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这一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人心却格外地安静

1912年2月12日,紫禁城从睡梦中醒来。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两千多年帝制统治的中国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对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皇室来说,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隆裕太后带着年仅六岁的小皇帝宣统,连续发布三道诏书,宣布清帝退位。

诏书宣布:清廷同意与南方政府达成的清帝退位条件,劝诫人民保持冷静,维持秩序,不信谣言,听从皇帝旨意,接受新政府;同意放弃皇位,赞同中华民国政府,命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全权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接替现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清政府外务部同时也向各国驻华公使馆发出照会,宣布皇帝旨意,期待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政治体制合乎宪法,强调清室已顺从民意,自动退位,并已按照人民意愿选择、确认了合法继任者。大清皇帝的权力黯然从广袤的国土退回到了紫禁城一隅。这不是数千年来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的轮回,也不是政治权力一家一姓的又一次转换。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化。一个全新的共和国家出乎意料地悄然而生!

清帝退位诏书

由盛而衰的悲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清廷很平静,没有做绝地反击、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抵抗。隆裕太后很平静,退位诏书充满着理性色彩,体现出皇室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尊严。朝廷的最后期待就是臣民们顺应天意,放弃反抗,归顺新的国体和政体,冷静面对历史的大变局。

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发来的电报语气轻松,宣告上海市民普遍接受了清王朝终结、民国建立的事实。各国使馆不过履行一下外交使节名称变更的手续而已。习惯了帝制统治的人民也显得很平静,依旧打理着每天的生活,没有因失去习惯了的天子而捶胸顿足。

政治家们似乎也很平静,他们继续给清廷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享受着皇室应有的尊严。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人人都在称赞袁世凯的睿智、远见和政治家的风度,期待着共和的美好未来。清帝退位后,仍然保留着优厚的待遇。这是中国人的创造,是过去改朝换代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结局。

旧的王朝退出了实体统治,但新政府并没有完全抹杀旧王朝的历史,而是给予适度尊重、礼遇。旧王朝的统治者除了少数极端势力外,大多数人比较坦然地接受了清帝退位的事实。为袁世凯处理文稿的汪荣宝在当天的日记中无限感慨地写道,从此统治权将还付国民,合满、汉、蒙、藏、回五大民族为一大中华民国,开千古未有之局,这是全国志士辛苦奔走之功,更是隆裕太后“尊重人道,以天下让之”的结果。隆裕太后是“至德”之人,国民对她应当“感念于无极矣”。

清廷顾虑退位带来的全国性动荡是多余的,清室的退位,无论世界还是中国,确实都很平静。次日,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记者莫理循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北京很安静。清帝退位诏书已经被人民普遍接受。除了贴在各个路口,宣告国体改变,命令保守秩序,警告扰乱和平将处死刑的措辞严厉的告示外,一切如常。”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

2、冲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清朝的灭亡使帝国主义失去了一个奴役和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3、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再有人若当皇帝,注定是失败的。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进行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

5、使中国人民进一步思想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民族危机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进一步斗争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6、改变了社会风俗和文化习惯,使人们风俗习惯向现代接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了革命的不彻底性。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3、没有有效的指导革命的纲领理论,没有建立坚强团结的革命组织,使革命队伍人心涣散,组织力不强。

4、革命队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使许多反动军阀混进了革命队伍,窃取了革命果实。

5、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强大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晚,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受革命团体影响较深的新军共同响应。

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

11日凌晨,起义军聚集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总督,上午武昌全部光复,并以军政府的名义发布《布告全国电》、《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电全国。

武昌起义的胜利,震惊了清政府,也震动了大江南北。

清王朝的统治顷刻间土崩瓦解。

1911年底,独立各省代表云集南京,谋划筹建全新的政府,公推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因该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相关参考

溥仪什么时候退位,溥仪什么时候退位的

溥仪什么时候退位的?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的结束。  1908年12月2日—19

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两千多年中国为何一直没有啥进步

有读者留言这样一个问题: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到1912年末代皇帝宣统退位,在这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历史里,为何中国一直是处于分裂到统一,再到灭亡,看不到任何进步的迹象?有人说,这个问题不对,因为中国

唯一能跟孔家抗衡的世袭家族, 两千多年从未中断, 至今受万人祭拜

追寻历史的脚步,我们发现古代的人们总是靠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原则来使自己的家族兴盛。这样的事例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那些受皇帝宠爱的妃子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却不是这样普遍的例子,我们

同盟会简介 同盟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同盟会主要成员要论起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组织,同盟会必是其中之一。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

1988年河南一农民称帝,被抓获后,其儿子也称帝,母亲垂帘听政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封建思想对中国百姓影响巨大。辛亥革命爆发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时偏僻的乡村,还有人妄图恢复皇帝制度,这一小部分人更是以身试法。李成福,原本只

与光绪的死只差一天有内幕吗

1908年临近岁末时,紫禁城传出惊人的消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两天内相继死去,京城内外官场及民间顿时人心浮动,议论纷纷,整个政局变得动荡不安。光绪死因之谜1908年11月14日傍晚,北京已经入冬,格外

澶渊之盟正式结束了安史之乱,期间华夏有哪些改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澶渊之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安史之乱,被称为我国整个帝制时代的转折点。从此,中原王朝在地方叛乱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内部整顿,已无暇顾及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而这一漫长的转身至澶渊

一神秘小村庄,延续了两千多年,出过100多位宰相和大将军

华夏大地,自古人才辈出,这也是我国古代能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的主要原因。今天作者给大家介绍一个神秘小村庄,尽管古代战乱频发,而它却延续了两千多年。更令人佩服的是,这个小村庄,共出过100多位宰相和大将军

出兵攻打祖国

从秦始皇嬴政到宣统帝溥仪,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中,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是一个政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便是如此。相比于皇帝的至高无上,作为其正妻的皇后就不

被忽略的战略要地,此地安天下安,此地乱天下乱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存在着大大小小很多战略要地,「”得某地者得天下”,比较著名的战略要地有潼关、山海关、关中平原、燕云十六州等等。但有一个地方,其战略位置,也是非常的重要,但却常常被人忽略,可以说此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