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Posted 天下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大帝国"擦肩"而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乾隆皇帝画像 >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赴京觐见乾隆皇帝,于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帝国有了一次错位的遭遇。从英国使团来到大清帝国的第一天起,两种文化、两种制度就处于不断的对话、交锋之中。可惜的是,由于历史、文化、心态、意识的差异,在不断沟通、斡旋的过程中,双方并未真正交手。 当时的大清帝国,虽已开始由盛转衰,但在“十全老人”乾隆的心目中,大清即为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当两广总督郭世勋向乾隆上奏英使远道而来为其祝寿一事时,乾隆龙心大悦,将之视为天恩浩荡,福泽万邦,化外之民,远来恭贺。于是下旨相关州府,为英使北上提供方便,并悉心关照英使在华的生活事宜,以示其“怀柔远人”的体恤之情。 但是,在祝寿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乾隆及大清官员们无法预见的,却是英国使团访华的真正目的―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拓展英国的对华贸易。或许,应当说,大清帝国上上下下从不觉得能从与英吉利的贸易中获益。大清地大物博,天朝光宅四海,历来都是薄来厚往,无须费心与外国通商贸易。事实亦是如此,英使随后所获赏赐,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所供之物。 在两国使臣交往中,争议最大的,便是英使觐见乾隆的礼仪。清廷坚持英使应对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马戛尔尼则强调,大清与不列颠王国乃地位平等之国家,若大清同级官员亦能向英王行同等礼仪,则英使亦乐意为之。这当然不是乾隆及大清官员们想要的答案,双方一直为此争执不休。最后,清廷以“化外之人,有绑腿之俗,不便叩头”的托辞让步,同意英使在觐见时以单膝下跪行礼。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 随后,马戛尔尼向乾隆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设立英使馆及减免课税等请求。乾隆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物产丰厚,因此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条件,最终以“与天朝体制不合”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马戛尔尼没有完成英王的使命,但却不是无功而返,在华期间,使团成员留心观察、记录大清帝国的山水风物,民俗人情,回国之后即编辑出版,成为当时了解中国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大清官员则忙于翻译、修改英王给乾隆的书信,以悦龙心,粉饰太平。 之所以说“错位”,在于两大帝国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于大清帝国而言,中国乃泱泱大国,泽及天下,虽有华夷之辨,却无疆域之别。所以,英使远道而来,是番邦朝贡,而非两国交往。而当时的大英帝国,方兴未艾,意图藉访华开拓大不列颠的海外市场。与中国之交往,自是两国之间的往来,理应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因此,双方之争便成了错位的“名实”之辨,大清帝国力图保全的,是天朝上国的威仪;而大英帝国所觊觎的,则是两国交往中的潜在利益。 马戛尔尼风光而来,郁郁而去,他的外交失败同时预示着中国将走向一个屈辱与灾难的时代。二十三年后,英国第二次派遣访华使团,英使拒绝向嘉庆帝行三跪九叩礼而遭驱逐,又二十四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清的“天下”随之被列强瓜分,中国已不再是中央之国,中心与边缘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英成了“日不落”帝国,站在了时代的风头浪尖。可历史从来都是峰回路转,变幻万千,一百年后,美国后来居上,取而代之,那时的大英帝国,已是日暮黄昏。 古来写史,总期望以资借镜,为今人所用。当今中国发展迅速,崛起于东方之林,又成为区域格局的中心。时过境迁,以天下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体系早已被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世界体系所代替,国与国之间的往来遵循着复杂、微妙的游戏规则。如今回顾马戛尔尼访华时的礼仪之争,所暴露的,无疑是大清统治者的自欺与荒谬,但是,天下作为世界观,已然嵌入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进程,成为华夏民族性格与历史记忆的组成部分。因此,历史的背后,需要反思的,是天下这样的世界观究竟为崛起的中国带来什么?是历史的包袱,还是民族的动力? 言其沉重,在于我们背负这样的包袱已经太久,言必称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这使我们在失意时变得阿Q―念念不忘祖先的四大发明,而在得意时多少有点目空一切,中国又成了“天下”,这并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民族主义的过度彰显反而会造成区域国际关系的紧张。言其为民族复兴的动力,则在于天下之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倘若抛却帝国,摒弃霸权,天下作为世界观,当下仍可开出新意,天下可视为一种德性,一种宽容,在和而不同的境界之下,人们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百多年过去了,饱经沧桑之后崛起的中国,需要保持怎样一种心态,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三国历史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
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色。不仅仅武艺超群,而且见识非凡,事实上太史慈是一员儒将。那么太史慈为何不投奔刘备,江湖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其一,刘备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不一样。太史慈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不是别人三句话就能打动的弱智青年。当然太史慈奉母亲的命曾去解救北海太守孔融时,曾与刘皇叔有一面之缘。当年的刘皇叔一听说孔融要叫自己解救,当时冒出了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给人一种急需得到别人承认的嘴脸,完全是一种献媚的强调,这与山东豪杰太史慈的心完全格格不入。
其二,刘备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倒是北海太守对太史慈母子非常照顾,为了报孔融的大恩,太史慈单人匹马杀出重围,前来面见刘备,得到刘备的帮助,杀退重围,完成使命,全身而退。
其三,刘备不重视太史慈。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但是刘备并没有特别的珍惜,这就叫缘分。当初刘备第一眼看到赵云的时候,书中描写到:与赵云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了不舍之心。而对太史慈,刘备显然并没有表示很明显的要求。
其四,刘备的名气不够大,当时的刘备仅有关张而已。太史慈回家以后,就参加了刘繇的队伍。历史上的刘繇其实也是一个人物,不仅为官清廉,而且执法很严格,对于乱世其实有一定的约束力。当时人流传,只要得到刘繇兄弟,就像得到了龙与麒麟一样。
其五,刘备手下的将军如关羽张飞,不能容人。尤其是关羽,平时很是高傲,看不起别人,以致别人在他手下做事很有压力。即使后来,马超投奔后,关羽还一直闹闹嚷嚷要与马超单挑。太史慈曾与刘备在一起单独生活过,太史慈是个明察秋毫的人,自然了解自己在他手下兵不能有太大的发展。
其六,刘备甘于现状,当时并没有想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刘备是个比较满足的人,尽管他少有大志,小时候甚至发出要做皇帝的誓言,不过大多是玩话,当一代名将太史慈来到面前时,刘备并没有想着进一步的发展。一个小小的平原县长就足以让此公陶醉了。如果后期不是与曹操争锋,被逼的无处可逃,很难看出这个人有什么大的野心。
第七,太史慈尽管英勇,当时并没有名气,连许邵都没有称赞过他。当时的人想要出人头地,要么需要别人的推荐,要么需要名家的赞美,要么得到军阀的刻意重用。太史慈是个儒将,切不喜欢虚名那一套,于是连刘备对他都有些轻视。不过,出水才见两腿泥。太史慈后来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江东战场上跟着孙策,英雄相惜,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深得当时军阀的青睐,就说曹操也对太史慈刮目相看,给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而放了少量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其见重如此。
相关参考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
核心提示:在开国中将中,有很多战功,资历本来都可以授上将军衔,但由于个种原因而授了中将,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的4名开国中将,看看他们都是谁。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
今北京西三环“公主坟”埋着清朝仅有的一位汉族公主孔四贞。清皇室怎么会赐封一名汉族公主呢?这其间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镇守辽阳的一名参将,明末降清,顺治初年封为定南王,后来成为清
刘欢和老婆罕见同框,在机场和一青年歌手擦肩而过却不认识近日,有媒体在机场拍到了刘欢和老婆卢璐一起现身。当天刘欢一身黑色装扮,戴着一顶鸭舌帽,还是一如既往的眼镜加马尾造型,不过体格看上去好像瘦了不少,原
今北京西三环“公主坟”埋着清朝仅有的一位汉族公主孔四贞。清皇室怎么会赐封一名汉族公主呢?这其间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镇守辽阳的一名参将,明末降清,顺治初年封为定南王,后来成为清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皇帝的王爷也不是好王爷。出身在皇室,说对皇位没有觊觎是假的。但在没有实力前,很多王爷都不敢暴露自己的野心。而在明朝时期,有位王爷曾三次被人
...,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特别是在亚历山大东征期间,他一度打到印度河流域,如果他进一步翻越葱岭,就将进入西域地区,距离中国可谓仅有“一步之遥”。但他最终没能跨出这历史性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斯。对于李斯,太史公认为他本来可以成为大秦“周公”式的人物,彪炳于伟大史册,只是由于他的一念之差,才让他最后身亡名裂,与“大秦周公”擦肩而过,沦为历史的笑柄。事实上,在秦
古代开国皇帝在打天下的时候,几乎都是历经磨难,甚至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通常来说,如果某人曾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必然记住他的恩情,以后肯定会大肆封赏,高官厚禄唾手可得。然而,刘邦曾有一位救命恩人,当此
安史之乱(资料图)张骞、甘英经营西域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名叫杜环。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