏的建 议就一定能够实行。一般来说,管理江河的官员都希望有工程上马,可你的下属官员又多数不能让人信服。更何况这种事关系很大,不能草率行事,如果白白地浪费 人力物力却没有收到好处,并产生了害处,不但白白地耗费了钱财、粮食,还可能成为历史上流传的笑话。但如果确实对国家百姓的生活有利,也不要因为害怕困难 就中途停止,总需要你详细周密地计划妥切,将最终的利益全部搞清楚,准备详细地一件件上报给我。这件事不是眼前急需要办的事情,尤其不是轻举妄动的事。”晋朝历史 第三节 诗词歌赋
太康诗人主要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史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其中陆机、左思成就最高,潘岳次之。> > 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是东吴名臣陆逊的孙子,父亲陆抗是东吴的大司马,他20岁时,晋武帝灭吴,他退居旧里,闭门勤学,并做 《辩亡论》2篇,论述吴国何以衰亡及他祖父的功业。直到太康末年,才与其弟陆云一起去洛阳,造访时任太常的张华,张华与其一见如故,说伐吴之役获得了两位 俊才。后被太傅杨骏辟为祭酒,他却说:“我祖父名播四海,宁不知邪!”“八王之乱”时期,陆机任成都王司马颖的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后因兵败,被司马颖所 杀。> > 陆机的诗歌讲究词藻和对偶,模仿多于创新,《长歌行》、《猛虎行》和12首《拟古诗》都流于此弊较好的作品有《赴洛道中作》、《门有车马客行》等。有人评价他的诗作“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省益都县)人。他出身于小吏家庭,其貌不扬,口讷,不好交游。待妹妹左芬被司马炎选为皇妃后,移居京师。他自以为所见不 博,求作秘书郎。他与秘书监贾谧交好,曾被请讲授《汉书》。贾谧被杀后,他退隐不仕,专心于典籍。后病死冀州。晋武帝选其妹为妃,是因其妹好学善文,名亚 于左思,武帝闻而纳之。> > 左思的诗作今仅存14首,其中8首《咏史》较为有名。像《咏史》之二中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等意象, 是以比的手法去暗喻怀才不遇的人和无才得志的人,控诉了当时的门阀制度,对南朝的范云、初唐的王勃、中唐的白居易都有所影响。王夫之在《古诗选评》中评价 左思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来兹者,谁太冲者焉归?”这一评价大体上说还是公允的。> >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 牟(今河南省荥阳县)人。祖父潘瑾为安平太守,父亲潘芘为琅邪内史。潘岳少年时代以敏慧见长,乡邑号之为“奇童”。泰始中年,晋武帝躬耕于藉田,潘岳做赋 对此大加赞美。晋武帝亲事农桑,当然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潘岳做此赋竭尽过誉以至吹捧之辞,足见其属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辈。对此史有所载:“岳性轻躁,趋 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 贾谧是贾充的外孙,因其母未婚先孕,为遮羞,贾充遂将贾谧作为贾门之嗣。贾谧在其母贾后弄权时,势力熏天,骄横无忌,穷奢极欲。潘岳与陆机、陆云等附会贾谧,是贾谧的24友中的名列前茅者。> >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潘岳才名冠世,也被人疾恨。当山涛、主济、裴楷等都被晋武帝亲近而做大官时,他才是个县令,因此心中也常郁郁不得志。不过在职 守上,潘岳还是勤于政的。他任怀令时,曾上奏议案,颇在理,为朝廷采纳。他因勤于政而升任廷尉,可是最终也只做到给事黄门侍郎。晋惠帝时,他被人诬陷谋反 罪被杀,夷三族。> > 潘岳在诗歌创作上以《悼亡诗》见传。像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就写得相当感人。其中写道:“望庐思其人,人室想所历。帏屏 无仿佛,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诗句由远及近,由外及内写来,犹如情思愈重;加之所捕捉的意象都是极普通却又极具典型性,使人读来自然不 失深切,对亡妻沉重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评价“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仅就其辞藻华丽而言,自然有所溢美,但其诗作有些的确可称上乘。> > 在太康诗人的创作中,还有诸如傅玄的《豫章行苦相篇》;张华的《情诗》;张协的《杂诗》;郭璞的《游仙诗》;刘琨的《重赠卢谌》、《扶风歌》等受人称道,为传世之作。> > 太康文学,除了诗歌外还有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就是赋,而且赋的成就比诗歌大。> > 前面曾提及潘岳为晋武帝躬耕农日而做赋,其实那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赋,只是颂辞之类的东西,谈不上是什么文学创作,所以文学史上鲜有提及。> > 赋的创作,以左思的《三都赋》(《蜀都》、《吴都》、《魏都》)成就最高。左思创作《三都赋》,构思10年,门庭、花园以至厕所里都摆有笔纸,遇得一 句,立刻写下。赋写成之后,张载、刘逵为其作注、序,张华则称赞其“使读之者尽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当初陆机至洛阳后 也曾想写些赋,听说左思在作,他拍着手掌取笑说等左思赋成,用它来盖酒瓮。可是左思写出,他一看叹服,认为己所不及,遂停笔不写。> > 《三都赋》不仅承袭了汉赋文辞华丽,铺排壮观的特征,而且独具自身写实的特点,去掉了汉赋极饰夸张的做法,可以从中得知三国时代的经济、社会状况,故而独成一家。> > 除了左思的《三都赋》外,陆机还做有《文赋》。该作实质足以赋的形式阐述作文为章的方法,颇多精当见解,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重要著述。> > 潘岳有《闲居》、《秋兴》二赋,写出了清悠闲适的格调。又有《射雉》、《笙》二赋,状物抒情,细致精巧,文辞俊美,属风流洒脱之作。> > 书法艺术在西晋亦有重要发展。晋武帝极为重视书法艺术,专门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昭两人为标准。范文澜先生评述说:“东汉末后刘德 升首创行书体,钟、胡得刘德升传授,都擅长行书。钟繇真书(楷书)尤独攘盛名。行书真书在各书体中是最合实用的书体,书博士规定以钟、胡为法,符合书体进 步的趋势。”> >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人。少时靠族父供给费用,得以专学。不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汉献帝时李 催、郭汜作乱,他因进言保护了曹操,晋官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自此,他成为魏国的朝廷重臣,曾在曹氏统治集团中先后任相国、廷尉、太 傅,他亦为魏国的建立及强大立下汗马功劳。魏文帝曾称他为后世再难有继的一代伟人。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他去世,曹身着素服,亲临凭吊。> > 他的书法吸取了曹喜的篆隶、刘德升的行书、蔡邕的八分等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兼善各体,尤其精于隶书和真书(楷书)。唐人张怀瑾在 《书断》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相关参考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
为了在顺治身后留下的一片狼藉中建立起一个足矣令世人所臣服的王朝,康熙帝采取了前文提到过的各种手段与措施,甚至亲自六下江南,开启清代帝王巡游江南的序幕。>>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朱明王朝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举行即位大典之时,他即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他的这种念头,部分原因是受儒
上文说过,在秦人远祖的神话传说中,秦人的始祖母女吞食了玄鸟的卵而生下了秦人的始祖大业。> 那么,这个大业是谁呢?>> 根据《史记·秦本纪正义》和《诗·秦风疏》里的说法,大业就是秦人和赵人都奉祀
上蔡东门狡兔肥,> 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 直待咸阳血染衣。>> 这是唐人胡曾的一首《上蔡》诗,大意是说像李斯这样智商一流的人居然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一直等到大难临头
前面讲过,秦灭六国之心,自秦昭王时便已昭然若揭。从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之日起,秦国君臣便把统一天下作为既定方针,一切攻战杀伐、外交计谋、人才去留无不“唯此为大”。范雎向秦昭王献策之时,
秦人先祖非子做了周王室的附庸国主之后,带领秦嬴部族一边继续为周王室效力牧马,一边谋求发展,但是时间不长,非子就带着深深的遗憾去世了。> 非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秦侯继承了他的附庸国国主之位。但是,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认识古代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2)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
人们对高薪养廉这个说法很熟悉,养廉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创建自清朝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这项俸禄制度本意是想借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的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腐败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